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但是有一樣東西,就隻能由喬母帶著喬佳月他們做,那就是滿月粿。


    糯米磨成漿壓掉水,揉勻後分成小團,包上黃豆餡、花生芝麻白糖等再稍微壓扁。


    一個粿大概就成人掌心那麽大,扁圓形,然後在表麵捏幾個凸起,寄予特殊寓意——孩子將不缺少母乳。


    蒸熟後再點上紅點,外形看著奇怪,實則味道不錯。


    這些滿月粿就主要用來送人或是宴席上吃了。


    很快就到了滿月這天,廚師已經在廚房和院子裏忙活起來了。


    嚴丹鳳終於坐足月子,要洗一個藥水澡,而滾滾,自然也是要洗個澡換上新衣裳的。


    滾滾似乎很喜歡玩水,也不哭鬧,笑嘻嘻的,但是當把他從水裏拎出來時,他嘴巴一癟就開始哇哇大哭。


    喬母迅速地把他給擦幹淨,包好放倒喬宏良的懷裏,喬佳月和鄧迎見了,就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小衣服以及以及一個金子打的刻有“吉祥如意”的祥雲形吊墜。


    喬宏良收下東西放在一旁,就握著滾滾的手朝喬佳月他們揮了揮:“滾滾,這是姑姑和姑丈送的,來,跟他們打聲招唿。”


    喬佳月開心地說:“祝我們滾滾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健康快樂地長大哦!”


    鄧迎也跟著說了幾句吉祥話。


    嚴丹鳳穿著喬宏良特地準備的衣服走進來,她看著同樣穿了新衣服的滾滾,笑得眉眼彎彎。


    此時的她,哪裏還有的生產前的焦慮,經過這一個月的調養,整個人白了不說,也豐腴了不少,本來豔麗的麵容也柔和了幾分。


    喬宏良拿出相機給他們母子拍照。


    喬母笑著說:“你三哥現在是拍照拍上癮了。”


    “誰讓我三嫂和滾滾都好看呢。”喬佳月湊過去,她也想拍。


    院子裏,桌子已經支棱起來,廚房裏的香味一直往外飄,廚師和帶來的幫廚就進進出出的忙前忙後。


    喬母看著時間差不多,讓嚴丹鳳下炕,把炕桌擺正,然後往上頭擺早就準備好的食物,有油飯、鴨蛋豆腐、肉韭菜等,以祭拜床母。


    他們當地有“拜床母”的習俗,喬母並不是當地人,但是入鄉隨俗,早就把這個給牢記在心中了。


    嚴丹鳳好奇地看著,她還是第一次聽說呢,真好玩。


    饒是鄧迎在高山大隊待了好多年,也是第一次見到,原來大隊裏還有這樣的習俗?


    但不得不說,這個習俗的初衷是為了產婦和新生兒,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祝願。


    鄧迎靠近喬佳月的耳邊,低聲問:“我們以後也要這麽做?”


    喬佳月看了鄧迎一眼,“入鄉隨俗,看你們家了。”


    鄧迎眼底滿是疑惑,他們這的習俗是什麽?他完全不知道,畢竟曾經的他完全不可能去接觸這些事情的。


    喬佳月知道南北習俗不同,她出門的時候用的高山大隊那邊的風俗,但是嫁進去後,就以男方家為主了。


    她的觀念還是比較傳統的。


    等喬母拜完床母,等到十一點半,大家紛紛入席,十二點正式開席。


    因為都是一家人,菜色豐盛,雖然擺盤不精致,但大家都能吃個暢快。


    飯桌上有油飯,用一個笑陶甕裝著,油乎乎的,主要是用糯米、花生、香菇、海蠣幹做的。


    這個廚師厲害,隻是聽喬母的形容,就把這油飯做得色香味俱全,喬佳月吃了一口,真的非常香。


    吃飯的時候,喬佳月看了對麵的吳玉梅一眼,之前的時候沒注意,現在看她把口罩拿下來,臉上邊緣的傷疤好像變淡了一些。


    由此可見,效果還是有的,但需要長時間堅持。


    倒不是喬佳月故意把療程弄得那麽長,而是效果太好的藥,過程太痛快苦也滲人。


    而且傷疤好得快,有時候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畢竟一些方麵都沒調理過來。


    飯後,喬佳月陪喬母一起準備要送人的東西,主要有油飯、用紅紙塗抹過的熟雞蛋、麵線、餅幹、肉等等。


    因為今天吃飯的主要是家人,所以也不用準備太多份,主要是滾滾的外公家,那邊最重要,至於其他的,就隨緣了。


    喬佳月問起喬母吳玉梅的事情,得知她做得很用心,滾滾也不排斥她,是很合適的保姆人選了。


    她滿意地點頭,吳玉梅用心的話,對於她的傷,自己也一樣會用心的。


    滾滾的滿月過後,喬母和喬父就琢磨著要迴權市,就開始幫嚴丹鳳和滾滾收拾東西,一道送去嚴家那邊。


    吳玉梅現在對保姆一活已經非常上手,基本上沒有什麽別的問題了。


    她是一個溫柔的人,做事耐心,喬佳月默默觀察了一會,覺得自己之前的建議不錯,一下子解決了兩個問題。


    喬佳月和鄧迎商量了下,也打算和喬父喬母一道迴去,熱鬧了一個月的小院,又即將恢複安靜。


    至於喬宏致,他沒法按照原計劃迴去,他說事情還沒解決完,這樣就走他不放心。


    對此,喬父喬母沒有再勸,畢竟喬宏致是成人了,知道如何做才是最合適的。


    迴家前一晚,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談就就是最近的風向,特別是個體經營的事兒。


    火車上人多口雜,他們就沒討論,現在屋子裏都是自家人,自然可以暢所欲言。


    差不多半個月前,七月七號那會,國務院發布了一個跟個體經營有關的相關規定,鼓勵城鎮待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一部分服務業、商業可以包租給個人。


    雖然這個消息剛出來,但喬父相信,肯定有許多人心裏已經琢磨開了。


    喬父看向陸鎮平,“小平,你不是想開照相館嗎?現在就可以考慮了。”


    雖然上麵說的是城鎮待業人員,但是這個好處理,最主要的還是政策放開了。


    出台這個政策,目的很明顯,緩解城鎮的人口壓力,畢竟待業青年多,那鬧出的問題也就多。


    而且城鎮人口的就業問題這二十年來就一直是個問題,否則當年也不會也上山下鄉了。


    現在出台這個政策,雖然不知道能夠解決多少這樣的現象,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場經濟肯定會活躍起來的。


    陸鎮平激動地點點頭,他們等了那麽久,終於等到一個合適的政策,怎麽能不高興呢?


    喬父又看向喬宏致,“如果你有別的打算的話,也得今早做準備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喬父也懶得逼迫他,反正以後他媳婦會收拾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種田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甲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甲辰並收藏六零種田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