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君雖久居北地,卻早已聽聞,吳王即位之初,變法改革,便在吳國推行鼓勵生育之策,不論貴族或是平民,盡皆早婚早育,生養者獎賞,晚婚晚育者懲罰。”


    “吳侯,寡君可有說錯?”


    趙鞅皮笑肉不笑的說出這番話。


    顯然是蓄謀已久的!


    的確。


    慶忌在第一次變法中,就已經在吳國出台了鼓勵生育的政策。


    政令中明確規定:國人不得以壯年男子迎娶老婦,或老邁男子不得迎娶壯婦,違令者一律嚴懲不貸!


    再有,就是女子到十七歲,男子到二十歲,必須嫁娶,不然論其父母有罪,並勒令加倍繳納口賦……


    這一道政策,為吳國增添了不少的人口,以至於被天下列國爭相效彷,起到了模範作用。


    饒是如此,作為吳國的公子,慶忌的兒子們未必會遵守這一政令。


    至少不會死板的去遵守。


    如已經加冠的公子鴻、公子熙和公子繁,早在十六七歲的時候,便已經開始生兒育女,為吳國王室開枝散葉。


    但,他們都沒有娶妻,隻是迎娶了一房妾室。


    妻妾是一樣的,隻要能生育兒女,照樣不會被國府責罰。


    這就相當於鑽了法律的空子!


    西周禮製規定,男子二十歲“冠而列丈夫”。


    即,將頭發全部挽至頭頂結為發髻,戴上保護發髻的小帽子“冠”,表示成年。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女子則十五歲為“及笄”,也是將頭發梳理為垂於腦後的發髻,是為成年。


    男女未達到成年年齡不得成婚。


    《周禮》記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女子因故晚嫁的,最多不超過二十三歲!


    當然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所以這樣的規矩不可能一直不變。


    一般來說,慶忌的諸公子到二十歲的時候,都必須娶妻,以起到帶頭作用。


    按照虛歲,慶忌的嫡長子,吳國的太子恆,也不過十九歲……


    的確還沒有到迎娶太子妃的時候!


    “趙君,我吳國隻是鼓勵早婚早育,寡人的兒子,吳國的公子,不到二十歲,不可娶妻,這已然是祖製。”


    看起來,慶忌是要墨守成規的。


    不過,哪怕是慶忌,甚至是別的諸侯卿大夫,也都是到了加冠之年,才會娶妻。


    即便是有了心儀的女子,照樣需要等到一定的年齡,方可成親。


    “唉!看來,吳侯是不願意讓季嬴成為吳國太子妃……”


    趙鞅忍不住長歎一口氣,似乎很是失望的道。


    在與趙國聯姻的事情上,慶忌舉雙手讚同。


    但,讓趙鞅的女兒成為吳國太子妃,慶忌豈能不遲疑?


    在慶忌看來,吳國的太子妃,且不說為人如何,至少出身一定要靠得住。


    慶忌的心裏,原本是打算在秦國或者齊國、鄭國,為太子恆物色到一個合適的公主,然後讓二人成親的。


    隻是,慶忌一直都沒有這種時間。


    趙鞅頓了一下,忽然笑吟吟的道:“吳侯,如若不然,讓季嬴成為你的妃子,如何?”


    “……”


    慶忌搖搖頭道:“多謝趙君的美意。隻是,這恐怕不合適。”


    “如何不合適?”


    趙鞅一臉恭維的神色,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吳侯乃是不世出的雄主,文治武功,舉世無雙,遠追上古賢君聖王!”


    “季嬴若是成為吳侯你的妃子,是季嬴之幸,寡君之幸,趙國之幸!幸甚至哉!”


    趙鞅是認真的嗎?


    慶忌一時間有些摸不準。


    要知道,趙季嬴不過是及笄之年,十五歲,而慶忌已經是不惑之年,歲數大了季嬴一圈不止,跟她的父親趙鞅是一輩人。


    慶忌要是娶了季嬴,豈不是老牛吃嫩草嗎?


    當然,老夫少妻這種事情實屬正常!


    早已習慣了這個時代風氣,“入鄉隨俗”的慶忌,別說是十五歲,便是十三四歲,也未嚐不可接受……


    “趙君,吳趙兩國聯姻之事,茲事體大,寡人需要好生斟酌斟酌。至於季嬴是成為寡人的妃子,或是吳恆的太子妃,再論。”


    “善。”


    畢竟是確立國家的太子妃,慶忌一時間沒有做主,情有可原。


    眼下,吳趙兩國聯姻的事情,已經敲定下來。


    但,慶忌對於趙鞅給出的條件,還是並不滿足。


    此時的慶忌拉起了手中的魚竿,釣上來一條鯽魚,放到了竹簍當中,而後又掃了一眼趙鞅,緩聲道:“趙君,寡人知曉你誌向遠大,不下於寡人。”


    “然,說到底趙子稷是寡人所擁立,天子冊封的諸侯。”


    “他突然身死,而趙君你位列諸侯,這在天下諸侯當中,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而今吳趙聯姻,你趙國向寡人稱臣納貢,恐怕也堵不住這悠悠之口……”


    慶忌的言外之意,便是趙鞅弑君篡位的影響太過惡劣,他兜不住!


    這隻是推諉之詞。


    畢竟,隻要作為方伯的慶忌不追究此事,不聯合天下諸侯一起討伐趙鞅,憑借趙鞅的威望,完全可以跟沒事人一樣。


    至於邯鄲氏的影響力,早在之前的邯鄲之戰中,就已經被折損殆盡。


    趙鞅殺死邯鄲稷的時候,邯鄲氏的勢力都跟著被連根拔起了。


    所以,趙鞅所擔憂的,便隻是慶忌會因此率領諸侯聯軍討伐趙國而已。


    眼下慶忌這般說辭,讓機智過人的趙鞅立馬就意識到,自己適才所開出的條件,還不能取信於慶忌……


    趙鞅暗暗思索片刻,便道:“吳侯,寡君的嫡長子趙伯魯,雖老大不小,卻性格中庸,資質愚鈍,才學不佳。”


    “金陵是為華夏文化之聖地,有老子、孔子、季子、計子等賢人名士匯聚於此,百家爭鳴,學術氛圍濃厚,可謂是聚集了天下英才!”


    “因此,寡君打算讓伯魯到金陵修學,盼望吳侯能照拂一二。”


    質子!


    趙鞅名義上讓趙伯魯到金陵修學,實際上是使他入質於吳國。


    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畢竟,趙伯魯作為趙鞅的嫡長子,必須要為趙國犧牲,以維護趙國的利益為己任。


    在春秋戰國時代,質子的事情比比皆是,往往是弱小的一國向強大的一國出賣人質。


    在尋常人看來,作為趙國世子的趙伯魯,日後必將繼承趙鞅的國君之位,君臨趙國,隻是慶忌作為穿越者,又怎能不知道後邊發生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