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閻圃出山
當劉禪和石廣元收拾完畢那些貪官汙吏,以及地方豪強的反叛之後,感覺火候已經差不多。因為劉備的進位大典的時間已經到了,他就讓魏延收兵迴南鄭。
等到劉備進位完畢,劉禪受封為漢中王世子之後,劉禪感覺漢中既然已經安穩下來,民心也歸附了,也是該讓張魯以前的那些舊官員收收驚的時候了。於是他便找來諸葛喬,詢問那些官員的情況。
諸葛喬一聽,頓時又被嚇了一跳,大叫道:“公子,你難道又要殺人了嗎?上次你已經殺得夠多的了,你難道都沒有看到沔水都被人血染紅了嗎……”
劉禪搖頭苦笑。諸葛喬這些日子以來,因為南鄭殺人太多,弄得他都不願意出門去。而且他一直認為為政者就應當講求仁政,怎麽可以如此嗜殺呢?
劉禪何嚐不知道這樣殺人有不妥之處,但是亂世不用重典,隻會讓那些惡人有機可乘而已。但是現在無論自己怎麽說,諸葛喬恐怕一時間都無法理解的,當即說道:“阿喬,通過這件事你對出動軍隊剿平叛亂有何看法?”
“魏延將軍確實是個有勇有謀的將軍,他的軍隊戰鬥力十分強大。”
劉禪搖搖頭道:“你沒有看到另外一點。魏延的軍隊無論是在對付曹軍,還是對付豪強的叛亂,下手的時候從來不會手軟。”
諸葛喬點點頭道:“這倒是。不過……”
“不過什麽?要是石先生下令魏延去鎮壓那些因為豪強壓迫而起來反抗的農民的話,魏延和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也一定不會手下留情的。為什麽?因為他們是軍人,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可見軍隊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暴力,雖然現在可以用來保護人民的利益,但是同時可以被用來摧毀人民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麽君主一定要將兵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裏才放心的原因。”
諸葛喬聽得點點頭。
“所以對這樣的一種暴力的工具,從來都是不能信任的,更不能賦予其太多的權力,否則必定會對國家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最近的例子就是董卓和各州掌握了軍隊的州牧們,當他們掌握行政權力的時候,整個國家就因為他們之間權力的角逐而完全崩潰,並將我們帶入了這個混亂的戰爭時代。你看看現在全天下的人口,還剩下有昔日的十分之一嗎?”
諸葛喬聽到這裏,心裏不由得一驚,劉禪這些東西他又是從哪裏聽來的?他們可是幾乎是天天在一起啊!問道:“那應該怎麽對待軍隊?”
劉禪道:“我們隻能給軍隊以爭戰的權力。那麽其它大部分的權力自然要給文官,這就叫做‘文官治國’。所以,現在魏延殺了那麽多人之後,接下來就是讓那些文官們迴來為我們治理地方的時候了。”
諸葛喬這才明白過來,敢情劉禪問他官員們的狀況,並非是又要殺人,看來自己也快要變成驚弓之鳥了。
劉禪這時候忽然想起閻圃這個人來。閻圃身為張魯的功曹,又不與楊鬆那樣的人同流合汙,深得那些剛直之士和人民的青睞,在漢中的影響力一定不小。
他就問諸葛喬道:“阿喬,那位閻圃閻功曹現在怎麽樣了?好像在封賞的名單之中,並沒有他吧?”
諸葛喬點點頭,苦笑道:“這位閻先生還真是忠貞之士。張魯歸降之後,他便辭去官職,已經閉門不出好些日子。”
劉禪不禁有些失望,要是閻圃在職的話,由他出麵安撫那些被已經被嚇得噤若寒蟬的官員的心,一定是最合適不過的。
劉禪稍微想了一下之後,當即讓諸葛喬前麵帶路,自己則帶上趙風等一幹侍衛,向著閻圃家而去,他要親自去請閻圃出山。
劉禪下車之後,就看到眼前是一座低矮的三合院一類的建築。房子低矮、屋頂的瓦片的顏色已經開始發黑,破舊得跟一般平民百姓毫無二致。
門實在窄小,上麵的黑漆已經斑駁,如同得了皮膚病一般。
房子雖然有圍牆,但是上麵的轉口已經風化得很厲害,上麵還長出一些野草,正在風中搖搖晃晃的。
這裏跟楊鬆家那些富麗堂皇的建築,差距未免太大!劉禪有些不可思議地問諸葛喬道:“這就是閻功曹的家?”
諸葛喬點點頭,然後上前敲開閻家的門。
開門的是一個穿著青布衣的婦女。她見到門口忽然來了這麽許多人,不禁有些驚恐,在問明諸葛喬等人來意之後,這才放心下來。她就請劉禪和諸葛喬在門口稍待,她家老爺現在正在書房看書,需要先通稟一聲。
乘那婦人進去的當口,劉禪透過門縫望進屋內,看到裏麵有個小院子,居然已經被開墾成一個菜圃,裏麵種著幾畦青菜,長得都還不高,在陽光下泛著油亮亮的青光。菜圃的地上還是濕透的,顯然剛剛澆過水不久。
劉禪不禁有些好笑道:“這個閻圃原來真的喜歡菜圃……”
諸葛喬卻正色道:“據說閻功曹家在涼州的時候,是個大家族,但是為官一直都是兩袖清風,那個菜園子恐怕是為了貼補家計而開墾出來的。公子你不該這樣取笑閻功曹。”
劉禪心知自己失禮,連忙斂起笑容,並向諸葛喬道歉,然後便見那個婦人出來。她將兩人領進屋內,來到客廳的時候,就見閻圃已經在客廳等候。
那是一個身著青布衣筆直站立,神態很嚴肅的中年人,臥蠶眉、深眼窩、高顴骨,看起來自有一股威嚴之態。
閻圃是見過諸葛喬的,也挺喜歡諸葛喬的知書達理,但是卻並未見過劉禪本人。所以雙方見禮之後,諸葛喬就將劉禪介紹給閻圃。
閻圃有些吃驚,他想不到劉禪的年紀居然如此之小。閻圃這樣的表現,倒是跟他的對手楊鬆首次見到劉禪的時候一般無二。
可是做為局內人,閻圃當然知道,幕後推動這次漢中官員大屠殺的人是劉禪,其中不少人都是他的故舊,便沒有請劉禪上座,而是說道:“劉公子今天有何貴幹,不是也是來抓閻某去殺頭的吧?”顯然對劉禪這段時間的做為有所不滿。
劉禪似乎是故意要和閻圃較勁,拉著諸葛喬自行走到旁邊的桌案坐下,拱拱手說道:“如果像閻先生這樣的人都該死,那麽整個漢中恐怕沒有哪個官員是不該殺的了。先生是明理之人,當知道什麽樣的人該罰,什麽樣的人該殺,什麽樣的人不該殺。更應該知道,什麽樣的人不殺,他日後就會流毒無窮。那這樣與殺善良的無辜百姓何異呢?所以我認為,殺這樣的人,其實就是在救百姓!如果,先生還是覺得我有錯,那麽願聽指教。”
閻圃聽得有些愣住,然後忽然明白過來,以劉禪這樣的年紀,怎麽能夠說出這般話來,想必是那位大總管石廣元授意的。可惜,這些話都是劉禪自己想出來的,閻圃錯了。
閻圃歎了口氣勸告劉禪道:“那些人即使都該死,但是何必要將人滿門抄斬?君子講求仁義,暴秦之鑒並不久遠。!”
劉禪點點頭道:“閻先生是真君子,胸懷仁義。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如果不用重刑,則對其它官員無威懾力,隻要這次的風頭過去,他們立刻就會恢複常態的,然後到時候受苦的又是百姓了……”
閻圃點點頭,伸手示意劉禪不必再說下去,說道:“劉公子的話也是有道理,但是閻某是不敢苟同的。”
劉禪知道,像閻圃這樣的聖賢弟子,最講究的就是仁義、仁心,即使內心裏欣賞自己這樣的作法,但是嘴裏也是絕對不敢苟同自己的作法的。他也不再繼續爭論下去,立刻步入今日正題道:“先生乃是漢中高材,為何要致事閉門不出,豈不是枉屈一身才學嗎?如今漢中一派清明,應該是先生出山的時候了。”
閻圃搖搖頭道:“人各有誌,公子不必多言。”
劉禪見閻圃一口迴絕自己,又說道:“閻先生應該知道,我父親漢中王已經任命魏延將軍為漢中太守。此人比較嗜殺,如果沒有一位有德之士前來輔佐,你覺得漢中一旦再出事的話,他是否還會繼續采用血腥手段進行鎮壓呢?先生願意看到這樣的流血事件再度上演嗎?”
閻圃一聽,原來沒有什麽精神的雙眼之中,忽然連精光都冒出來了,然後從座位上站起來,在劉禪麵前徘徊起來,陷入思考之中。
想了一下之後,閻圃才歎道:“劉公子,閻某無法立刻答應你,三日之後給你答複。”
聽到閻圃的迴答,劉禪微微一笑,知道閻圃八九成是答應重新出山為官了。而諸葛喬也身為高興地向劉禪點點頭,兩人這才向閻圃告辭。
等到劉禪出閻圃家大門,登上馬車之後,劉禪忽然驚叫道:“哎呀,這個閻先生當真是吝嗇得很呐!本公子到他家作客,他卻連一杯茶水也不給!”
諸葛喬聽到劉禪的話,忍不住直翻白眼,連忙將他拉上馬車,催促馬車夫趕快出發,免得被閻圃的家人給聽到,日後丟人現眼。
三天之後,閻圃終於同意出任威嚴別駕。漢中一眾官員聽說此事之後,人心終於安定下來。
當劉禪和石廣元收拾完畢那些貪官汙吏,以及地方豪強的反叛之後,感覺火候已經差不多。因為劉備的進位大典的時間已經到了,他就讓魏延收兵迴南鄭。
等到劉備進位完畢,劉禪受封為漢中王世子之後,劉禪感覺漢中既然已經安穩下來,民心也歸附了,也是該讓張魯以前的那些舊官員收收驚的時候了。於是他便找來諸葛喬,詢問那些官員的情況。
諸葛喬一聽,頓時又被嚇了一跳,大叫道:“公子,你難道又要殺人了嗎?上次你已經殺得夠多的了,你難道都沒有看到沔水都被人血染紅了嗎……”
劉禪搖頭苦笑。諸葛喬這些日子以來,因為南鄭殺人太多,弄得他都不願意出門去。而且他一直認為為政者就應當講求仁政,怎麽可以如此嗜殺呢?
劉禪何嚐不知道這樣殺人有不妥之處,但是亂世不用重典,隻會讓那些惡人有機可乘而已。但是現在無論自己怎麽說,諸葛喬恐怕一時間都無法理解的,當即說道:“阿喬,通過這件事你對出動軍隊剿平叛亂有何看法?”
“魏延將軍確實是個有勇有謀的將軍,他的軍隊戰鬥力十分強大。”
劉禪搖搖頭道:“你沒有看到另外一點。魏延的軍隊無論是在對付曹軍,還是對付豪強的叛亂,下手的時候從來不會手軟。”
諸葛喬點點頭道:“這倒是。不過……”
“不過什麽?要是石先生下令魏延去鎮壓那些因為豪強壓迫而起來反抗的農民的話,魏延和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也一定不會手下留情的。為什麽?因為他們是軍人,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可見軍隊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暴力,雖然現在可以用來保護人民的利益,但是同時可以被用來摧毀人民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麽君主一定要將兵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裏才放心的原因。”
諸葛喬聽得點點頭。
“所以對這樣的一種暴力的工具,從來都是不能信任的,更不能賦予其太多的權力,否則必定會對國家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最近的例子就是董卓和各州掌握了軍隊的州牧們,當他們掌握行政權力的時候,整個國家就因為他們之間權力的角逐而完全崩潰,並將我們帶入了這個混亂的戰爭時代。你看看現在全天下的人口,還剩下有昔日的十分之一嗎?”
諸葛喬聽到這裏,心裏不由得一驚,劉禪這些東西他又是從哪裏聽來的?他們可是幾乎是天天在一起啊!問道:“那應該怎麽對待軍隊?”
劉禪道:“我們隻能給軍隊以爭戰的權力。那麽其它大部分的權力自然要給文官,這就叫做‘文官治國’。所以,現在魏延殺了那麽多人之後,接下來就是讓那些文官們迴來為我們治理地方的時候了。”
諸葛喬這才明白過來,敢情劉禪問他官員們的狀況,並非是又要殺人,看來自己也快要變成驚弓之鳥了。
劉禪這時候忽然想起閻圃這個人來。閻圃身為張魯的功曹,又不與楊鬆那樣的人同流合汙,深得那些剛直之士和人民的青睞,在漢中的影響力一定不小。
他就問諸葛喬道:“阿喬,那位閻圃閻功曹現在怎麽樣了?好像在封賞的名單之中,並沒有他吧?”
諸葛喬點點頭,苦笑道:“這位閻先生還真是忠貞之士。張魯歸降之後,他便辭去官職,已經閉門不出好些日子。”
劉禪不禁有些失望,要是閻圃在職的話,由他出麵安撫那些被已經被嚇得噤若寒蟬的官員的心,一定是最合適不過的。
劉禪稍微想了一下之後,當即讓諸葛喬前麵帶路,自己則帶上趙風等一幹侍衛,向著閻圃家而去,他要親自去請閻圃出山。
劉禪下車之後,就看到眼前是一座低矮的三合院一類的建築。房子低矮、屋頂的瓦片的顏色已經開始發黑,破舊得跟一般平民百姓毫無二致。
門實在窄小,上麵的黑漆已經斑駁,如同得了皮膚病一般。
房子雖然有圍牆,但是上麵的轉口已經風化得很厲害,上麵還長出一些野草,正在風中搖搖晃晃的。
這裏跟楊鬆家那些富麗堂皇的建築,差距未免太大!劉禪有些不可思議地問諸葛喬道:“這就是閻功曹的家?”
諸葛喬點點頭,然後上前敲開閻家的門。
開門的是一個穿著青布衣的婦女。她見到門口忽然來了這麽許多人,不禁有些驚恐,在問明諸葛喬等人來意之後,這才放心下來。她就請劉禪和諸葛喬在門口稍待,她家老爺現在正在書房看書,需要先通稟一聲。
乘那婦人進去的當口,劉禪透過門縫望進屋內,看到裏麵有個小院子,居然已經被開墾成一個菜圃,裏麵種著幾畦青菜,長得都還不高,在陽光下泛著油亮亮的青光。菜圃的地上還是濕透的,顯然剛剛澆過水不久。
劉禪不禁有些好笑道:“這個閻圃原來真的喜歡菜圃……”
諸葛喬卻正色道:“據說閻功曹家在涼州的時候,是個大家族,但是為官一直都是兩袖清風,那個菜園子恐怕是為了貼補家計而開墾出來的。公子你不該這樣取笑閻功曹。”
劉禪心知自己失禮,連忙斂起笑容,並向諸葛喬道歉,然後便見那個婦人出來。她將兩人領進屋內,來到客廳的時候,就見閻圃已經在客廳等候。
那是一個身著青布衣筆直站立,神態很嚴肅的中年人,臥蠶眉、深眼窩、高顴骨,看起來自有一股威嚴之態。
閻圃是見過諸葛喬的,也挺喜歡諸葛喬的知書達理,但是卻並未見過劉禪本人。所以雙方見禮之後,諸葛喬就將劉禪介紹給閻圃。
閻圃有些吃驚,他想不到劉禪的年紀居然如此之小。閻圃這樣的表現,倒是跟他的對手楊鬆首次見到劉禪的時候一般無二。
可是做為局內人,閻圃當然知道,幕後推動這次漢中官員大屠殺的人是劉禪,其中不少人都是他的故舊,便沒有請劉禪上座,而是說道:“劉公子今天有何貴幹,不是也是來抓閻某去殺頭的吧?”顯然對劉禪這段時間的做為有所不滿。
劉禪似乎是故意要和閻圃較勁,拉著諸葛喬自行走到旁邊的桌案坐下,拱拱手說道:“如果像閻先生這樣的人都該死,那麽整個漢中恐怕沒有哪個官員是不該殺的了。先生是明理之人,當知道什麽樣的人該罰,什麽樣的人該殺,什麽樣的人不該殺。更應該知道,什麽樣的人不殺,他日後就會流毒無窮。那這樣與殺善良的無辜百姓何異呢?所以我認為,殺這樣的人,其實就是在救百姓!如果,先生還是覺得我有錯,那麽願聽指教。”
閻圃聽得有些愣住,然後忽然明白過來,以劉禪這樣的年紀,怎麽能夠說出這般話來,想必是那位大總管石廣元授意的。可惜,這些話都是劉禪自己想出來的,閻圃錯了。
閻圃歎了口氣勸告劉禪道:“那些人即使都該死,但是何必要將人滿門抄斬?君子講求仁義,暴秦之鑒並不久遠。!”
劉禪點點頭道:“閻先生是真君子,胸懷仁義。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如果不用重刑,則對其它官員無威懾力,隻要這次的風頭過去,他們立刻就會恢複常態的,然後到時候受苦的又是百姓了……”
閻圃點點頭,伸手示意劉禪不必再說下去,說道:“劉公子的話也是有道理,但是閻某是不敢苟同的。”
劉禪知道,像閻圃這樣的聖賢弟子,最講究的就是仁義、仁心,即使內心裏欣賞自己這樣的作法,但是嘴裏也是絕對不敢苟同自己的作法的。他也不再繼續爭論下去,立刻步入今日正題道:“先生乃是漢中高材,為何要致事閉門不出,豈不是枉屈一身才學嗎?如今漢中一派清明,應該是先生出山的時候了。”
閻圃搖搖頭道:“人各有誌,公子不必多言。”
劉禪見閻圃一口迴絕自己,又說道:“閻先生應該知道,我父親漢中王已經任命魏延將軍為漢中太守。此人比較嗜殺,如果沒有一位有德之士前來輔佐,你覺得漢中一旦再出事的話,他是否還會繼續采用血腥手段進行鎮壓呢?先生願意看到這樣的流血事件再度上演嗎?”
閻圃一聽,原來沒有什麽精神的雙眼之中,忽然連精光都冒出來了,然後從座位上站起來,在劉禪麵前徘徊起來,陷入思考之中。
想了一下之後,閻圃才歎道:“劉公子,閻某無法立刻答應你,三日之後給你答複。”
聽到閻圃的迴答,劉禪微微一笑,知道閻圃八九成是答應重新出山為官了。而諸葛喬也身為高興地向劉禪點點頭,兩人這才向閻圃告辭。
等到劉禪出閻圃家大門,登上馬車之後,劉禪忽然驚叫道:“哎呀,這個閻先生當真是吝嗇得很呐!本公子到他家作客,他卻連一杯茶水也不給!”
諸葛喬聽到劉禪的話,忍不住直翻白眼,連忙將他拉上馬車,催促馬車夫趕快出發,免得被閻圃的家人給聽到,日後丟人現眼。
三天之後,閻圃終於同意出任威嚴別駕。漢中一眾官員聽說此事之後,人心終於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