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正屋,李山川父子三人和李建文以及顧元河正在閑聊,而偏房裏,林氏看著擺在屋子裏的上門禮,心疼的衝坐在她身邊的李氏說道:“你說你來就來了,還帶那麽多東西幹啥,前幾天帶來的還沒吃完昵,這麽一大堆,得花不少錢吧?”說到這,忍不住嗔怪了李氏一眼,接著道,“娘知道如今你們家跟以前不一樣了,可再有錢也不能這般不知節儉啊。”
方氏看著那一堆東西,眼睛也是瞪了好大,之前往屋裏搬的時候,她就用手掂了掂,每個包裏都是裝的十足十昵,她接著林氏的話,笑嗬嗬的道,“娘,還是美娥知道孝敬您,瞅瞅這些禮品,她怕是把家裏都搬空嘍!”
“往娘家搬,空了也願意啊!再說還給四伯帶了些禮品,感謝他辦成這麽大件事呢。”
看著擺在身前的上門禮,李氏笑的合不攏嘴,同時心裏也在感慨著,這樣的事情可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在老顧家,自從成親以來,除了前兩年迴家的次數多一些,後麵這些年平時幾乎很少迴來,因為夫家的妯娌愛迴娘家,如果她一走,家裏就沒有人做飯,為了夫家著想,她隻得忍下委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現在不同了,說句有點狂妄的話,她想啥時候迴去都可以,隻要一想娘家了,讓丈夫趕著馬車,帶上禮品,他們就能搖搖晃晃的去娘家溜一趟,往後也沒有人再多說什麽。
現如今與老宅那邊不相往來,家裏既不缺吃的又不缺穿的,還能時不時的迴娘家,這樣巨大反差的日子,一開始讓李氏極其的不適應,最開始的幾天幾乎就是晚上睡不好,夜裏還被嚇醒了好幾次,總覺得突然一睜眼,自己還是在那套顧家老宅裏,當牛做馬的幹活,一直好多天,才平靜下來。
眼下小女兒讓在李家村的村尾買了那一大片的山頭,這樣想來,以後幾乎每天都能迴娘家了,必要時還得住上一段時間呢,為人子女,自從出嫁之後,未曾盡過做女兒的本分,一直是她心裏的解不開的結,現在一切都好了。
“也是,是要謝謝他。”林氏笑著迴道。
因著李建文幫著辦成了這麽一件好事,所以李山川就決定留他在家吃飯,而顧清宛一家自然也留了下來,反正有馬車,晚上迴去的時候注意一點,倒也無妨,故而待天色稍微晚些,林氏方氏以及李氏母女三人,就在灶間忙活了起來。
“大舅媽,這是我給哲表哥買的東西,有空你給他做藥膳吃,讓他好好補補身體。”顧清宛說道。
“藥膳?那是啥東西?”也是什麽偏方麽?
“就是用藥材和食材放在一起做的菜,我聽濟民堂的大夫說了,哲表哥兒的病有些特別,隻吃藥是沒多大作用的,就是那偏方,也不能根除,時不時的還會複發,所以還要靠平時的飲食,慢慢的調理,而且絕對比吃藥管用。”她以前就經常給疼愛她的阿公阿婆做藥膳吃,如果不是自己出了意外,他們絕對能長命百歲。
“清宛丫頭,真的那麽管用麽?你沒騙舅媽?”
方氏聽了之後,一雙眼睛頓時亮了,雖然心裏還有些疑惑,但是這麽多年了,哲兒的身體一直是她的心病,哲兒小的時候,她可是使勁了全身的力氣,才從遠方親戚那得到了這麽一張偏方,她也知道那方子治本不治根,可當時實在沒別的法子了。
而且她當初生哲兒的時候,身子受了傷往後不能再生了,所以這輩子就哲兒一個孩子,看的可是跟眼珠子一樣,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
“大舅媽你盡管放心,絕對比吃藥管用,”顧清宛笑著用力點頭,“那坐堂大夫說了,這法子可是神醫教他的呢。”臉不紅心不跳的撒著慌,反正方氏也不會去濟民堂向那位坐堂大夫求證,所以她不怕漏泄。
“是白神醫說的?”方氏一聽是白展堂說的,心一下子定了下來,“那好,舅媽過會就做,不過還得麻煩清宛丫頭在旁邊給舅媽看著點,舅媽第一次做,不知道能不能做的好。”方氏有點不好意思,畢竟自己以前也沒幫他們家太多忙。
“行,都是一家人,大舅媽別客氣,以後我們家麻煩你的事情還多著呢,再客氣該輪到我們家不好意思了。”
“噯,好好,不說了,不說了,天色不早了,咱們趕緊開始做飯吧。”想到兒子的病能根治,方氏全身一陣輕鬆,轉身樂嗬嗬的切菜去了。
八菜一湯,四葷四素,其中有三道菜和一道湯是出自顧清宛之手。
在廚房時,方氏就嚐過了顧清宛做的菜,隻瞧著那一臉滿足的樣子就知道她對顧清宛做的菜非常滿意,看著顧清宛的眼神也越加柔和了起來,嘴裏不斷的誇讚著她的好廚藝,說是等她有空的時候,讓她在這裏住上個幾天,她也好向她取取經之類的。
而八菜一湯也讓五個男人一頓飯下來是吃的酒足飯飽,尤其是李建文,直誇他們家的飯菜做的好吃,說是等有時間還要讓家裏的婆娘來這裏討教一下呢。
一個時辰後,等李建文離開,顧元河一家也收拾收拾坐著馬車離開了。
到了家後,因著奔波了一天,也都乏了,就各自收拾一下均紛紛迴了自己房間。
半個時辰後,整理好賬目的顧清宛從書房出來,路過小弟顧清辰的房間,見他屋裏還亮著燈,就悄悄的走進他的房間,看到大大的書桌後麵,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姿態端正的拿著毛筆,心無旁騖的描繪著手中的字帖,大概是因為屋子裏暖和,亦或者是寫了太久,顧清辰將外麵的棉衣脫掉,隻穿了兩件裏衣,不知道是不是有風從窗戶縫裏或者門縫裏鑽了進來,使正在揮筆的顧清辰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吱吱……”
蹲臥在書桌旁一張椅子上的小東西,聽到動靜,站起身,全身警戒,猛然抬頭,一雙尖銳的眼睛瞪向顧清宛所在的方向,瞧見來人是顧清宛,整個身體便放鬆了下來,它快速的從椅子上跳了下去,幾步躥到顧清宛的麵前,衝它吱吱的叫著。
待小東西跑到她腳邊時,她就彎身伸出手將它抱在了懷裏,然後豎起食指朝它“噓”了一聲,示意它不要出聲,免得驚擾到練字的顧清辰,而小東西明白她的意思之後,就乖乖的臥在顧清宛的懷裏,動也不動了。
顧清宛瞧著自家小弟單薄的背影,心裏一陣發疼,雖說經過這段時間飯食的改善,讓小弟的身體漸漸胖了起來,但在她看來,小弟依舊那麽清瘦,她輕輕走到挨著床榻放著的衣架子前,先是將懷裏的小東西放到床上,然後又隨手拿了件棉衣,走過去給自家小弟披在了肩上,沒想成卻驚醒了他。
“四姐,你怎麽來啦?”看到顧清宛,小家夥的臉上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放下手裏的筆,站在那不動,任由顧清宛給自己將棉衣披好。
“這麽晚了,怎麽還不休息,四姐瞧你坐馬車迴來的時候都有些困意了,想練習明天也不晚,天暗,小心累壞了眼睛。”輕輕捏著自家小弟那早已褪去蠟黃,變得白嫩粉潤的小臉,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她顧清宛的弟弟,怎麽就這麽可愛呢。
顧清辰掂起書桌上的茶壺給顧清宛倒了杯熱茶,遞了過去。
“四姐喝水,天色還早,我再寫兩篇大字就睡,過幾天就要去書院了,我想多練習一點。”
看著他年紀雖小,卻格外懂事的樣子,顧清宛覺得心裏暖暖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大抵就是如此吧。前世裏,五六歲大的孩子正是無憂無慮到處玩耍的年紀,而古代的孩子不是早早的為吃的奔波,就是被家裏人給予厚望,埋頭苦讀。
“清辰,再過幾日,你和二哥他們就要進書院讀書了,四姐下麵說的話,你要牢記於心,知道嗎?”
“四姐,什麽話?”顧清辰仰起頭,睜著清澈的大眼睛看著顧清宛。
“書院不比家裏,人人都讓著你,四姐不希望你先與別人發生衝突,但我顧家兒郎也不能任人宰割,你隻需要記住一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該硬氣的時候,一定要給四姐挺起胸膛,知道嗎?”
顧清宛這般交代也是有考量的,蘭逸軒雖然沒有親口告訴她,他是何人,但顧清宛多少也能猜測到一些,身上有長達十年的毒,整日裏裝瘋賣傻,而京城洛王府的二少爺就有這樣的症狀,聽說那位幾乎不曾在外麵露過麵的洛王府二少爺,年前挪去別院養病了,離開的時間與她跟蘭逸軒見麵的時間剛好吻合,故而顧清宛猜測,蘭逸軒就是那位癡傻的二少爺。
中了那麽長時間的毒,還能活到現在,手中定然也有些許籌碼,她打聽過了,洛王妃十分愛惜這個兒子,而洛王妃背後是鎮國公府,而她即是他的救命恩人,又是他的合作夥伴,這樣算來,她也算是有靠山的人了。
她從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也不喜歡吃虧,明的不行就來暗的,二哥和三哥她不擔心,可是小弟不同,他年紀還小,對什麽事情都是懵懵懂懂的,而育才書院裏的學生非富即貴,她不希望小弟在那裏受欺負,一再退讓,這樣會讓他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眼下有了兩棵可以乘涼的大樹,不用豈不可惜,不過,就算沒有蘭逸軒和林瑾瑜這兩個靠山,她亦會如此囑托小弟,她顧清宛的家人,不是隨隨便便什麽阿貓阿狗可以任意欺負的。
大約過了半盞茶的功夫,顧清辰將顧清宛的話細細的思考了一遍之後,這才開口說道,“四姐放心,我都記住了。”
把他小小軟軟的身子摟在懷裏,下巴抵著他的頭頂,柔聲說道:“四姐知道請辰最乖了,清辰在書院要照顧好自己,也要幫四姐看著點三哥,三哥的性子有些急躁,四姐擔心他。”
“嗯,清辰不會讓四姐失望的,清辰會看好三哥,清辰還要努力讀書,以後讓所有人見到四姐,都會為四姐有清辰這樣的弟弟而自豪。”
顧清宛聽到這話,嚇了一跳,這麽有水準的話,會出自一個六七歲孩童的嘴裏?可是顧清宛捧著麵前的那張臉,左左右右,前前後後,仔仔細細的觀察了一遍,也沒發現他也是個穿越或者重生的人。
“小樣,快說,這些話從哪裏學來的?”顧清宛伸手在顧清辰的額頭上輕彈一下,佯裝兇神惡煞的樣子,問道。
見她那副模樣,顧清辰已經見怪不怪了,一張憨厚可愛的小臉上滿是笑容,他衝著顧清宛說道:“自然是跟四姐學的。”
“我?”
先是用自己的食指指著自己疑惑道,然後又摸著自己的鼻子陷入迴想,此刻她滿臉的問號,她怎麽不記得自己說過這樣的話啊?
方氏看著那一堆東西,眼睛也是瞪了好大,之前往屋裏搬的時候,她就用手掂了掂,每個包裏都是裝的十足十昵,她接著林氏的話,笑嗬嗬的道,“娘,還是美娥知道孝敬您,瞅瞅這些禮品,她怕是把家裏都搬空嘍!”
“往娘家搬,空了也願意啊!再說還給四伯帶了些禮品,感謝他辦成這麽大件事呢。”
看著擺在身前的上門禮,李氏笑的合不攏嘴,同時心裏也在感慨著,這樣的事情可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在老顧家,自從成親以來,除了前兩年迴家的次數多一些,後麵這些年平時幾乎很少迴來,因為夫家的妯娌愛迴娘家,如果她一走,家裏就沒有人做飯,為了夫家著想,她隻得忍下委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現在不同了,說句有點狂妄的話,她想啥時候迴去都可以,隻要一想娘家了,讓丈夫趕著馬車,帶上禮品,他們就能搖搖晃晃的去娘家溜一趟,往後也沒有人再多說什麽。
現如今與老宅那邊不相往來,家裏既不缺吃的又不缺穿的,還能時不時的迴娘家,這樣巨大反差的日子,一開始讓李氏極其的不適應,最開始的幾天幾乎就是晚上睡不好,夜裏還被嚇醒了好幾次,總覺得突然一睜眼,自己還是在那套顧家老宅裏,當牛做馬的幹活,一直好多天,才平靜下來。
眼下小女兒讓在李家村的村尾買了那一大片的山頭,這樣想來,以後幾乎每天都能迴娘家了,必要時還得住上一段時間呢,為人子女,自從出嫁之後,未曾盡過做女兒的本分,一直是她心裏的解不開的結,現在一切都好了。
“也是,是要謝謝他。”林氏笑著迴道。
因著李建文幫著辦成了這麽一件好事,所以李山川就決定留他在家吃飯,而顧清宛一家自然也留了下來,反正有馬車,晚上迴去的時候注意一點,倒也無妨,故而待天色稍微晚些,林氏方氏以及李氏母女三人,就在灶間忙活了起來。
“大舅媽,這是我給哲表哥買的東西,有空你給他做藥膳吃,讓他好好補補身體。”顧清宛說道。
“藥膳?那是啥東西?”也是什麽偏方麽?
“就是用藥材和食材放在一起做的菜,我聽濟民堂的大夫說了,哲表哥兒的病有些特別,隻吃藥是沒多大作用的,就是那偏方,也不能根除,時不時的還會複發,所以還要靠平時的飲食,慢慢的調理,而且絕對比吃藥管用。”她以前就經常給疼愛她的阿公阿婆做藥膳吃,如果不是自己出了意外,他們絕對能長命百歲。
“清宛丫頭,真的那麽管用麽?你沒騙舅媽?”
方氏聽了之後,一雙眼睛頓時亮了,雖然心裏還有些疑惑,但是這麽多年了,哲兒的身體一直是她的心病,哲兒小的時候,她可是使勁了全身的力氣,才從遠方親戚那得到了這麽一張偏方,她也知道那方子治本不治根,可當時實在沒別的法子了。
而且她當初生哲兒的時候,身子受了傷往後不能再生了,所以這輩子就哲兒一個孩子,看的可是跟眼珠子一樣,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
“大舅媽你盡管放心,絕對比吃藥管用,”顧清宛笑著用力點頭,“那坐堂大夫說了,這法子可是神醫教他的呢。”臉不紅心不跳的撒著慌,反正方氏也不會去濟民堂向那位坐堂大夫求證,所以她不怕漏泄。
“是白神醫說的?”方氏一聽是白展堂說的,心一下子定了下來,“那好,舅媽過會就做,不過還得麻煩清宛丫頭在旁邊給舅媽看著點,舅媽第一次做,不知道能不能做的好。”方氏有點不好意思,畢竟自己以前也沒幫他們家太多忙。
“行,都是一家人,大舅媽別客氣,以後我們家麻煩你的事情還多著呢,再客氣該輪到我們家不好意思了。”
“噯,好好,不說了,不說了,天色不早了,咱們趕緊開始做飯吧。”想到兒子的病能根治,方氏全身一陣輕鬆,轉身樂嗬嗬的切菜去了。
八菜一湯,四葷四素,其中有三道菜和一道湯是出自顧清宛之手。
在廚房時,方氏就嚐過了顧清宛做的菜,隻瞧著那一臉滿足的樣子就知道她對顧清宛做的菜非常滿意,看著顧清宛的眼神也越加柔和了起來,嘴裏不斷的誇讚著她的好廚藝,說是等她有空的時候,讓她在這裏住上個幾天,她也好向她取取經之類的。
而八菜一湯也讓五個男人一頓飯下來是吃的酒足飯飽,尤其是李建文,直誇他們家的飯菜做的好吃,說是等有時間還要讓家裏的婆娘來這裏討教一下呢。
一個時辰後,等李建文離開,顧元河一家也收拾收拾坐著馬車離開了。
到了家後,因著奔波了一天,也都乏了,就各自收拾一下均紛紛迴了自己房間。
半個時辰後,整理好賬目的顧清宛從書房出來,路過小弟顧清辰的房間,見他屋裏還亮著燈,就悄悄的走進他的房間,看到大大的書桌後麵,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姿態端正的拿著毛筆,心無旁騖的描繪著手中的字帖,大概是因為屋子裏暖和,亦或者是寫了太久,顧清辰將外麵的棉衣脫掉,隻穿了兩件裏衣,不知道是不是有風從窗戶縫裏或者門縫裏鑽了進來,使正在揮筆的顧清辰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吱吱……”
蹲臥在書桌旁一張椅子上的小東西,聽到動靜,站起身,全身警戒,猛然抬頭,一雙尖銳的眼睛瞪向顧清宛所在的方向,瞧見來人是顧清宛,整個身體便放鬆了下來,它快速的從椅子上跳了下去,幾步躥到顧清宛的麵前,衝它吱吱的叫著。
待小東西跑到她腳邊時,她就彎身伸出手將它抱在了懷裏,然後豎起食指朝它“噓”了一聲,示意它不要出聲,免得驚擾到練字的顧清辰,而小東西明白她的意思之後,就乖乖的臥在顧清宛的懷裏,動也不動了。
顧清宛瞧著自家小弟單薄的背影,心裏一陣發疼,雖說經過這段時間飯食的改善,讓小弟的身體漸漸胖了起來,但在她看來,小弟依舊那麽清瘦,她輕輕走到挨著床榻放著的衣架子前,先是將懷裏的小東西放到床上,然後又隨手拿了件棉衣,走過去給自家小弟披在了肩上,沒想成卻驚醒了他。
“四姐,你怎麽來啦?”看到顧清宛,小家夥的臉上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放下手裏的筆,站在那不動,任由顧清宛給自己將棉衣披好。
“這麽晚了,怎麽還不休息,四姐瞧你坐馬車迴來的時候都有些困意了,想練習明天也不晚,天暗,小心累壞了眼睛。”輕輕捏著自家小弟那早已褪去蠟黃,變得白嫩粉潤的小臉,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她顧清宛的弟弟,怎麽就這麽可愛呢。
顧清辰掂起書桌上的茶壺給顧清宛倒了杯熱茶,遞了過去。
“四姐喝水,天色還早,我再寫兩篇大字就睡,過幾天就要去書院了,我想多練習一點。”
看著他年紀雖小,卻格外懂事的樣子,顧清宛覺得心裏暖暖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大抵就是如此吧。前世裏,五六歲大的孩子正是無憂無慮到處玩耍的年紀,而古代的孩子不是早早的為吃的奔波,就是被家裏人給予厚望,埋頭苦讀。
“清辰,再過幾日,你和二哥他們就要進書院讀書了,四姐下麵說的話,你要牢記於心,知道嗎?”
“四姐,什麽話?”顧清辰仰起頭,睜著清澈的大眼睛看著顧清宛。
“書院不比家裏,人人都讓著你,四姐不希望你先與別人發生衝突,但我顧家兒郎也不能任人宰割,你隻需要記住一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該硬氣的時候,一定要給四姐挺起胸膛,知道嗎?”
顧清宛這般交代也是有考量的,蘭逸軒雖然沒有親口告訴她,他是何人,但顧清宛多少也能猜測到一些,身上有長達十年的毒,整日裏裝瘋賣傻,而京城洛王府的二少爺就有這樣的症狀,聽說那位幾乎不曾在外麵露過麵的洛王府二少爺,年前挪去別院養病了,離開的時間與她跟蘭逸軒見麵的時間剛好吻合,故而顧清宛猜測,蘭逸軒就是那位癡傻的二少爺。
中了那麽長時間的毒,還能活到現在,手中定然也有些許籌碼,她打聽過了,洛王妃十分愛惜這個兒子,而洛王妃背後是鎮國公府,而她即是他的救命恩人,又是他的合作夥伴,這樣算來,她也算是有靠山的人了。
她從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也不喜歡吃虧,明的不行就來暗的,二哥和三哥她不擔心,可是小弟不同,他年紀還小,對什麽事情都是懵懵懂懂的,而育才書院裏的學生非富即貴,她不希望小弟在那裏受欺負,一再退讓,這樣會讓他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眼下有了兩棵可以乘涼的大樹,不用豈不可惜,不過,就算沒有蘭逸軒和林瑾瑜這兩個靠山,她亦會如此囑托小弟,她顧清宛的家人,不是隨隨便便什麽阿貓阿狗可以任意欺負的。
大約過了半盞茶的功夫,顧清辰將顧清宛的話細細的思考了一遍之後,這才開口說道,“四姐放心,我都記住了。”
把他小小軟軟的身子摟在懷裏,下巴抵著他的頭頂,柔聲說道:“四姐知道請辰最乖了,清辰在書院要照顧好自己,也要幫四姐看著點三哥,三哥的性子有些急躁,四姐擔心他。”
“嗯,清辰不會讓四姐失望的,清辰會看好三哥,清辰還要努力讀書,以後讓所有人見到四姐,都會為四姐有清辰這樣的弟弟而自豪。”
顧清宛聽到這話,嚇了一跳,這麽有水準的話,會出自一個六七歲孩童的嘴裏?可是顧清宛捧著麵前的那張臉,左左右右,前前後後,仔仔細細的觀察了一遍,也沒發現他也是個穿越或者重生的人。
“小樣,快說,這些話從哪裏學來的?”顧清宛伸手在顧清辰的額頭上輕彈一下,佯裝兇神惡煞的樣子,問道。
見她那副模樣,顧清辰已經見怪不怪了,一張憨厚可愛的小臉上滿是笑容,他衝著顧清宛說道:“自然是跟四姐學的。”
“我?”
先是用自己的食指指著自己疑惑道,然後又摸著自己的鼻子陷入迴想,此刻她滿臉的問號,她怎麽不記得自己說過這樣的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