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日暮將至,望著長安君出門登車而去,平原君、公孫龍、馮忌三人也放下了相送作揖的手。
眼看馬車漸行漸遠,公孫龍露出了一絲苦笑。
“我公孫龍三十年來,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除了已逝的莊子外,再也沒有人能駁倒我,稷下墨家裏那些也在鑽研名實的人也做不到,誰料今日卻被年紀輕輕的長安君給教訓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誠哉斯言……公孫龍非人,嘿,也虧長安君想得出來!”
在方才的辯論裏,長安君一開場就拋出了“公孫龍非人”的命題,引發了滿堂大笑,然後他就當著公孫龍的麵,口若懸河地“證明”起這個命題來。
“公孫龍非人,可乎?”曰:“可。”
曰:“何哉?”曰:“人者,所以命形也。公孫龍者,所以命名也。命名者,非命形也,故曰公孫龍非人……”
這是指著鼻子罵人咧,但公孫龍卻隻能吹胡子瞪眼,因為這就是他用來證明“白馬非馬”的那套邏輯啊。
作為一個大學裏玩過辯論社,多次擔任辯手,又經曆了唯物主義辯證法十多年熏陶的現代青年,明月自然清楚,“白馬非馬”並非詭辯,這一論述的關鍵,在於理解其邏輯連詞“非”上。
這裏的“非”,可以引申為“不是”,也可以是“不等於”“不屬於”,也就有“包含於”和“等價於”的邏輯關係。
公孫龍就是從“白馬不等於馬”的事實,詭辯為“白馬不是馬”。利用數學中的集合論可以解決個問題,但要臨時解釋清楚那些概念也是件麻煩事,更不用說,要和靠嘴皮子吃飯的公孫龍理清這邏輯上的關係,著實不易。
明月也不想多費時間,便偷了個懶,直接用了一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以巧破之!
白馬非馬?可以啊,但是你非要證明白馬不是馬的話,那順便也把公孫龍不是人證明了吧!
麵對長安君耍賴似的奇特手段,公孫龍頓時哭笑不得。
更麻煩的是,別看長安君剛才十分謙虛,以後學晚輩自居,可一旦坐到公孫龍對麵,卻咄咄逼人,每句話都條理清晰。公孫龍想要轉移話題的嚐試,都被他擋了迴來,不得不正視“公孫龍非人”這個命題。
這下子,公孫龍就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中,他已經不再是和長安君辯駁,而是在和自己的固有邏輯辯駁,他總不是真的一本正經地證明自己不是人吧。
自相矛盾之下,這場辯論也就繼續不下去了。
最後,還是平原君再次站出來打圓場,判了二人一個“和局”,讓公孫龍有一個台階下。
長安君也沒有窮追不舍,禮貌地笑笑就鳴金收兵,但是公孫龍心裏清楚,今日的辯難,是自己栽跟頭了。
離開的時候,長安君似乎是意猶未盡,便對公孫龍如此說:
“先生才思敏捷,趙光望塵莫及,今日隻是討巧胡說,冒犯先生了。在我看來,除了《白馬論》外,先生的《指物論》、《名實論》、《堅白論》、《通變論》等,都是博大精深的知識。可從先生近些年的作為來看,是不是有點在蝸牛殼裏做學問了……”
公孫龍一驚:“公子此言何意?”
長安君道:“先生近幾年很少整理規律,而是沉迷於辯難了罷?雞有三足、人有三隻耳朵,這些看上去艱澀荒謬的論點,先生最喜歡用它們來和人辯論。可即便在口舌上勝過了別人又有何用呢?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世上大多數人,依然認為白馬就屬於馬,正常人也不可能有三隻耳朵,事實如此,難以更改。所以才對名家不以為然,名家也沒辦法像儒、墨那樣成為顯學。”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先生離堅白的初衷是讓世人認識到名與形是可分的概念,世人可能不大理解,但是小子卻能夠理解。我相信名家的判斷是正確的,眼前的世界,萬事萬物都有普遍聯係,並且在不斷運動變化,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可能與現實、相對與絕對,辨析這些關係,以達到正名實,化天下的目的,這就是名家正在做的事情。”
“隻是,辯證應該是思辯與實證合一,缺一不可,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想要光大名家,隻靠一些博人眼球的悖論,而不去實證讓眾人信服,可乎?趙光言止於此,還望先生三思。”
“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
這是引用孔子的一句話,公孫龍若有所思,覺得長安君想說的東西,不止於此。
平原君趙勝以為他還在意剛才的勝負,便在旁安慰道:“隻是切磋而已,先生不必太過在意,當年的孔子,也曾經被兩小兒辯日給難倒了。我這侄兒,也就有點急智罷了。”
話雖如此,但平原君一想到方才二人探討“公孫龍非人”時,長安君滿臉認真,公孫龍一臉尷尬的樣子,就忍俊不禁,掩口而笑,笑完才向公孫龍道歉。
公孫龍清楚自己這位金主的德行,不以為忤,卻嚴肅地說道:“主君啊,這可不僅僅是一場切磋的問題,這件事隻要傳播出去,我公孫龍必然淪為九流十家的笑柄。日後再與人辯難,別人都不用說其他,隻用拎出‘公孫龍非人’來堵我嘴便可,從此以後,白馬非馬,我名家最引以為傲的命題,就難以辯下去了……”
公孫龍在那裏為名家的未來擔憂,平原君也說不出更多安慰他的話,沉默半響,便迴頭遷怒馮忌道:“子諱,你今日告知我長安君已至門外,讓我去邀請他來家中,我一一照做,其後你又揶揄長安君與公孫先生辯難,是何用意?”
馮忌笑道:“不瞞主君,臣確實是想試探試探長安君。”
“試探?”平原君大奇:“他一個孺子,有何好試探的?”
馮忌卻嚴肅地說道:“事到如今,主君還覺得長安君是能輕與之輩麽?”
於是,馮忌就將手下門客在邯鄲大街上看到的那一幕告知了平原君。長安君得上百名遊俠投效,卻沒有像尋常公子那樣盡數收納,而是對他們加以甄別篩選,還約定讓他們三日後再來。
“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雖然不知道他三日後還會玩出什麽花樣來,但在臣看來,長安君的心思,深沉得可怕啊。今日與公孫先生辯難後,臣更發現他有幾分急智。此子讓人琢磨不透,日後必然不可限量,臣現在已經後悔去市肆宣揚長安君的事跡,為他博取名望了。”
馮忌苦口婆心地說道:“主君,你可萬萬不能因為他年紀小而掉以輕心,否則,不出十年,長安或將取代平原,成為趙國最有名望的公子!”
眼看馬車漸行漸遠,公孫龍露出了一絲苦笑。
“我公孫龍三十年來,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除了已逝的莊子外,再也沒有人能駁倒我,稷下墨家裏那些也在鑽研名實的人也做不到,誰料今日卻被年紀輕輕的長安君給教訓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誠哉斯言……公孫龍非人,嘿,也虧長安君想得出來!”
在方才的辯論裏,長安君一開場就拋出了“公孫龍非人”的命題,引發了滿堂大笑,然後他就當著公孫龍的麵,口若懸河地“證明”起這個命題來。
“公孫龍非人,可乎?”曰:“可。”
曰:“何哉?”曰:“人者,所以命形也。公孫龍者,所以命名也。命名者,非命形也,故曰公孫龍非人……”
這是指著鼻子罵人咧,但公孫龍卻隻能吹胡子瞪眼,因為這就是他用來證明“白馬非馬”的那套邏輯啊。
作為一個大學裏玩過辯論社,多次擔任辯手,又經曆了唯物主義辯證法十多年熏陶的現代青年,明月自然清楚,“白馬非馬”並非詭辯,這一論述的關鍵,在於理解其邏輯連詞“非”上。
這裏的“非”,可以引申為“不是”,也可以是“不等於”“不屬於”,也就有“包含於”和“等價於”的邏輯關係。
公孫龍就是從“白馬不等於馬”的事實,詭辯為“白馬不是馬”。利用數學中的集合論可以解決個問題,但要臨時解釋清楚那些概念也是件麻煩事,更不用說,要和靠嘴皮子吃飯的公孫龍理清這邏輯上的關係,著實不易。
明月也不想多費時間,便偷了個懶,直接用了一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以巧破之!
白馬非馬?可以啊,但是你非要證明白馬不是馬的話,那順便也把公孫龍不是人證明了吧!
麵對長安君耍賴似的奇特手段,公孫龍頓時哭笑不得。
更麻煩的是,別看長安君剛才十分謙虛,以後學晚輩自居,可一旦坐到公孫龍對麵,卻咄咄逼人,每句話都條理清晰。公孫龍想要轉移話題的嚐試,都被他擋了迴來,不得不正視“公孫龍非人”這個命題。
這下子,公孫龍就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中,他已經不再是和長安君辯駁,而是在和自己的固有邏輯辯駁,他總不是真的一本正經地證明自己不是人吧。
自相矛盾之下,這場辯論也就繼續不下去了。
最後,還是平原君再次站出來打圓場,判了二人一個“和局”,讓公孫龍有一個台階下。
長安君也沒有窮追不舍,禮貌地笑笑就鳴金收兵,但是公孫龍心裏清楚,今日的辯難,是自己栽跟頭了。
離開的時候,長安君似乎是意猶未盡,便對公孫龍如此說:
“先生才思敏捷,趙光望塵莫及,今日隻是討巧胡說,冒犯先生了。在我看來,除了《白馬論》外,先生的《指物論》、《名實論》、《堅白論》、《通變論》等,都是博大精深的知識。可從先生近些年的作為來看,是不是有點在蝸牛殼裏做學問了……”
公孫龍一驚:“公子此言何意?”
長安君道:“先生近幾年很少整理規律,而是沉迷於辯難了罷?雞有三足、人有三隻耳朵,這些看上去艱澀荒謬的論點,先生最喜歡用它們來和人辯論。可即便在口舌上勝過了別人又有何用呢?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世上大多數人,依然認為白馬就屬於馬,正常人也不可能有三隻耳朵,事實如此,難以更改。所以才對名家不以為然,名家也沒辦法像儒、墨那樣成為顯學。”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先生離堅白的初衷是讓世人認識到名與形是可分的概念,世人可能不大理解,但是小子卻能夠理解。我相信名家的判斷是正確的,眼前的世界,萬事萬物都有普遍聯係,並且在不斷運動變化,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可能與現實、相對與絕對,辨析這些關係,以達到正名實,化天下的目的,這就是名家正在做的事情。”
“隻是,辯證應該是思辯與實證合一,缺一不可,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想要光大名家,隻靠一些博人眼球的悖論,而不去實證讓眾人信服,可乎?趙光言止於此,還望先生三思。”
“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
這是引用孔子的一句話,公孫龍若有所思,覺得長安君想說的東西,不止於此。
平原君趙勝以為他還在意剛才的勝負,便在旁安慰道:“隻是切磋而已,先生不必太過在意,當年的孔子,也曾經被兩小兒辯日給難倒了。我這侄兒,也就有點急智罷了。”
話雖如此,但平原君一想到方才二人探討“公孫龍非人”時,長安君滿臉認真,公孫龍一臉尷尬的樣子,就忍俊不禁,掩口而笑,笑完才向公孫龍道歉。
公孫龍清楚自己這位金主的德行,不以為忤,卻嚴肅地說道:“主君啊,這可不僅僅是一場切磋的問題,這件事隻要傳播出去,我公孫龍必然淪為九流十家的笑柄。日後再與人辯難,別人都不用說其他,隻用拎出‘公孫龍非人’來堵我嘴便可,從此以後,白馬非馬,我名家最引以為傲的命題,就難以辯下去了……”
公孫龍在那裏為名家的未來擔憂,平原君也說不出更多安慰他的話,沉默半響,便迴頭遷怒馮忌道:“子諱,你今日告知我長安君已至門外,讓我去邀請他來家中,我一一照做,其後你又揶揄長安君與公孫先生辯難,是何用意?”
馮忌笑道:“不瞞主君,臣確實是想試探試探長安君。”
“試探?”平原君大奇:“他一個孺子,有何好試探的?”
馮忌卻嚴肅地說道:“事到如今,主君還覺得長安君是能輕與之輩麽?”
於是,馮忌就將手下門客在邯鄲大街上看到的那一幕告知了平原君。長安君得上百名遊俠投效,卻沒有像尋常公子那樣盡數收納,而是對他們加以甄別篩選,還約定讓他們三日後再來。
“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雖然不知道他三日後還會玩出什麽花樣來,但在臣看來,長安君的心思,深沉得可怕啊。今日與公孫先生辯難後,臣更發現他有幾分急智。此子讓人琢磨不透,日後必然不可限量,臣現在已經後悔去市肆宣揚長安君的事跡,為他博取名望了。”
馮忌苦口婆心地說道:“主君,你可萬萬不能因為他年紀小而掉以輕心,否則,不出十年,長安或將取代平原,成為趙國最有名望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