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廟會設在城東,這裏坐落著蘭州城最大的道觀西安觀,意為西境安定之意,觀前十分熱鬧,人們摩肩接踵,蘭州人信奉道教者眾,這些都是虔誠的信徒。
玉和嫌人太多了,尋了個茶鋪坐下,叫了兩碗奶茶,涼州牧民多,人們用牛奶、茶葉製成飲品,溫熱醇香,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很喜歡飲用。
吉時將近,信徒們都到了觀前,茶鋪空空如也,玉和同陳元慎上了二樓,此處可以看到觀內全景。
觀前人聲鼎沸,交談聲此起彼伏,都是些祝福祈願的話,過了半刻鍾,人群自動分散開來,整整齊齊立在路旁,定西大將軍和蘭州刺史一前一後來到觀前,大將軍身著銀鎧,威武雄壯,離道觀很遠就下了馬,步行至西安觀前,觀主親自上前迎接,進了道觀,觀主雙手將迎寶、供飯呈上,由定西大將軍李朝光親手敬奉在三清祖師神像前,又執彩旗、揚寶幡、做禱告,祈求大梁國運昌隆,邊境安穩,再求涼州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禱告結束,將神像安放在數十士兵抬著的寶車上,上飾鮮花經幡,莊嚴美麗,寶車緩緩駛出了道觀,這最後一步最為關鍵,要請神像沿著主幹道繞城一圈,祈運才算完整,城裏的人都可以訴說心願,沾染福氣,打蘸持續了兩個時辰,道路兩旁人山人海,有身穿錦衣的官宦人家,也有穿著破舊棉襖的窮苦百姓,女兒嬌客們不用戴帷帽,垂髫小兒也乖乖跟在大人身旁,無一例外,都整整齊齊站在路邊,表情虔誠,低頭許願。
這樣的場麵,很是令人震撼,陳元慎感慨道:“原來道教在此地的地位竟然這樣高。”隻怕皇帝出行的時候,百姓們也不會露出這樣虔誠的表情。
玉和道:“他們求的是邊境安穩,安居樂業,自然虔誠。”
陳元慎望了望寶車上安穩莊嚴的神像,問道:“三清祖師真的可以保佑他們如願以償嗎?”
玉和並沒有正麵迴答,隻道:“蘭州這樣盛大的打蘸儀式已經有很多年了,你看連定西大將軍都這樣虔誠。”
陳元慎明白了,道:“與其說他們信奉的是三清祖師,不如說是定西將軍。”在百姓心中,定西將軍保佑這一方平安,連將軍都這樣虔誠地打蘸,百姓自然也很信奉。
玉和望向他:“百姓們深受戰亂之苦,更加珍惜和平安寧,恰巧大梁的定西將軍都很厲害,將邊關牢牢守住,所以西涼雖然虎視眈眈,屢屢挑釁,但都被拒於玉門關外,這裏的百姓這些年也算安居樂業。”
陳元慎感歎道:“可見求三清祖師也是不靈的,百姓們應該求有個厲害的將軍,或者說有個厲害的朝廷。”
玉和淡淡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關內的百姓希望沒有外族進犯,安居樂業,關外氣候苦寒,那裏的人們每年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他們隻希望能突破玉門關,分的一杯羹,改善一下處境,都是人命,說不清孰輕孰重,三清祖師也不能偏頗。”
陳元慎笑了笑,道:“或許我是大梁人,雖然皇帝與我有仇,可我心裏還是偏向大梁百姓一些。”
玉和想了想,道:“其實塞外條件艱苦,並不適合生存,你不若就在大梁生活,隱姓埋名,過幾年身量長開,也就沒人認得你了。”她是真心覺的大梁比起塞外適合生存,且落葉歸根,故土難離。
陳元慎沉默了一會兒,道:“跟著先生遊走四方,我心裏如今倒是明朗了許多,也長了不少見識,不過我還是想去塞外看一看,若是覺得不適應,再迴來也不遲。”
玉和點頭,道:“你父親雖然希望你去塞外,但他更多的是希望你能好好活著,你若留在大梁也不錯,大梁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生活起來更容易一些,畢竟你終究是自己一個人生活,無關他人。”
陳元慎聽了,覺得先生的口吻有些奇怪,忙道:“先生的意思是要留我一個人嗎?”
玉和看了看他,眼中含了絲絲深意道:“自然,你如今年紀還小,我打算待你定下落腳之處就離開。”
陳元慎心裏不由得一陣驚慌,道:“我,我得先生教導許久,從未有過輕慢之心,更無僭越之舉,不知何處惹惱了先生。”或許當初跟隨先生是出於自保和學習武藝的目的,但如今他覺得自己是真心願意追隨她的。
玉和笑了笑,道:“你並無什麽錯處,不過我是修道之人,此次不過是到凡間遊曆,原本就不屬於這裏,而你如今也漸漸長大,以後是要生活在紅塵中的。”
陳元慎懇切道:“可是我覺得很舍不得先生,我從未想過和先生分開,若是沒了先生,我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這是他心中的所思所想,他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因為被叫小孩而生氣的少年了。
玉和見陳元慎眼神濕漉漉地,頗有些可憐兮兮的神態,心裏有些軟,不過還是說道:“你還有半年就滿十四歲了,世間男子十五歲算是長成,到時候我就離開,還有半年,你可以細細思量。”
陳元慎沉默,他知道先生這是早就打定了主意,不過想想也是,對於先生而言,自己不過是個過客,起了善心幫一把,遲早是要各走各的路,可是自己以後應該去哪裏呢?報仇嗎?似乎現在不太想殺陳靖希了呢!
自從玉和同陳元慎說過那些話之後,陳元慎一連幾天都有些沉默,望向玉和的眼神也有些哀怨,玉和從來沒想過陳元慎會如此依賴自己,得想個法子讓他轉移注意力才好,如今見他似乎報仇的決心漸漸淡了,輕功和拳法已經糅合得很好,或許可以教他些內功心法了。
玉和迴想了一遍自己知道的內功心法,選出一套適合陳元慎的,這套功法比較溫和,練法不算難,但很冗長,她覺得就算陳元慎記憶力好,但也要費些心力才能記住,幹脆找了紙筆默寫下來。
陳元慎這些日子有些苦惱,他也說不清為什麽,就是覺得很舍不得先生,先生的人品才能都令人敬仰,更何況還對他這麽好,要是能一直跟著先生就好了!這時,突然想起來周見深曾經說過的話,周見深那時勸他也求先生收他做徒孫,他那時隻想著報仇,是萬萬不願意的,如今報仇之心淡了,又舍不得先生,可是真的要這樣做嗎?先生早已說過不會再收徒弟,拜她為師是不可能了,若是做先生的徒孫,想必是不能得到先生親自教導的,更何況,先生當初也從未提起過這樣的話,可見是沒有這樣意思的。
玉和默寫完畢,又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什麽錯漏,喚陳元慎過來,道:“我記得你前些日子問過我內力應該怎麽練。”
陳元慎道:“是,先生讓弟子先自行參悟,可弟子未得門路。”
玉和道:“你那時剛剛學會拳法,雖說已經流暢,但萬事不可急於求成,須得細細打磨,如今你能將輕功和拳法糅合得這樣好,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如今我見你已經很是熟練,可以練內功心法了。”說罷將默寫出來的心法遞給他。
陳元慎很欣喜,先前的煩惱也淡忘了許多,接過來打開細細閱讀,看完一遍,卻覺得不解其意。
玉和見了,十分滿意,陳元慎做事越發仔細了,將這套心法粗粗講了一遍,道:“大多數的門派,內功心法傳給了弟子,都是先讓弟子仔仔細細背誦下來,再慢慢提點讓他們自行領會,你與他們不同,我方才給你講了個大概,如今又隻教你一人,大可以詳細講給你聽,其中細枝末節你慢慢摸索就是,你若有什麽疑問盡可以來問。”
陳元慎謝過玉和,又重新看了一遍心法,終於能看懂一部分了,道:“多謝先生指導,方才我看這心法,隻覺得雲裏霧裏,經過先生一講解,才知道說的是什麽。”
玉和點頭,道:“今日就從這第一章,我細細說給你聽。”
玉和講得很細致,考慮到陳元慎第一次接觸,許多東西盡可能表述形象一些,這種教導方式在其他門派是不可能的。
陳元慎聽得也很仔細,剛開始,雖然玉和講得詳細,他也明白是什麽意思,但練起來總是不得要領,玉和就道:“你先前將輕功和拳法糅合在一起,其實已經有了點內功的味道了。”
經玉和這一提點,陳元慎很快摸清了丹田所在,並學會了引導第一絲氣進入丹田。氣沉丹田,是內功的第一步,也是修煉內功的一道門檻,許多練武之人往往要花費數月才能完成,陳元慎不過幾日就做到了,除了玉和教導得好,他自己悟性確實也是高。
有了這一步,之後的練習就是細細揣摩功法,更好地引導氣息了。
玉和嫌人太多了,尋了個茶鋪坐下,叫了兩碗奶茶,涼州牧民多,人們用牛奶、茶葉製成飲品,溫熱醇香,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很喜歡飲用。
吉時將近,信徒們都到了觀前,茶鋪空空如也,玉和同陳元慎上了二樓,此處可以看到觀內全景。
觀前人聲鼎沸,交談聲此起彼伏,都是些祝福祈願的話,過了半刻鍾,人群自動分散開來,整整齊齊立在路旁,定西大將軍和蘭州刺史一前一後來到觀前,大將軍身著銀鎧,威武雄壯,離道觀很遠就下了馬,步行至西安觀前,觀主親自上前迎接,進了道觀,觀主雙手將迎寶、供飯呈上,由定西大將軍李朝光親手敬奉在三清祖師神像前,又執彩旗、揚寶幡、做禱告,祈求大梁國運昌隆,邊境安穩,再求涼州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禱告結束,將神像安放在數十士兵抬著的寶車上,上飾鮮花經幡,莊嚴美麗,寶車緩緩駛出了道觀,這最後一步最為關鍵,要請神像沿著主幹道繞城一圈,祈運才算完整,城裏的人都可以訴說心願,沾染福氣,打蘸持續了兩個時辰,道路兩旁人山人海,有身穿錦衣的官宦人家,也有穿著破舊棉襖的窮苦百姓,女兒嬌客們不用戴帷帽,垂髫小兒也乖乖跟在大人身旁,無一例外,都整整齊齊站在路邊,表情虔誠,低頭許願。
這樣的場麵,很是令人震撼,陳元慎感慨道:“原來道教在此地的地位竟然這樣高。”隻怕皇帝出行的時候,百姓們也不會露出這樣虔誠的表情。
玉和道:“他們求的是邊境安穩,安居樂業,自然虔誠。”
陳元慎望了望寶車上安穩莊嚴的神像,問道:“三清祖師真的可以保佑他們如願以償嗎?”
玉和並沒有正麵迴答,隻道:“蘭州這樣盛大的打蘸儀式已經有很多年了,你看連定西大將軍都這樣虔誠。”
陳元慎明白了,道:“與其說他們信奉的是三清祖師,不如說是定西將軍。”在百姓心中,定西將軍保佑這一方平安,連將軍都這樣虔誠地打蘸,百姓自然也很信奉。
玉和望向他:“百姓們深受戰亂之苦,更加珍惜和平安寧,恰巧大梁的定西將軍都很厲害,將邊關牢牢守住,所以西涼雖然虎視眈眈,屢屢挑釁,但都被拒於玉門關外,這裏的百姓這些年也算安居樂業。”
陳元慎感歎道:“可見求三清祖師也是不靈的,百姓們應該求有個厲害的將軍,或者說有個厲害的朝廷。”
玉和淡淡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關內的百姓希望沒有外族進犯,安居樂業,關外氣候苦寒,那裏的人們每年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他們隻希望能突破玉門關,分的一杯羹,改善一下處境,都是人命,說不清孰輕孰重,三清祖師也不能偏頗。”
陳元慎笑了笑,道:“或許我是大梁人,雖然皇帝與我有仇,可我心裏還是偏向大梁百姓一些。”
玉和想了想,道:“其實塞外條件艱苦,並不適合生存,你不若就在大梁生活,隱姓埋名,過幾年身量長開,也就沒人認得你了。”她是真心覺的大梁比起塞外適合生存,且落葉歸根,故土難離。
陳元慎沉默了一會兒,道:“跟著先生遊走四方,我心裏如今倒是明朗了許多,也長了不少見識,不過我還是想去塞外看一看,若是覺得不適應,再迴來也不遲。”
玉和點頭,道:“你父親雖然希望你去塞外,但他更多的是希望你能好好活著,你若留在大梁也不錯,大梁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生活起來更容易一些,畢竟你終究是自己一個人生活,無關他人。”
陳元慎聽了,覺得先生的口吻有些奇怪,忙道:“先生的意思是要留我一個人嗎?”
玉和看了看他,眼中含了絲絲深意道:“自然,你如今年紀還小,我打算待你定下落腳之處就離開。”
陳元慎心裏不由得一陣驚慌,道:“我,我得先生教導許久,從未有過輕慢之心,更無僭越之舉,不知何處惹惱了先生。”或許當初跟隨先生是出於自保和學習武藝的目的,但如今他覺得自己是真心願意追隨她的。
玉和笑了笑,道:“你並無什麽錯處,不過我是修道之人,此次不過是到凡間遊曆,原本就不屬於這裏,而你如今也漸漸長大,以後是要生活在紅塵中的。”
陳元慎懇切道:“可是我覺得很舍不得先生,我從未想過和先生分開,若是沒了先生,我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這是他心中的所思所想,他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因為被叫小孩而生氣的少年了。
玉和見陳元慎眼神濕漉漉地,頗有些可憐兮兮的神態,心裏有些軟,不過還是說道:“你還有半年就滿十四歲了,世間男子十五歲算是長成,到時候我就離開,還有半年,你可以細細思量。”
陳元慎沉默,他知道先生這是早就打定了主意,不過想想也是,對於先生而言,自己不過是個過客,起了善心幫一把,遲早是要各走各的路,可是自己以後應該去哪裏呢?報仇嗎?似乎現在不太想殺陳靖希了呢!
自從玉和同陳元慎說過那些話之後,陳元慎一連幾天都有些沉默,望向玉和的眼神也有些哀怨,玉和從來沒想過陳元慎會如此依賴自己,得想個法子讓他轉移注意力才好,如今見他似乎報仇的決心漸漸淡了,輕功和拳法已經糅合得很好,或許可以教他些內功心法了。
玉和迴想了一遍自己知道的內功心法,選出一套適合陳元慎的,這套功法比較溫和,練法不算難,但很冗長,她覺得就算陳元慎記憶力好,但也要費些心力才能記住,幹脆找了紙筆默寫下來。
陳元慎這些日子有些苦惱,他也說不清為什麽,就是覺得很舍不得先生,先生的人品才能都令人敬仰,更何況還對他這麽好,要是能一直跟著先生就好了!這時,突然想起來周見深曾經說過的話,周見深那時勸他也求先生收他做徒孫,他那時隻想著報仇,是萬萬不願意的,如今報仇之心淡了,又舍不得先生,可是真的要這樣做嗎?先生早已說過不會再收徒弟,拜她為師是不可能了,若是做先生的徒孫,想必是不能得到先生親自教導的,更何況,先生當初也從未提起過這樣的話,可見是沒有這樣意思的。
玉和默寫完畢,又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什麽錯漏,喚陳元慎過來,道:“我記得你前些日子問過我內力應該怎麽練。”
陳元慎道:“是,先生讓弟子先自行參悟,可弟子未得門路。”
玉和道:“你那時剛剛學會拳法,雖說已經流暢,但萬事不可急於求成,須得細細打磨,如今你能將輕功和拳法糅合得這樣好,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如今我見你已經很是熟練,可以練內功心法了。”說罷將默寫出來的心法遞給他。
陳元慎很欣喜,先前的煩惱也淡忘了許多,接過來打開細細閱讀,看完一遍,卻覺得不解其意。
玉和見了,十分滿意,陳元慎做事越發仔細了,將這套心法粗粗講了一遍,道:“大多數的門派,內功心法傳給了弟子,都是先讓弟子仔仔細細背誦下來,再慢慢提點讓他們自行領會,你與他們不同,我方才給你講了個大概,如今又隻教你一人,大可以詳細講給你聽,其中細枝末節你慢慢摸索就是,你若有什麽疑問盡可以來問。”
陳元慎謝過玉和,又重新看了一遍心法,終於能看懂一部分了,道:“多謝先生指導,方才我看這心法,隻覺得雲裏霧裏,經過先生一講解,才知道說的是什麽。”
玉和點頭,道:“今日就從這第一章,我細細說給你聽。”
玉和講得很細致,考慮到陳元慎第一次接觸,許多東西盡可能表述形象一些,這種教導方式在其他門派是不可能的。
陳元慎聽得也很仔細,剛開始,雖然玉和講得詳細,他也明白是什麽意思,但練起來總是不得要領,玉和就道:“你先前將輕功和拳法糅合在一起,其實已經有了點內功的味道了。”
經玉和這一提點,陳元慎很快摸清了丹田所在,並學會了引導第一絲氣進入丹田。氣沉丹田,是內功的第一步,也是修煉內功的一道門檻,許多練武之人往往要花費數月才能完成,陳元慎不過幾日就做到了,除了玉和教導得好,他自己悟性確實也是高。
有了這一步,之後的練習就是細細揣摩功法,更好地引導氣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