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經曆了整整兩年的動蕩,然後再孫權,張昭的帶領下快速的安靜下來,平複下來。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孫登當年的遺言之中那樣發展,江東開始了修生養息,開始了學習劉禪的發展方法。


    做好我自己的事情,然後坐等天下大變。


    反正現在明眼人就知道,曹魏兩大勢力的合作不是因為他們殊途榮歸,不是因為他們相互認可。


    那是因為被劉禪和孫權打疼了,最後曹氏做出了退步,世家做出了選擇。


    現在劉禪穩住了,孫權隻要也穩住,那麽是曹魏先耗死他們,還是他們先一步內亂,那就說不定了。


    畢竟這人心,最是叵測。


    可是江東安穩下來之後,曹魏卻也沒有多麽的著急,這一下,似乎就真的安靜了。


    便是百姓,都開始趁著這兩年的平靜過一過安穩的日子,好生的享受一番這難得的安穩。


    江東的擎天之柱張昭年老病重了,孫權日夜不停的開始去慰問,甚至在孫權出現的時候,他都不需要張昭的兒子端湯送藥,這一切都是由孫權來做。


    這個時候的孫權沒有再和張昭爭辯,關於張昭詢問一些朝堂之事,他也隻是報喜不報憂。


    似乎孫權隻想要讓這個老人,在最後的日子裏能夠安穩的過去。


    而朝堂之中的諸多事情全部交給了吳國的第二任太子,也就是王夫人的兒子孫和,損等親自挑選出來的那個繼承人。


    而孫和也沒有讓孫權以及九泉之下的孫登失望,他並沒有因為登上了皇太子之位就變得和之前不同。


    他還是那麽的謙遜有禮,雖然在很多方麵他仍然十分的稚嫩,處理朝政也沒有哥哥孫登那麽的輕車駕熟。


    但是不得不說,孫和仍然在努力的上進,雖然他的年紀還是非常的小,可是他卻很是聰明。


    說真的,他比自己的哥哥孫登要聰慧的多,隻不過很多地方並不是聰慧就能夠解決的。


    不過孫和並沒有興奮或者失望,他仍然努力的朝著自己哥哥的方向進步著。


    這也讓他的身邊慢慢的出現了真正的擁護者。


    其中吳國太尉,江東大都督陸遜就對孫和頗為讚譽。


    “當今殿下,有當年宣太子之風,甚佳!”


    這就是陸遜對孫和的評價,也讓孫和十分的欣喜,直說太尉大人太過於謬讚了。


    而且此時的孫和身邊不僅僅有朝臣,還有名士教導。


    孫權親自給他安排的宮中護衛,並且讓軍中將校教他騎射弓馬,同時中書令闞澤教習經傳典籍六藝,讓小小年紀的孫和就開始朝著文武雙全的方向奔去。


    可謂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也不為過。


    同時他的太子府之中也開始慢慢的充斥著各種人才,闞澤任太傅,薛綜為少傅,而蔡穎、張純、封俌、嚴維等都是他的陪侍隨從,可謂是羽翼漸豐。


    而就在這一切穩步前行的時候,另一座府邸之中也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教導。


    在孫和登上太子之位的時候,孫權就收到了眾多大臣的請求,希望將孫奮,孫霸兩人封王,同時遷徙前往他處。


    甚至於日後孫權的其他兒子,也要如此。


    雖然小小年紀就要背井離鄉的去其他地方,有些不人道。


    但是這群是最為正確的一道禮儀,雖然不人道,但是避免了諸子相爭的局麵,這也是最大的好處。


    之前孫登在的時候,沒有人能夠和他比,雖然孫登出身不高,但他是正兒八經的徐皇後認下來的養子。


    這一點就和當年的曹昂一樣,你把天說下來,這也是嫡長子。


    這和劉備的螟蛉之子劉封不同,劉封是個假子,沒有血緣,可是孫登和曹昂那是實打實的親兒子。


    所以孫登的身份,年齡,才華,性格都決定著一件事情,那就是孫登的地位在江東穩如泰山。


    眾臣也就沒想著去讓孫權封王,讓其他孩子離開。


    畢竟太小了都,這個時候讓孫權封王將孩子們分開,這種事情就算是孫權同意,他們的心裏那也過意不過。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孫和上位了,另外的兩個人年紀和他相仿,而這個年紀,可是已經懂事兒了。


    這個時候雖然孫權年輕,但是當年曹丕和曹植的事情那可就是前車之鑒啊。


    所以,封王就成了必須的事情。


    而麵對群臣的進諫,孫權知道他們是為了大業,但是看著後宮那哭哭啼啼的女人,還有那兩個孩子的眼神,最後他還是拒絕了。


    這件事情雖然張昭也不是很同意,但是他這一次什麽都沒說,他也心疼孫權。


    不過朝臣們被拒絕了並沒有放棄,他們二次上奏,這一次丞相顧雍都動用了。


    當孫權看著顧雍這個滿臉都是愧疚的丞相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他也知道這是顧雍沒有辦法。


    不過他還是拒絕了,但是第二次拒絕的時候,他猶豫了很久。


    這就給了朝臣第三次進諫的理由和信心,這一次是以胡綜為首的孫權嫡係,進行舉薦,而這一次胡綜甚至寫了一篇《請立諸王表》來勸諫孫權。


    最後無奈之下,孫權隻能同意了,不過在爭論許久之後,他們各退一步,或者說孫權耍了一個心眼。


    禮儀上太子和諸王要同時設立,這是為了讓太子的地位穩固,同時也是為了讓諸王去各自的封地省的心中生出什麽不好的心思來。


    但是這種事情沒有辦法明說,所以就給這種行為找了一大堆的理由。


    而這些理由唯獨沒有說明他們為何一定要去封地之中。


    所以,孫權將自己的兩個還年幼的兒子直接封為了魯王和齊王,和當年的劉備一樣。


    魯王,齊王都是先秦諸侯王,那封地不但大,而且不靠譜。


    有名望,有爵位,有王侯之聲,就是去不了封地,這一弄讓朝臣也是沒有辦法。


    最後雙方各自顧忌著臉麵,孫權明確了孫和的太子地位,眾臣不再逼迫孫權更改他兒子的王位封地。


    而封王之後的孫霸孫奮倒也讓江東眾臣安了安心。


    孫奮仍然是驕奢淫逸,小小年紀要多不靠譜就多不靠譜,和他外祖父那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


    也不知道袁術那廝是不是投胎轉世來了,總之他已經完全繼承了他姑姑江東攔路虎的威名。


    不過這麽一個禍害倒也不會威脅到孫和,控製好他禍禍的範圍,減少百姓的損失,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


    孫奮自己也知道自己什麽麻煩能惹,什麽麻煩不能惹,倒也算是讓百官和孫權放心。


    反倒是被封為魯王的孫霸,雖然小小年紀,但是卻展現出來不凡的才華。


    若是說孫和是聰慧縮小版的孫登,那麽孫霸就是加強縮小版的孫濾!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竟然能夠對天下大勢侃侃而談,竟然能夠騎射卓絕,竟然能夠精通學問經典。


    這種人當了孫權的兒子,那真是孫權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可是現在,這個兒子卻是正在和自己的伴讀楊竺密談一些不應該談論的東西。


    “昨日太子在上,受朝臣跪拜之時,殿下的感覺如何?”


    楊竺作為孫霸的心腹好友,說出這種話語來,若是讓他人知道了之後,恐怕真就命不久矣了。


    不過此時四下並無他人,而且方圓之地也不允許下人進入,孫霸和楊竺倒也沒有任何的忌諱。


    楊竺的問題也讓孫霸深深的長吸一口氣。


    “隻恨自己當年未能在大哥麵前表現,讓這豎子成名!”


    對於孫和,其他人敬重,但是孫霸是真的看不上他,畢竟孫霸要比孫和還要聰慧。


    同時論得寵,孫霸出生之後比孫和還要得寵。


    最重要的是,孫霸的背後也是頗有勢力的。


    雖然他的生母地位很低,可是他也和孫和一樣都是王夫人養大的,算得上是半個同胞兄弟。


    從小孫和就沒有在孫霸這裏討過好,自然不會讓孫霸敬畏。


    另外,孫和與孫魯育交好,有朱據所代表的朱家,可是他孫霸和長姐孫魯班也同樣是分外的要好,這位長姐不但先嫁周家,再嫁全氏,背後有兩個家族的支持。


    那心機手腕可是連當初的孫登都忌憚不已的。


    這種情況下,孫霸如何對孫和這個家夥出現敬畏。


    他隻感覺,若非是當初自己不想受孫登管教,不去和孫和一般的虛偽,自己現在恐怕也就是這江東的太子殿下了。


    而孫霸的這種心思,楊竺可是了解的很,作為孫霸的至交好友,他太清楚這個早熟的家夥了。


    而對於這些想法楊竺也很激動,在他看來,這孫家真的是不知道祖墳上冒了多大的青煙,竟然一門能有三代七位英傑之主。


    江東猛虎孫堅,江東小霸王孫策已經故去了,可是最為難的時候還有江東大帝孫權的橫空出世。


    等到孫權老了,先後生出了孫登,孫濾,孫和,孫霸這四個聰慧睿智到不像人的兒子。


    這幾個兒子無論哪一個給了曹叡和劉備,恐怕那倆人睡覺都能笑醒。


    可是這四個孩子卻同時降生到了江東孫家。


    這樣一來,那就真的是不知道是福還是禍了。


    正在鬱悶甚至是悲憤的孫霸突然從他的身後傳來了一句讓他心驚膽顫的話語來。


    “既然你這般的看他不起,那不如我等就將他取而代之!”


    【作者有話說】


    南魯黨爭,江東掘墓之始。


    下一章,準備迴到西川了,劉禪也該去教教兒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救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家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家郎君並收藏我在三國救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