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
燕後乍聞明月為她出的主意,頓時眉頭大皺,反問道:“春秋時尚有兄終弟及,當今之世,繼嗣已成定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諸侯若無子嗣,為防止不測,也有從宗室中選擇有資質的宗子養於宮中,一邊培養教育,一邊等待子嗣降生,但若王後無子,收養庶公子為嗣,這世上,有這樣的先例麽?“
明月坦言:“規矩是人定的,我聽聞,燕王長子乃是遼東胡妾所生,地位低賤,身體又羸弱,能不能順利等到燕王薨逝還是個問題,絕非首選。阿姊乃是燕後,可以小產後悲傷過度為由,收養燕王的三公子,他不是剛死了母親麽?此事合情合理!”
“收養三公子雖不難,但二公子的母親是粟姬,粟姬不會樂意的……”燕後陷入了沉思,粟姬是燕國權臣粟腹的妹妹,一直在覬覦她的王後之位,因為一旦能取代她,便能將二公子送上太子之位了。
明月則道:“此一時彼一時,因為燕趙交戰,讓粟姬有了非分之想,如今趙勝燕敗,燕國北有東胡之患,南有齊國威脅,不敢再得罪趙國,隻要阿姊不主動逃歸,王後之位穩如磐石,取代阿姊,粟姬恐怕是沒機會了,阿姊現在缺的,隻是一個兒子。若此事能成,哪怕以後燕王不在了,阿姊也是名正言順的太後!”
燕後在燕國雖然過得不算如意,可這七年磨練隱忍,也練就了一番自保的手段,她知道自己的短板,也知道自己的優勢,但她還是躊躇:”此事,燕王不答應怎麽辦?”
明月將手往下一揮,厲聲道:“此事,我趙國並沒有其他想法,隻是為了鞏固阿姊後位。馬服君的大軍冰消雪融就能進攻燕國下都,齊軍的斥候也在督亢附近遊弋,若燕王不答應,和談就不能成,都是他的兒子,為了解除燕國之危,就算是緩兵之計,量燕王也不敢不答應!”
說完狠話後,他又放緩了語氣:“當然,這第一條和第二條,還要由阿姊自己來決定。”
燕後大笑起來:”吾弟,你是期盼我選第二條路罷……“
她看著窗外的雪花道:”那樣一來,你的和談也不必前功盡棄,若能將養子推上王位,我以後以嫡母身份,在燕國朝堂上也能說上話,於趙有利,是不是?“
明月凜然:“不管阿姊如何抉擇,弟一定護得阿姊周全!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燕後卻歎了口氣:“那璧上有了瑕疵,凍出了裂痕,就再也不是當年無憂無慮的璧人了……“
冷靜下來一想,弟弟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此時逃歸,非但會讓兩國關係跌落穀底,也會讓燕王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她則會被千夫所指,處境尷尬。
難道還能指望年老體衰的母後,像小時候一樣將自己庇護在羽翼之下,一直護到她死去麽?那之後怎麽辦?再嫁人?她早已心如死灰,繼續賴在宮裏?燕後很清楚,自己另一個弟弟趙王性格乖僻,恐怕比眼前的長安君還靠不住。
她已經沒了出嫁時的天真,知道邯鄲的那個家,一旦離開,就再難迴去了。
明月也對燕後說了實話:“我也不願阿姊卷入其中,隻是吾等王族子孫,謊話、陰謀、算計、爭鬥,皆是想要棲身於世必學的東西,這些東西,儼然成了養活吾等的養料,不管吾等願意與否,喜歡與否,都得硬著頭皮吃下去,還要付之微笑。身處局中者,想要抽身於外?談何容易……”
說了一番讓燕後也毛骨悚然的話後,明月又拍著胸脯立誓道:“但明月在此立誓,阿姊隻需再忍耐十年!十年之內,我願以畢生心血,還阿姊以自由,到時候阿姊想在邯鄲就在邯鄲,想怎麽過便怎麽過!“
他長拜及地,誠懇地說道:“弟知道阿姊的苦處,但還望阿姊,能給弟一點解開這繩結的時間!”
“明明是個弱冠孺子,張口閉口卻都是國家大事,憂國憂民;明明在你上麵還有母後、大王、將相,卻好似要獨自一人將所有責任都擔起來似的,你休要覺得,這世上隻有你一個明白人。”
燕後歎了口氣,走到明月身邊,像小時候一樣,拍著他柔軟的發髻道:“邦交之事我不懂,宮闈之間你插不上手,你我姊弟二人,便按著這謀劃各自努力罷……”
……
這一日,明月在燕後的宮裏呆了好幾個時辰,姊弟二人似是說了許多許多話,等他迴到館舍時,天色已黑。
剛進門,已經成為長安君門客的蔡澤就迎了過來,看得出來,他雖然努力擺出一位縱橫名士的淡然,可這是他第一次出謀劃策,依舊有些緊張,竟沒有再屋內烤火,而是披著新換上的熊皮大氅,立在屋簷下等明月歸來,好第一時間知道結果。
還不等侍從為明月撣去肩膀上的雪,蔡澤便走過來,十分熱切地問道:“公子,如何?”
明月露出了笑,朝蔡澤一拱手:“托先生妙計,事成矣!”
”如此甚好,如何甚好!“蔡澤也一時歡喜。
明月卻在拉著他進入屋內後,道出了自己的疑問:”先生先是將燕國和談是因北方有東胡入寇的消息告知了我,讓我以此威脅燕王。此計若成,相當於讓燕國埋下了兄弟鬩牆的隱患,先生身為燕人,明知此舉對燕不利,為何如此幫我?“
對於這個問題,蔡澤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他摸著自己的八字胡,笑道:”公子此言,一聽就是涉世未深啊……“
明月道:”還望先生指教。“
蔡澤緩緩說起了一個故事:”當年,吳起冶理西河郡,王錯在魏武侯麵前誣陷他,武侯便派人召他迴來。吳起到了岸門,停下車子休息,望著西河,眼淚竟一行行流了下來……公子以為,吳起之所以哭泣,是為了什麽?是為了魏國嗎?“
”我想,吳起恐怕不是那樣的人。“明月一笑:”吳起乃是衛人,卻先仕魯,後仕魏,再仕楚,他忠心的應該不是某一國,或者某一位君王,而是忠於自己的誌向,他的哭泣,是因為事業受挫,不能憑借西河,實現滅秦的壯舉吧?“
蔡澤頷首,深以為然:”不錯,吳起難過的,是他錯過了憑著西河成就王業,至於這成就王業的是魏,亦或是楚,吳起並不在乎。”
他朝明月拱手道:“孔子言,鳥則擇木,良禽尚且擇木而棲,何況士乎?若吳起、商鞅死守國別,一輩子留在小小衛國,豈不是沒有魏國的三代霸業,豈不是沒了楚威王飲馬大河,駐軍梁門的風光?豈不是沒有秦孝公的興起,也沒有如今秦國的強大了?”
明月一笑:“先生的意思是,你與吳起一樣,並不拘泥於國別?”
蔡澤理所當然地說道:”然也,吾等士人求仕,隻求能遇到一位明主,實現理想誌向,何必局限於一國?為主謀事,何必在乎對麵是不是自己的母國?“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小人倒是想愛燕國,但燕國的貴人皆看不上我,言不聽行不用,不值得輔佐啊。“
明月凜然,從蔡澤的話裏,他已經看出來這時代士人的利己主義了:我不是一般人,我不能就這麽默默無聞地過一輩子,我一定要幹出一番事業來!至於這事業是在哪做,跟誰做,不重要!
吳起殺妻的殘忍刻薄,世人多有指責,可卻沒有說他這個曆仕四國的人“不愛國”。
春秋戰國之人,愛母國的士人,真是寥寥無幾。
這就是戰國之士啊。
明月這下對這個群體有了清晰的概念,你若能給他們富貴權力,那你就是他們的忠主,若不能,他們便能棄你如草芥。
眼前的蔡澤亦然,他之所以來投自己,是覺得在長安君之下,能實現臣大富大貴,天下揚名的夙願,如果有一天他覺得難以實現,或是和吳起一樣受到猜忌,他必決然而走!
言語就像風,不要對這時代的忠誠報太大期待……
他卻不動聲色,反而笑了:”那先生覺得,我值得輔佐麽?“
蔡澤一個不留情,卻發現長安君已經朝他長拜及地。
”光生於宮闈之間,長於婦人之手,才幹有限,身邊也僅有赳赳武夫,沒有心腹謀臣,若先生不棄,還望能做光的智囊!光必奉之為上賓!“
ps:第三章在2點
燕後乍聞明月為她出的主意,頓時眉頭大皺,反問道:“春秋時尚有兄終弟及,當今之世,繼嗣已成定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諸侯若無子嗣,為防止不測,也有從宗室中選擇有資質的宗子養於宮中,一邊培養教育,一邊等待子嗣降生,但若王後無子,收養庶公子為嗣,這世上,有這樣的先例麽?“
明月坦言:“規矩是人定的,我聽聞,燕王長子乃是遼東胡妾所生,地位低賤,身體又羸弱,能不能順利等到燕王薨逝還是個問題,絕非首選。阿姊乃是燕後,可以小產後悲傷過度為由,收養燕王的三公子,他不是剛死了母親麽?此事合情合理!”
“收養三公子雖不難,但二公子的母親是粟姬,粟姬不會樂意的……”燕後陷入了沉思,粟姬是燕國權臣粟腹的妹妹,一直在覬覦她的王後之位,因為一旦能取代她,便能將二公子送上太子之位了。
明月則道:“此一時彼一時,因為燕趙交戰,讓粟姬有了非分之想,如今趙勝燕敗,燕國北有東胡之患,南有齊國威脅,不敢再得罪趙國,隻要阿姊不主動逃歸,王後之位穩如磐石,取代阿姊,粟姬恐怕是沒機會了,阿姊現在缺的,隻是一個兒子。若此事能成,哪怕以後燕王不在了,阿姊也是名正言順的太後!”
燕後在燕國雖然過得不算如意,可這七年磨練隱忍,也練就了一番自保的手段,她知道自己的短板,也知道自己的優勢,但她還是躊躇:”此事,燕王不答應怎麽辦?”
明月將手往下一揮,厲聲道:“此事,我趙國並沒有其他想法,隻是為了鞏固阿姊後位。馬服君的大軍冰消雪融就能進攻燕國下都,齊軍的斥候也在督亢附近遊弋,若燕王不答應,和談就不能成,都是他的兒子,為了解除燕國之危,就算是緩兵之計,量燕王也不敢不答應!”
說完狠話後,他又放緩了語氣:“當然,這第一條和第二條,還要由阿姊自己來決定。”
燕後大笑起來:”吾弟,你是期盼我選第二條路罷……“
她看著窗外的雪花道:”那樣一來,你的和談也不必前功盡棄,若能將養子推上王位,我以後以嫡母身份,在燕國朝堂上也能說上話,於趙有利,是不是?“
明月凜然:“不管阿姊如何抉擇,弟一定護得阿姊周全!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燕後卻歎了口氣:“那璧上有了瑕疵,凍出了裂痕,就再也不是當年無憂無慮的璧人了……“
冷靜下來一想,弟弟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此時逃歸,非但會讓兩國關係跌落穀底,也會讓燕王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她則會被千夫所指,處境尷尬。
難道還能指望年老體衰的母後,像小時候一樣將自己庇護在羽翼之下,一直護到她死去麽?那之後怎麽辦?再嫁人?她早已心如死灰,繼續賴在宮裏?燕後很清楚,自己另一個弟弟趙王性格乖僻,恐怕比眼前的長安君還靠不住。
她已經沒了出嫁時的天真,知道邯鄲的那個家,一旦離開,就再難迴去了。
明月也對燕後說了實話:“我也不願阿姊卷入其中,隻是吾等王族子孫,謊話、陰謀、算計、爭鬥,皆是想要棲身於世必學的東西,這些東西,儼然成了養活吾等的養料,不管吾等願意與否,喜歡與否,都得硬著頭皮吃下去,還要付之微笑。身處局中者,想要抽身於外?談何容易……”
說了一番讓燕後也毛骨悚然的話後,明月又拍著胸脯立誓道:“但明月在此立誓,阿姊隻需再忍耐十年!十年之內,我願以畢生心血,還阿姊以自由,到時候阿姊想在邯鄲就在邯鄲,想怎麽過便怎麽過!“
他長拜及地,誠懇地說道:“弟知道阿姊的苦處,但還望阿姊,能給弟一點解開這繩結的時間!”
“明明是個弱冠孺子,張口閉口卻都是國家大事,憂國憂民;明明在你上麵還有母後、大王、將相,卻好似要獨自一人將所有責任都擔起來似的,你休要覺得,這世上隻有你一個明白人。”
燕後歎了口氣,走到明月身邊,像小時候一樣,拍著他柔軟的發髻道:“邦交之事我不懂,宮闈之間你插不上手,你我姊弟二人,便按著這謀劃各自努力罷……”
……
這一日,明月在燕後的宮裏呆了好幾個時辰,姊弟二人似是說了許多許多話,等他迴到館舍時,天色已黑。
剛進門,已經成為長安君門客的蔡澤就迎了過來,看得出來,他雖然努力擺出一位縱橫名士的淡然,可這是他第一次出謀劃策,依舊有些緊張,竟沒有再屋內烤火,而是披著新換上的熊皮大氅,立在屋簷下等明月歸來,好第一時間知道結果。
還不等侍從為明月撣去肩膀上的雪,蔡澤便走過來,十分熱切地問道:“公子,如何?”
明月露出了笑,朝蔡澤一拱手:“托先生妙計,事成矣!”
”如此甚好,如何甚好!“蔡澤也一時歡喜。
明月卻在拉著他進入屋內後,道出了自己的疑問:”先生先是將燕國和談是因北方有東胡入寇的消息告知了我,讓我以此威脅燕王。此計若成,相當於讓燕國埋下了兄弟鬩牆的隱患,先生身為燕人,明知此舉對燕不利,為何如此幫我?“
對於這個問題,蔡澤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他摸著自己的八字胡,笑道:”公子此言,一聽就是涉世未深啊……“
明月道:”還望先生指教。“
蔡澤緩緩說起了一個故事:”當年,吳起冶理西河郡,王錯在魏武侯麵前誣陷他,武侯便派人召他迴來。吳起到了岸門,停下車子休息,望著西河,眼淚竟一行行流了下來……公子以為,吳起之所以哭泣,是為了什麽?是為了魏國嗎?“
”我想,吳起恐怕不是那樣的人。“明月一笑:”吳起乃是衛人,卻先仕魯,後仕魏,再仕楚,他忠心的應該不是某一國,或者某一位君王,而是忠於自己的誌向,他的哭泣,是因為事業受挫,不能憑借西河,實現滅秦的壯舉吧?“
蔡澤頷首,深以為然:”不錯,吳起難過的,是他錯過了憑著西河成就王業,至於這成就王業的是魏,亦或是楚,吳起並不在乎。”
他朝明月拱手道:“孔子言,鳥則擇木,良禽尚且擇木而棲,何況士乎?若吳起、商鞅死守國別,一輩子留在小小衛國,豈不是沒有魏國的三代霸業,豈不是沒了楚威王飲馬大河,駐軍梁門的風光?豈不是沒有秦孝公的興起,也沒有如今秦國的強大了?”
明月一笑:“先生的意思是,你與吳起一樣,並不拘泥於國別?”
蔡澤理所當然地說道:”然也,吾等士人求仕,隻求能遇到一位明主,實現理想誌向,何必局限於一國?為主謀事,何必在乎對麵是不是自己的母國?“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小人倒是想愛燕國,但燕國的貴人皆看不上我,言不聽行不用,不值得輔佐啊。“
明月凜然,從蔡澤的話裏,他已經看出來這時代士人的利己主義了:我不是一般人,我不能就這麽默默無聞地過一輩子,我一定要幹出一番事業來!至於這事業是在哪做,跟誰做,不重要!
吳起殺妻的殘忍刻薄,世人多有指責,可卻沒有說他這個曆仕四國的人“不愛國”。
春秋戰國之人,愛母國的士人,真是寥寥無幾。
這就是戰國之士啊。
明月這下對這個群體有了清晰的概念,你若能給他們富貴權力,那你就是他們的忠主,若不能,他們便能棄你如草芥。
眼前的蔡澤亦然,他之所以來投自己,是覺得在長安君之下,能實現臣大富大貴,天下揚名的夙願,如果有一天他覺得難以實現,或是和吳起一樣受到猜忌,他必決然而走!
言語就像風,不要對這時代的忠誠報太大期待……
他卻不動聲色,反而笑了:”那先生覺得,我值得輔佐麽?“
蔡澤一個不留情,卻發現長安君已經朝他長拜及地。
”光生於宮闈之間,長於婦人之手,才幹有限,身邊也僅有赳赳武夫,沒有心腹謀臣,若先生不棄,還望能做光的智囊!光必奉之為上賓!“
ps:第三章在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