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伏擊(一)


    漢中王府,吳王後的寢室,王後靜靜地坐著,總管王榮正在做著報告:“據下官預測,按照世子如此快的行軍速度,恐怕會比我們先前預計的,至少可以提前七天以上時間到達上庸!下官實在搞不明白,這其實隻是一次犒賞的行動而已,世子卻搞得如此急匆匆,似乎是要到荊州去奔喪似的!”


    其實,他哪裏知道,劉禪心裏的想法確實也跟到荊州奔喪差不多了——他是帶著收拾荊州殘局的心態趕赴荊州的。


    王後冷笑起來:“奔喪嗎?最近有風聲傳出來說,世子對關羽的戰事並不看好。也許他真的又如同漢中的戰事一樣,又想要摻和一腳了!”


    王榮有些遲疑道:“這應該不太可能吧?關君侯不僅神勇無敵,而且用兵如神,如今隻要攻下樊城,那麽就可以指揮大軍直下許都,曹魏則危矣!”


    王後點點頭,歎道:“其實我也是這麽想的。可是,我心裏其實也希望關羽失敗,到時候魏軍最好將劉禪殺死在亂軍之中,也就省去咱們這麽大費周章地動手了!”


    王榮聽得心裏一凜,用一個絕世猛將關羽、南郡之地和將近十萬人的軍隊去換一個世子劉禪的性命,來成就自己的權位?這時候,連王榮心裏都對吳王後感覺毛骨悚然,這個女人一定是瘋了!


    王榮不敢繼續再想下去,說道:“下官還有一件事稟報。按照時間來看,杜浪他們的行蹤如今應該已經被世子的人掌握,很快就會對杜浪一行人展開行動。”


    吳王後點點頭,冷血之極地說道:“既然是一堆棋子,隻是用來吸引劉禪注意而已,就不必再多管他們的生死。你的人已經準備好了沒有?”


    王榮點點頭,說道:“他們過兩天就會進入上庸城內。據傳公子劉封那邊似乎也有動作。咱們要不要再觀察一下,暫時采取觀望呢?”


    吳王後立刻否定王榮提議,因為她已經等不及要見到劉禪身亡的報告了!她就隻是命令王榮一定要盡快完成此次計劃,不要再像上次那樣讓她失望!


    王榮心裏雖然還是有話要說,但是看到王後那美豔的臉上那副決絕的神色,就知道現在自己再如何勸說也沒用。他心裏隻好祈禱上天,這次不要再出現任何意外情況。然後,王榮應諾一聲,輕輕地退出了王後的房間。


    趙風將俘虜帶迴營地之後,立刻對那人展開審問。


    半個時辰之後,那人除了招供他們的身份是俠客之外,這家夥幾乎什麽都不知道,氣得趙風真想要殺了他。


    趙風便來到劉禪營帳,稟報道:“稟報世子,那些可疑人物,自今還尾隨在咱們身後。雖然他們都扮作一般的行腳客,但是剛才屬下抓到一個俘虜,已經確認他們的身份是屬於江湖豪俠。而且從咱們的隊伍出成都城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盯上咱們了。”


    劉禪跟江湖豪俠打交道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對他們的性情和行為早已經了如指掌,問道:“他們有多少人?”


    “接近三十人。屬下接下來應該怎麽做,是接續派人嚴密監視還是立刻將之殲滅?請世子示下。”


    劉禪並未立刻迴答,自己身邊現在有超過五千的軍隊在護衛,其中有200白耳軍以及數十個韓家門客,怕他做甚?這些人難道是來自尋死路的嗎?


    劉禪看向諸葛喬,諸葛喬說道:“據我這邊密探的報告,這次招募這群江湖豪俠的首腦,是一個叫做杜浪的本地人。此人據傳武藝極為強悍,不久前才從曹魏那邊迴來老家成都。”


    出於職業的敏感性,趙風立刻問諸葛喬道:“諸葛公子,那此人可是曹魏派到益州的奸細?否則他怎麽可能糾集這麽多人,總是跟隨在我們的隊伍後麵?”


    諸葛喬搖搖頭告訴趙風,杜浪是不是曹魏的奸細他是還沒有查到,但是這個杜浪最近跟漢中王府的宦官走得很近倒是事實。


    眾人聞言,全都立刻心知肚明,都在心中暗歎,這個吳王後真是沒完沒了,世子上次已經放過他一馬,這次居然又來招惹世子!特別是諸葛喬和鄧艾兩人,他們都知道吳氏對劉禪的殺心,現在心裏頓時是氣憤非常。


    鄧艾心裏也起了殺機,立刻出來建議劉禪,讓這些人跟在自己身後,雖然危害不大,但是如同芒刺在背時時都顯得有些痛苦,不如讓他帶人一舉將之剿滅,否則將這些人帶入上庸城的話,那裏人口眾多,很可能釀成禍患。


    劉禪覺得鄧艾的話很有道理,點點頭讓他陳述接下來的做法。


    鄧艾走到劉禪案前,攤開地圖說道:“現在一路上到處都是山區,這樣的地區極利於像江湖豪俠那樣單人武藝十分出眾的人藏匿。所以,一旦我們的軍隊在進攻他們的時候,產生脫逃的情況的話,恐怕將永遠無法再抓得到人。”


    劉禪點點頭,依照他比較貧乏的21世紀的地理知識判斷,他們現在正處於四川盆地的邊遠地帶,大概是大巴山山區裏麵。


    這裏因為山嶺縱橫、草木叢生,所以地勢不但險峻而且更是複雜多端,是蜀中西邊的天然屏障。那些人之中一旦有人想要逃跑,隻要往崇山峻嶺裏麵鑽進去,連個鬼影都別想再找得到!劉禪就讓鄧艾繼續說下去。


    鄧艾指著地圖上一處地方。劉禪和諸葛喬探頭看去,是一處特別標明成紅色的地點,名曰斷頭卻。


    鄧艾告訴劉禪等人,這裏是一條位於兩山之間的一條小型山穀,最寬之處才隻有百米,最狹窄處隻能容許十人並排通過。而且山穀的兩麵都是懸崖峭壁,簡直飛鳥難越。所以,此地是個非常適合打埋伏的地方。


    所以鄧艾擬定的計劃是:到時候引誘那些人進入之後,再乘機封住兩麵的出入口,那麽他們就全都成為甕中之鱉了!


    劉禪聽完之後,心裏暗讚鄧艾真不愧是地理方麵的專家!可是他並未開口說什麽,卻看向一旁的諸葛喬。諸葛喬心裏不禁有些猶疑,劉禪隻是微微一笑,道:“我記得上次的作戰報告是鄧艾自己做的。那麽這次的作戰報告就由你們共同製定吧。”


    鄧艾頓時拉長臉,相當不悅地說道:“世子,不要了吧?隻是三十幾個‘蟊賊’而已,您隻要給我兩百人,我保證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


    劉禪搖搖頭,說道:“將軍的臨陣應變能力雖然很重要。但是身為將軍的人,隻要是麵對戰爭,無論大小,都應該為了盡量減少士兵的傷亡數量而做出最完備的作戰計劃。說得更加明白一些,這是在考驗你這個領軍將軍對每個士兵生命的良知。”


    鄧艾默然,黝黑的臉上泛起有些微微的紫色,看來是臉上有些發燒。諸葛喬卻向劉禪拱拱手,說了一聲,“公子喬受教了”之後,便拉著鄧艾出了劉禪營帳,兩人騎上戰馬,帶著幾十個兵士向斷頭卻奔去。


    因為地圖是地圖,實際情況隻要到現場考察之後才能知道。諸葛喬已經決定,他們做出的作戰報告,一定是最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報告!也許,這世上最了解世子劉禪的人,真的要算諸葛喬這個心思機敏的侍讀了。


    兩人就帶上幾個白耳禁衛來到斷頭卻外,就看到前方出現一個穀口。由於背對陽光,看起來如同一個烏黑的巨口一般,向著山區內部延伸。


    兩人隨即策馬而入,光線忽然一下子就變得暗了下去,陰風吹來感覺分外陰冷,讓人忍不住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兩人抬頭看去,兩邊數十丈高的崖壁上麵長滿茂密灌木,將陽光牢牢地擋住了,隻在頂端的那些樹上,留下一片金黃色。


    諸葛喬笑道:“這裏麵真是陰風慘慘,若是單獨一人進來,感覺實在可怕!”


    鄧艾自然知道諸葛喬是在開玩笑的,也就不接話,揚起馬鞭首先想著峽穀伸出馳去。


    兩天之後,劉禪的隊伍來到斷頭卻之外,劉禪也收到諸葛喬與鄧艾兩人所作的作戰報告。


    劉禪隻是翻看了一下,發現鄧艾和諸葛喬隻要兩百名軍卒參加作戰。劉禪也並未因此大驚小怪,他當然相信鄧艾的作戰能力,以及對局勢的判斷力,斷然不會為了逞強而故意少帶人手的。


    何況劉禪的目的是想要諸葛喬與鄧艾兩人,今後能夠養成戰前做完備計劃的習慣。因為他知道,現在除非是大軍出征,否則不可能設置軍師或參軍一類的職務,所以將來恐怕需要培養出大量的參謀人員,配備進所有軍隊中。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根據主將的作戰目標,製定出最完備的作戰報告。而這一點習慣,就從鄧艾與諸葛喬兩人身上開始培養吧。


    劉禪真的是可謂用心良苦了。


    劉禪隨即同意兩人的作戰計劃,就將200精兵以及所需的弓箭撥付給兩人。他又考慮兩人的武藝實在不怎麽樣,生怕他們會出現危險,就又另外撥20名韓家門客隨時跟隨在他們身邊,作為貼身護衛使用。


    做完這些之後,大軍開拔進入斷頭卻,在到達指定地點之後,諸葛喬與鄧艾兩人才帶著200人馬離開——劉禪身為世子,當然不可能為了幾十個江湖俠客的伏擊戰而駐留,他隨著大軍一起走了,將這裏的戰事都交給諸葛喬與鄧艾負責。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斷頭卻裏麵出現13個行腳客,在磨磨蹭蹭地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


    看著這些人,鄧艾不禁猶疑地看了看諸葛喬,那神情分明是在詢問諸葛喬:你報告裏麵提到的那三十六個江湖俠客怎麽現在隻有十三個了呢?


    諸葛喬心裏也有些不是滋味,難道是自己的情報出錯了?他立刻叫來一個兵卒到斷頭卻口去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耀陽祖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耀陽祖師並收藏執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