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就這麽一晃而過,十月悄然而至,隆冬降臨,萬物凋零,天氣一日冷過一日,不過明月為自己謀封地的心,卻一日熱切過一日。
那日廬陵君的話提醒了他,思來想去,若是想實行走私烈酒入秦,擾亂河東秩序,損秦肥趙的策略,他還是先得到一個封地,再在封地裏釀造酒漿,如此才能杜絕配方外泄,也便於他統籌策劃。至於銷售,明月的確不如呂不韋等善於鑽營的大商賈,如今與他結下一點交情,日後或許可以利用他的商路、關係網。
明月早已是封君,理論上是有封地食邑的,不過都是虛封,僅能享受其租稅,卻沒有去當地開衙立府,治理民眾的權力。虛封與實封雖然都是封君,但兩者之間卻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趙國曆史上雖然也有幾位公子封在代郡,但時過境遷,趙惠文王之後,對封土授爵把關很嚴格,對於近親公子,混個虛封並不算難,但若想得實封,就必須有過得去的功勞。
他算了一下,自己“為國赴難”去齊國為質子是一功,在臨淄左右逢源,達成了齊趙共同伐燕又是一功,迴國後造出了單轅車,為內史省下不少錢帛糧秣也是一小功。
以上種種算起來,仍然比不過在戰爭裏覆軍殺將,斬首上萬……
“馬服君以麥丘、閼與兩戰大功,尚且隻得到區區紫山鄉邑,何況是我?”
他估量著,以上種種全部相加起來,就算討要實封,頂多是一個鄉邑,千戶人家,想要一個縣?太難了。
雖然區區一個小縣,比起整個邦國來算不上什麽,但能夠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力量,自然是多多益善。
如今明月想從軍功上入手無疑是癡人說夢,趙王在虞信輔佐下,正在不遺餘力地在軍隊裏四處安插人手,是絕對不會讓明月染指軍權的,所以還得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他一邊苦思冥想,尋找新機會,一邊也要完成自己的差事,十月初的立冬這一天,按照規矩,工尹署要檢驗這一年的工作成果,“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工尹們要考察各工坊的樣式法度,嚴禁工師們以公謀私,總之,就是一年之末的大檢驗。
明月正帶著僚屬們四下檢驗,卻不防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到了他耳中。
“秦國伐韓了!”
得知此事,明月頓時大驚失色!
……
“秦國未救燕而伐韓?”
趙王宮龍台上,趙王乍聞這個消息,竟不憂反喜,反而捧腹哈哈大笑起來。
“前線馬服君已收複失地,反攻燕國疆土,寡人還日日夜夜擔心著秦國援燕,伐我趙國,豈料秦王竟直接放棄了燕國,轉而攻韓了?哈哈哈哈……”
趙王他的佞幸趙穆也在一旁奉承趙王道:“秦國此舉真是昏招啊,據臣所知,韓國自從華陽之戰後,一向事秦恭謹,予取予求,均不敢有半點不敬。如今卻突遭秦國無故討伐,一定會大失所望,旁邊的魏國也會因此驚懼,說不定韓魏就會暗地裏叛秦服趙,三晉之盟重新建立,加上此戰之後,燕國被打怕,齊國也願意與我結盟,大王或許也能做一做合縱伯長,舉天下之力以抗秦呢!”
趙王頓時樂了,卻不料旁邊的虞信潑了這對君臣一瓢冷水:“當年楚懷王、齊閔王都做過合縱伯長,舉六國之力抗秦,卻都因為小瞧了當今秦王,最後落得個身死國破的下場。大王,秦王是趙國最大的敵人,秦相範雎也並非等閑之輩,更別忘了,秦國還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武安君……”
一提起白起的名號,方才還十分樂觀的趙王不由打了個寒顫,他,乃至於如今其他五國的君主、公子們,都從小是聽著這位秦國大將的威名長大的,無敵的白起,就是他們的夢魘。
於是趙王連忙詢問來通報此事的黑衣:“秦軍此番伐韓,以何人為將?”
“秦將為五大夫王齕(hé)……”
“王齕?”趙王丹搖了搖頭:“寡人沒聽說過。”
趙穆也笑道:“臣也沒聽說過,大概是個無名小將吧……”
虞信卻展開地圖,看著上麵秦軍的進軍路線皺眉:“就是這麽個無名小將,隻花了一個月時間,便已經攻陷了韓國的少曲、高平兩城,著實不可小覷啊……”
趙王湊了過來:“這兩城離我趙國有多遠?”
虞信指著地圖道:“少曲、高平位於韓國南陽地,與趙國說近不近,說遠不遠,路程大概六百裏不到,但中間還隔著韓國野王、魏國河內地,山川阻隔。”
“原來在數百裏之外。”
趙王似是放下心來,覺得這次秦國攻韓,起用的是一個無名小將,對趙國不會構成威脅,便要繼續穿戴衣冠,因為今天是冬至日,按照傳統,他要親帥卿大夫,去郊外迎冬,同時迎接一批從前線歸來的死傷者骸骨,賞死事,恤孤寡,這是他再度獲得威望和民心的好機會。
但虞信卻依舊憂心忡忡,盯著地圖,上麵少曲、高平兩城的位置看在眼裏,總覺得格外刺目。
因為這兩城,便是韓國南陽地的門戶……
此南陽非後世之南陽郡,而是對太行山脈以南,黃河以北這片地區的稱唿,山南水北是為陽。原本是周室領地,晉文公時因為勤王有功,周王便將陽樊、溫、原這片城池賜予晉國,晉國以此作為進取中原的基地。
時入戰國,晉一分為三,原來晉國的南陽地首先被韓占有,但由於南陽地處韓、魏兩國交錯地帶,又是秦東進中原的交通要道,因此三國對它多有爭奪,魏惠王時(公元前 357 年),魏國為得到韓
之南陽地以為防備秦國的堡壘,曾向韓國提出用兩個萬戶大縣來交換南陽的要求,後來因為這一設想對蜷縮在洛陽附近的西周公不利,周派人阻梗才作罷。
不僅魏國有企圖得到南陽地的想法,秦國對它也覬覦已久,早在張儀相秦時,其戰略計劃之一就是先聯合魏國奪取韓之南陽。作為魏人,虞信很清楚,這一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魏國奪取了南陽地的溫地,但旋即在華陽之戰後被秦國割走。
現如今,魏國已經被排擠出了南陽地,秦國韓國共有南陽。
“難不成,秦國此番想要全取南陽地?”
想到這點,虞信一時間心驚不已,若真如他想的那樣,秦國這次伐韓,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鯨吞之勢啊!
然而反觀趙國這邊,就算知道秦國的打算,卻依舊什麽都做不了,畢竟秦國攻的隻是鄰國,休說韓國沒有派人來求救,就算派了,趙國忙著伐燕,軍隊糧秣盡數北調,剩下的都在太原防守,根本沒工夫為了韓國,再在這隆冬季節裏與秦交兵,暴師於外。
所以虞信隻能收起心裏的擔憂,祈求北方的戰事趕緊結束為好。
……
虞信不知道,在宮外的長安君府,長安君也在與他想著同樣的事,在盯著地圖上的南陽地,麵色陰晴不定。
南陽地之所以如此重要,除了它南控虎牢之險,北倚太行之固,舟車都會,人口殷實,糧食充足外,周人綦毋恢在伊闕之戰後麵見魏昭王時曾一陣見血地指出:“秦悉塞外之兵與周之眾以臨南陽,而韓魏上黨絕……”
如今韓國領土由四部分組成,即平陽、上黨、南陽、新鄭,而南陽的太行道、羊腸阪更是上黨和新鄭之間的交通要道,一旦南陽落入秦國之手,新鄭和上黨、平陽的聯係將會徹底斷絕,這兩地被秦國吞並,隻是時間問題……
而倘若秦國吞並了平陽、上黨,接下來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國了,秦軍可以直接從南陽、上黨發兵,長驅直入趙國太原,甚至威脅到邯鄲!
這就是長平之戰的大背景。
“王齕?”明月琢磨著這個名字,心裏一震,這不就是長平之戰裏,與廉頗對峙的那個秦將麽?
“難不成,秦國提前對韓國動手了?上黨之爭,長平之戰,會不會提前?”
這個消息讓明月沒了悠閑過冬至日的心情,秦國的戰爭機器已經瞄準了東方,他卻還在邯鄲做一個沒有實權的小公子,碌碌無為,一種緊迫感和焦慮感扼住了他的咽喉。
接下來幾天裏,明月與趙王的親信虞信不約而同地關注起數百裏外的秦韓戰事來,他們緊張地注視著秦軍的一舉一動,隻希望這次不會釀成更大規模的戰爭,隻希望冬雪早點降臨,讓秦軍的攻勢減緩些。
或許是他們的期盼起了效果,時間進入十月中旬後,南方卻突然傳來消息,說秦軍在攻陷少曲、高平後撤兵了,而且是較為徹底的撤離,並不是就地駐紮以待明年再戰。
“原來是虛驚一場……”明月鬆了口氣,但隨即想到,究竟是什麽讓一旦開動就很少會半途而廢的秦軍迴師呢?
數日後,他得知了更確切的消息:
“秦國的羋太後,薨了!”
那日廬陵君的話提醒了他,思來想去,若是想實行走私烈酒入秦,擾亂河東秩序,損秦肥趙的策略,他還是先得到一個封地,再在封地裏釀造酒漿,如此才能杜絕配方外泄,也便於他統籌策劃。至於銷售,明月的確不如呂不韋等善於鑽營的大商賈,如今與他結下一點交情,日後或許可以利用他的商路、關係網。
明月早已是封君,理論上是有封地食邑的,不過都是虛封,僅能享受其租稅,卻沒有去當地開衙立府,治理民眾的權力。虛封與實封雖然都是封君,但兩者之間卻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趙國曆史上雖然也有幾位公子封在代郡,但時過境遷,趙惠文王之後,對封土授爵把關很嚴格,對於近親公子,混個虛封並不算難,但若想得實封,就必須有過得去的功勞。
他算了一下,自己“為國赴難”去齊國為質子是一功,在臨淄左右逢源,達成了齊趙共同伐燕又是一功,迴國後造出了單轅車,為內史省下不少錢帛糧秣也是一小功。
以上種種算起來,仍然比不過在戰爭裏覆軍殺將,斬首上萬……
“馬服君以麥丘、閼與兩戰大功,尚且隻得到區區紫山鄉邑,何況是我?”
他估量著,以上種種全部相加起來,就算討要實封,頂多是一個鄉邑,千戶人家,想要一個縣?太難了。
雖然區區一個小縣,比起整個邦國來算不上什麽,但能夠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力量,自然是多多益善。
如今明月想從軍功上入手無疑是癡人說夢,趙王在虞信輔佐下,正在不遺餘力地在軍隊裏四處安插人手,是絕對不會讓明月染指軍權的,所以還得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他一邊苦思冥想,尋找新機會,一邊也要完成自己的差事,十月初的立冬這一天,按照規矩,工尹署要檢驗這一年的工作成果,“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工尹們要考察各工坊的樣式法度,嚴禁工師們以公謀私,總之,就是一年之末的大檢驗。
明月正帶著僚屬們四下檢驗,卻不防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到了他耳中。
“秦國伐韓了!”
得知此事,明月頓時大驚失色!
……
“秦國未救燕而伐韓?”
趙王宮龍台上,趙王乍聞這個消息,竟不憂反喜,反而捧腹哈哈大笑起來。
“前線馬服君已收複失地,反攻燕國疆土,寡人還日日夜夜擔心著秦國援燕,伐我趙國,豈料秦王竟直接放棄了燕國,轉而攻韓了?哈哈哈哈……”
趙王他的佞幸趙穆也在一旁奉承趙王道:“秦國此舉真是昏招啊,據臣所知,韓國自從華陽之戰後,一向事秦恭謹,予取予求,均不敢有半點不敬。如今卻突遭秦國無故討伐,一定會大失所望,旁邊的魏國也會因此驚懼,說不定韓魏就會暗地裏叛秦服趙,三晉之盟重新建立,加上此戰之後,燕國被打怕,齊國也願意與我結盟,大王或許也能做一做合縱伯長,舉天下之力以抗秦呢!”
趙王頓時樂了,卻不料旁邊的虞信潑了這對君臣一瓢冷水:“當年楚懷王、齊閔王都做過合縱伯長,舉六國之力抗秦,卻都因為小瞧了當今秦王,最後落得個身死國破的下場。大王,秦王是趙國最大的敵人,秦相範雎也並非等閑之輩,更別忘了,秦國還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武安君……”
一提起白起的名號,方才還十分樂觀的趙王不由打了個寒顫,他,乃至於如今其他五國的君主、公子們,都從小是聽著這位秦國大將的威名長大的,無敵的白起,就是他們的夢魘。
於是趙王連忙詢問來通報此事的黑衣:“秦軍此番伐韓,以何人為將?”
“秦將為五大夫王齕(hé)……”
“王齕?”趙王丹搖了搖頭:“寡人沒聽說過。”
趙穆也笑道:“臣也沒聽說過,大概是個無名小將吧……”
虞信卻展開地圖,看著上麵秦軍的進軍路線皺眉:“就是這麽個無名小將,隻花了一個月時間,便已經攻陷了韓國的少曲、高平兩城,著實不可小覷啊……”
趙王湊了過來:“這兩城離我趙國有多遠?”
虞信指著地圖道:“少曲、高平位於韓國南陽地,與趙國說近不近,說遠不遠,路程大概六百裏不到,但中間還隔著韓國野王、魏國河內地,山川阻隔。”
“原來在數百裏之外。”
趙王似是放下心來,覺得這次秦國攻韓,起用的是一個無名小將,對趙國不會構成威脅,便要繼續穿戴衣冠,因為今天是冬至日,按照傳統,他要親帥卿大夫,去郊外迎冬,同時迎接一批從前線歸來的死傷者骸骨,賞死事,恤孤寡,這是他再度獲得威望和民心的好機會。
但虞信卻依舊憂心忡忡,盯著地圖,上麵少曲、高平兩城的位置看在眼裏,總覺得格外刺目。
因為這兩城,便是韓國南陽地的門戶……
此南陽非後世之南陽郡,而是對太行山脈以南,黃河以北這片地區的稱唿,山南水北是為陽。原本是周室領地,晉文公時因為勤王有功,周王便將陽樊、溫、原這片城池賜予晉國,晉國以此作為進取中原的基地。
時入戰國,晉一分為三,原來晉國的南陽地首先被韓占有,但由於南陽地處韓、魏兩國交錯地帶,又是秦東進中原的交通要道,因此三國對它多有爭奪,魏惠王時(公元前 357 年),魏國為得到韓
之南陽地以為防備秦國的堡壘,曾向韓國提出用兩個萬戶大縣來交換南陽的要求,後來因為這一設想對蜷縮在洛陽附近的西周公不利,周派人阻梗才作罷。
不僅魏國有企圖得到南陽地的想法,秦國對它也覬覦已久,早在張儀相秦時,其戰略計劃之一就是先聯合魏國奪取韓之南陽。作為魏人,虞信很清楚,這一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魏國奪取了南陽地的溫地,但旋即在華陽之戰後被秦國割走。
現如今,魏國已經被排擠出了南陽地,秦國韓國共有南陽。
“難不成,秦國此番想要全取南陽地?”
想到這點,虞信一時間心驚不已,若真如他想的那樣,秦國這次伐韓,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鯨吞之勢啊!
然而反觀趙國這邊,就算知道秦國的打算,卻依舊什麽都做不了,畢竟秦國攻的隻是鄰國,休說韓國沒有派人來求救,就算派了,趙國忙著伐燕,軍隊糧秣盡數北調,剩下的都在太原防守,根本沒工夫為了韓國,再在這隆冬季節裏與秦交兵,暴師於外。
所以虞信隻能收起心裏的擔憂,祈求北方的戰事趕緊結束為好。
……
虞信不知道,在宮外的長安君府,長安君也在與他想著同樣的事,在盯著地圖上的南陽地,麵色陰晴不定。
南陽地之所以如此重要,除了它南控虎牢之險,北倚太行之固,舟車都會,人口殷實,糧食充足外,周人綦毋恢在伊闕之戰後麵見魏昭王時曾一陣見血地指出:“秦悉塞外之兵與周之眾以臨南陽,而韓魏上黨絕……”
如今韓國領土由四部分組成,即平陽、上黨、南陽、新鄭,而南陽的太行道、羊腸阪更是上黨和新鄭之間的交通要道,一旦南陽落入秦國之手,新鄭和上黨、平陽的聯係將會徹底斷絕,這兩地被秦國吞並,隻是時間問題……
而倘若秦國吞並了平陽、上黨,接下來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國了,秦軍可以直接從南陽、上黨發兵,長驅直入趙國太原,甚至威脅到邯鄲!
這就是長平之戰的大背景。
“王齕?”明月琢磨著這個名字,心裏一震,這不就是長平之戰裏,與廉頗對峙的那個秦將麽?
“難不成,秦國提前對韓國動手了?上黨之爭,長平之戰,會不會提前?”
這個消息讓明月沒了悠閑過冬至日的心情,秦國的戰爭機器已經瞄準了東方,他卻還在邯鄲做一個沒有實權的小公子,碌碌無為,一種緊迫感和焦慮感扼住了他的咽喉。
接下來幾天裏,明月與趙王的親信虞信不約而同地關注起數百裏外的秦韓戰事來,他們緊張地注視著秦軍的一舉一動,隻希望這次不會釀成更大規模的戰爭,隻希望冬雪早點降臨,讓秦軍的攻勢減緩些。
或許是他們的期盼起了效果,時間進入十月中旬後,南方卻突然傳來消息,說秦軍在攻陷少曲、高平後撤兵了,而且是較為徹底的撤離,並不是就地駐紮以待明年再戰。
“原來是虛驚一場……”明月鬆了口氣,但隨即想到,究竟是什麽讓一旦開動就很少會半途而廢的秦軍迴師呢?
數日後,他得知了更確切的消息:
“秦國的羋太後,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