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讀過書?”


    洛王妃問出這句話本來是善意的,她曾聽說鄉下人過日子困難,為了供孩子讀書,一家人常吃不飽穿不暖,顧清宛身為女孩子,自然而然會留在家裏幹活,沒有讀書的機會,故而有次一問,卻不想被人當成了笑柄。


    武宣侯夫人今兒像是跟洛王妃作對似的,這邊洛王妃話音剛落,她就撲哧一聲掩嘴笑了起來,“王妃這話問的好笑,這滿京城裏誰不知道顧榜眼出身鄉下,日子過得艱難,維持生計還來不及,哪裏有閑情讀書?”


    這話說的,就差直言洛王妃孤陋寡聞了。


    頓了頓,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有趣的事情似的,嘴角微翹,眼珠子緊緊盯著顧清宛,接著說道:“聽聞你家裏還有個三哥,因著在家裏吃不飽穿不暖,跟人家跑了,可是真的?”


    此話一出,屋子裏的一眾夫人姑娘們均怔了怔,這事她們倒是沒聽說過,不過這麽直白的詢問人家哥哥是不是跟別人跑了,會不會不大好?


    若是顧清璃沒有官身還好些,鄉下來的人家問也問了,可不管怎麽說,如今顧清璃進了翰林院,又娶了梅家的女兒,這麽明晃晃的問出來,不是打人家的臉麽?


    顯然這一點,隻要在場的人不傻,都想到了,故而不約而同的把視線轉向了低眉順眼,充裝木頭樁子的顧清宛。


    別說顧清宛了,梅氏聽著都來氣,有這樣問話的嘛?還是自詡貴族夫人呢?依她看,連她那個出身鄉下的婆婆都比不上。


    顧清宛早就見過這群人不要臉的樣子,聽到這些話也不生氣,嘴角微微勾起,朝武宣侯夫人盈盈一拜,“迴這位夫人的話,民女雖不知您從哪裏聽到的傳聞,但傳聞著實有誤,民女的三哥並不是因為在家吃不上飯偷跑了出去,而是懷著熱血報國的心,隨軍出征去了。”


    這話倒是出乎眾人的意料,在片刻的安靜後,便有人站出來說話。


    “我就說嘛,依著顧榜眼的人品,他的弟弟怎會拋家不顧,原來是忠君報國去了,倒是個有心的好孩子。”


    說話的這位夫人與武宣侯夫人有些過節,平日裏最看不慣武宣侯夫人囂張跋扈的樣子,這會子找著機會,自然不會放過,好生犀利了一番,“唉,有些人最是喜歡顛倒黑白,好的都被說成壞的,好在這次有顧姑娘在,解釋了一番,若不然,不定被傳成什麽樣呢。”


    淡淡的瞥了眼武宣侯夫人,眼裏的鄙夷絲毫不加遮掩,說完,頓了頓,又轉眸看向顧清宛,語氣溫和道:“你啊,以後要多留點心眼,京城不比鄉下淳樸,有些人喜歡兩麵三刀,禍害你時,讓你防不勝防的。”


    不管出於何目的,聽到這些話,顧清宛都要感謝的,隨衝她福了福身子,“謝夫人提醒,民女受教了。”


    這邊話音剛落,那邊武宣侯夫人就忍不住瞪著眼睛,怒視著那位夫人,目光兇狠的恨不得吃了她才好,“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能有什麽意思?我又沒有題名道姓,某些人急著對號入座,我能有什麽法子?”那位夫人絲毫不懼怕,纖纖細手端起旁邊茶幾上精致的茶盞,掀開蓋子,輕啜了一口,捏著帕子擦了擦嘴角,慢悠悠的迴了句。


    後來顧清宛才聽聞,兩人之間是有過節的,也是非常狗血的一段。本來那位夫人相中了一位兒媳,兒子也喜歡,兩家都快下聘了,誰知卻被武宣侯夫人橫叉了一腳,破壞了婚事,原因竟是武宣侯的兒子也看上了那位姑娘,武宣侯夫人為了兒子,搶先一步借著李側妃洛王府的聲望,硬生生的搶了婚事,這才結了怨。


    而且,還聽聞本來兩家關係還挺好的,因著這件事,才沒了來往。


    “你——”


    武宣侯夫人被氣得手指微抖著,好在尚有一絲理智,知道在別人家作客,又是壽宴,這才活生生的把氣憋了下去,鐵青的一張臉,怒瞪著那位夫人。


    這時瑞親王妃出言打斷了兩人的對峙,“行了,一人少說一句,今兒是蕭老夫人大喜的日子,別被一些小事擾了她老人家的興致,若是貴妃娘娘怪罪下來,你們誰也擔待不起。”


    聽瑞親王妃這麽一說,本來還想刺激武宣侯夫人幾句的那位夫人,住了口,孰輕孰重她還是分得清的,若不是武宣侯夫人害得她兒子纏綿臥榻一個月,她也不會如此嫉恨她。


    顯然武宣侯夫人也曉得不能得罪蕭府,更不能得罪貴妃娘娘,所以即使氣得頭頂冒煙,也不得不忍耐了下來,一口氣憋在心裏,隻想著以後再找她算賬。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望門農家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絮紛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絮紛飛並收藏望門農家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