第663章雷霆橫掃(三)
首先從孟達的戒嚴命令裏麵,發現了異樣的情況的人,當然就是一直按照申耽的安排在新城活動的申儀了。
由於申家早就已經跟孟達之間,為了能夠共同對抗劉封與另一個上庸當地土著豪族黎照之間的勾結,他們也達成了協議而互相勾結在了一起。甚至,當時為了取得成都對自己的支持,申家兩兄弟還特意求見了世子劉禪,並且不惜下了大本錢結交劉禪。
所以這樣一來的話,申家兄弟的主要勢力活動的範圍,便從備受黎照打壓的上庸,逐漸轉移到了新城來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層關係,申家的力量也就開始逐漸滲透進入新城的各個角落裏麵。
新城地處偏遠地區,一向就是除了當地的土著會爆發一點矛盾之外,幾乎也就不可能出現什麽重大的事件了。而且,這裏交通很閉塞,更加沒有什麽可能有什麽重大事件發生了。
所以,如今孟達弄出全城戒嚴這麽大的動靜,稍微有些心眼的人,隻怕都會多少產生些疑問的了。
於是,申儀便立刻動用了自己在新城建立的人脈關係。很快地,他就從孟達的隨行的護衛那裏,打聽到了一些消息,說是荊州方麵有人前來了,好像還是一位職位很高的將軍。不過,那位將軍並未入城,隻是在城門處跟孟達交談了一小會兒時間後,自己就又帶著一眾護衛走掉了。
申儀當然知道現在荊州那場都打了快兩年的戰爭,直到現在還在繼續著。他們申家為了巴結世子劉禪,一直都在不斷送物資給他們。
當然,在申儀看來,申家這樣幹其實是有些得不償失的。不過,申儀不是申家的當家人,他的兄長申耽雖然隻是個土豪,但是心裏還是向往大漢的,總是不切實際地夢想著將來大漢能夠複興。所以,申耽雖然是勾結了孟達,但是其實心裏也是支持漢中王劉備的政權。
申儀很了解自己的兄長,而且也直到申耽較之自己要精明,就立刻派人將消息傳迴了上庸的本家。
申耽得到了申儀送迴來的消息之後,心裏肯定是感覺有些奇怪的。世子劉禪時有派人到新城去向孟達征調作戰的物資,可是孟達從未搞出這樣大的動靜的。
申耽絕對想不到,劉禪居然會在這個大戰在即的時候,會把主意給打到劉封身上的。他隻是很習慣性地認為,也許世子劉禪派人給孟達送來了關於前線的戰事的什麽不得了的命令了。
於是申耽覺得,自己也許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好好地再表現一番的話,說不定世子劉禪就能夠再度啟用自己了。
想到這裏之後,申耽的心裏居然已經壓製不住,那種沒來由地忽然生出來的興奮感了。看來他是賦閑太久,加上對權勢的貪戀,讓他心裏已經是急不可耐地要重新出仕了。
申耽立刻吩咐自己的家人,給他備好馬匹。申耽隨即帶著幾十個佩劍的隨從,以最快的速度在向著新城的道路上飛馳了起來。
既然連申儀都對孟達的舉動有了察覺了,較之申家兄弟要精明的黎照,也早就已經安排了人手潛伏在新城監視著孟達的一舉一動了。所以,黎照黎新輝沒有理由,沒有得到這方麵的訊息啊!
不過,黎照的人在新城的活動,當然沒有申儀來得方便,所以黎照的消息注定要是要慢於申耽得到的。
但是黎照這個人很精明。他不僅對孟達的舉動產生了懷疑,而且思維的方向較之申耽要準確了不少。
黎照認為,上次劉禪已經從孟達的新城借了一次兵,弄出了很大的動靜。這次再度派人前來,是不是也是為了前來調兵的呢?而且這還是一次秘密地調兵。
黎新輝現在是劉封這個副軍將軍的參軍,劉封的大事小事都沒有瞞著他。其實,黎新輝身處於參軍這個位置上,加上他的家族是當地最大的土豪,劉封就是想要瞞著他,幾乎都是隱瞞不了的。所以,劉禪日前向劉封下達了征調令,要劉禪發出軍隊支援荊州南部戰場的事情,他當然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黎新輝也是從這裏,很快就聯想到了一點:劉阿鬥知道他是無法從劉封那裏調出軍隊支援前線的,所以才會秘密派人又來向孟達那邊借兵了。
黎新輝了解的訊息比申耽要多了很多,雖然現在的判斷依然是錯誤的,但是方向當然要比申耽要正確的。
不過,黎新輝的這個判斷如同申耽一樣,其實也是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危險的。甚至可以說,黎新輝的這個判斷,最後給劉封造成了致命性的誤導。
於是,黎新輝立刻趕往了劉封的府衙去見劉封。
劉封立刻就在自己的書房裏麵接見了黎新輝。
兩人各自落座之後,黎新輝便立刻就把新城的太守孟達的事情,全部告訴了劉封。
劉封心裏對此也是感覺奇怪的,眉頭一皺,問黎新輝道:“黎先生對於此事有什麽高見呢?”
黎新輝此時的神色顯得頗為嚴肅,說道:“將軍,那個能夠讓孟達戒嚴全城相迎的荊州將軍,隻怕是世子劉禪派過來向孟達借兵的秘使。所以,從這裏就給我們透露了一個訊息:劉禪前些日子,恐怕乃是以矯令來騙取您派出軍隊支援前線了。”
劉封頓時聽得臉色一變,急忙問道:“黎先生為何會這樣認為呢?”
黎新輝微微一笑,卻是一種冷笑,告訴劉封:“若是劉禪手裏真的有左將軍府的授權,他又何須派出秘使前去向孟達借兵。何況,他給我們上庸的征調令裏麵,也承認了左將軍府的授命根本還沒有送到湘潭去的。從這兩點情況來看,劉禪在跟我們撒謊的可能性極大!”
劉封顯然還是有些無法接受黎新輝的這個結論,又追問道:“劉禪敢向我上庸發出矯令的話,難道就不怕我揭發他嗎?”
黎新輝卻是擺擺手,繼續冷笑道:“我想,劉禪現在可能是想要在將軍你的身上打主意。他是想要先騙你出兵,然後立刻倒打一耙,說是將軍你擅自從上庸出兵荊州,乃是在意圖謀反。將軍此時在成都幾乎沒有支持者,能夠為將軍及時向漢中王做出澄清的人,當然沒有幾個。到時候,將軍隻怕是百口莫辯了!”
劉封頓時聽得神色大變,臉上變成了如同死人一樣煞白。他急道:“黎先生,那麽我該如何應對此事呢?”
黎新輝高深莫測地說道:“以我看來,劉禪一定不會死心,他的第二道征調令應該還會發過來的。到時候,將軍隻需要繼續推諉一番,隻要我們不出兵,他劉禪就無論任何不可能向我們這邊進行栽贓嫁禍的。”
劉封大喜,連連向黎新輝拱手致謝。
當天的深夜時分,申耽通過關係叫開了已經封鎖的新城城門。他也顧不得休息,立刻到了孟達的府衙去求見。
孟達顯然是想不到申耽會在這樣的三更半夜來求見。但是由於申耽在東三郡的特殊身份和勢力,他不可能不接見此人的。
申耽進入孟達的書房後,孟達看得有些微微吃驚,申耽身上一派風塵仆仆之色,也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他便問道:“申先生為何是這副模樣呢?”
申耽被問得有些尷尬,當然不好說自己是私自深夜入城的。他便推說了兩句,也就將事情給遮掩了過去。
兩人入座之後,孟達便詢問申耽今夜的來意。申耽隨即小心翼翼地向孟達打聽起來,四天前與孟達在城門口相見的那個從荊州來的將軍的身份。
孟達立刻聽得大驚失色,想不到申耽居然得知了此事,心裏不免對申耽起了一絲戒心。此事事關重大,搞不好是要逼反劉封的,他連忙讓申耽要小心說話。然後,他立刻從自己的座位上麵站起來,衝到窗前合上了所有的門窗。
返迴座位後,孟達便問申耽道:“申先生,此事你是從哪裏得知的?”
申耽當然不可能全部說實話。雖然孟達一定知道,新城裏麵有很多申耽的人,但是申耽若是明著把這事給挑明了,孟達的麵子上麵一定是過不去的。畢竟,誰會喜歡整天到晚被人給監視著過日子呢?
所以,申耽就推說自己是從一些小道消息聽來的。
孟達點了點頭,臉色一整,非常嚴肅地告誡道:“申先生,你必須要知道一點,這件事不是你可以摻和進來的。否則到時候的後果,你是絕對承擔不起的。今天我的話,就說到這裏了。”
然後,孟達便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要送客了。
申耽想不到孟達居然完全不跟自己談論此事就要送客了,臉上頓時就有些發燒了。看來孟達所言,可能真的不是在嚇自己。自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摻和進了自己不應該摻和的事情去了。
申耽隻好向孟達告罪一聲,有些灰溜溜地走了。
孟達並未相送申耽,隻是憤怒地瞪著申耽離去的背影。然後,他的心裏一顫,申耽能夠知道自己與別人會麵,難道黎新輝會不知道嗎?
孟達心裏頓時就有些慌了。他立刻迴到自己的座位,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驛站,讓驛馬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關索那裏。
然後,孟達便歎了一口氣,差點就將頭撞在了前麵的桌案上麵。他的心裏當然是非常喪氣的,世子千叮嚀萬囑咐此事一定要保密,可是自己居然沒有辦到!
孟達忍不住咬牙切齒地低聲咒罵起來申耽家和黎新輝兩個土豪來了。
但是孟達是個很聰明的人,經過一番思索之後,大概也明白了自己消息泄露的源頭。
第二天一早,他便立刻派人徹查了自己當天帶出城去見關索的隨從。很快地就抓出了幾個向申儀和黎新輝泄露消息的家夥,立刻將他們送入了牢房。
首先從孟達的戒嚴命令裏麵,發現了異樣的情況的人,當然就是一直按照申耽的安排在新城活動的申儀了。
由於申家早就已經跟孟達之間,為了能夠共同對抗劉封與另一個上庸當地土著豪族黎照之間的勾結,他們也達成了協議而互相勾結在了一起。甚至,當時為了取得成都對自己的支持,申家兩兄弟還特意求見了世子劉禪,並且不惜下了大本錢結交劉禪。
所以這樣一來的話,申家兄弟的主要勢力活動的範圍,便從備受黎照打壓的上庸,逐漸轉移到了新城來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層關係,申家的力量也就開始逐漸滲透進入新城的各個角落裏麵。
新城地處偏遠地區,一向就是除了當地的土著會爆發一點矛盾之外,幾乎也就不可能出現什麽重大的事件了。而且,這裏交通很閉塞,更加沒有什麽可能有什麽重大事件發生了。
所以,如今孟達弄出全城戒嚴這麽大的動靜,稍微有些心眼的人,隻怕都會多少產生些疑問的了。
於是,申儀便立刻動用了自己在新城建立的人脈關係。很快地,他就從孟達的隨行的護衛那裏,打聽到了一些消息,說是荊州方麵有人前來了,好像還是一位職位很高的將軍。不過,那位將軍並未入城,隻是在城門處跟孟達交談了一小會兒時間後,自己就又帶著一眾護衛走掉了。
申儀當然知道現在荊州那場都打了快兩年的戰爭,直到現在還在繼續著。他們申家為了巴結世子劉禪,一直都在不斷送物資給他們。
當然,在申儀看來,申家這樣幹其實是有些得不償失的。不過,申儀不是申家的當家人,他的兄長申耽雖然隻是個土豪,但是心裏還是向往大漢的,總是不切實際地夢想著將來大漢能夠複興。所以,申耽雖然是勾結了孟達,但是其實心裏也是支持漢中王劉備的政權。
申儀很了解自己的兄長,而且也直到申耽較之自己要精明,就立刻派人將消息傳迴了上庸的本家。
申耽得到了申儀送迴來的消息之後,心裏肯定是感覺有些奇怪的。世子劉禪時有派人到新城去向孟達征調作戰的物資,可是孟達從未搞出這樣大的動靜的。
申耽絕對想不到,劉禪居然會在這個大戰在即的時候,會把主意給打到劉封身上的。他隻是很習慣性地認為,也許世子劉禪派人給孟達送來了關於前線的戰事的什麽不得了的命令了。
於是申耽覺得,自己也許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好好地再表現一番的話,說不定世子劉禪就能夠再度啟用自己了。
想到這裏之後,申耽的心裏居然已經壓製不住,那種沒來由地忽然生出來的興奮感了。看來他是賦閑太久,加上對權勢的貪戀,讓他心裏已經是急不可耐地要重新出仕了。
申耽立刻吩咐自己的家人,給他備好馬匹。申耽隨即帶著幾十個佩劍的隨從,以最快的速度在向著新城的道路上飛馳了起來。
既然連申儀都對孟達的舉動有了察覺了,較之申家兄弟要精明的黎照,也早就已經安排了人手潛伏在新城監視著孟達的一舉一動了。所以,黎照黎新輝沒有理由,沒有得到這方麵的訊息啊!
不過,黎照的人在新城的活動,當然沒有申儀來得方便,所以黎照的消息注定要是要慢於申耽得到的。
但是黎照這個人很精明。他不僅對孟達的舉動產生了懷疑,而且思維的方向較之申耽要準確了不少。
黎照認為,上次劉禪已經從孟達的新城借了一次兵,弄出了很大的動靜。這次再度派人前來,是不是也是為了前來調兵的呢?而且這還是一次秘密地調兵。
黎新輝現在是劉封這個副軍將軍的參軍,劉封的大事小事都沒有瞞著他。其實,黎新輝身處於參軍這個位置上,加上他的家族是當地最大的土豪,劉封就是想要瞞著他,幾乎都是隱瞞不了的。所以,劉禪日前向劉封下達了征調令,要劉禪發出軍隊支援荊州南部戰場的事情,他當然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黎新輝也是從這裏,很快就聯想到了一點:劉阿鬥知道他是無法從劉封那裏調出軍隊支援前線的,所以才會秘密派人又來向孟達那邊借兵了。
黎新輝了解的訊息比申耽要多了很多,雖然現在的判斷依然是錯誤的,但是方向當然要比申耽要正確的。
不過,黎新輝的這個判斷如同申耽一樣,其實也是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危險的。甚至可以說,黎新輝的這個判斷,最後給劉封造成了致命性的誤導。
於是,黎新輝立刻趕往了劉封的府衙去見劉封。
劉封立刻就在自己的書房裏麵接見了黎新輝。
兩人各自落座之後,黎新輝便立刻就把新城的太守孟達的事情,全部告訴了劉封。
劉封心裏對此也是感覺奇怪的,眉頭一皺,問黎新輝道:“黎先生對於此事有什麽高見呢?”
黎新輝此時的神色顯得頗為嚴肅,說道:“將軍,那個能夠讓孟達戒嚴全城相迎的荊州將軍,隻怕是世子劉禪派過來向孟達借兵的秘使。所以,從這裏就給我們透露了一個訊息:劉禪前些日子,恐怕乃是以矯令來騙取您派出軍隊支援前線了。”
劉封頓時聽得臉色一變,急忙問道:“黎先生為何會這樣認為呢?”
黎新輝微微一笑,卻是一種冷笑,告訴劉封:“若是劉禪手裏真的有左將軍府的授權,他又何須派出秘使前去向孟達借兵。何況,他給我們上庸的征調令裏麵,也承認了左將軍府的授命根本還沒有送到湘潭去的。從這兩點情況來看,劉禪在跟我們撒謊的可能性極大!”
劉封顯然還是有些無法接受黎新輝的這個結論,又追問道:“劉禪敢向我上庸發出矯令的話,難道就不怕我揭發他嗎?”
黎新輝卻是擺擺手,繼續冷笑道:“我想,劉禪現在可能是想要在將軍你的身上打主意。他是想要先騙你出兵,然後立刻倒打一耙,說是將軍你擅自從上庸出兵荊州,乃是在意圖謀反。將軍此時在成都幾乎沒有支持者,能夠為將軍及時向漢中王做出澄清的人,當然沒有幾個。到時候,將軍隻怕是百口莫辯了!”
劉封頓時聽得神色大變,臉上變成了如同死人一樣煞白。他急道:“黎先生,那麽我該如何應對此事呢?”
黎新輝高深莫測地說道:“以我看來,劉禪一定不會死心,他的第二道征調令應該還會發過來的。到時候,將軍隻需要繼續推諉一番,隻要我們不出兵,他劉禪就無論任何不可能向我們這邊進行栽贓嫁禍的。”
劉封大喜,連連向黎新輝拱手致謝。
當天的深夜時分,申耽通過關係叫開了已經封鎖的新城城門。他也顧不得休息,立刻到了孟達的府衙去求見。
孟達顯然是想不到申耽會在這樣的三更半夜來求見。但是由於申耽在東三郡的特殊身份和勢力,他不可能不接見此人的。
申耽進入孟達的書房後,孟達看得有些微微吃驚,申耽身上一派風塵仆仆之色,也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他便問道:“申先生為何是這副模樣呢?”
申耽被問得有些尷尬,當然不好說自己是私自深夜入城的。他便推說了兩句,也就將事情給遮掩了過去。
兩人入座之後,孟達便詢問申耽今夜的來意。申耽隨即小心翼翼地向孟達打聽起來,四天前與孟達在城門口相見的那個從荊州來的將軍的身份。
孟達立刻聽得大驚失色,想不到申耽居然得知了此事,心裏不免對申耽起了一絲戒心。此事事關重大,搞不好是要逼反劉封的,他連忙讓申耽要小心說話。然後,他立刻從自己的座位上麵站起來,衝到窗前合上了所有的門窗。
返迴座位後,孟達便問申耽道:“申先生,此事你是從哪裏得知的?”
申耽當然不可能全部說實話。雖然孟達一定知道,新城裏麵有很多申耽的人,但是申耽若是明著把這事給挑明了,孟達的麵子上麵一定是過不去的。畢竟,誰會喜歡整天到晚被人給監視著過日子呢?
所以,申耽就推說自己是從一些小道消息聽來的。
孟達點了點頭,臉色一整,非常嚴肅地告誡道:“申先生,你必須要知道一點,這件事不是你可以摻和進來的。否則到時候的後果,你是絕對承擔不起的。今天我的話,就說到這裏了。”
然後,孟達便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要送客了。
申耽想不到孟達居然完全不跟自己談論此事就要送客了,臉上頓時就有些發燒了。看來孟達所言,可能真的不是在嚇自己。自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摻和進了自己不應該摻和的事情去了。
申耽隻好向孟達告罪一聲,有些灰溜溜地走了。
孟達並未相送申耽,隻是憤怒地瞪著申耽離去的背影。然後,他的心裏一顫,申耽能夠知道自己與別人會麵,難道黎新輝會不知道嗎?
孟達心裏頓時就有些慌了。他立刻迴到自己的座位,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驛站,讓驛馬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關索那裏。
然後,孟達便歎了一口氣,差點就將頭撞在了前麵的桌案上麵。他的心裏當然是非常喪氣的,世子千叮嚀萬囑咐此事一定要保密,可是自己居然沒有辦到!
孟達忍不住咬牙切齒地低聲咒罵起來申耽家和黎新輝兩個土豪來了。
但是孟達是個很聰明的人,經過一番思索之後,大概也明白了自己消息泄露的源頭。
第二天一早,他便立刻派人徹查了自己當天帶出城去見關索的隨從。很快地就抓出了幾個向申儀和黎新輝泄露消息的家夥,立刻將他們送入了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