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的活終於完工,看著裝到袋子裏麵的黃澄澄的玉米粒,所有人都由衷地感覺到喜悅。
柳易青手工打造的小泥爐裏麵填上燃燒正旺的幾塊木炭,李啟超今天提來的五斤的酒壇子直接打掉泥封墩在爐子上麵,下午在鎮上采購的時候買的十幾顆紅棗和桂圓洗淨了扔在酒壇子裏麵,不一會兒功夫,屋裏就充滿了濃鬱的酒香。
“來來來,出鍋啦!”駱泉大喊道。坐在小桌旁邊的人趕緊讓開,熱氣騰騰的飯菜就一一端上了桌。
一人麵前一個大碗,李啟超直接用酒吊子從酒壇裏麵往外舀酒,一人一碗先擺上。郭婧看著眼前的酒碗,露出為難的神色。
“你先嚐嚐。”陳聰聰小聲道,“我在魯省的時候陪著李老師喝過一迴,度數很低的。”
“對對對,你隻要不是酒精過敏,稍微喝一點兒沒事兒。”李啟超也道,“原本也就是十幾度,咱們再用火這麽一溫,又得跑掉不少酒精。在墨城那邊,婦女同誌生了孩子之後就用這種酒燉阿膠或者衝酒蛋,據說補血的效果很好的。天寒地凍的喝點兒酒沒問題的。”
郭婧小心端起酒晚來嚐了嚐,確實不是印象中白酒那種辛辣的口感,反而有些甜甜的味道,而且酒裏麵還泡了紅棗和桂圓,口感確實不錯。
“來來來!”駱泉作為大廚最後一個坐下來招唿道,“大家都把酒舉起來,一方麵呢,是歡迎郭婧、陳聰聰和程琳到我們這兒做客!另一方麵呢,我們這檔節目的第一季馬上就要結束了,這杯酒既是工作總結,也是對於我們這段時間的辛苦的酬謝!來,幹杯!”
“幹碗!”王維大聲糾正道。
“對對對,幹碗!”
郭婧壯著膽子喝了一大口,放下酒碗的時候才發現連陳聰聰麵前的酒碗都空了。她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方辰興奮地道,“我以前最向往的就是這樣的做派,這樣喝酒還真是第一次!”
“那你悠著點兒!”李啟超告誡道,“這酒雖然度數低,但也不是不醉人,你第一次喝這樣的酒,還真不容易把握住量!”
“哎,老李!”駱泉一邊幫著倒酒,一邊問道,“咱這火是不是太旺了?這酒住這麽長時間沒事兒吧?”
“我放炭的時候有數!”李啟超道,“喝酒就得喝熱的,黃酒、白酒不像是啤酒紅酒,咱們的傳統的喝酒的方式就是要溫酒喝。你看《三國演義》裏邊,不管是曹劉煮酒論英雄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那都是喝的熱酒。《紅樓夢》裏邊賈寶玉喝了涼酒還惹了一頓抱怨。這個,才是真真正正的傳統酒文化,到了現在呢?倒是成了‘不喝醉不喝倒那就是沒喝好’了!有些人還真把這個當酒文化整天宣揚!”李啟超一邊說著一邊搖了搖頭。
“老李你這思想夠深刻的哈!”王維道。
“那是!”李啟超自得道,“咱老李現在就是,沒事兒瞎琢磨,你還別說,這有些事兒啊,就怕你琢磨!你看看啊,咱剛才說的,都是無關大雅的小事兒,咱現在說點兒大事兒!”
“什麽大事兒?”駱泉笑嗬嗬地喝了口酒,“美國總統大選咱應該支持誰?”
“哎!”李啟超一拍大腿,“還真讓你說著了!咱就說點兒國家大事兒!你看啊,我們這檔節目呢,在農村拍攝,你們呢,最近也近距離接觸了不少農民兄弟。咱們老是說,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什麽的,最近兩年呢,還有第一書記啊、農業稅取消啊、精準扶貧啊什麽的國家政策。那你們真正解讀過這些東西沒?”
駱泉原本還笑眯眯的,但是一聽李啟超把話題起得這麽高,就慢慢坐直了。王維也眯了眯眼,原本還以為李啟超會繼續說他那“臆想民俗學”,沒想到居然說到了這麽正經的話題。
至於四個年輕人,他們隻有認真聽的份兒。
“你們看啊。”李啟超繼續道,“咱們國家對於農村的改革,從最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到現在的各種各樣的針對農村農業農民的政策,思路其實就一個,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我們最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解決了什麽問題呢?它解決了農業生產中農民勞動積極性的問題!解決了餓肚子的問題!但是呢,問題總是在發展中不斷產生的。農民的溫飽問題基本上解決了,那麽下一步呢?
“我們常說,‘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種糧積極性解決了‘穩’的問題,但是解決不了‘富’的問題。經濟學裏麵的一條核心觀點是,供求關係決定商品價格。等到糧食基本可以滿足消費市場的時候,那麽‘穀賤傷農’的問題就來了。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也就慢慢變得突出了。
“為了解決新出現的問題,政策方麵的措施有哪些呢?農村居民醫療和養老保險、農業稅取消、農機補貼、種子補貼——這些是從政策方麵減少農民的生活成本和生產成本的政策;另外還有,糧食收購保護價、農產品深加工補貼——這是從政策方麵增加農民收入。這兩種政策扶植,是最直接的刺激因素,但是呢,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低的問題。
“為什麽呢?第一,哪怕是在糧食收購保護價的影響下,單純靠種植糧食作物也無法成為中高收入階層,因為人均耕地是有限的。第二,農產品深加工需要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僅靠農民自身是很難解決的。這裏麵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最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影響下,我們的耕地被劃分成了小地塊、責任田,這樣的環境下,哪怕是平原地區,也無法大範圍大規模使用大型農業機械。農業生產依然受困於‘小農’這個因素。
“這種情況又應該怎麽解決呢?第一,農民進城務工。保證他們的合理合法收入、取消戶口遷移限製和進城政策;第二,第一書記下鄉,鼓勵農業專業人才深入農村,科技興農科技富農!
“這都是我們國家的政策因素,但是農村問題現在被完全解決了麽?沒有!問題是什麽呢?政策隻是刺激和促進,更深層次的引導和幫助必須依靠農民自身以及市場因素。
“就比如說,農民進城務工還帶來一個好處是什麽呢?農村耕地使用權的轉移!隻要政府嚴守耕地紅線,就為大規模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開拓了道路。農民進城務工了,耕地棄荒,有人把這些耕地承包下來,付給農民轉包費用,就把小塊的耕地變成了大塊的大範圍的農莊。這樣的農業生產不是我們最早提倡的大農莊經濟麽?這樣的大農莊還能避免當初的大鍋飯的弊端!
“再一個,農村的教育必須常抓不懈。許多偏遠地區的農村,到現在還是掙紮在貧困線以下,主要原因不是資源問題更不是政策問題,而是素質問題。”
“我去!”駱泉一拍大腿,“老李,你這思想深度,太深刻了!”
“對對對!”王維也道,“你這直接就把我們的節目給硬生生拔高了一個高度啊!”
“我們這不是一檔真人秀綜藝節目,而是一檔有深度有內涵的政策解讀訪談類節目!”駱泉舉起酒碗,“老李,為你的思想深度,幹一碗!”
“可是,李老師!”方辰有些疑惑地道,“您想這些,有什麽用呢?”
柳易青手工打造的小泥爐裏麵填上燃燒正旺的幾塊木炭,李啟超今天提來的五斤的酒壇子直接打掉泥封墩在爐子上麵,下午在鎮上采購的時候買的十幾顆紅棗和桂圓洗淨了扔在酒壇子裏麵,不一會兒功夫,屋裏就充滿了濃鬱的酒香。
“來來來,出鍋啦!”駱泉大喊道。坐在小桌旁邊的人趕緊讓開,熱氣騰騰的飯菜就一一端上了桌。
一人麵前一個大碗,李啟超直接用酒吊子從酒壇裏麵往外舀酒,一人一碗先擺上。郭婧看著眼前的酒碗,露出為難的神色。
“你先嚐嚐。”陳聰聰小聲道,“我在魯省的時候陪著李老師喝過一迴,度數很低的。”
“對對對,你隻要不是酒精過敏,稍微喝一點兒沒事兒。”李啟超也道,“原本也就是十幾度,咱們再用火這麽一溫,又得跑掉不少酒精。在墨城那邊,婦女同誌生了孩子之後就用這種酒燉阿膠或者衝酒蛋,據說補血的效果很好的。天寒地凍的喝點兒酒沒問題的。”
郭婧小心端起酒晚來嚐了嚐,確實不是印象中白酒那種辛辣的口感,反而有些甜甜的味道,而且酒裏麵還泡了紅棗和桂圓,口感確實不錯。
“來來來!”駱泉作為大廚最後一個坐下來招唿道,“大家都把酒舉起來,一方麵呢,是歡迎郭婧、陳聰聰和程琳到我們這兒做客!另一方麵呢,我們這檔節目的第一季馬上就要結束了,這杯酒既是工作總結,也是對於我們這段時間的辛苦的酬謝!來,幹杯!”
“幹碗!”王維大聲糾正道。
“對對對,幹碗!”
郭婧壯著膽子喝了一大口,放下酒碗的時候才發現連陳聰聰麵前的酒碗都空了。她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方辰興奮地道,“我以前最向往的就是這樣的做派,這樣喝酒還真是第一次!”
“那你悠著點兒!”李啟超告誡道,“這酒雖然度數低,但也不是不醉人,你第一次喝這樣的酒,還真不容易把握住量!”
“哎,老李!”駱泉一邊幫著倒酒,一邊問道,“咱這火是不是太旺了?這酒住這麽長時間沒事兒吧?”
“我放炭的時候有數!”李啟超道,“喝酒就得喝熱的,黃酒、白酒不像是啤酒紅酒,咱們的傳統的喝酒的方式就是要溫酒喝。你看《三國演義》裏邊,不管是曹劉煮酒論英雄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那都是喝的熱酒。《紅樓夢》裏邊賈寶玉喝了涼酒還惹了一頓抱怨。這個,才是真真正正的傳統酒文化,到了現在呢?倒是成了‘不喝醉不喝倒那就是沒喝好’了!有些人還真把這個當酒文化整天宣揚!”李啟超一邊說著一邊搖了搖頭。
“老李你這思想夠深刻的哈!”王維道。
“那是!”李啟超自得道,“咱老李現在就是,沒事兒瞎琢磨,你還別說,這有些事兒啊,就怕你琢磨!你看看啊,咱剛才說的,都是無關大雅的小事兒,咱現在說點兒大事兒!”
“什麽大事兒?”駱泉笑嗬嗬地喝了口酒,“美國總統大選咱應該支持誰?”
“哎!”李啟超一拍大腿,“還真讓你說著了!咱就說點兒國家大事兒!你看啊,我們這檔節目呢,在農村拍攝,你們呢,最近也近距離接觸了不少農民兄弟。咱們老是說,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什麽的,最近兩年呢,還有第一書記啊、農業稅取消啊、精準扶貧啊什麽的國家政策。那你們真正解讀過這些東西沒?”
駱泉原本還笑眯眯的,但是一聽李啟超把話題起得這麽高,就慢慢坐直了。王維也眯了眯眼,原本還以為李啟超會繼續說他那“臆想民俗學”,沒想到居然說到了這麽正經的話題。
至於四個年輕人,他們隻有認真聽的份兒。
“你們看啊。”李啟超繼續道,“咱們國家對於農村的改革,從最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到現在的各種各樣的針對農村農業農民的政策,思路其實就一個,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我們最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解決了什麽問題呢?它解決了農業生產中農民勞動積極性的問題!解決了餓肚子的問題!但是呢,問題總是在發展中不斷產生的。農民的溫飽問題基本上解決了,那麽下一步呢?
“我們常說,‘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種糧積極性解決了‘穩’的問題,但是解決不了‘富’的問題。經濟學裏麵的一條核心觀點是,供求關係決定商品價格。等到糧食基本可以滿足消費市場的時候,那麽‘穀賤傷農’的問題就來了。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也就慢慢變得突出了。
“為了解決新出現的問題,政策方麵的措施有哪些呢?農村居民醫療和養老保險、農業稅取消、農機補貼、種子補貼——這些是從政策方麵減少農民的生活成本和生產成本的政策;另外還有,糧食收購保護價、農產品深加工補貼——這是從政策方麵增加農民收入。這兩種政策扶植,是最直接的刺激因素,但是呢,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低的問題。
“為什麽呢?第一,哪怕是在糧食收購保護價的影響下,單純靠種植糧食作物也無法成為中高收入階層,因為人均耕地是有限的。第二,農產品深加工需要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僅靠農民自身是很難解決的。這裏麵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最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影響下,我們的耕地被劃分成了小地塊、責任田,這樣的環境下,哪怕是平原地區,也無法大範圍大規模使用大型農業機械。農業生產依然受困於‘小農’這個因素。
“這種情況又應該怎麽解決呢?第一,農民進城務工。保證他們的合理合法收入、取消戶口遷移限製和進城政策;第二,第一書記下鄉,鼓勵農業專業人才深入農村,科技興農科技富農!
“這都是我們國家的政策因素,但是農村問題現在被完全解決了麽?沒有!問題是什麽呢?政策隻是刺激和促進,更深層次的引導和幫助必須依靠農民自身以及市場因素。
“就比如說,農民進城務工還帶來一個好處是什麽呢?農村耕地使用權的轉移!隻要政府嚴守耕地紅線,就為大規模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開拓了道路。農民進城務工了,耕地棄荒,有人把這些耕地承包下來,付給農民轉包費用,就把小塊的耕地變成了大塊的大範圍的農莊。這樣的農業生產不是我們最早提倡的大農莊經濟麽?這樣的大農莊還能避免當初的大鍋飯的弊端!
“再一個,農村的教育必須常抓不懈。許多偏遠地區的農村,到現在還是掙紮在貧困線以下,主要原因不是資源問題更不是政策問題,而是素質問題。”
“我去!”駱泉一拍大腿,“老李,你這思想深度,太深刻了!”
“對對對!”王維也道,“你這直接就把我們的節目給硬生生拔高了一個高度啊!”
“我們這不是一檔真人秀綜藝節目,而是一檔有深度有內涵的政策解讀訪談類節目!”駱泉舉起酒碗,“老李,為你的思想深度,幹一碗!”
“可是,李老師!”方辰有些疑惑地道,“您想這些,有什麽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