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爭權奪利(一)
成都城內,夜已經非常深了。今晚的月色昏黃,烏黑的雲層把原本就黑暗的天空,壓得更低了。
由於城內自古就有深夜戒嚴的規定,加上人們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夜生活幾乎沒有,使得諾大的城池裏麵,到處了一片寂靜,除了遠處隱隱可聞的幾聲狗吠聲出來。就是原本夏夜裏麵吵鬧的蛐蛐,如今也幾乎全都不見發聲了。
但是遠遠傳來的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還是踏碎了這一夜的寂靜。
一輛不算華麗的馬車,很快出現在了街角處。街上的光線很是昏暗,馬車為了夜裏趕路,前麵橫杆上麵便懸掛了一盞燈籠,勉強可以照亮前麵的道路。馬車在行進的途中,顯得有些搖搖晃晃的,像極了是個深夜到處亂逛的醉漢。
這輛馬車在城內轉悠了幾個街道之後,終於來到了一座府邸前麵。這座府邸的麵積不小,高大的大門顯示了這裏主人的身份的不同凡響。屋簷下張掛了四個大燈籠,照得門前的路麵上也成了鮮紅的顏色。
這時候,從馬車裏麵探出來了一個人頭。他向著四下張望了一番後,方才從馬車裏麵走了出來,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衣袍,然後昂起了自己的頭。
此人年紀也就四十歲上下,身材顯得瘦弱而矮小,嘴上留著兩撇很長的八字胡,一雙眼睛也不是很大,卻透著一絲驕傲。
此人便是廖立廖公淵,號稱才華能夠與諸葛亮和龐統比肩的荊楚大才子。此人現在確實是有些懷才不遇,隻是出任了一個小小的長水校尉而已,應該說官職是比較低微的了。
廖立走下馬車,上前看了看屋簷下懸掛著的那個寫著“吳府”的匾額,心裏其實是充滿了羨慕的。因為這座府邸的主人,便是漢中王王後吳氏的大哥吳懿的,吳懿現在的身份是護軍討逆將軍。
隨著吳莧的繼續受寵,以及新王子劉永的出生,這個吳懿注定會更加受到漢中王劉備的重用,那麽將來的仕途也一定會越走越順的。
不過,隻要是在成都的官場上麵混的人,對於當前的形勢還都是比較明了的。世子劉禪與吳莧兩人之間的爭鬥,雖然看似隨著劉禪的暫離成都參與了荊州的戰爭,而陷入了沉寂之中。但是隻要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平靜之下,其實早就隨著劉永的降生,而變得暗潮洶湧了。
不過,這股暗潮如今還是如同這漆黑的深夜一樣,顯得有些迷糊,還有些讓人看不透的。
廖立雖然個性張狂,很是不得別人的喜歡,但是並不代表他的智商低,相反地,他絕對是個聰明絕頂之人。
廖立其實早就看出來了,世子劉禪雖然是早就離開了成都,但是成都支持他的大人物,反而是有增無減的。比如尚書令法正,他本來是對世子有些梳理感的,但是最近卻幾乎是一邊倒地開始支持劉禪了。
問題是,尚書令執掌尚書台,漢中王的頒布的政令,全部出自尚書台。其實,尚書台的權力幾乎是來自於剝奪了東漢的三公的權力而建立的。加之又是最為親近漢中王的機構,其權力之大,影響力之大,幾乎難以估量的。
而且,世子劉禪早就與諸葛亮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同盟關係。諸葛亮如今成為了世子劉禪在離開成都之後的明麵上的代言人了。
然後,劉禪明麵上還有一個老師。當然,這個老師不是石廣元,石廣元現在的份量明顯還不夠。劉禪還有個太傅許靖。許靖雖然是沒有什麽權力的,但是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極大。
所以,世子劉禪在台麵上有這三個大人物在撐腰,確實可以安安穩穩地長久地留在荊州打仗的。其他人如禦史大夫李嚴這樣的人,也是傾向於支持世子劉禪,而非是支持王後吳氏。再者,益州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法正手下的尚書劉巴,表麵上看似與劉禪在理念上麵衝突不斷,但是其實在必要的時候,總是出麵為劉禪說話。成為了劉禪的一個最為不可思議的支持者。
所以,廖立這時候,確實也展現出來了他高智商的一麵。他深知自己跟上麵提到的那些大人物,現在是無法比擬的。但是他又非常自信地知道,自己的才具絕對不會較之那些人差的。他現在若是投靠了世子陣營的話,其實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問題是,誰會正眼看一下他這個小小的長水校尉!
一想到別人的那些太傅、尚書令、尚書、禦史大夫等等一係列的頭銜,廖立的心裏總是嫉妒得幾乎要發狂了。
所以,廖立決定要賭一把,他要投靠吳氏的陣營。到時候,憑借自己的才能,必然是會受到吳氏的絕對重視的。那麽,自己說不定真的就可以實現平步青雲的夢想,而把掌權的諸葛亮、董和和法正三人全部踩在自己的腳下,不,應該是踩得他們永遠無法翻身了。
廖立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來找吳懿的。因為在他看來,自己若是想要與吳氏搭上線,當然是要先從吳懿這邊下手,才是最為安全的途徑的。
雖然以前間接有傳聞出來,說是吳懿為了明哲保身,已經向吳王後言明並不參與吳氏與世子劉禪之間的爭鬥。但是廖立並不相信這些傳聞,他認為吳懿又不是個傻子,如今吳王後正是最受漢中王寵愛的時候,他要是不能夠利用起來,讓自己趕快加官進爵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的。
汲汲於功名利祿如廖立之輩,確實是一定會做出這樣的判斷的了。在他這樣的人看來,裙帶關係至少可以讓人少奮鬥幾十年,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廖立的心態很複雜,目的也很不單純。
廖立便讓馬車夫上前敲開了吳府的大門,開門的是一個提著燈籠的老仆。廖立便從自己的袖袋裏麵,掏出來了自己的名刺,讓他老仆拿進去交給吳懿看。
老仆深知主人一向為人和善,但是也有些離群索居,並不太與別人來往的。所以,老仆見到這個瘦弱的文士深夜前來拜訪,心裏感覺很是奇怪的,但是卻並不敢怠慢來客。
老仆便讓廖立在門外稍等片刻,就拿著廖立的名刺重新合上了大門。
不久之後,老仆便拿著廖立的名刺迴來了。他在將名刺交還給廖立之後,告訴廖立,他家主人早就已經入睡了,也就不見先生了。
廖立頓時有些驚愕了,難道自己在吳氏這邊,也是個依然不被待見之人嗎?廖立的臉色頓時就漲紅了,還好有鮮紅的燈光做掩飾,才沒有被人給看出來。
廖立最終還是急了,讓那老仆再進去傳話一次,就說他廖立這邊有關於左將軍府和荊州戰事方麵的絕密信息。
老仆隻好再度進去傳話。
成都城內,夜已經非常深了。今晚的月色昏黃,烏黑的雲層把原本就黑暗的天空,壓得更低了。
由於城內自古就有深夜戒嚴的規定,加上人們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夜生活幾乎沒有,使得諾大的城池裏麵,到處了一片寂靜,除了遠處隱隱可聞的幾聲狗吠聲出來。就是原本夏夜裏麵吵鬧的蛐蛐,如今也幾乎全都不見發聲了。
但是遠遠傳來的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還是踏碎了這一夜的寂靜。
一輛不算華麗的馬車,很快出現在了街角處。街上的光線很是昏暗,馬車為了夜裏趕路,前麵橫杆上麵便懸掛了一盞燈籠,勉強可以照亮前麵的道路。馬車在行進的途中,顯得有些搖搖晃晃的,像極了是個深夜到處亂逛的醉漢。
這輛馬車在城內轉悠了幾個街道之後,終於來到了一座府邸前麵。這座府邸的麵積不小,高大的大門顯示了這裏主人的身份的不同凡響。屋簷下張掛了四個大燈籠,照得門前的路麵上也成了鮮紅的顏色。
這時候,從馬車裏麵探出來了一個人頭。他向著四下張望了一番後,方才從馬車裏麵走了出來,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衣袍,然後昂起了自己的頭。
此人年紀也就四十歲上下,身材顯得瘦弱而矮小,嘴上留著兩撇很長的八字胡,一雙眼睛也不是很大,卻透著一絲驕傲。
此人便是廖立廖公淵,號稱才華能夠與諸葛亮和龐統比肩的荊楚大才子。此人現在確實是有些懷才不遇,隻是出任了一個小小的長水校尉而已,應該說官職是比較低微的了。
廖立走下馬車,上前看了看屋簷下懸掛著的那個寫著“吳府”的匾額,心裏其實是充滿了羨慕的。因為這座府邸的主人,便是漢中王王後吳氏的大哥吳懿的,吳懿現在的身份是護軍討逆將軍。
隨著吳莧的繼續受寵,以及新王子劉永的出生,這個吳懿注定會更加受到漢中王劉備的重用,那麽將來的仕途也一定會越走越順的。
不過,隻要是在成都的官場上麵混的人,對於當前的形勢還都是比較明了的。世子劉禪與吳莧兩人之間的爭鬥,雖然看似隨著劉禪的暫離成都參與了荊州的戰爭,而陷入了沉寂之中。但是隻要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平靜之下,其實早就隨著劉永的降生,而變得暗潮洶湧了。
不過,這股暗潮如今還是如同這漆黑的深夜一樣,顯得有些迷糊,還有些讓人看不透的。
廖立雖然個性張狂,很是不得別人的喜歡,但是並不代表他的智商低,相反地,他絕對是個聰明絕頂之人。
廖立其實早就看出來了,世子劉禪雖然是早就離開了成都,但是成都支持他的大人物,反而是有增無減的。比如尚書令法正,他本來是對世子有些梳理感的,但是最近卻幾乎是一邊倒地開始支持劉禪了。
問題是,尚書令執掌尚書台,漢中王的頒布的政令,全部出自尚書台。其實,尚書台的權力幾乎是來自於剝奪了東漢的三公的權力而建立的。加之又是最為親近漢中王的機構,其權力之大,影響力之大,幾乎難以估量的。
而且,世子劉禪早就與諸葛亮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同盟關係。諸葛亮如今成為了世子劉禪在離開成都之後的明麵上的代言人了。
然後,劉禪明麵上還有一個老師。當然,這個老師不是石廣元,石廣元現在的份量明顯還不夠。劉禪還有個太傅許靖。許靖雖然是沒有什麽權力的,但是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極大。
所以,世子劉禪在台麵上有這三個大人物在撐腰,確實可以安安穩穩地長久地留在荊州打仗的。其他人如禦史大夫李嚴這樣的人,也是傾向於支持世子劉禪,而非是支持王後吳氏。再者,益州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法正手下的尚書劉巴,表麵上看似與劉禪在理念上麵衝突不斷,但是其實在必要的時候,總是出麵為劉禪說話。成為了劉禪的一個最為不可思議的支持者。
所以,廖立這時候,確實也展現出來了他高智商的一麵。他深知自己跟上麵提到的那些大人物,現在是無法比擬的。但是他又非常自信地知道,自己的才具絕對不會較之那些人差的。他現在若是投靠了世子陣營的話,其實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問題是,誰會正眼看一下他這個小小的長水校尉!
一想到別人的那些太傅、尚書令、尚書、禦史大夫等等一係列的頭銜,廖立的心裏總是嫉妒得幾乎要發狂了。
所以,廖立決定要賭一把,他要投靠吳氏的陣營。到時候,憑借自己的才能,必然是會受到吳氏的絕對重視的。那麽,自己說不定真的就可以實現平步青雲的夢想,而把掌權的諸葛亮、董和和法正三人全部踩在自己的腳下,不,應該是踩得他們永遠無法翻身了。
廖立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來找吳懿的。因為在他看來,自己若是想要與吳氏搭上線,當然是要先從吳懿這邊下手,才是最為安全的途徑的。
雖然以前間接有傳聞出來,說是吳懿為了明哲保身,已經向吳王後言明並不參與吳氏與世子劉禪之間的爭鬥。但是廖立並不相信這些傳聞,他認為吳懿又不是個傻子,如今吳王後正是最受漢中王寵愛的時候,他要是不能夠利用起來,讓自己趕快加官進爵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的。
汲汲於功名利祿如廖立之輩,確實是一定會做出這樣的判斷的了。在他這樣的人看來,裙帶關係至少可以讓人少奮鬥幾十年,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廖立的心態很複雜,目的也很不單純。
廖立便讓馬車夫上前敲開了吳府的大門,開門的是一個提著燈籠的老仆。廖立便從自己的袖袋裏麵,掏出來了自己的名刺,讓他老仆拿進去交給吳懿看。
老仆深知主人一向為人和善,但是也有些離群索居,並不太與別人來往的。所以,老仆見到這個瘦弱的文士深夜前來拜訪,心裏感覺很是奇怪的,但是卻並不敢怠慢來客。
老仆便讓廖立在門外稍等片刻,就拿著廖立的名刺重新合上了大門。
不久之後,老仆便拿著廖立的名刺迴來了。他在將名刺交還給廖立之後,告訴廖立,他家主人早就已經入睡了,也就不見先生了。
廖立頓時有些驚愕了,難道自己在吳氏這邊,也是個依然不被待見之人嗎?廖立的臉色頓時就漲紅了,還好有鮮紅的燈光做掩飾,才沒有被人給看出來。
廖立最終還是急了,讓那老仆再進去傳話一次,就說他廖立這邊有關於左將軍府和荊州戰事方麵的絕密信息。
老仆隻好再度進去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