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嶽之間可容六輛駟馬大車通行的道路,今夜被擠得嚴嚴實實的,人群中,一對年輕男女正在努力向前穿行。
冰涼涼的小手被熱乎乎的手掌牽著,田葭感覺十分恍惚,緊張之情溢於言表,但在幾次試圖掙脫都因為自己渾身無力而失敗後,她又不想聲張引人注目,也似認命似的,垂下頭,任由長安君牽著她走。
於是在旁人看起來,這無疑是一對在秋社日約會的戀人。
春秋之世,淫奔野合之風盛行,男女自行婚配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百年前,墨子來齊國時就曾感慨過,“燕之有祖,當齊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雲夢也,此男女之所屬而觀也。”意思是這些地方,都是各國年輕男女私會的好地方,對於士與女攜手同行,臨淄人已經習以為常,就算他們濃情蜜意時,尋一處草叢鑽進去野合,也見慣不慣。
秋社日,人們比平常多了幾分寬容,這是一年中禮製最鬆弛的時候,也是最容易懷上私生子的日子。
身旁有侍衛親從撥開湧來的人潮,所以滿身是汗的百姓擠不到他們,明月一邊緊緊拉著少女的手,一邊偏頭不住與她說話。
“我現在明白,當年那魯莊公為何非得微服如齊觀社了,邯鄲雖是北方大城,但春秋兩社,都不如臨淄熱鬧。”
“已經大不如前了,父親說,他在莊嶽之市做市掾官時,社日還要更喧鬧幾分。”
說起父親,田葭似乎不那麽緊張了,畢竟眼前一切都是她熟悉的場景,小時候每逢社日,父親母親也會微服帶她和弟弟來這裏看熱鬧,畢竟這是田單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也算田葭的老家。從小大大,她幾乎嚐遍了秋社上販賣的各種食物,與齊王所賜淡然無味的社酒、社肉不同,喜愛享受的臨淄人製作了許多名義上奉獻給神,實際上也滿足人口腹之欲的糕點,魯班發明的磨已經在齊國普及,催生了食物上的創意和革新。
一邊與田葭在路邊攤販處停留,品嚐著秋社日的各種食物,明月也在觀察這展現民間百態的古老活動。
他記得中學時,學過魯迅一篇名叫《社戲》的文章,說的就是社日聚會的情形。這社日曆史悠久,至少在春秋時就在中原十分普遍了。這種民間聚會,是祭祀演變而來的,一般來說,春社祭祀土地,祈求土地賜予糧食,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秋社是收獲的季節,也要狂歡。
在趙國,秋社當在立秋之後,但在齊國,卻把它提前到了夏收和秋收之間的七月一日。
百姓不但通過作社活動表達他們對獲得豐收的期盼,同時也借以開展娛樂,集會競技,作社表演。放眼望去,但見眾人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殷富的臨淄市民在街上舉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惹來更多的人觀看。
各個攤販商賈也乘機做起了小生意,他們火爐中升騰起來的熱氣,讓人會以為自己身處仲夏夜,整條大街都是熱火朝天的感覺,貫穿城池的溝渠附近有風吹來,但是刮不走這座城市的火熱和激情。
不過歸根結底,社日名義上依然是獻給神明的娛樂,隨著人潮,明月和田葭來到了一個長達數裏的龐大隊伍邊上。走在最前麵的是扛迎神旗幡的壯漢,旗幟上畫著社神的模樣,後麵還跟著一群鼓瑟吹笙的民間樂手,再後麵才是拈香敬神的人,一般都是老者在前,又排成長長的隊列。
看著那群人五花八門的衣著,明月不由咋舌,這簡直是狂歡節遊行啊。
田葭對明月說,這一長列要在城中巡行,經過每個裏閭門前,每家每戶都會擺好香案來接神,這個隊伍便是這次秋社的核心,臨淄人潮就是隨著他們而動。
明月和田葭對視一眼,也跟著一起走,迎神的隊伍巡行過後,就固定在某個空闊的地方,便於敬神及演出節目,無非還是角抵、鬥雞等。
不過也有不知哪裏鬧出來的倡優侏儒扮著鬼臉,表演雜技,但見他們雖然身材短小,卻眉飛色舞,身板俱活,時不時說著粗俗一動的俚語,做著滑稽動作引百姓發笑。
明月看到,他的對麵,同樣是一對年輕的男女,被這群倡優逗得腰都要笑彎下來了,不由暗道有那麽好笑麽?難道是自己笑點太高?不過看著旁邊田葭也掩口忍俊不禁,他頓時醒悟,在這娛樂活動貧乏的古代,這已經足以讓人開懷了。
祭社就是古代的狂歡節,為人們提供了娛神的場合,而娛神的場合又被百姓們營造成娛人的歌舞宴飲。對普通百姓而言,這樣的日子一年沒幾次,人們借著娛神的機會,擊鼓喧鬧,縱酒高歌。咚咚的鼓樂猶如春雷陣陣,喚醒大地,催生萬物,令群情激奮,酒精則刺激了他們的大膽,做出一些平日不敢做的事來,放聲的大笑,緩解了耕作奔走的勞累。
受氣氛影響,田葭的手握得也沒那麽緊張了,隻是汗津津的,她不由偏頭,想看看長安君的表情,卻發現他正抬頭看著漸漸升起的月亮,似乎是在計算著時間,又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麽……
田葭還沒來得及張口問他,這時候又是一聲大鼓敲響,笙簫並作,倡優侏儒們紛紛退散,接下來,就輪到了社日的重頭戲……
被人群圍觀的娛神隊伍裏,走出了一群頭戴猙獰麵具的男人,那模樣似熊非熊,似虎而近鬼,看上去神秘可畏,一個個手持戈、盾等物,伴隨著鑼鼓聲,又唱又舞,跳起了大神。
裏麵有的人注重舞,有的注重唱。舞姿笨拙而簡陋,讓人想到遠古,由於頭戴麵具,唱出的聲音低啞不清,也像幾百年前傳來。
“是儺戲。”田葭向明月解釋道。
“他們頭上戴著的是儺麵,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末裳,執戈揚盾,模仿殷商時的大祭方相氏,以驅鬼逐疫、消災納吉……”
明月了然,儺戲,這也是商周之時就流傳下來,一直延續到兩千年後的傳統,它的普通意義,是指在特定季節驅逐疫鬼的祭儀。人們埋頭勞作了大半年,要抬起頭來與神對對話,要扭動一下身子,自己樂一樂,也讓神樂一樂了,要把討厭的鬼疫,狠狠地趕一趕了。
齊魯之地對儺戲尤其看重,據說孔子有一次遇到鄉人行儺,就穿著朝服恭敬地站在廟之阼階觀看。
不過普通百姓可沒有儒家聖賢那樣古板,他們在儺戲進行的同時,也一齊舉臂高唿,氣氛山唿海動,震撼了明月,也震撼了全城!
子曰,敬鬼神而遠之。
對神,百姓們既有點謙恭畏懼,又不想失去自尊,表情頗為難做,幹脆戴上麵具,把人、神、巫、鬼攪成一氣,在渾渾沌沌中歌舞唿號,簡直分不清是對上天的祈求,還是對上天的強迫。反正,肅穆的朝拜氣氛是不存在的,湧現出來的是一股蠻赫的精神狂潮:鬼,去你的吧!神,你看著辦吧!
如此來迴折騰一番,演出舞台已延伸為整個莊嶽之間,包括明月他們在內,所有的圍觀者都已裹卷其間,仿佛整個城市都在齊心協力地集體驅妖。鬆木點亮的火光在月色下閃動,高舉的旗幡一次次舉向夜空,倒也氣勢奪人。
人潮洶湧,明月同樣被卷入其中,甚至連幾名侍衛也被衝散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是之前未曾想到的。他隻能緊緊攢住田葭的手,要是她也失散了,今夜的計劃就要打折扣了。
努力擠開人群,他與她並肩站到了路旁一口井的沿上,這時候再看秋社儺戲,在這漆黑的深夜,火把翻滾,看著舉火把的百姓們臉上滿是亮閃閃的汗珠,努力向四麵八方散去,似乎要靠著自己的人多勢眾,驅趕著鬼魂離開,那火把,那儺戲,全都迤邐而去。
明月再度抬頭看了看月亮,算算時間,與舒祺約定好的時間就快到了……
不過就在這時,他卻發現,有一名頭戴木製儺麵的扮演者似乎喝醉了酒,走迷了路,正離開朝城池四麵八方湧去的人群,朝他這邊靠了過來……
明月皺了皺眉,他的侍衛被人潮擠散,不知蹤跡,於是他猶豫了一下後,摸了摸腰間的劍,擋在了田葭麵前。
為了讓儺戲更火熱,扮演者事先都是喝過酒的,明月以為那是個醉漢,亮出劍嚇唬一番就足夠了。
誰還不等他開口,那人走了幾步後,卻突然抽出了藏在懷裏的一把短劍,大步流星地朝他衝了過來,口中還大聲喊道:“趙國小兒受死!”
明晃晃的劍刃距離明月隻有數步之遙,他不會認錯,雖然戴著麵具,但那人的身形比舒祺高,步伐比舒祺慢,握劍的姿勢也大不相同……
他不是舒祺!
這是他們計劃之外的,一場真正的刺殺!
冰涼涼的小手被熱乎乎的手掌牽著,田葭感覺十分恍惚,緊張之情溢於言表,但在幾次試圖掙脫都因為自己渾身無力而失敗後,她又不想聲張引人注目,也似認命似的,垂下頭,任由長安君牽著她走。
於是在旁人看起來,這無疑是一對在秋社日約會的戀人。
春秋之世,淫奔野合之風盛行,男女自行婚配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百年前,墨子來齊國時就曾感慨過,“燕之有祖,當齊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雲夢也,此男女之所屬而觀也。”意思是這些地方,都是各國年輕男女私會的好地方,對於士與女攜手同行,臨淄人已經習以為常,就算他們濃情蜜意時,尋一處草叢鑽進去野合,也見慣不慣。
秋社日,人們比平常多了幾分寬容,這是一年中禮製最鬆弛的時候,也是最容易懷上私生子的日子。
身旁有侍衛親從撥開湧來的人潮,所以滿身是汗的百姓擠不到他們,明月一邊緊緊拉著少女的手,一邊偏頭不住與她說話。
“我現在明白,當年那魯莊公為何非得微服如齊觀社了,邯鄲雖是北方大城,但春秋兩社,都不如臨淄熱鬧。”
“已經大不如前了,父親說,他在莊嶽之市做市掾官時,社日還要更喧鬧幾分。”
說起父親,田葭似乎不那麽緊張了,畢竟眼前一切都是她熟悉的場景,小時候每逢社日,父親母親也會微服帶她和弟弟來這裏看熱鬧,畢竟這是田單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也算田葭的老家。從小大大,她幾乎嚐遍了秋社上販賣的各種食物,與齊王所賜淡然無味的社酒、社肉不同,喜愛享受的臨淄人製作了許多名義上奉獻給神,實際上也滿足人口腹之欲的糕點,魯班發明的磨已經在齊國普及,催生了食物上的創意和革新。
一邊與田葭在路邊攤販處停留,品嚐著秋社日的各種食物,明月也在觀察這展現民間百態的古老活動。
他記得中學時,學過魯迅一篇名叫《社戲》的文章,說的就是社日聚會的情形。這社日曆史悠久,至少在春秋時就在中原十分普遍了。這種民間聚會,是祭祀演變而來的,一般來說,春社祭祀土地,祈求土地賜予糧食,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秋社是收獲的季節,也要狂歡。
在趙國,秋社當在立秋之後,但在齊國,卻把它提前到了夏收和秋收之間的七月一日。
百姓不但通過作社活動表達他們對獲得豐收的期盼,同時也借以開展娛樂,集會競技,作社表演。放眼望去,但見眾人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殷富的臨淄市民在街上舉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惹來更多的人觀看。
各個攤販商賈也乘機做起了小生意,他們火爐中升騰起來的熱氣,讓人會以為自己身處仲夏夜,整條大街都是熱火朝天的感覺,貫穿城池的溝渠附近有風吹來,但是刮不走這座城市的火熱和激情。
不過歸根結底,社日名義上依然是獻給神明的娛樂,隨著人潮,明月和田葭來到了一個長達數裏的龐大隊伍邊上。走在最前麵的是扛迎神旗幡的壯漢,旗幟上畫著社神的模樣,後麵還跟著一群鼓瑟吹笙的民間樂手,再後麵才是拈香敬神的人,一般都是老者在前,又排成長長的隊列。
看著那群人五花八門的衣著,明月不由咋舌,這簡直是狂歡節遊行啊。
田葭對明月說,這一長列要在城中巡行,經過每個裏閭門前,每家每戶都會擺好香案來接神,這個隊伍便是這次秋社的核心,臨淄人潮就是隨著他們而動。
明月和田葭對視一眼,也跟著一起走,迎神的隊伍巡行過後,就固定在某個空闊的地方,便於敬神及演出節目,無非還是角抵、鬥雞等。
不過也有不知哪裏鬧出來的倡優侏儒扮著鬼臉,表演雜技,但見他們雖然身材短小,卻眉飛色舞,身板俱活,時不時說著粗俗一動的俚語,做著滑稽動作引百姓發笑。
明月看到,他的對麵,同樣是一對年輕的男女,被這群倡優逗得腰都要笑彎下來了,不由暗道有那麽好笑麽?難道是自己笑點太高?不過看著旁邊田葭也掩口忍俊不禁,他頓時醒悟,在這娛樂活動貧乏的古代,這已經足以讓人開懷了。
祭社就是古代的狂歡節,為人們提供了娛神的場合,而娛神的場合又被百姓們營造成娛人的歌舞宴飲。對普通百姓而言,這樣的日子一年沒幾次,人們借著娛神的機會,擊鼓喧鬧,縱酒高歌。咚咚的鼓樂猶如春雷陣陣,喚醒大地,催生萬物,令群情激奮,酒精則刺激了他們的大膽,做出一些平日不敢做的事來,放聲的大笑,緩解了耕作奔走的勞累。
受氣氛影響,田葭的手握得也沒那麽緊張了,隻是汗津津的,她不由偏頭,想看看長安君的表情,卻發現他正抬頭看著漸漸升起的月亮,似乎是在計算著時間,又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麽……
田葭還沒來得及張口問他,這時候又是一聲大鼓敲響,笙簫並作,倡優侏儒們紛紛退散,接下來,就輪到了社日的重頭戲……
被人群圍觀的娛神隊伍裏,走出了一群頭戴猙獰麵具的男人,那模樣似熊非熊,似虎而近鬼,看上去神秘可畏,一個個手持戈、盾等物,伴隨著鑼鼓聲,又唱又舞,跳起了大神。
裏麵有的人注重舞,有的注重唱。舞姿笨拙而簡陋,讓人想到遠古,由於頭戴麵具,唱出的聲音低啞不清,也像幾百年前傳來。
“是儺戲。”田葭向明月解釋道。
“他們頭上戴著的是儺麵,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末裳,執戈揚盾,模仿殷商時的大祭方相氏,以驅鬼逐疫、消災納吉……”
明月了然,儺戲,這也是商周之時就流傳下來,一直延續到兩千年後的傳統,它的普通意義,是指在特定季節驅逐疫鬼的祭儀。人們埋頭勞作了大半年,要抬起頭來與神對對話,要扭動一下身子,自己樂一樂,也讓神樂一樂了,要把討厭的鬼疫,狠狠地趕一趕了。
齊魯之地對儺戲尤其看重,據說孔子有一次遇到鄉人行儺,就穿著朝服恭敬地站在廟之阼階觀看。
不過普通百姓可沒有儒家聖賢那樣古板,他們在儺戲進行的同時,也一齊舉臂高唿,氣氛山唿海動,震撼了明月,也震撼了全城!
子曰,敬鬼神而遠之。
對神,百姓們既有點謙恭畏懼,又不想失去自尊,表情頗為難做,幹脆戴上麵具,把人、神、巫、鬼攪成一氣,在渾渾沌沌中歌舞唿號,簡直分不清是對上天的祈求,還是對上天的強迫。反正,肅穆的朝拜氣氛是不存在的,湧現出來的是一股蠻赫的精神狂潮:鬼,去你的吧!神,你看著辦吧!
如此來迴折騰一番,演出舞台已延伸為整個莊嶽之間,包括明月他們在內,所有的圍觀者都已裹卷其間,仿佛整個城市都在齊心協力地集體驅妖。鬆木點亮的火光在月色下閃動,高舉的旗幡一次次舉向夜空,倒也氣勢奪人。
人潮洶湧,明月同樣被卷入其中,甚至連幾名侍衛也被衝散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是之前未曾想到的。他隻能緊緊攢住田葭的手,要是她也失散了,今夜的計劃就要打折扣了。
努力擠開人群,他與她並肩站到了路旁一口井的沿上,這時候再看秋社儺戲,在這漆黑的深夜,火把翻滾,看著舉火把的百姓們臉上滿是亮閃閃的汗珠,努力向四麵八方散去,似乎要靠著自己的人多勢眾,驅趕著鬼魂離開,那火把,那儺戲,全都迤邐而去。
明月再度抬頭看了看月亮,算算時間,與舒祺約定好的時間就快到了……
不過就在這時,他卻發現,有一名頭戴木製儺麵的扮演者似乎喝醉了酒,走迷了路,正離開朝城池四麵八方湧去的人群,朝他這邊靠了過來……
明月皺了皺眉,他的侍衛被人潮擠散,不知蹤跡,於是他猶豫了一下後,摸了摸腰間的劍,擋在了田葭麵前。
為了讓儺戲更火熱,扮演者事先都是喝過酒的,明月以為那是個醉漢,亮出劍嚇唬一番就足夠了。
誰還不等他開口,那人走了幾步後,卻突然抽出了藏在懷裏的一把短劍,大步流星地朝他衝了過來,口中還大聲喊道:“趙國小兒受死!”
明晃晃的劍刃距離明月隻有數步之遙,他不會認錯,雖然戴著麵具,但那人的身形比舒祺高,步伐比舒祺慢,握劍的姿勢也大不相同……
他不是舒祺!
這是他們計劃之外的,一場真正的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