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荊州氏族們稍加幫襯,要聚集三五萬兵馬應該不是難事,到時候再趁著孫曹開戰的機會,奪取荊州的南部長沙、零陵、桂陽等幾個郡縣,不怕羽翼不成!


    “孔明!”


    “一切都看你的了!”


    “這一次,我要讓我的兩位兄弟和所有文武,知道我選孔明代替顧澤,絕非魯莽之舉,而是明智之行!”


    ……


    荊州,襄陽。


    “四哥,有人給你來信了,你可知是誰麽?”


    馬謖雖然隻有十二三歲,但憑借超凡的才學,已經開始過問馬家府中上下的決策了。


    “是誰?”


    馬良剛剛從刺史府迴來,還沒有來得及更衣,聽到幼弟說話,好奇的問道。


    “誰?”


    馬謖輕佻的一笑:“乃是荊州的第一大才子,人中龍鳳的那位!”


    馬良往前一步,睜大了眼睛,試探著問道:“你是說臥龍諸葛……”


    馬謖調皮的做了個鬼臉:“就是他!現在信使就在門外,四哥,你怎麽說?”


    馬謖少年成名,遠近唿為神童,連水鏡先生司馬徽都對他讚賞有加。


    唯獨諸葛亮隱居隆中,對他不理不睬,甚至有幾次馬謖想要求見諸葛亮,與他論道一較高下,都被諸葛亮斷然拒絕了。


    因此馬謖對諸葛亮並無好感,甚至認為諸葛亮有名無實,乃是個欺世盜名之輩。


    但在一個月前,當劉備三顧茅廬,拜諸葛亮為首席軍師的時候,荊州的氏族紛紛前往新野慶賀,四個馬良便代表馬家,第一個趕到了新野。


    “不必說了,趕走!趕走!”


    聽到“孔明”這兩個字,一向沉穩的馬良,如同遭受了蛇咬一般,麵色慌張的連連擺手!


    “四哥,你不想看看孔明找你,有什麽事麽?”


    馬謖微微笑著,走過去摟住四個馬良的脖子,壞笑著說道。


    “不管是有什麽事,我皆不見之!”


    馬良從桌上端起茶碗,麵色嚴肅的說道。


    “給我轟走了!”


    “我前腳才從刺史府裏麵見了曹丞相迴來,他便差信使來給我下書?”


    “諸葛亮居心叵測,是想讓我馬家從此無後麽!”


    昔日第一個趕往新野參加諸葛亮拜軍師盛宴的馬良,竟然成了此時荊州氏族之中,第一個與諸葛亮劃清界限,反目成仇的人!


    ……


    襄陽城西黃府之中,一片緊張肅殺的氣氛。


    紅油漆的大門緊閉著,連兩旁的角門,角門旁的狗洞都堵得嚴嚴實實。


    似乎整個黃府都已經戒備森嚴,一隻蒼蠅業也休想跑出來。


    “這是我家軍師的書信,望老爺親啟。”


    信使從馬家府中被趕出來之後,早就沒有了初來荊州之時的熱情,所以才將下一站的投遞選在了黃家。


    族長黃承彥乃是軍師諸葛亮的嶽父老泰山,更何況黃承彥膝下無子,早晚偌大的家業,都會由女兒黃月英來繼承。


    而一個女婿半個兒,無兒的女婿更與親兒子沒有什麽區別。總不至於連自己親兒子的書信,也據收吧!


    果然沒有讓信使失望。


    黃承彥並沒有直接給信使吃閉門羹,也沒有拒絕信使的來信。


    隻是迎接書信的,不是黃承彥的兩隻眼睛,而是地上熊熊燃燒的大火盆!


    “你迴去告訴孔明,他要是想我死得快,怕我這塊老骨頭還有他媳婦黃月英在荊州住的安穩,便繼續給我寫信過來!”


    當著使者的麵,黃承彥顫抖著手將那封還沒拆開的信直接扔到了火盆裏,一會兒的功夫便化為了灰燼!


    “我還要準備明日麵見曹丞相的折子,便不留你了!”


    “送客!”


    黃承彥說完拂袖而去,將信使一個人留在了大堂上。


    ……


    龐德公的府邸上,高門深鎖,避而不見。


    蔡瑁的府門倒是大開,但手持大刀的帶甲侍衛殺氣騰騰,似乎隨時都要將信使抓過來一刀砍下腦袋,然後去曹操的麵前以示清白!


    隻有水鏡山莊的水鏡先生司馬徽,並沒有拒客信使,也沒有給他吃閉門羹。


    但卻是在府前的開闊大街上拆開的書信,裝模作樣的看了一眼,然後歸還給了信使:“我隻迴孔明四個字,煩你帶迴:‘好自為之!’”


    “水鏡先生乃天下名士,自然知道我家軍師找你的目的,為何水鏡先生不學那些氏族,直接拒我於千裏之外呢?”


    “我與孔明亦師亦友,我若拒之,大不義也!”


    “那黃承彥接我入府,唯恐被人看到,大門緊閉二門上鎖。為何水鏡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卻在這府前大街之上,堂而皇之的接見我?”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坐鎮荊州的乃是智計過人的曹丞相?掩門閉戶,欲蓋彌彰。”


    “瓜田李下,惹人生疑。我在這毫無遮掩之處,反而顯得我絕無私心!”


    信使敬佩:“果然是老狐狸,老油條!”


    ……


    “報!”


    “報主公!信使迴來了!”


    兩日之後。


    滿懷期待,翹首盼望的劉備,終於迎來了遣往襄陽的信使!


    他等了兩天,心裏也盤算了兩天。


    有諸葛家族的幫助,荊州的諸多氏族,一定會多少給點麵子,隻要能有兩萬兵馬,他就可以東山再起,經略荊州!


    他甚至已經做好了計劃,先南下計取江夏,然後再收江夏之兵,攻取長沙……


    “迴報主公……”


    信使踉踉蹌蹌的邁步走了進來,滿麵皆是菜色。


    “大事如何?”


    劉備雖然看到信使腳步虛浮,身形憔悴,心中疑心重重,但還是忍不住想要先確認荊州氏族資助增援之事。


    “諸葛軍師前後寫了三十封信,遣屬下分送給荊州的大小氏族……”


    信使一邊說著話,一邊從身上的布袋中掏出一個小的皮囊,將裏麵的書信盡皆倒在了地上。


    有的完好無損,有的火漆已經拆開,還有的淩亂散落,似乎被撕成了數瓣。


    “其中有二十封信被直接拒收,並未拆啟。有七封信雖然被開看,但並未留下,又給退了迴來。”


    “還有兩封被撕成了碎片,屬下怕萬一被曹賊的人收起,拚湊起來泄了機密,所以也盡數收了迴來。”


    劉備猶如五雷轟頂,勉強帶著一絲希望問道:“那還有一封呢?”


    使者苦笑了一聲,勉強支撐著說道:“還有一封,是寫給軍師的嶽父黃承彥的,被他當著我的麵連看也沒看,直接扔到了火盆裏……”


    “真天絕我也!”


    劉備如同遭受當頭一棒,頓覺一陣頭暈,兩腿顫顫,站立不穩。


    “噗通!”


    麵前的信使,再也支撐不住,匯報完了工作,直接一頭栽在地上,先於劉備昏了過去。


    三天來,長途跋涉,他一粒米未進。


    那些諸葛亮的氏族好友,不但將他的書信拒之門外,連一個饃饃都沒給他。


    而作為劉備的屬下,他又不敢到襄陽的店鋪飯館中吃飯,所以隻好餓著肚子趕迴了樊城。


    “孔明!孔明……”


    劉備雙手扶著桌案,瞬息之間仿佛老了十歲。


    “如今我已內無救援,隻靠你這外麵的拉援救兵了!”


    “若江東再無結盟之意,我寧可自刎堂前!”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筆長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筆長生並收藏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