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自然也是荀彧矛盾重重的原因。


    自己自生來開始皆為漢臣,祖宗世代都食漢祿,自然要為君分憂。


    如此國家危亡之際,自己身為漢臣,又豈能輔佐於國賊。


    曹操對自己卻又有知遇之恩,曹操更是如此,信任自己。


    如此這般便使得荀彧陷入自我矛盾當中無法自拔,尤其是半路又殺出這麽一個顧澤,此人原本便是曹丞相之對手。


    現如今卻又盡心盡力輔佐於曹丞相,而且曹丞相對此人更是如此信任,言聽計從。


    應當如何是好啊?


    自己又當何去何從?倘若日後仍然對曹操言聽計從,曹操當真一同九州豈不是顛覆漢室?


    自己身為漢臣,可實則卻為漢賊也,是違背了祖宗,違背了祖宗的江山社稷。


    若真有一天死去,自己又有何顏麵麵對漢朝列為先帝,又有何臉麵麵對自己的祖宗?


    他心裏清楚,帶到曹操一統天下之計便是漢室滅亡之時。


    可這個句號他並不希望是由他的手所繪製,希望漢朝在他的眼皮底下滅亡自己非但不能幫忙,反而還要助紂為虐。


    如此一來,且先不說自己日後如何,哪怕千秋萬代之後,史書又應當如何評價自己?


    自己為漢朝賊子,祖宗數輩食君奉祿,最終卻顛覆漢室,成為了一國之賊,更與那國賊曹操助紂為虐殘害漢朝江山。


    想到這兒。荀彧便覺得自己胸口發悶。那般難受的感覺再次湧現他的心裏越發的覺得自己現如今的所作所為是何等離譜。


    靜下來再做思考,如若就此作罷,或是曹操在大軍抵達赤壁之時,八十萬大軍化為灰燼。


    如此一來,孫權,劉備勢大,三足鼎立之勢便成。


    那日後又應當蔓延多少時日的戰火?戰火蔓延,受傷的絕不可能是這幕後的勢力。


    永遠都是百姓啊。


    南方未曾平定,北方腹背受敵,以許都為中心。周邊地區早已想要誅殺曹操。


    赤壁之戰若當真兵敗曹軍示弱之際,便是其他勢力舉兵反抗之時。


    到那時以北方作為中心三個方向都會全部點燃戰火,戰火迅速擴大會蔓延,最終便會燒向百姓,尤其是這許都城中的百姓。


    戰亂四起,百姓便民不聊生,像這般的艱難困苦又有何時才能結束?


    究竟在何等時日才能恢複天下和平?


    越是這麽想,就越令荀彧感到進退兩難,這樣的矛盾在他的心裏更是久久不能平靜。


    即便在使用無數個理由來說服自己,為了能夠盡快結束戰火,為了能讓天下百姓恢複往日和平,


    他才不惜以此為代價,對曹操進行輔佐。


    可是內心卻始終無法說服自己,他很清楚現在自己心中所想的這一切也不過都隻是欺騙自己而已,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原因。


    若是天下未曾平定,北方再起狼煙,華夏大地再次與大一統失之交臂,那戰火至少還要再蔓延半百年。


    真到那時自己究竟是一個堅守劉漢風骨的偉人,還是一個是戰火蔓延了數十年的奸臣。


    極難評說。


    實在難以決絕呀!


    坐在府中,荀彧喝著茶水,唉聲長歎,如今更是滿目愁容,實在難以決絕呀!


    突然間傳來的龐大信息量,讓他自己所堅守的一切事情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可正當就在此決絕之際。


    管家衡臣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他已經是府上的老管家了,荀彧對此人極為信任,此人極其善於醫術,自小便失從於華佗,學習了醫人之術,且還鑽研藥理,既是自己府上的管家,又是自己的仆從。


    不過在此之前,他曾侍候於月旦評許昭曾擔任許昭的仆從。


    不過後來由於某種機緣巧合,衡臣便來到了自己府上任職。


    “衡臣啊。”


    荀彧有氣無力的,這是打了聲招唿,衡臣卻連忙上前拜理。


    看這樣子他定然有事兒,因為平日裏老管家衡臣就很少與自己主動交流私事。


    反而時時刻刻都是給自己保養身體或是以處理自己的事務為先,從不越界。


    “老爺,我有一事要向老爺稟報。”


    “說吧。”


    “是月旦平許昭先生來了。”


    “是要向老爺稟報,設定在下月15日後召開月旦評的事情。”


    這件事兒倒是讓荀彧來了些興致,使得原本便是心灰意冷的荀彧也逐漸煥發了些許生機。


    “既然如此,此事在何處進行?”


    “泰山之巔!”


    荀彧雙眼放光,麵懷期待之色,月旦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其內部的評選結果將決定獲得評選結果的人在華夏九州之內的巨大影響力。


    此影響力並非僅局限於一時,甚至會影響一世,哪怕在千秋萬代之後,此名仍然可流傳千古。


    此位於泰山之巔,竟然要開次舉辦如此規模龐大的月旦評,顯然這一點既超出了荀彧的想象,卻也在自己的預料之中。


    畢竟據上次為止,直到現在已經年過許久,也是應該有下一次的評說。


    比起這個他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且在剛剛,從赤壁而來,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書信已經送到了荀彧府上。


    荀彧接過書信,瀏覽其中內容。


    “不知荀彧先生近來可好,許昌之地動亂不堪,孤於赤壁之中,率百萬之眾與江東士族久戰加持,未曾明確,今番糧草接濟囑托於荀彧先生,已備我軍中將士受用。”


    “先生當速備糧草,加急送往赤壁,不得有任何延誤。”


    果然是催糧書信。荀彧一聽,果然糧草接濟不足,遠在赤壁的八十三萬大軍正是用良之際。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曹操大兵遠征,由北方一路向南直至江東,其路途遙遠。


    士兵多為疲憊不說,倘若糧草得不到供應,便會使得這八十三萬大軍不攻自破。


    特此曹操寫書信一封送往許昌要求荀彧加急籌糧要在第一時間急送至江東赤壁之地。


    荀彧思索一番,這才想到送來書信的士兵仍然跪在地上等待消息。


    “你先下去,迴頭糧草自然送達,且讓我先行儲備。”


    “是!”


    送往書信的士兵下去休息。


    荀彧則是有所思考,曹丞相大軍糧草已經供應不足,若是自己無法在第一時間送糧,如若此事被周瑜察覺,勢必轉手為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筆長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筆長生並收藏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