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這鳥太行,比燕山還要難爬。”
等他們正式踏上井陘道時,狗屠抬起頭向兩側望去,隻感覺自己像一隻被扔在井裏的小青蛙。他腳下這條鬥折蛇行的道路剛好在兩座山峰中間,兩山高聳入雲,四麵陡峭,崖壁幾乎呈直立狀,飛鳥方能越過,陽光隻能透過狹窄的天空灑下來,落到他蓄著絡腮胡的臉龐上。
“古人謂其地四麵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稱井陘,瞧這地勢,倒是無愧此名。”
熟悉的燕國話傳來,是蔡澤騎著一匹騾子走在後麵,這就是一路走來他的坐騎——井陘道最狹窄的地方隻能通行兩輛車,所以除了輜重外,其餘人多以騎馬代步。蔡澤雖是燕人,卻有些矮小文弱,駕馭不了高頭大馬,於是就騎了更溫順的騾子,騾子的步伐雖慢,卻很平穩,他已經非常滿意。
趙國比其他六國好的地方,就是牲畜很多,畢竟趙氏祖上就是養馬駕車起家的,而趙簡子也很喜愛白騾,這種春秋時還比較稀缺的牲畜慢慢普及開來,現在成了翻越太行山必備的交通工具。
他們雖是燕國人,但都是長安君的門客,三月上旬時,隨著長安君封地定為祁縣,這位勤奮的公子便忙不迭地要去領地巡視一番。於是長安君府中的半數遊俠兒、門客舍人、私屬武士都要隨他前往。
三月中,在邯鄲城內親貴們或不懷好意,或憂心忡忡的注視下,一行百餘人啟程北上。
之所以不走西麵路程更短的滏口陘,是因為武安、閼與一帶遭到了暴雨襲擊,發生了泥石流,導致道路阻斷,所以大隊人馬隻能改走北麵的井陘道。
他們花了幾天時間穿越河北平原,這一段倒是輕鬆快意。在抵達中山後,進入山地丘陵地區,城邑開始消失,林木變多,碧綠的灌木叢鬱鬱蔥蔥,山梁下方的溝壑裏水流湍急。
而後進入太行山後,道路越來越難走,若是從高空俯瞰,這太行山路像極了一條土黃色的飛蛇,穿行在高山深穀之間。有時候,他們要攀爬到山巔,左右兩邊都是濃濃的雲氣,道路隻容一馬通過。單騎走馬者隻能放慢速度,下馬步行,有時甚至不得不用繩索將馬匹前後相連,小心翼翼地相繼前進。
有時候,道路又急速地向下延伸,從峽穀裏穿過,密集的原始森林和山岩遮擋住了陽光,猿啼不斷。遇到雨天,如柱的雨水在路麵上漫流,使得道路濕滑。行進的速度更加緩慢,途中還有不少馱馬帶著輜重滑進了路邊的深潭裏,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走走停停,他們一行人終於抵達了路途的中點井陘關。
……
迤長的城垛建築在兩邊危崖上,山路收縮到勉強隻容四人並肩騎行,一麵依山傍水而建的石垛攀附於岩壁之上,警惕的臉龐從牆上的射箭孔、城垛和石橋間注視著他們。
“這便是井陘關。”明月仰頭看著這座稱不上雄奇的關隘,但他卻知道,自打井陘開通以來,無數兵馬命喪於此,路邊石壁上,多有烈火焚燒、利器鑿過的痕跡,一些石頭上還隱隱有深紫色的血跡……
在井陘關休憩的時候,醉心於合縱連橫,號稱對天下名山大川交通要道無所不知的蔡澤,少不了要跟明月賣弄賣弄他的地理知識。
“大汾、冥厄、荊阮、方城、崤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這是天下最險要的九塞,井陘關便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把井陘關列入其中,是因為太行山由北向南迤邐而來,層巒疊嶺,幾無間斷,尤其是東坡特別陡峻,難以攀登,成為東西之間交通的大阻。
好在太行山也有許多斷裂帶,一些河流由西向東,穿過山脊,注入平原,它們在山石間衝刷除了天然孔道,“井陘”便是其中之一。由“井陘”東出,可直達中山;西出,抵達太原郡腹地,並可轉入河東、上黨。雖然這條道路車不能方軌,騎不能並行,險厭難行,但卻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前明月在關隘外看見的痕跡就是這麽來的。
不過,開辟井陘的,其實不是趙國,而是中山國。
明月喝著水擦著汗,笑道:“那先生可知道,這井陘是何時歸屬趙國的。”
蔡澤道:“應是武靈王伐中山之時。”
大概在四十多年前,趙武靈王第一次進攻中山,一直攻到了中山國都城靈壽附近的寧葭,打通了太行東西,徹底控製了井陘,也扼死了中山國的咽喉,自那以後,中山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明月切身處地地來到這裏後,感觸良多:“我現在可算知道,當年王祖父為何一定要滅中山了。中山不僅是能夠威脅邯鄲的腹心之患,也是阻斷晉陽和邯鄲的障礙,試想五六十年前,井陘還在中山國手中時,邯鄲與晉陽的交通隻能走滏口陘。一旦滏口陘難行,交通便斷了,隻能乞求中山借道,亦或是繞道韓國控製的軹關、羊腸阪,魏國控製的孟門關白陘,不管哪條路,都是有求於人,相當於把要害交到別人手裏……”
這種情況,好比是一條蛇的身子被截為兩段,首尾不能相顧。趙國在建國後長達百年的時間裏羸弱不振,屢屢發生離心叛亂,很大程度是由這種地緣決定的。
現在倒是好了,多虧了趙武靈王,不但井陘,北麵的飛狐陘也控製在趙國手中,趙能在山東六國裏獨強,多虧了這些要道讓東西兩個區域連接起來。
但值得諷刺的是,再過上三十多年,秦國大將王翦也是走井陘直撲邯鄲,滅亡了趙國……
想到這裏,明月坐不住了,次日一早,他便帶著眾門客再度啟程,離開井陘關,來到了太行山以西的世界。
……
他們首先經過的是仇由縣,馬蹄下的斜坡開始放緩,但太行餘脈還未消失。山間偶見一些幽靜的小山村,近百戶人家,坐落在山坳中,依山傍水,祥和安逸。當地向導說起了“知伯伐仇由”的故事,這裏的百姓是戎人後代,方言和風俗裏還有大量戎狄習慣。
離開了仇由後,他們便進入了榆次縣,道路逐漸寬闊,變得筆直,行進的速度更快。來到太原郡腹地,眼前重現了太行山裏未見已久的繁榮:一行人穿越青翠綠林與沉靜的小村莊,經過李子果園和粟苗青青的田野,還有轆轤、水井、宗廟、羊群和人家,榆次縣的百姓在田間地頭勤勞耕耘著。
這裏的人們正在享受陽春三月的和平時光,陽光燦爛,粟田青翠,在一處路邊的空地上,還有一群孩童罵罵咧咧地用木棍打架……
這是兩個村子的孩童在鬥毆,已是鄉下司空見慣的事了,其中,有一個八九歲,穿皂色短衣的粗眉毛孩子持木棍的姿勢像極了握劍,反手便將幾個撲向他的鄰村十餘歲少年打翻在地,別看他年紀小,下手卻很重,疼得他們哇哇直叫!
而且這個孩子眉毛特別粗,眼神特別兇,瞪起人來狠得不行。這一下,嚇得鄰村少年都有些怕,畏畏縮縮地握著“武器”咋唿,卻不敢再上。
就在兩撥人對峙之際,馬蹄濺起水花渡過陽光照耀的溪流,同時響起的還有一陣爽朗大笑。
這笑聲驚擾了他們,一群人停下了打鬥,不約而同地扭頭望去,卻見一隊多達百餘人的車騎正在他們身後的小橋上經過,兩名身穿劍士服,手握長劍的武士正騎在高頭大馬上,指點著他們發笑。
那兩人正是狗屠和魯勾踐,他們在旁邊警戒時發現了這群打鬧的孩子,便過來瞧瞧,而後發現那個八九歲穿皂色衣服的孩子使木棍的手段,竟似是練過劍的。
“孺子。”魯勾踐騎在馬上,對那皂衣少年道:“你這功夫,是誰教你的?”
粗眉毛少年板著臉看著兩個遊俠兒,魯勾踐和狗屠看他,他竟一點都不服輸地瞪了迴去,口中道:“我父教我的!”
魯勾踐本待多問幾句,可這時候大隊人馬已經過了石橋,過了榆次,就是他們的終點祁縣,二人也顧不上多說,隻得打馬而迴,隻是魯勾踐又調轉馬頭,奔到那粗眉毛少年麵前,將自己的木劍鞘扔給了他。
“送你罷,好好學!”
接著,他們沒有浪費時間,加緊趕路,連榆次縣邑都沒進去,朝著祁縣兼程而去。
那群少年也沒了打架的興致,鄰村的孩子悻悻地看著威風八麵的遊俠、武士,還有他們簇擁下鮮衣怒馬的貴公子,心生羨慕。
而本村的孩子則圍在粗眉毛少年跟前,豔羨地瞧著他獲贈的劍鞘,小心翼翼地去摸,上麵的花紋,可比縣裏校尉的佩劍還要精致漂亮!
那少年卻白了他們一眼:“有什麽好看的,隻是劍鞘,又不是真劍!”說完便將劍鞘搶了過來,徑自去水邊清洗剛才掉地上擦上的泥巴。
不但鄰村的孩子,就連本村的少年都有些怕他,也沒人等他,就這麽一哄而散了。
這粗眉毛少年就獨自一人在溪邊呆了一個下午,或握著劍鞘,好似比劃劍招一般,或躺在草叢裏,眯眼看天上白雲,不知不覺睡了過去,青綠的蚱蜢在他手背上爬來爬去,少年緊緊抱著劍鞘,似乎是癢,在睡夢裏露出了笑……
也許,他夢到自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俠,行俠仗義?也許他夢到多年後,一個名為荊軻的愣頭青來向自己請教劍術,結果被自己一眼瞪跑?
也不知又過了多久,直到夕陽西下,才有一個村婦叉著腰,站在田埂上朝他大喊:“蓋聶!迴家吃飯!”
直到這時,這個名為蓋聶的粗眉毛少年才猛地起身,四下張望了會,看到了村婦。
他有些失落,夢裏的一切都不翼而飛,唯獨手裏的劍鞘還在,於是便吸了一下鼻子,不耐煩地說道:“來了!”
……
ps:書中蓋聶是曆史人物,與秦時明月無關。
等他們正式踏上井陘道時,狗屠抬起頭向兩側望去,隻感覺自己像一隻被扔在井裏的小青蛙。他腳下這條鬥折蛇行的道路剛好在兩座山峰中間,兩山高聳入雲,四麵陡峭,崖壁幾乎呈直立狀,飛鳥方能越過,陽光隻能透過狹窄的天空灑下來,落到他蓄著絡腮胡的臉龐上。
“古人謂其地四麵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稱井陘,瞧這地勢,倒是無愧此名。”
熟悉的燕國話傳來,是蔡澤騎著一匹騾子走在後麵,這就是一路走來他的坐騎——井陘道最狹窄的地方隻能通行兩輛車,所以除了輜重外,其餘人多以騎馬代步。蔡澤雖是燕人,卻有些矮小文弱,駕馭不了高頭大馬,於是就騎了更溫順的騾子,騾子的步伐雖慢,卻很平穩,他已經非常滿意。
趙國比其他六國好的地方,就是牲畜很多,畢竟趙氏祖上就是養馬駕車起家的,而趙簡子也很喜愛白騾,這種春秋時還比較稀缺的牲畜慢慢普及開來,現在成了翻越太行山必備的交通工具。
他們雖是燕國人,但都是長安君的門客,三月上旬時,隨著長安君封地定為祁縣,這位勤奮的公子便忙不迭地要去領地巡視一番。於是長安君府中的半數遊俠兒、門客舍人、私屬武士都要隨他前往。
三月中,在邯鄲城內親貴們或不懷好意,或憂心忡忡的注視下,一行百餘人啟程北上。
之所以不走西麵路程更短的滏口陘,是因為武安、閼與一帶遭到了暴雨襲擊,發生了泥石流,導致道路阻斷,所以大隊人馬隻能改走北麵的井陘道。
他們花了幾天時間穿越河北平原,這一段倒是輕鬆快意。在抵達中山後,進入山地丘陵地區,城邑開始消失,林木變多,碧綠的灌木叢鬱鬱蔥蔥,山梁下方的溝壑裏水流湍急。
而後進入太行山後,道路越來越難走,若是從高空俯瞰,這太行山路像極了一條土黃色的飛蛇,穿行在高山深穀之間。有時候,他們要攀爬到山巔,左右兩邊都是濃濃的雲氣,道路隻容一馬通過。單騎走馬者隻能放慢速度,下馬步行,有時甚至不得不用繩索將馬匹前後相連,小心翼翼地相繼前進。
有時候,道路又急速地向下延伸,從峽穀裏穿過,密集的原始森林和山岩遮擋住了陽光,猿啼不斷。遇到雨天,如柱的雨水在路麵上漫流,使得道路濕滑。行進的速度更加緩慢,途中還有不少馱馬帶著輜重滑進了路邊的深潭裏,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走走停停,他們一行人終於抵達了路途的中點井陘關。
……
迤長的城垛建築在兩邊危崖上,山路收縮到勉強隻容四人並肩騎行,一麵依山傍水而建的石垛攀附於岩壁之上,警惕的臉龐從牆上的射箭孔、城垛和石橋間注視著他們。
“這便是井陘關。”明月仰頭看著這座稱不上雄奇的關隘,但他卻知道,自打井陘開通以來,無數兵馬命喪於此,路邊石壁上,多有烈火焚燒、利器鑿過的痕跡,一些石頭上還隱隱有深紫色的血跡……
在井陘關休憩的時候,醉心於合縱連橫,號稱對天下名山大川交通要道無所不知的蔡澤,少不了要跟明月賣弄賣弄他的地理知識。
“大汾、冥厄、荊阮、方城、崤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這是天下最險要的九塞,井陘關便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把井陘關列入其中,是因為太行山由北向南迤邐而來,層巒疊嶺,幾無間斷,尤其是東坡特別陡峻,難以攀登,成為東西之間交通的大阻。
好在太行山也有許多斷裂帶,一些河流由西向東,穿過山脊,注入平原,它們在山石間衝刷除了天然孔道,“井陘”便是其中之一。由“井陘”東出,可直達中山;西出,抵達太原郡腹地,並可轉入河東、上黨。雖然這條道路車不能方軌,騎不能並行,險厭難行,但卻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前明月在關隘外看見的痕跡就是這麽來的。
不過,開辟井陘的,其實不是趙國,而是中山國。
明月喝著水擦著汗,笑道:“那先生可知道,這井陘是何時歸屬趙國的。”
蔡澤道:“應是武靈王伐中山之時。”
大概在四十多年前,趙武靈王第一次進攻中山,一直攻到了中山國都城靈壽附近的寧葭,打通了太行東西,徹底控製了井陘,也扼死了中山國的咽喉,自那以後,中山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明月切身處地地來到這裏後,感觸良多:“我現在可算知道,當年王祖父為何一定要滅中山了。中山不僅是能夠威脅邯鄲的腹心之患,也是阻斷晉陽和邯鄲的障礙,試想五六十年前,井陘還在中山國手中時,邯鄲與晉陽的交通隻能走滏口陘。一旦滏口陘難行,交通便斷了,隻能乞求中山借道,亦或是繞道韓國控製的軹關、羊腸阪,魏國控製的孟門關白陘,不管哪條路,都是有求於人,相當於把要害交到別人手裏……”
這種情況,好比是一條蛇的身子被截為兩段,首尾不能相顧。趙國在建國後長達百年的時間裏羸弱不振,屢屢發生離心叛亂,很大程度是由這種地緣決定的。
現在倒是好了,多虧了趙武靈王,不但井陘,北麵的飛狐陘也控製在趙國手中,趙能在山東六國裏獨強,多虧了這些要道讓東西兩個區域連接起來。
但值得諷刺的是,再過上三十多年,秦國大將王翦也是走井陘直撲邯鄲,滅亡了趙國……
想到這裏,明月坐不住了,次日一早,他便帶著眾門客再度啟程,離開井陘關,來到了太行山以西的世界。
……
他們首先經過的是仇由縣,馬蹄下的斜坡開始放緩,但太行餘脈還未消失。山間偶見一些幽靜的小山村,近百戶人家,坐落在山坳中,依山傍水,祥和安逸。當地向導說起了“知伯伐仇由”的故事,這裏的百姓是戎人後代,方言和風俗裏還有大量戎狄習慣。
離開了仇由後,他們便進入了榆次縣,道路逐漸寬闊,變得筆直,行進的速度更快。來到太原郡腹地,眼前重現了太行山裏未見已久的繁榮:一行人穿越青翠綠林與沉靜的小村莊,經過李子果園和粟苗青青的田野,還有轆轤、水井、宗廟、羊群和人家,榆次縣的百姓在田間地頭勤勞耕耘著。
這裏的人們正在享受陽春三月的和平時光,陽光燦爛,粟田青翠,在一處路邊的空地上,還有一群孩童罵罵咧咧地用木棍打架……
這是兩個村子的孩童在鬥毆,已是鄉下司空見慣的事了,其中,有一個八九歲,穿皂色短衣的粗眉毛孩子持木棍的姿勢像極了握劍,反手便將幾個撲向他的鄰村十餘歲少年打翻在地,別看他年紀小,下手卻很重,疼得他們哇哇直叫!
而且這個孩子眉毛特別粗,眼神特別兇,瞪起人來狠得不行。這一下,嚇得鄰村少年都有些怕,畏畏縮縮地握著“武器”咋唿,卻不敢再上。
就在兩撥人對峙之際,馬蹄濺起水花渡過陽光照耀的溪流,同時響起的還有一陣爽朗大笑。
這笑聲驚擾了他們,一群人停下了打鬥,不約而同地扭頭望去,卻見一隊多達百餘人的車騎正在他們身後的小橋上經過,兩名身穿劍士服,手握長劍的武士正騎在高頭大馬上,指點著他們發笑。
那兩人正是狗屠和魯勾踐,他們在旁邊警戒時發現了這群打鬧的孩子,便過來瞧瞧,而後發現那個八九歲穿皂色衣服的孩子使木棍的手段,竟似是練過劍的。
“孺子。”魯勾踐騎在馬上,對那皂衣少年道:“你這功夫,是誰教你的?”
粗眉毛少年板著臉看著兩個遊俠兒,魯勾踐和狗屠看他,他竟一點都不服輸地瞪了迴去,口中道:“我父教我的!”
魯勾踐本待多問幾句,可這時候大隊人馬已經過了石橋,過了榆次,就是他們的終點祁縣,二人也顧不上多說,隻得打馬而迴,隻是魯勾踐又調轉馬頭,奔到那粗眉毛少年麵前,將自己的木劍鞘扔給了他。
“送你罷,好好學!”
接著,他們沒有浪費時間,加緊趕路,連榆次縣邑都沒進去,朝著祁縣兼程而去。
那群少年也沒了打架的興致,鄰村的孩子悻悻地看著威風八麵的遊俠、武士,還有他們簇擁下鮮衣怒馬的貴公子,心生羨慕。
而本村的孩子則圍在粗眉毛少年跟前,豔羨地瞧著他獲贈的劍鞘,小心翼翼地去摸,上麵的花紋,可比縣裏校尉的佩劍還要精致漂亮!
那少年卻白了他們一眼:“有什麽好看的,隻是劍鞘,又不是真劍!”說完便將劍鞘搶了過來,徑自去水邊清洗剛才掉地上擦上的泥巴。
不但鄰村的孩子,就連本村的少年都有些怕他,也沒人等他,就這麽一哄而散了。
這粗眉毛少年就獨自一人在溪邊呆了一個下午,或握著劍鞘,好似比劃劍招一般,或躺在草叢裏,眯眼看天上白雲,不知不覺睡了過去,青綠的蚱蜢在他手背上爬來爬去,少年緊緊抱著劍鞘,似乎是癢,在睡夢裏露出了笑……
也許,他夢到自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俠,行俠仗義?也許他夢到多年後,一個名為荊軻的愣頭青來向自己請教劍術,結果被自己一眼瞪跑?
也不知又過了多久,直到夕陽西下,才有一個村婦叉著腰,站在田埂上朝他大喊:“蓋聶!迴家吃飯!”
直到這時,這個名為蓋聶的粗眉毛少年才猛地起身,四下張望了會,看到了村婦。
他有些失落,夢裏的一切都不翼而飛,唯獨手裏的劍鞘還在,於是便吸了一下鼻子,不耐煩地說道:“來了!”
……
ps:書中蓋聶是曆史人物,與秦時明月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