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第四十二章 傳言(下)
在膳房裏折騰了一番的趙雪尋和小魚兒,最後各自擰著一個食盒走了出來,而食盒裏則盛滿了清涼解暑的綠豆湯。
剛到演武場的門外,雪尋就看見將士們全部屹立於炎日之下,雖然各個頭頂大汗,可他們仍然咬牙堅持著。
將士們是一國的希望,平日裏練兵辛苦,所以更需要關切和犒勞。
見此景象,雪尋連忙走了進去,“大家都休息一下吧,快來喝點綠豆湯,解解暑氣。”
此時張天陽正和馬文源比劃武藝,一聽見雪尋的聲音,天陽驟然轉頭去看。
也是趁他的一個不注意,馬文源鬥轉身形,立即閃到了天陽的麵前!
強而有力的手掌幾乎快襲上了張天陽的右肩,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一瞬,天陽身形快如疾風,恍若流星飛月!竟然在一瞬間全身而退!
此時天陽快速收起長劍,嘴角勾抹起一絲淡淡的笑容,“馬將軍,看來你還得再練練。”
雪尋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連忙小跑著過去,秀美的臉色滿是擔憂:“天陽,你沒事吧?”
張天陽見雪尋關心自己,心中有些驚訝,嘴角勾抹起一絲明媚的笑容,“我沒事。”
“尋公主,您來演武場是?……”一旁的馬將軍奇怪地問道。
“聽說你們在練兵呢,我就過來看看,順便帶了一點綠豆湯。”雪尋晃了晃手上的食盒,瑩白的臉上,一抹柔柔的笑容當即綻放,恍若盛放的桃花。
說完以後,雪尋側過身子,看著那些將士們,“大家都辛苦了,這綠豆湯往後我每日都會讓人送來的。”
將士們見尋公主如此體恤,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謝尋公主,屬下自當全心全意為趙國效力!”
趁著大家休息之時,雪尋猶豫了許久,才似下定決心了一般,開口問天陽,“你說,秦國真的會向我們趙國發兵嗎?”
這個問題讓張天陽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他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秦趙二國之戰恐怕是遲早的事,不過你不必擔心,我和馬將軍已經做好了準備,隻是……”
話到一半,天陽突然停了下來,俊逸的臉上透出點點的擔憂,眼眸也有些迷離,“實際上趙國軍餉空虛,一時難以招攬更多的兵馬,單是一點,我們就處於劣勢!”
這番話也讓雪尋陷入了沉思,自古以來,軍餉都是二軍交戰的關鍵,養兵富足,才能決勝於戰場之上!
稍過一會兒,她突然莞爾一笑,仿佛已經有了為天陽分憂解難的方法……
……
太子宮殿中,整潔而樸素的裝飾,金楠木桌上的熏香嫋嫋升起。
趙柯啟坐在案邊沉穩安靜地看著手中的帛書,大概是因為看得認真的緣故,趙雪尋進去的時候,他竟然沒有一絲察覺。
進房之後,雪尋悄悄地繞到他的身後,俯身在他的旁邊說:“啟哥哥在看什麽呢?竟然這樣認真。”
趙柯啟頓時迴過神來,他歎氣一聲,“你這歲數也不小了,怎麽嚇唬人的性子還在?”
雪尋花瓣一般的唇角輕輕地揚起,如冰雪初融,輕輕一笑說:“不和啟哥哥說笑了,我這次來這裏,是有件事要和你商討一下。”
“哦?那你說來聽聽。”趙柯啟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似乎很感興趣的樣子。
“這次迴到趙國,勢必會給父王和啟哥哥您添麻煩。啟哥哥有沒有想過,倘若秦皇真的率兵攻打趙國怎麽辦?”
雪尋能說出這樣的話,倒讓柯啟很是意外。
像她這樣年紀的公主,本就養在深宮裏,不問天下大事,可她卻有一顆為國擔憂、為民分憂的心,實屬難得了。
“雖然趙國有常山王幫助,隻是趙國軍餉空虛,若真要打仗一定會很吃力。所以,我希望啟哥哥能在大臣百官們之間捐贈些軍餉,而我就在後宮中帶頭捐出些珠寶,你看怎麽樣?”
“想法不錯,就按你說的辦!”柯啟寵溺的看著她笑笑,這個妹妹從來就不是一般的女子!
趙柯啟因為太子的身份,在眾臣百官們之間主持捐贈是輕而易舉。
反倒是雪尋這邊,卻遇到了不少的麻煩事兒。
……
這一日,王室眾人們仍然按著趙宮的禮節到,王後殿中問了安。
自從蘭公主趙妙蘭順利嫁與沛公劉邦後,王後也算解決了一樁心事,雖不再處處針對雪尋,但仍然對她沒有什麽好臉色。
隻見趙雪尋今日著一件淡藍色羅仙裙,頭上除了一支桃花簪金步搖,再無其他裝飾,雖簡樸素雅,卻獨有一種出塵脫俗之美。
眾王室中人都覺得尋公主與平日的裝扮有所不同,卻一時說不上來。
“尋兒許久未與親人們相聚,所以今日特別的開心,隻是父王和哥哥仍在為軍資之事煩惱……如若我們能捐贈一些珍寶首飾,資充軍需,為他們分憂,豈不是一件美事?”
說著,雪尋就命小魚兒將自己平日戴的珠寶首飾一一攤在案上,除了頭上天陽贈的那支桃花簪金步搖,其餘的都捐了出來。
惠夫人自是覺得雪尋說得有理,便率先將自己身上多餘的配飾放在案上。
其次,二王子趙歇也乖巧的將平日收藏的奇珍異寶都端了出來,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
然而麗美人卻不樂意配合,不滿的嚷嚷著:“這些首飾可都是趙王親自賞賜予我的,豈有再捐出去的道理?拿走這些還不如拿走我的命罷!”
雪尋並不理會她,卻徑直走到了王後麵前,畢恭畢敬跪下說道:“尋兒認為王後娘娘向來顧全大局,應當為後宮之人表率。”
“胡鬧!如此素淨打扮,豈不是有損我趙國的威儀!讓後宮中人盡看本宮笑話!”
“王後娘娘是一國之母,母儀天下,麗質天成,稍作配飾就已然雍容華貴,獨享父王的專寵,如若不信,尋兒願親自為您梳妝一試。”
這麽說著,王後的麵色才稍微緩和點,想到當年嘉夫人受寵或許真有什麽秘訣?竟由著雪尋為她重新梳妝。
麗美人見連一向高傲的王後都摒棄了華麗的裝飾,自己隻好作罷,捐出了一些平日用不到的首飾。
經過趙雪尋精心梳妝後的王後,不但不失端莊得體,反而以清麗典雅致勝,風韻十足,看似更加年輕貌美了幾分。
那段時日王後以賢良淑德為後宮之表率,果然更獲趙王的寵愛。
一時之間,趙宮中的宮女們紛紛效仿,就連趙國境內的普通女子都開始返璞歸真,追求簡單質樸之美。
於是民間就流傳出趙國女子天生麗質的讚言。
……
有了王公大臣以及後宮嬪妃捐贈的金銀珠寶,這下將士們糧草充足,兵器精良,打仗再無後顧之憂!
張天陽見了,也不得不感歎,這個丫頭倒是機靈主意多得很!
尋公主迴宮之事,秦國和沛公那邊都早已知曉,諸國到至今都還未有什麽動靜,應該是正在商量決策。
而這個決策,隻恐怕是想一箭雙雕……
他們在琢磨著得到尋公主的同時,更是想得到地廣物博的趙國!
議事殿之中,此事正傳得沸沸揚揚,眾臣們都議論紛紛,有些惶恐不安。
趙王坐在軟榻之上,俯首眾臣,威嚴的語氣代表的一國之君的身份,“眾愛卿都在討論些什麽呢?好生熱鬧!”
有大臣出列說道:“臣聽聞秦國已向趙國下了戰書,甚至還揚言要踏平信都,強娶尋公主,贏得天下!”
趙王的情緒忽然激動起來,歎息一聲說:“這秦皇簡直是狂妄自大!如此一來隻怕會禍及百姓,民不聊生!”
這戰書是昨日秦國才派人送來的,他本想今日在早朝上說的,沒想到消息傳得這樣之快,眾臣們早已知曉!
武官中,馬文源兀自站了出來,“趙王不必國語憂慮,常山王早已料到會如此,前幾日便已和我開始操練士兵。另外,太子殿下與尋公主捐贈的軍餉,正好免去了趙國招兵買馬之憂!”
聽得大將軍這樣說,趙王心中甚是寬慰,常山王張天陽果然是治國奇才,他沒有看錯人!
……
秦國向趙國下達戰書一事,其他諸國早已眾所皆知。
而另一邊劉邦與劉交奪下豐邑等幾座城池,自立為漢王的消息也是傳遍了天下。
這樣說起來倒是一國憂愁,一國歡喜。
為慶祝奪下豐邑,劉邦特意下令擺酒設宴款待作為前鋒大將軍的劉交,與夫人呂雉一同用膳。
宴會上,在皎潔月光的映射下,帷幕拉開,趙妙蘭一身盛裝打扮,繡著精美圖樣的細紗,被柔柔地纏在了手臂、腰間,還有修長的玉腿,綽約的身段在朦朧的光線下分外妖嬈。
樂師吹著箜篌,她的黑發飛揚,絕美的舞姿戰勝了宮中所有舞技絕佳的舞姬!
席上的呂雉見了這番景象,瞬間變了臉色!
自從趙妙蘭入宮以來,劉邦就未怎麽去過她的寢宮,甚至還把原本對自己的寵愛全部聚集於她的身上。光是這一點,呂雉就恨透了妙蘭。
劉邦放下一直在手中賞玩的酒杯,手臂忽的微微張開。
趙妙蘭會意地一笑,腰身一扭,已經將自己旋入了劉邦的懷裏,伸出手臂軟軟地鉤住了他的脖頸。
“妙蘭為了讓漢王開心,可是很認真地準備了這支舞呢。” 她莞爾一笑,語氣溫柔似水。
“那是要賞你了。” 劉邦輕輕一笑,隨手拿起剛剛被他擱置下的酒杯,送到了妙蘭的唇邊。
妙蘭美目一掃,得意地看了又嫉又恨的呂雉一眼,就著劉邦手中的杯子飲下了那一口酒。
一直坐在劉邦左側的劉交見他心情愉悅,便開口說:“臣弟聽聞趙國的尋公主已經大病痊愈,這真是一件好事!”
劉邦揚起嘴角,似笑非笑地問:“弟弟說這話,是何意思?”
劉交沉思一番,如炬的目光投注於劉邦的身上,說道:“不知道大哥有沒有聽說秦國已向趙國下達戰書之事?”
“當然聽說了,隻是這事,與我們漢軍有何關係?”
隻見劉交即刻起身,走到宴會中央,一話不說跪伏於劉邦麵前,“臣弟懇請漢王派兵幫助趙國,救出尋公主!”
趙國乃是妙蘭的母國,如今她雖嫁給劉邦,趙國有難,她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理。
“漢王,劉交言之有理,況且趙國也是妾身的母國,您怎麽說都得幫忙的。”妙蘭眸如秋水,含情脈脈地望著劉邦,說完以後還往他的懷裏靠了靠。
精致的酒杯被緩緩舉起,劉邦慢慢飲下一杯梨花酒,棱角分明的臉上是狡黠的笑容,“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趙國我是一定會去的,隻不過不是現在……”
既然劉邦已有了自己計劃,劉交自然是想問個清楚,“不知大哥有何打算?若是信任臣弟,不妨說來給臣弟聽聽。”
劉邦尖銳的眼角眯起,如同針尖般冰冷,“本王當然相信你,隻不過現在還不用我們動手,待我們動手之時,本王自然會告訴你全部。”
劉邦的城府極深,做任何事情都不例外,這普天之下能猜透他心思的人,恐怕還沒有幾個!
在膳房裏折騰了一番的趙雪尋和小魚兒,最後各自擰著一個食盒走了出來,而食盒裏則盛滿了清涼解暑的綠豆湯。
剛到演武場的門外,雪尋就看見將士們全部屹立於炎日之下,雖然各個頭頂大汗,可他們仍然咬牙堅持著。
將士們是一國的希望,平日裏練兵辛苦,所以更需要關切和犒勞。
見此景象,雪尋連忙走了進去,“大家都休息一下吧,快來喝點綠豆湯,解解暑氣。”
此時張天陽正和馬文源比劃武藝,一聽見雪尋的聲音,天陽驟然轉頭去看。
也是趁他的一個不注意,馬文源鬥轉身形,立即閃到了天陽的麵前!
強而有力的手掌幾乎快襲上了張天陽的右肩,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一瞬,天陽身形快如疾風,恍若流星飛月!竟然在一瞬間全身而退!
此時天陽快速收起長劍,嘴角勾抹起一絲淡淡的笑容,“馬將軍,看來你還得再練練。”
雪尋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連忙小跑著過去,秀美的臉色滿是擔憂:“天陽,你沒事吧?”
張天陽見雪尋關心自己,心中有些驚訝,嘴角勾抹起一絲明媚的笑容,“我沒事。”
“尋公主,您來演武場是?……”一旁的馬將軍奇怪地問道。
“聽說你們在練兵呢,我就過來看看,順便帶了一點綠豆湯。”雪尋晃了晃手上的食盒,瑩白的臉上,一抹柔柔的笑容當即綻放,恍若盛放的桃花。
說完以後,雪尋側過身子,看著那些將士們,“大家都辛苦了,這綠豆湯往後我每日都會讓人送來的。”
將士們見尋公主如此體恤,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謝尋公主,屬下自當全心全意為趙國效力!”
趁著大家休息之時,雪尋猶豫了許久,才似下定決心了一般,開口問天陽,“你說,秦國真的會向我們趙國發兵嗎?”
這個問題讓張天陽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他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秦趙二國之戰恐怕是遲早的事,不過你不必擔心,我和馬將軍已經做好了準備,隻是……”
話到一半,天陽突然停了下來,俊逸的臉上透出點點的擔憂,眼眸也有些迷離,“實際上趙國軍餉空虛,一時難以招攬更多的兵馬,單是一點,我們就處於劣勢!”
這番話也讓雪尋陷入了沉思,自古以來,軍餉都是二軍交戰的關鍵,養兵富足,才能決勝於戰場之上!
稍過一會兒,她突然莞爾一笑,仿佛已經有了為天陽分憂解難的方法……
……
太子宮殿中,整潔而樸素的裝飾,金楠木桌上的熏香嫋嫋升起。
趙柯啟坐在案邊沉穩安靜地看著手中的帛書,大概是因為看得認真的緣故,趙雪尋進去的時候,他竟然沒有一絲察覺。
進房之後,雪尋悄悄地繞到他的身後,俯身在他的旁邊說:“啟哥哥在看什麽呢?竟然這樣認真。”
趙柯啟頓時迴過神來,他歎氣一聲,“你這歲數也不小了,怎麽嚇唬人的性子還在?”
雪尋花瓣一般的唇角輕輕地揚起,如冰雪初融,輕輕一笑說:“不和啟哥哥說笑了,我這次來這裏,是有件事要和你商討一下。”
“哦?那你說來聽聽。”趙柯啟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似乎很感興趣的樣子。
“這次迴到趙國,勢必會給父王和啟哥哥您添麻煩。啟哥哥有沒有想過,倘若秦皇真的率兵攻打趙國怎麽辦?”
雪尋能說出這樣的話,倒讓柯啟很是意外。
像她這樣年紀的公主,本就養在深宮裏,不問天下大事,可她卻有一顆為國擔憂、為民分憂的心,實屬難得了。
“雖然趙國有常山王幫助,隻是趙國軍餉空虛,若真要打仗一定會很吃力。所以,我希望啟哥哥能在大臣百官們之間捐贈些軍餉,而我就在後宮中帶頭捐出些珠寶,你看怎麽樣?”
“想法不錯,就按你說的辦!”柯啟寵溺的看著她笑笑,這個妹妹從來就不是一般的女子!
趙柯啟因為太子的身份,在眾臣百官們之間主持捐贈是輕而易舉。
反倒是雪尋這邊,卻遇到了不少的麻煩事兒。
……
這一日,王室眾人們仍然按著趙宮的禮節到,王後殿中問了安。
自從蘭公主趙妙蘭順利嫁與沛公劉邦後,王後也算解決了一樁心事,雖不再處處針對雪尋,但仍然對她沒有什麽好臉色。
隻見趙雪尋今日著一件淡藍色羅仙裙,頭上除了一支桃花簪金步搖,再無其他裝飾,雖簡樸素雅,卻獨有一種出塵脫俗之美。
眾王室中人都覺得尋公主與平日的裝扮有所不同,卻一時說不上來。
“尋兒許久未與親人們相聚,所以今日特別的開心,隻是父王和哥哥仍在為軍資之事煩惱……如若我們能捐贈一些珍寶首飾,資充軍需,為他們分憂,豈不是一件美事?”
說著,雪尋就命小魚兒將自己平日戴的珠寶首飾一一攤在案上,除了頭上天陽贈的那支桃花簪金步搖,其餘的都捐了出來。
惠夫人自是覺得雪尋說得有理,便率先將自己身上多餘的配飾放在案上。
其次,二王子趙歇也乖巧的將平日收藏的奇珍異寶都端了出來,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
然而麗美人卻不樂意配合,不滿的嚷嚷著:“這些首飾可都是趙王親自賞賜予我的,豈有再捐出去的道理?拿走這些還不如拿走我的命罷!”
雪尋並不理會她,卻徑直走到了王後麵前,畢恭畢敬跪下說道:“尋兒認為王後娘娘向來顧全大局,應當為後宮之人表率。”
“胡鬧!如此素淨打扮,豈不是有損我趙國的威儀!讓後宮中人盡看本宮笑話!”
“王後娘娘是一國之母,母儀天下,麗質天成,稍作配飾就已然雍容華貴,獨享父王的專寵,如若不信,尋兒願親自為您梳妝一試。”
這麽說著,王後的麵色才稍微緩和點,想到當年嘉夫人受寵或許真有什麽秘訣?竟由著雪尋為她重新梳妝。
麗美人見連一向高傲的王後都摒棄了華麗的裝飾,自己隻好作罷,捐出了一些平日用不到的首飾。
經過趙雪尋精心梳妝後的王後,不但不失端莊得體,反而以清麗典雅致勝,風韻十足,看似更加年輕貌美了幾分。
那段時日王後以賢良淑德為後宮之表率,果然更獲趙王的寵愛。
一時之間,趙宮中的宮女們紛紛效仿,就連趙國境內的普通女子都開始返璞歸真,追求簡單質樸之美。
於是民間就流傳出趙國女子天生麗質的讚言。
……
有了王公大臣以及後宮嬪妃捐贈的金銀珠寶,這下將士們糧草充足,兵器精良,打仗再無後顧之憂!
張天陽見了,也不得不感歎,這個丫頭倒是機靈主意多得很!
尋公主迴宮之事,秦國和沛公那邊都早已知曉,諸國到至今都還未有什麽動靜,應該是正在商量決策。
而這個決策,隻恐怕是想一箭雙雕……
他們在琢磨著得到尋公主的同時,更是想得到地廣物博的趙國!
議事殿之中,此事正傳得沸沸揚揚,眾臣們都議論紛紛,有些惶恐不安。
趙王坐在軟榻之上,俯首眾臣,威嚴的語氣代表的一國之君的身份,“眾愛卿都在討論些什麽呢?好生熱鬧!”
有大臣出列說道:“臣聽聞秦國已向趙國下了戰書,甚至還揚言要踏平信都,強娶尋公主,贏得天下!”
趙王的情緒忽然激動起來,歎息一聲說:“這秦皇簡直是狂妄自大!如此一來隻怕會禍及百姓,民不聊生!”
這戰書是昨日秦國才派人送來的,他本想今日在早朝上說的,沒想到消息傳得這樣之快,眾臣們早已知曉!
武官中,馬文源兀自站了出來,“趙王不必國語憂慮,常山王早已料到會如此,前幾日便已和我開始操練士兵。另外,太子殿下與尋公主捐贈的軍餉,正好免去了趙國招兵買馬之憂!”
聽得大將軍這樣說,趙王心中甚是寬慰,常山王張天陽果然是治國奇才,他沒有看錯人!
……
秦國向趙國下達戰書一事,其他諸國早已眾所皆知。
而另一邊劉邦與劉交奪下豐邑等幾座城池,自立為漢王的消息也是傳遍了天下。
這樣說起來倒是一國憂愁,一國歡喜。
為慶祝奪下豐邑,劉邦特意下令擺酒設宴款待作為前鋒大將軍的劉交,與夫人呂雉一同用膳。
宴會上,在皎潔月光的映射下,帷幕拉開,趙妙蘭一身盛裝打扮,繡著精美圖樣的細紗,被柔柔地纏在了手臂、腰間,還有修長的玉腿,綽約的身段在朦朧的光線下分外妖嬈。
樂師吹著箜篌,她的黑發飛揚,絕美的舞姿戰勝了宮中所有舞技絕佳的舞姬!
席上的呂雉見了這番景象,瞬間變了臉色!
自從趙妙蘭入宮以來,劉邦就未怎麽去過她的寢宮,甚至還把原本對自己的寵愛全部聚集於她的身上。光是這一點,呂雉就恨透了妙蘭。
劉邦放下一直在手中賞玩的酒杯,手臂忽的微微張開。
趙妙蘭會意地一笑,腰身一扭,已經將自己旋入了劉邦的懷裏,伸出手臂軟軟地鉤住了他的脖頸。
“妙蘭為了讓漢王開心,可是很認真地準備了這支舞呢。” 她莞爾一笑,語氣溫柔似水。
“那是要賞你了。” 劉邦輕輕一笑,隨手拿起剛剛被他擱置下的酒杯,送到了妙蘭的唇邊。
妙蘭美目一掃,得意地看了又嫉又恨的呂雉一眼,就著劉邦手中的杯子飲下了那一口酒。
一直坐在劉邦左側的劉交見他心情愉悅,便開口說:“臣弟聽聞趙國的尋公主已經大病痊愈,這真是一件好事!”
劉邦揚起嘴角,似笑非笑地問:“弟弟說這話,是何意思?”
劉交沉思一番,如炬的目光投注於劉邦的身上,說道:“不知道大哥有沒有聽說秦國已向趙國下達戰書之事?”
“當然聽說了,隻是這事,與我們漢軍有何關係?”
隻見劉交即刻起身,走到宴會中央,一話不說跪伏於劉邦麵前,“臣弟懇請漢王派兵幫助趙國,救出尋公主!”
趙國乃是妙蘭的母國,如今她雖嫁給劉邦,趙國有難,她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理。
“漢王,劉交言之有理,況且趙國也是妾身的母國,您怎麽說都得幫忙的。”妙蘭眸如秋水,含情脈脈地望著劉邦,說完以後還往他的懷裏靠了靠。
精致的酒杯被緩緩舉起,劉邦慢慢飲下一杯梨花酒,棱角分明的臉上是狡黠的笑容,“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趙國我是一定會去的,隻不過不是現在……”
既然劉邦已有了自己計劃,劉交自然是想問個清楚,“不知大哥有何打算?若是信任臣弟,不妨說來給臣弟聽聽。”
劉邦尖銳的眼角眯起,如同針尖般冰冷,“本王當然相信你,隻不過現在還不用我們動手,待我們動手之時,本王自然會告訴你全部。”
劉邦的城府極深,做任何事情都不例外,這普天之下能猜透他心思的人,恐怕還沒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