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吳趙兩國的戰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遠在齊都臨淄的齊侯呂壬,又一次召開了大朝會,與群臣商議是否出兵救趙之事。


    早在吳趙大戰還未爆發前,知道趙國僅憑一己之力,獨木難支的趙鞅,很是果斷的派出了許多使者,請求齊、宋、魯、衛、燕、中山這六個諸侯國,發兵救趙。


    但,列國都畏懼於吳國的強勢,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持觀望態度。


    準確來說,諸侯們是想看看齊人的態度。


    就綜合國力而言,齊國僅次於吳國,是“老二”。


    當然,老二與老大之間的實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隻是架不住各個諸侯國,誰都不敢先出兵,生怕惹得吳國記恨,禍及自身。


    當祁縣之戰的消息傳來之後,齊國朝野上下,一片惶恐。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齊侯呂壬不得不召開大朝會。


    “國君,眼下趙國已經及及可危。”


    右相闞止手持牙笏出列道:“祁縣,是晉陽通往上黨高地的必經之路,是趙軍的重要糧道。現在吳國的公子章率兵占據了祁縣,又將趙君大敗而歸,吳軍已經阻隔了趙人的糧道。”


    “因此,長平前線的趙軍在得不到任何新銳之卒,以及糧秣輜重增援的情況下,勢必軍心大亂,全線崩潰隻是時間問題!”


    “國君,趙國若亡,或者是跟韓魏兩國一般臣服於吳國,背上沉重的國債,三晉勢必淪為吳國的囊中之物。”


    “而後沒了三晉作為吳軍東出的絆腳石,吳國勢必進一步東擴,危及宋、魯、衛三大中原諸侯國,甚至是我大齊!”


    闞止一臉沉痛的神色,歎氣道:“國君,唇亡齒寒矣!”


    “當今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跟強吳分庭抗禮,趙國不行,齊國也不行!”


    “倘若三晉臣服於吳,擴地東方,臣唯恐下一個被吳蠻子討伐,被吳蠻子覆滅的國家,是我齊國!”


    “請國君出兵救趙!”


    闞止的話音一落,朝堂之上的群臣,都忍不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對於是否出兵救趙的事情上,齊國的公卿大夫們商議了許久,終究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


    現在趙國的形勢危如累卵,齊國以及其餘諸侯國再袖手旁觀,隔岸觀火的話,侵略成性的吳蠻子,下一個進攻目標,指不定正是其餘國家。


    話說,自齊侯呂壬繼位以來,就成了田氏的傀儡之君。


    政由田出,祭則呂氏。


    好在田乞已死,呂壬得以收迴了一些作為國君的權力,前不久適才任用田恆與闞止為左、右相。


    作為齊相,田恆主張袖手旁觀,不與吳國發生正麵衝突。


    闞止則是主張出兵救趙,跟吳國死磕到底。


    迫於田氏的強勢,朝堂之上,力主按兵不動的卿大夫居多。


    “左相,你意下如何?”


    齊侯呂壬將目光放在了田恆的身上。


    他要過問田恆在這個事情上的意見。


    田恆想了一下,便道:“國君,臣還是認為,不宜跟吳國爆發戰爭。”


    “吳,大國也,虎狼之國。”


    “其疆域方圓上萬裏,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商貿繁榮,帶甲之士不下百萬,車萬乘,遠非我齊國所能比擬!”


    “吳國伐趙,未盡全力,吳王還在河東、潁川、上黨一線,部署了不少重兵,就是在防著列國出兵救趙!”


    “一旦齊國跟吳國開戰,吳王勢必震怒,發大兵以攻齊,屆時二三子恐將悔之晚矣!”


    一聽這話,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們,都不由得麵露驚恐之色。


    對於吳國的強大,他們都是心有餘季的。


    要不然,豈會瞻前顧後,一直不敢出兵救趙?


    “左相此言差矣!”


    闞止反駁道:“正因吳國強大,我齊國更要出兵救趙!”


    “而今吳國之強,吳國之大,前所未有,哪怕是當年的霸主晉國,比起今日之吳國,都遜色許多。”


    “吳國之人口,多於天下列國;吳國之疆域,是列國的三倍不止;吳國之財富,是列國的五倍;吳國之軍力,冠絕天下,而且武器之精良,戰力之強勁,列國莫敢相比。”


    “如此吳國,何不能一統天下?”


    頓了一下,闞止語重心長的道:“吳王的狼子野心,早就昭然若揭。”


    “他是想掃滅列國,一統天下,成就前無古人的偉業!”


    “若諸侯尚且首鼠兩端,對出兵救趙之事模棱兩可。那麽,臣料想,日後吳軍東出,勢必逐一踏平列國,到時候齊國何以自處?”


    事情的嚴重性,不言而喻。


    闞止的這番話一出,就連田恆都不敢提出反對意見了。


    若齊國都被吳國滅亡了,田氏這麽多代人為之奮鬥的“田氏代齊”,如何能實現?


    見到田恆終於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後,齊侯呂壬下定決心,任命闞止為大將,鮑牧為副將,整軍八萬,準備出兵救趙。


    同時,呂壬還遣使到宋、魯、衛、燕四國,甚至是韓魏兩國,讓列國一起發兵救援趙國。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三十年,即公元前484年,農曆四月末。


    慶忌親率三萬步騎,繞過趙軍的長平,進抵祁縣,跟公子章合兵一處。


    屯駐於祁縣的吳軍,有四萬多人馬。


    而在祁縣之敗後,狼狽逃迴晉陽的趙鞅,決定再次征召兵員,耗盡最後的國力,準備對祁縣發起進攻,跟吳軍拚個魚死網破。


    由於祁縣被吳軍占據,晉陽通往上黨之地的糧道,被吳軍的鐵騎盡數攔截,所以趙軍無法將糧秣輜重送往前線。


    再這樣相持不下,最後前線的十餘萬趙軍,勢必會軍心大亂,不戰自潰。


    為此,趙鞅臨時征召了數萬兵馬,又聯合中山國的軍隊,朝著祁縣進發。


    總兵力,大概是八萬人,隻是戰鬥力……差強人意!


    在祁縣的板山附近,偌大的曠野之上,吳、趙、中山三國十餘萬人馬,正在對峙。


    兩軍陣前,作為主帥(國君)的慶忌與趙鞅,來了一次會談。


    慶忌命人放了一張桌子,兩張席子,並在桌上放了一壺酒,兩隻酒樽,似乎是想跟趙鞅把酒言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