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佑元年十一月二十七,大漢皇帝劉禪同意了大漢丞相諸葛孔明等人的告老。


    大漢丞相諸葛孔明告老,攜帶妻子黃月英與親子諸葛瞻迴轉南陽臥龍崗,劉禪給了諸葛孔明無數的賞賜卻是都沒有帶走。


    他的家財在這一刻也表露無遺。


    作為大漢丞相這麽多年,諸葛孔明已經不能說是位高權重了,那應該說是實打實的權臣!


    不說從先帝時期就已經是當朝丞相總領朝政這件事情,就說當朝諸葛孔明的官職。


    丞相兼任益州牧武鄉侯是起點,開府建衙持節督軍,這是初步,文政兵事一肩挑,可謂是當真漢室第一重臣也不為過。


    朝堂之中大小適宜,悉數取決於諸葛孔明的決策,甚至於可以說諸葛孔明的話語,在某種時候比劉禪的還要更加的管用。


    這是劉禪對他的信任,也是劉禪與他的約定。


    諸葛孔明雄踞朝堂這麽多年,就算是劉禪徹底的親政之後,他的權利也絲毫沒有減少。


    可是就這麽一個權臣,卻是獨一無二的。


    諸葛孔明不貪利,此時諸葛孔明告老還鄉,他所有的家財隻有薄田十二頃,桑樹六百棵。


    十二頃田壟這個數字當然是不算少的,若是換成普通百姓,一個村子都差不多了。


    可是這對於一個丞相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另外,他這十二頃田,是真的薄田,都是半山之田。


    而且這數字比曆史上還少不少,對於這件事情劉禪倒是知道,養孩子挺費錢的,諸葛孔明的那點家財,讓諸葛瞻禍禍的不少了。


    若非是諸葛喬還能時不時的補貼家用,諸葛孔明這點玩意也留不住。


    為官,還是大漢丞相,這麽多年竟然隻有這些財產,他若是圖利,那是誰也無法相信。


    諸葛孔明不圖名,他從來沒有說過自己不是權臣,甚至於不止一次的對外人說,他死後恐怕會入貳臣傳。


    尤其是諸葛瞻出生之後,這個兒子的到來給諸葛孔明帶來的歡樂很多,同時也讓他不止一次的搖頭苦笑。


    “若是此子日後無德,老夫一生名譽都會被被他喪盡了!”


    諸葛孔明這一生爭權,要權,也手握大權。


    可是他卻是未曾為自己想過,他這一生都是在努力的讓大漢過的更好一些,再好一些。


    他也希望這天下的百姓生活的更好一些,公平盡可能的多一些,糧食盡可能的富足一些,百姓的日子也盡可能的好一些。


    總涉朝堂大小諸多事宜,卻未曾為自己親朋故友,家族親眷謀半分福利。


    親弟諸葛均到死也不過就是一長水校尉,位雖不低,卻是名正言順。


    親族之中更是未曾收到過他半點照顧,無一人因他而升遷。


    總領漢室軍務,身兼荊州兵馬大權,弟子也遍布軍中朝堂,卻是未曾妄動一次刀兵。


    非劉禪旨意,絕不入軍營半步,這種堅持一直到他離開都未曾有過半分逾越。


    劉禪曾說,若是天下權臣皆如丞相這般,這皇帝當得倒是真的幸福。


    諸葛孔明的離開,不僅僅是大漢嘩然,便是這天下都為之一震。


    曹魏大將軍曹爽親自致信諸葛孔明,邀他前來曹魏,願將大將軍之位拱手相送。


    諸葛孔明的大哥諸葛瑾已經去世,不過孫權讓諸葛孔明的侄兒諸葛恪親自致信諸葛孔明,說著江東丞相顧元歎已經垂垂老矣,這吳國丞相之位,虛位以待!


    總之諸葛孔明的退位,讓所有人或真或假的都送出了邀請。


    當然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邀請沒有任何的作用,不過這就和當年千金買馬骨是一個道理。


    樣子還是要做出來的。


    諸葛孔明不僅僅是馬骨,那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千裏寶駒。


    而諸葛孔明的退位也讓大漢的朝堂出現了一次徹底的變故。


    之前的大漢朝堂很是尷尬,丞相本應代替三公,但是因為老臣太多,這些年的進取功勞也太多了。


    所以三公與丞相在大漢這裏幾乎是並存的,而且大司馬與大將軍這種職位也赫然存在。


    這雖然因為大家的知根知底,朝堂並沒有混亂,但是這些老人的退位,也換來了劉禪的政改。


    這是大漢變法的第二遍,朝堂之變。


    丞相之位保留,卻不再授予任何人,大漢的丞相隻屬於諸葛孔明!


    這是劉禪對百官,對百姓,對自己的良心的交代。


    改三公九卿為三公六部,三公為司徒,司空,太尉。


    司徒盧毓仍然保留其職位,一是他的年紀還不算大,第二是他還不到退位的年紀。


    司空由涼州刺史孟建入朝擔任,沒有了涼州刺史之位,他也算是能夠輕鬆不少。


    太尉由大司馬馬超入朝擔任,廢除大司馬與大將軍之職,三軍統帥為太尉。


    九卿改六部,吏部朝堂便有吏部尚書,如今正式建吏部衙門,負責百官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其下屬四司,文選司與驗封司、稽勳司還有考功司,分管吏部之責。


    禮部主掌朝堂禮儀,祭奠大禮,封禪之禮,對外迎接出使之禮儀。


    同時也負責教導天下百姓之教化。


    下屬祭祀司,主客司,教化司,清吏司四部。


    禮部此間最大的任務就是在百年之內將大漢之下所有郡縣之中都有足夠的學堂足以教導百姓及其子弟學識。


    刑部主掌刑法律法,主掌大漢境內牢獄訴訟之事,同時監察大漢境內各個郡縣衙門審判之事的複查與例行訊問,監察天下不許出現冤假錯案之事。


    同時刑部最大的責任還有就是每五年監察天下一次,考慮是否更改大漢律,當年之律法是否還適用於當代。


    其下屬大理寺,監察司,考功司,稽查司。


    大漢律的更改與增減,是刑部的最大作用。


    戶部最為簡單,掌管戶籍財經,將大司農及其屬官直接改一改就能夠組建戶部,他也沒有太多的任務,將已經逐漸完善的變法繼續保持下去,然後根據情況實施更改就行了。


    用劉禪的話來說,如果哪一天大漢亡了,那戶部之人絕對應該集體殉職才是。


    其下屬財帛,度支,田稅,商賈四司。


    兵部執掌大漢兵事,不過兵部並不負責征戰與指揮,他隻負責大軍糧草輜重的籌措,負責大軍士卒的賞賜與撫恤,同時也負責對功勞簿的審核。


    其下屬稽考,撫恤,問查,糧帛四司。


    最後的工部,負責大漢境內的所有工程進度,其中包含了皇家宮殿的建設與水利農桑的建設。


    其中先後順序是先民後官,皇者在最後。


    這句話會永遠雕刻在工部的大堂上。


    工部下屬隻有官衙,農桑,宮廷三司,分別負責朝堂官吏府衙等的修建,百姓民用工程,與宮廷用度。


    其中已經在曹魏慢慢完善的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這三省製劉禪則是隻保留了尚書省。


    其他的,還不是很完善,劉禪並沒有保留。


    三公六部之中,吏部刑部歸屬司徒執掌,禮部與工部歸司空孟建,至於兵部與戶部則是交給了馬超。


    當然,馬超執掌兵部問題不大,但是戶部那些事情他有些玩不轉的,所以劉禪將益州的謝纘謝伯登帶到了戶部之中,同時將法邈放到了兵部。


    有他們兩個人馬超要輕鬆很多。


    同時劉禪成立天策府,專司兵馬征伐之事,其中天策府上將軍由潼關守將魏延擔任,大漢境內大半將校進入天策府之中聽命。


    但是天策府上將卻是沒有決斷之權,需受太尉馬超節製。


    這也是劉禪能夠想到的最平穩的手段將魏延從前線拽下來,並且不傷害到他的自尊心。


    李嚴請辭,年邁不已的李嚴卸下了自己的權利,也是因為他的身體越發的艱難了。


    其子李豐代替李嚴繼承永安侯之爵位,並擔任犍為郡郡守,同時李嚴也同樣隱居於南陽,去和諸葛孔明一起相互作伴去了。


    尚書令一職被劉禪送到了蔣琬的手中,而涼州刺史則是被劉禪交給了已經徹底平定河西之地的馬隆。


    涼州刺史麾下主簿則是馬鈞,別駕皇甫謐入朝擔任禮部尚書。


    同時索孚等人仍然留用涼州,為馬隆麾下將校官吏,共同治理涼州之地。


    益州刺史交給了從荊州趕迴的費禕,而原益州刺史諸葛喬迴朝擔任吏部尚書,執掌吏部考核百官。


    漢中太守為柳隱,華陰太守為鷹揚將軍句扶,長安令京兆尹為董允,衛將軍則是由糜威接任,陳到去世之後並未留下子嗣,則是由族人陳曶過繼,擔任虎威將軍,為糜威副將。


    雍州刺史王平入朝擔任驃騎將軍,雍州刺史由劉靖接手。


    保留禦史台,並入繡衣衛,同時將繡衣衛一分為二,對內為禦史台,調劉邁進入禦史台擔任禦史中丞,監察大漢境內百官民事。


    對外為皇城司,由韓龍執掌,繡衣衛統領仍是黃皓,卻無直係兵馬,仍保留權利榮耀。


    除此之外,劉禪還對朝堂進行了大量的變換更改,荊州兵馬大量的迴撤關中,為江東讓出一個寬鬆的環境。


    同時關中兵馬隱而不動,為曹魏方麵造成頗大的壓力的同時,也讓曹羲與夏侯玄能夠有足夠的理由繼續執掌麾下的諸多兵馬。


    一切,似乎都來到了終點,也是這天下的重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救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家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家郎君並收藏我在三國救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