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這麽一說,李氏這才注意到家裏多了一輛馬車,“四丫頭,你咋又買馬車了?咱家不是已經有一輛了嗎?”看著那輛大的出奇的馬車,李氏的眼睛瞪得老大,幸好當初四丫頭將大門做的很大,否則這麽大的馬車哪能進來,就這樣,進出門的時候還得小心點呢。
“娘,過些日子二哥他們就要去書院讀書了,家裏有輛馬車,他們往返也方便不是?再者女兒時不時的還要往濟民堂跑,沒有馬車哪行啊,這麽冷的天,在村口搭牛車,您還不得心疼啊。”必須是自己買的,蘭逸軒腦袋好了的事情還瞞著李氏等人呢,要是被他們知道又該擔心,突遭煩惱了。
李氏仔細一想,也是,況且現在家裏也不缺這些錢,這般想著,就抬腳往新馬車走去。當李氏掀開車簾往裏麵一看時,頓時驚住了,娘噯,這馬車也太豪華了吧,比之前買的那輛高的不隻是一點點檔次啊。
隻見馬車內鋪設著天藍色的地毯,兩邊是寬約一尺半的坐凳,上麵鋪設著黃色的軟墊,看上去讓人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硬實,軟軟的感覺很舒服。而裏麵則是放著一個朱紅色的檀木櫃子,打開一看,裏麵茶壺水杯,各樣點心,一樣俱全,在馬車內部中央的位置,則是一個小方桌,下麵有兩個櫃子,其中一個放著暖爐,兩一個則是放著木炭,趕路時如若渴了,可以在小方桌上烹茶,甚至長途跋涉時,可以當作餐桌,馬車四壁都是厚實的獸皮,牢牢的將車內的溫暖鎖住,外麵的嚴寒絲毫無法侵入一絲半點。
當時剛見到馬車時,顧清宛就一眼相中了,簡直是為她以後旅遊量身定做的啊,路上也不怕渴了餓了。
“四丫頭,這馬車得多少銀子啊?”李氏被驚得下巴都快要著地了。
“娘,實話告訴您吧,這馬車其實是林少爺用舊的,他原本打算焚燒的,是女兒看著還不錯,從他手裏買過來的,所以,真的不貴。”她這麽說,李氏和顧元河也容易相信些。
“唉,”李氏輕輕的歎口氣,這就是窮與富的差別,窮人餓的吃不上飯,而有錢人卻連這麽好的馬車都要毀掉,心裏不由得對林瑾瑜有些微詞,不過,轉而一想,家裏買馬車是喜事,就將不高興的事拋之腦後,然後扭頭衝著廚房喊道,“元河,你快出來看看,四丫頭又買了輛馬車。”
正在廚房忙碌的顧元河走出來,一眼就看到停在院子裏的那輛特大號的馬車,也是一臉的驚訝。
“咦,二哥,小妹你們迴來了,”正在顧元河驚訝的空檔,顧清雲從外麵進來,見院子裏停的馬車,開口問道,“誰家的馬車?”這麽大?
“咱家的呀。”顧清宛笑眯眯的迴道。
“咱家的?”他懵了,他們家的?他們家不是有一輛的嗎,怎麽又買一輛?而且這樣一輛馬車再加上馬,得多少銀子啊。
“可不就是咱家的,你小妹買的。”李氏激動的說道。
愣了片刻之後,顧清雲看著新馬車,搓了搓手,雀雀欲試道:“我還沒駕過馬車呢,得好好學學。”以前家裏隻有一輛馬車,父親和二哥以他年紀還小為由,不讓他學習駕馬車,現在好了,家裏有兩輛馬車,應該不會再阻止他學駕馬車了吧。
顧清宛一聽就笑了,對顧清雲道,“三哥,用不著你學,以後你們上書院的馬車讓馮叔趕,家裏的那輛讓爹趕,”說完,又扭頭衝著李氏道,“還有娘和大姐你們倆,以後就不用做飯了,廚房交給馮嬸兒。”
顧清宛說完,李氏等人這才注意到站在另一輛馬車旁邊的馮東明四人,剛才因為擔心顧清宛三兄妹,再加上突然有了輛大馬車,這高興的也顧不上別的,眼下聽顧清宛一說,這李氏和顧元河就納悶了,他們是誰啊?
而沒等李氏開口詢問,馮東明夫婦倆以及白芍白芷就走上前,衝著李氏幾人深深一鞠躬,齊聲道:“見過老爺,夫人,少爺,小姐!”
“啥?”李氏聽後一下子傻了眼,老爺,夫人,少爺,小姐?這都是啥跟啥啊?
顧清宛看到李氏和顧元河的表情就知道了,定是對下人之事無法適應,這才上去,挽著她的胳膊,用自己的臉頰在上麵蹭了蹭,說道:“娘,馮叔他們以後就是咱們家的人了,這以後家裏的事情啊,您和爹就不用操心了,全都交給馮叔和馮嬸兒就行,操勞了這麽多年,女兒都心疼死了,往後你們就可以放下了,專門享享清福吧,沒事的時候就去縣城逛逛,或者四處走走看看,再不行就找村裏的嬸子嫂子聊天,總之家裏的活都不用你們管。”
“四丫頭,這到底是咋迴事啊?好端端的幹啥請人來家裏幹活啊?我和你爹又能忙得過來。”
兩人聞言更加的不知道該說些啥了,畢竟都當了半輩子農民了,這一下子讓他們當什麽老爺,夫人,還不讓他們幹活,誰閑的住啊?
再說,家裏來幾個陌生人,本就不習慣,四丫頭咋還說以後都是一家人,這都是些啥事啊?
見李氏和顧元河還是無法迴神,顧清宛這才掏出兩張賣身契,遞給李氏和顧元河,道:“馮叔和馮嬸兒家鄉發生天災,逃難到咱們這來的,女兒見他們可憐,就花錢買了下來,現在已經和女兒簽了賣身契,以後就是咱們家的人了,再說,咱們家以後會越來越忙,就光指著您和爹兩個人,還不得活活累死啊!”
“你這孩子,大過年的說話胡話呢,趕緊往地上吐兩口。”李氏嗔怪了一眼顧清宛,道。
“呸呸。”照李氏的話‘呸’過之後,又調皮的衝她吐了吐舌頭。
“那這兩小姑娘是?”那夫妻倆是買來幫他們幹活的,那站在旁邊的兩個俏麗的小姑娘又是幹啥的,看年紀不過十來歲,重活她們也幹不了啊。
“娘,她們倆可是女兒特意從林少爺那裏要來的喔,”眨了眨水靈靈的大眼睛,顧清宛傾身湊到李氏的耳邊小聲的嘀咕道,“眼看著大姐也到說親的年齡了,往後咱們家隻會越來越好,所以大姐的親事絕對不能馬虎,這倆小丫頭是經過專人調教過的,故而讓她們倆以後跟在大姐身邊再合適不過了。”她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讓白芍、白芷跟著大姐。
李氏略有所思的點點頭,她豈會不明白小女兒的心思,大女兒溫婉,性子軟,要是以後嫁到富裕人家,難免會受委屈,可要是嫁到窮人家,她又心疼,李氏最近也正為此事發愁呢。
李氏看著女兒那俏皮的樣子,寵溺的笑了笑,也就由著她了。
“就你鬼主意多。”李氏笑著輕戳了下顧清宛光潔的額頭,嗔怪的說道。
“那還不是遺傳娘您嘛。”顧清宛甜甜的道。
此事告一段落之後,顧清宛一家人就忙著搬房間,因著家裏又添了四個人,顧清宛便決定,她和大姐顧清秀帶著兩個小丫鬟住進後院,李氏等人和馮東明夫婦倆則住在前院。以後後院就是女眷的居所了。
廚房裏,李氏正和馮嬸兒忙活著,不過今兒李氏隻是給馮嬸兒打下手而已,不是說要試試馮嬸兒的手藝,反正都是莊戶人家,好吃不好吃的也沒太多講究,而是馮嬸兒說啥也不肯讓李氏動手,就連平日裏呆在廚房幫忙的顧清秀,馮嬸兒也不讓她再沾手,直說能遇到顧清宛是他們夫妻倆的福氣。
“馮姐,你們老家是哪裏的啊?”廚房裏,李氏將晚上要用到的菜洗好,切好,一樣一樣的裝在盤子裏,就坐在一邊和馮嬸兒說著話。
“臨陽城下屬的一個村子,也和夫人這邊差不多,不過天氣比這裏要冷上許多。”馮嬸兒迴道。
“唉,我這一輩子都沒出過蘭棲縣,更別說你們臨陽了,聽都沒聽說過。”
“那有啥,如果不是家鄉發生天災,誰願意背井離鄉,俺是一輩子都不想出來的,隻可惜,天不遂人願,唉!”
說到這,忍不住沉沉的歎了口氣,金窩銀窩再好,也不如自己的狗窩啊。
“也是,馮姐別難過了,以後你們就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吧,我們家總共就七個人,過些日子璃兒他們一進書院,家裏便冷清了,如今添了你們四個人也能熱鬧些。”
“嗯,多謝夫人你們肯收留,否則俺和俺家男人還得到處忍饑挨餓。”馮嬸兒感慨的說著,聲音有點哽咽。
這廂李氏與馮嬸兒聊得投機,那邊顧元河則是和馮東明站在馬車旁邊聊得熱火朝天,兩人無非就是討論如何種植莊稼,什麽樣的莊稼收成好,什麽樣的莊稼好養活等等。
晚上的飯菜並不是有多豐盛,但是量足味美,且顧清宛一家人嚐過之後,都誇讚馮嬸兒的手藝很好。
因為馮東明夫婦倆和白芍白芷四人是第一天來家裏,所以顧清宛就沒讓他們單獨吃飯。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在顧清宛的心裏,人都是不平等的,就算是現代人享有平等權,可隻要在權利和財富麵前,人的平等不堪一擊。
在現代,她是藥香世家的傳人,在富二代雲集的學校裏,剛開始她隱藏家世,別人的眼中她就是個默默無聞的醜小鴨,可當學校的人得知她是藥香世家的傳人之後,所有人見到她無不極盡討好,一樣的不平等。
前世她看過很多穿越小說,多少女主都想著和古代的丫鬟做朋友當姐妹,在顧清宛看來那就是愚不可及,古代之所以被稱為封建社會,因為它是高一級的奴隸社會,奴婢就是奴婢,你可以對她好,但不能將她們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因為人性本就貪婪,她在與你平等之後,就想要的更多,如果你不能滿足她的*,那麽,總有一天她會將你踩在腳下,有時,背板,隻是一瞬間的事情。
正廳裏的大飯桌上,那邊,顧元河和馮東明正在喝著酒,說著男人們的事情,顧清璃兄弟在一旁邊吃邊聽,這邊李氏母女和馮嬸兒圍在一起,吃著飯菜聊著天,也是氣氛融洽。
而從李氏和馮嬸兒的談話中,顧清宛等人得知,曾經她也有兩個兒女,不過都在那次天災中被洪水淹死了,而她也和丈夫馮東明一路扶持,乞討著來到了蘭棲縣城,之前也輾轉的在幾家大戶人家做過下人,卻都因為南北差異,被人排擠,而被趕出家門,再之後就在人牙子手中等著下一任主子,然後就被冷寒給買迴去了,最後被送到顧清宛這裏。
聽著馮嬸兒的話,李氏是心酸的眼淚止也止不住的往下流,不斷的出言安慰同樣啜泣的馮嬸兒,而旁邊的顧清秀也是覺得馮嬸兒的身世可憐,忍不住紅了眼眶。
而顧清宛聽後就算是心裏有點為他們難過,卻終究是無法感同身受,不是她冷血無情,而是在前世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一次大的地震就能造成幾萬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她力所能及的,也就隻是捐點款,讓活著的人能夠走出陰霾。
用過晚飯之後,顧清宛來到李氏屋裏,李氏正在剪鞋樣子,而顧清秀則是在做衣服,如今哥哥們上書院的衣服都做的差不多了,隻剩下給小弟的一件寶藍色大褂,顧清宛知道,自家大姐做衣服針腳細密,排列緊湊整齊,穿著她做的衣服絕對服帖。
“小妹來了,趕緊上炕,別凍到了。”見顧清宛進來,顧清秀忙放下針線活,然後抖開一條薄被,迅速將顧清宛整個身體裹住。
“哪有那麽嬌貴,”嘴上雖這般說著,但仍是聽從顧清秀的話,脫掉棉鞋,裹住薄被上了炕。
“四丫頭,你這又買車又買人的,手裏的銀子可還夠使的?”
見小女兒在炕上做好,李氏放下手中的活計,滿臉擔憂的詢問道。
“夠使的,娘放心就是。”
“就你這說風就是雨的性子,讓娘如何放心,”李氏嗔怪了顧清宛一眼說道,“馬車的事情就不說了,可買下人這麽大的事情,你咋不事先給爹娘商量一下?”
“娘,我這不是趕上了,才沒來得及跟爹和您商量的嘛。”顧清宛撒嬌的說道。
李氏想想也是,隨後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又和顧清宛湊在一起說了起來。
等到戌時初,看著夜色也深了,李氏方才催促著顧清宛迴房間休息。而屋子裏,顧元河此時依舊坐在桌子前,麵前放著紙筆,他正在努力學習顧清宛教他的算數,隻因為小女兒的想法越來越大,他如果什麽都不懂,什麽忙也幫不上,那可不行。
顧清秀早就已經迴到了後院休息了,而從李氏屋裏出來的顧清宛此刻站在前院中間的通廊,看著小弟顧清辰房間內那飄忽的光影,總覺得那光影好似暖爐一樣,帶給她溫暖,力量。
悄聲的走過去,輕輕推開一條縫,看向裏麵,隻見一個小小的身影正端坐在椅子上,脊背筆挺的執筆在前麵的桌上寫著什麽,顧清宛知道,他在描字貼。因著再過幾天就是他們去書院的日子了,這小家夥怕寫字不好看,會被同學笑話,故而這段時間一直在刻苦練習書法。
他現在還小,手腕沒有力道,描寫字帖算是最好的啟蒙了,等再過個兩三年,年紀再大一點,骨骼發育的完善了,到時候就可以寫出自己的字體了。
看著小弟那平靜的模樣,顧清宛微微一笑關上了們,然後打著哈欠往後院走去,卻突然停住,半張著嘴巴,捂著嘴唇的手停在半空中,樣子十分喜感。
戌時多而已,在現代也不過是八點多左右,她這就……困啦?
她可是現代女強人,打不倒的不倒翁啊,多少次研製新藥品都需要徹夜不眠,她依舊精神灼灼,最長的一次是解一種來自西域也就是現代的新疆的奇毒,她可是足足研究了五天五夜,期間幾乎沒有合過眼睛,現在呢,果真是飽暖思淫欲啊。
心思百轉的迴到房間,顧清宛並沒有立刻去睡,而是從房間裏的衣櫃裏拿出一個類似賬本的本子,蓋上衣櫃的蓋子,來到書桌前坐下,將本子放到桌子上,研好了墨,略微想了想,就提筆在本子上寫了起來。
這個本子上記錄了她家銀子的收入和支出,她想著等家裏以後有固定收入的時候,就用賬本記下來。她把用算數計算的方法教給了顧元河和顧清秀兩人,心裏打算著以後讓顧元河打理店鋪的賬,讓顧清秀打理家裏的賬。
等把所有的東西寫清楚,這才整理好,然後細細的看著上麵的賬目。本子上,記了很多密密麻麻的賬目,雖然多,卻極其的明顯易懂。
翻到開春要用的花銷,上麵也經過顧清宛細密的計算,種植各類花苗所需的土地和移植葡萄樹所需要的土地,每一筆花費都算得清清楚楚的。
“娘,過些日子二哥他們就要去書院讀書了,家裏有輛馬車,他們往返也方便不是?再者女兒時不時的還要往濟民堂跑,沒有馬車哪行啊,這麽冷的天,在村口搭牛車,您還不得心疼啊。”必須是自己買的,蘭逸軒腦袋好了的事情還瞞著李氏等人呢,要是被他們知道又該擔心,突遭煩惱了。
李氏仔細一想,也是,況且現在家裏也不缺這些錢,這般想著,就抬腳往新馬車走去。當李氏掀開車簾往裏麵一看時,頓時驚住了,娘噯,這馬車也太豪華了吧,比之前買的那輛高的不隻是一點點檔次啊。
隻見馬車內鋪設著天藍色的地毯,兩邊是寬約一尺半的坐凳,上麵鋪設著黃色的軟墊,看上去讓人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硬實,軟軟的感覺很舒服。而裏麵則是放著一個朱紅色的檀木櫃子,打開一看,裏麵茶壺水杯,各樣點心,一樣俱全,在馬車內部中央的位置,則是一個小方桌,下麵有兩個櫃子,其中一個放著暖爐,兩一個則是放著木炭,趕路時如若渴了,可以在小方桌上烹茶,甚至長途跋涉時,可以當作餐桌,馬車四壁都是厚實的獸皮,牢牢的將車內的溫暖鎖住,外麵的嚴寒絲毫無法侵入一絲半點。
當時剛見到馬車時,顧清宛就一眼相中了,簡直是為她以後旅遊量身定做的啊,路上也不怕渴了餓了。
“四丫頭,這馬車得多少銀子啊?”李氏被驚得下巴都快要著地了。
“娘,實話告訴您吧,這馬車其實是林少爺用舊的,他原本打算焚燒的,是女兒看著還不錯,從他手裏買過來的,所以,真的不貴。”她這麽說,李氏和顧元河也容易相信些。
“唉,”李氏輕輕的歎口氣,這就是窮與富的差別,窮人餓的吃不上飯,而有錢人卻連這麽好的馬車都要毀掉,心裏不由得對林瑾瑜有些微詞,不過,轉而一想,家裏買馬車是喜事,就將不高興的事拋之腦後,然後扭頭衝著廚房喊道,“元河,你快出來看看,四丫頭又買了輛馬車。”
正在廚房忙碌的顧元河走出來,一眼就看到停在院子裏的那輛特大號的馬車,也是一臉的驚訝。
“咦,二哥,小妹你們迴來了,”正在顧元河驚訝的空檔,顧清雲從外麵進來,見院子裏停的馬車,開口問道,“誰家的馬車?”這麽大?
“咱家的呀。”顧清宛笑眯眯的迴道。
“咱家的?”他懵了,他們家的?他們家不是有一輛的嗎,怎麽又買一輛?而且這樣一輛馬車再加上馬,得多少銀子啊。
“可不就是咱家的,你小妹買的。”李氏激動的說道。
愣了片刻之後,顧清雲看著新馬車,搓了搓手,雀雀欲試道:“我還沒駕過馬車呢,得好好學學。”以前家裏隻有一輛馬車,父親和二哥以他年紀還小為由,不讓他學習駕馬車,現在好了,家裏有兩輛馬車,應該不會再阻止他學駕馬車了吧。
顧清宛一聽就笑了,對顧清雲道,“三哥,用不著你學,以後你們上書院的馬車讓馮叔趕,家裏的那輛讓爹趕,”說完,又扭頭衝著李氏道,“還有娘和大姐你們倆,以後就不用做飯了,廚房交給馮嬸兒。”
顧清宛說完,李氏等人這才注意到站在另一輛馬車旁邊的馮東明四人,剛才因為擔心顧清宛三兄妹,再加上突然有了輛大馬車,這高興的也顧不上別的,眼下聽顧清宛一說,這李氏和顧元河就納悶了,他們是誰啊?
而沒等李氏開口詢問,馮東明夫婦倆以及白芍白芷就走上前,衝著李氏幾人深深一鞠躬,齊聲道:“見過老爺,夫人,少爺,小姐!”
“啥?”李氏聽後一下子傻了眼,老爺,夫人,少爺,小姐?這都是啥跟啥啊?
顧清宛看到李氏和顧元河的表情就知道了,定是對下人之事無法適應,這才上去,挽著她的胳膊,用自己的臉頰在上麵蹭了蹭,說道:“娘,馮叔他們以後就是咱們家的人了,這以後家裏的事情啊,您和爹就不用操心了,全都交給馮叔和馮嬸兒就行,操勞了這麽多年,女兒都心疼死了,往後你們就可以放下了,專門享享清福吧,沒事的時候就去縣城逛逛,或者四處走走看看,再不行就找村裏的嬸子嫂子聊天,總之家裏的活都不用你們管。”
“四丫頭,這到底是咋迴事啊?好端端的幹啥請人來家裏幹活啊?我和你爹又能忙得過來。”
兩人聞言更加的不知道該說些啥了,畢竟都當了半輩子農民了,這一下子讓他們當什麽老爺,夫人,還不讓他們幹活,誰閑的住啊?
再說,家裏來幾個陌生人,本就不習慣,四丫頭咋還說以後都是一家人,這都是些啥事啊?
見李氏和顧元河還是無法迴神,顧清宛這才掏出兩張賣身契,遞給李氏和顧元河,道:“馮叔和馮嬸兒家鄉發生天災,逃難到咱們這來的,女兒見他們可憐,就花錢買了下來,現在已經和女兒簽了賣身契,以後就是咱們家的人了,再說,咱們家以後會越來越忙,就光指著您和爹兩個人,還不得活活累死啊!”
“你這孩子,大過年的說話胡話呢,趕緊往地上吐兩口。”李氏嗔怪了一眼顧清宛,道。
“呸呸。”照李氏的話‘呸’過之後,又調皮的衝她吐了吐舌頭。
“那這兩小姑娘是?”那夫妻倆是買來幫他們幹活的,那站在旁邊的兩個俏麗的小姑娘又是幹啥的,看年紀不過十來歲,重活她們也幹不了啊。
“娘,她們倆可是女兒特意從林少爺那裏要來的喔,”眨了眨水靈靈的大眼睛,顧清宛傾身湊到李氏的耳邊小聲的嘀咕道,“眼看著大姐也到說親的年齡了,往後咱們家隻會越來越好,所以大姐的親事絕對不能馬虎,這倆小丫頭是經過專人調教過的,故而讓她們倆以後跟在大姐身邊再合適不過了。”她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讓白芍、白芷跟著大姐。
李氏略有所思的點點頭,她豈會不明白小女兒的心思,大女兒溫婉,性子軟,要是以後嫁到富裕人家,難免會受委屈,可要是嫁到窮人家,她又心疼,李氏最近也正為此事發愁呢。
李氏看著女兒那俏皮的樣子,寵溺的笑了笑,也就由著她了。
“就你鬼主意多。”李氏笑著輕戳了下顧清宛光潔的額頭,嗔怪的說道。
“那還不是遺傳娘您嘛。”顧清宛甜甜的道。
此事告一段落之後,顧清宛一家人就忙著搬房間,因著家裏又添了四個人,顧清宛便決定,她和大姐顧清秀帶著兩個小丫鬟住進後院,李氏等人和馮東明夫婦倆則住在前院。以後後院就是女眷的居所了。
廚房裏,李氏正和馮嬸兒忙活著,不過今兒李氏隻是給馮嬸兒打下手而已,不是說要試試馮嬸兒的手藝,反正都是莊戶人家,好吃不好吃的也沒太多講究,而是馮嬸兒說啥也不肯讓李氏動手,就連平日裏呆在廚房幫忙的顧清秀,馮嬸兒也不讓她再沾手,直說能遇到顧清宛是他們夫妻倆的福氣。
“馮姐,你們老家是哪裏的啊?”廚房裏,李氏將晚上要用到的菜洗好,切好,一樣一樣的裝在盤子裏,就坐在一邊和馮嬸兒說著話。
“臨陽城下屬的一個村子,也和夫人這邊差不多,不過天氣比這裏要冷上許多。”馮嬸兒迴道。
“唉,我這一輩子都沒出過蘭棲縣,更別說你們臨陽了,聽都沒聽說過。”
“那有啥,如果不是家鄉發生天災,誰願意背井離鄉,俺是一輩子都不想出來的,隻可惜,天不遂人願,唉!”
說到這,忍不住沉沉的歎了口氣,金窩銀窩再好,也不如自己的狗窩啊。
“也是,馮姐別難過了,以後你們就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吧,我們家總共就七個人,過些日子璃兒他們一進書院,家裏便冷清了,如今添了你們四個人也能熱鬧些。”
“嗯,多謝夫人你們肯收留,否則俺和俺家男人還得到處忍饑挨餓。”馮嬸兒感慨的說著,聲音有點哽咽。
這廂李氏與馮嬸兒聊得投機,那邊顧元河則是和馮東明站在馬車旁邊聊得熱火朝天,兩人無非就是討論如何種植莊稼,什麽樣的莊稼收成好,什麽樣的莊稼好養活等等。
晚上的飯菜並不是有多豐盛,但是量足味美,且顧清宛一家人嚐過之後,都誇讚馮嬸兒的手藝很好。
因為馮東明夫婦倆和白芍白芷四人是第一天來家裏,所以顧清宛就沒讓他們單獨吃飯。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在顧清宛的心裏,人都是不平等的,就算是現代人享有平等權,可隻要在權利和財富麵前,人的平等不堪一擊。
在現代,她是藥香世家的傳人,在富二代雲集的學校裏,剛開始她隱藏家世,別人的眼中她就是個默默無聞的醜小鴨,可當學校的人得知她是藥香世家的傳人之後,所有人見到她無不極盡討好,一樣的不平等。
前世她看過很多穿越小說,多少女主都想著和古代的丫鬟做朋友當姐妹,在顧清宛看來那就是愚不可及,古代之所以被稱為封建社會,因為它是高一級的奴隸社會,奴婢就是奴婢,你可以對她好,但不能將她們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因為人性本就貪婪,她在與你平等之後,就想要的更多,如果你不能滿足她的*,那麽,總有一天她會將你踩在腳下,有時,背板,隻是一瞬間的事情。
正廳裏的大飯桌上,那邊,顧元河和馮東明正在喝著酒,說著男人們的事情,顧清璃兄弟在一旁邊吃邊聽,這邊李氏母女和馮嬸兒圍在一起,吃著飯菜聊著天,也是氣氛融洽。
而從李氏和馮嬸兒的談話中,顧清宛等人得知,曾經她也有兩個兒女,不過都在那次天災中被洪水淹死了,而她也和丈夫馮東明一路扶持,乞討著來到了蘭棲縣城,之前也輾轉的在幾家大戶人家做過下人,卻都因為南北差異,被人排擠,而被趕出家門,再之後就在人牙子手中等著下一任主子,然後就被冷寒給買迴去了,最後被送到顧清宛這裏。
聽著馮嬸兒的話,李氏是心酸的眼淚止也止不住的往下流,不斷的出言安慰同樣啜泣的馮嬸兒,而旁邊的顧清秀也是覺得馮嬸兒的身世可憐,忍不住紅了眼眶。
而顧清宛聽後就算是心裏有點為他們難過,卻終究是無法感同身受,不是她冷血無情,而是在前世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一次大的地震就能造成幾萬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她力所能及的,也就隻是捐點款,讓活著的人能夠走出陰霾。
用過晚飯之後,顧清宛來到李氏屋裏,李氏正在剪鞋樣子,而顧清秀則是在做衣服,如今哥哥們上書院的衣服都做的差不多了,隻剩下給小弟的一件寶藍色大褂,顧清宛知道,自家大姐做衣服針腳細密,排列緊湊整齊,穿著她做的衣服絕對服帖。
“小妹來了,趕緊上炕,別凍到了。”見顧清宛進來,顧清秀忙放下針線活,然後抖開一條薄被,迅速將顧清宛整個身體裹住。
“哪有那麽嬌貴,”嘴上雖這般說著,但仍是聽從顧清秀的話,脫掉棉鞋,裹住薄被上了炕。
“四丫頭,你這又買車又買人的,手裏的銀子可還夠使的?”
見小女兒在炕上做好,李氏放下手中的活計,滿臉擔憂的詢問道。
“夠使的,娘放心就是。”
“就你這說風就是雨的性子,讓娘如何放心,”李氏嗔怪了顧清宛一眼說道,“馬車的事情就不說了,可買下人這麽大的事情,你咋不事先給爹娘商量一下?”
“娘,我這不是趕上了,才沒來得及跟爹和您商量的嘛。”顧清宛撒嬌的說道。
李氏想想也是,隨後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又和顧清宛湊在一起說了起來。
等到戌時初,看著夜色也深了,李氏方才催促著顧清宛迴房間休息。而屋子裏,顧元河此時依舊坐在桌子前,麵前放著紙筆,他正在努力學習顧清宛教他的算數,隻因為小女兒的想法越來越大,他如果什麽都不懂,什麽忙也幫不上,那可不行。
顧清秀早就已經迴到了後院休息了,而從李氏屋裏出來的顧清宛此刻站在前院中間的通廊,看著小弟顧清辰房間內那飄忽的光影,總覺得那光影好似暖爐一樣,帶給她溫暖,力量。
悄聲的走過去,輕輕推開一條縫,看向裏麵,隻見一個小小的身影正端坐在椅子上,脊背筆挺的執筆在前麵的桌上寫著什麽,顧清宛知道,他在描字貼。因著再過幾天就是他們去書院的日子了,這小家夥怕寫字不好看,會被同學笑話,故而這段時間一直在刻苦練習書法。
他現在還小,手腕沒有力道,描寫字帖算是最好的啟蒙了,等再過個兩三年,年紀再大一點,骨骼發育的完善了,到時候就可以寫出自己的字體了。
看著小弟那平靜的模樣,顧清宛微微一笑關上了們,然後打著哈欠往後院走去,卻突然停住,半張著嘴巴,捂著嘴唇的手停在半空中,樣子十分喜感。
戌時多而已,在現代也不過是八點多左右,她這就……困啦?
她可是現代女強人,打不倒的不倒翁啊,多少次研製新藥品都需要徹夜不眠,她依舊精神灼灼,最長的一次是解一種來自西域也就是現代的新疆的奇毒,她可是足足研究了五天五夜,期間幾乎沒有合過眼睛,現在呢,果真是飽暖思淫欲啊。
心思百轉的迴到房間,顧清宛並沒有立刻去睡,而是從房間裏的衣櫃裏拿出一個類似賬本的本子,蓋上衣櫃的蓋子,來到書桌前坐下,將本子放到桌子上,研好了墨,略微想了想,就提筆在本子上寫了起來。
這個本子上記錄了她家銀子的收入和支出,她想著等家裏以後有固定收入的時候,就用賬本記下來。她把用算數計算的方法教給了顧元河和顧清秀兩人,心裏打算著以後讓顧元河打理店鋪的賬,讓顧清秀打理家裏的賬。
等把所有的東西寫清楚,這才整理好,然後細細的看著上麵的賬目。本子上,記了很多密密麻麻的賬目,雖然多,卻極其的明顯易懂。
翻到開春要用的花銷,上麵也經過顧清宛細密的計算,種植各類花苗所需的土地和移植葡萄樹所需要的土地,每一筆花費都算得清清楚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