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謀反乎?


    他不敢,也不會,更不想。


    慶忌是一個占有欲極強的國君。


    生性多疑。


    跟嬴政、曹操、朱元章這些皇帝一般,慶忌有些剛愎自用,對於自己的臣下暗暗多有猜疑之心。


    饒是如此,慶忌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信任伍子胥,才會將伍子胥留在荊國擔任令尹,操持荊國的軍政大事。


    伍子胥想造反,自己建立一個國家,其實易如反掌,難度並不大。


    因為慶忌留在荊國,專門負責牽製伍子胥的田穰苴,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這一次伍子胥自作主張,出兵伐鄭,甚至還一路打到了鄭國的都城新鄭,是出人意料的。


    是在違抗王命!


    按照伯噽的說法,伍子胥的這種行為,已經等同於謀反。


    君臣之間的信任危機已經產生!


    慶忌即便是再信任伍子胥,現在不得不懷疑,伍子胥是否有謀逆的心思。


    有的時候,就算伍子胥心向吳國,心向慶忌,難免會有奸佞小人從中作梗,逼著伍子胥叛吳自立。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鄭國出兵攻打荊國導致的。


    鄭軍的實力不咋地,被伍子胥、田穰苴率兵擊敗,主力大軍幾乎被全殲。


    伍子胥抓住有利戰機,一舉北上,要搗破新鄭,甚至是迫使鄭國稱臣納貢。


    這一點無可厚非。


    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恰恰就是這一點,慶忌有些難以接受。


    因為慶忌一直都將吳國的兵權牢牢的握在手裏。


    沒有虎符,沒有慶忌的詔令,任何人都不得調動吳國的一兵一卒。


    伍子胥是領兵在外,才沒有受到慶忌的鉗製。


    範蠡憂心忡忡的道:“大王,現在還不能確認,伍子胥是否有謀逆的心思。然,不可不防。”


    “臣以為,大王應該防患於未然,使伍子胥撤迴荊國,放棄對鄭國新鄭城的進攻,然後再命人把伍子胥押解迴來,革職查辦。”


    “正是!”


    太宰計然也是進言道:“大王,防人之心不可無。”


    “人心隔肚皮!伍子胥現在違抗王命,率兵進攻新鄭,大有滅鄭之勢,晉國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若晉軍出兵,事態定當進一步惡化!請大王明鑒!”


    聞言,慶忌隻是眉頭緊鎖,沒有說話。


    他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且不說伍子胥究竟會不會造反,叛吳自立,伍子胥率軍進攻新鄭城,就不利於吳國。


    鄭軍伐荊國的時候,慶忌之所以讓伍子胥、田穰苴固守荊國本土,不必貿然出擊,是想遏製戰況進一步惡化。


    按理說,伍子胥、田穰苴打了勝仗,為吳國開疆拓土,慶忌應該高興的。


    但,這並不符合慶忌對於吳國未來幾年的規劃。


    慶忌現在謀求的是吳國和平發展,而不是動輒大戰,尤其是跟老牌的霸主晉國開戰,這不是明智之舉。


    在這一點上,伍子胥明顯是缺乏了大局觀。


    鄭國現在是晉國的小弟,吳軍欺負到鄭人頭上,晉國豈能坐視不管?


    跟晉軍一戰,慶忌還沒有做好準備。


    一旦戰勝還好,若是戰敗,給吳國帶來的連鎖反應將是極為惡劣的。


    說不定最後連到手不久的荊地,吳國都保不住!


    這一連串的事情,讓慶忌倍感頭疼。


    晉人這般赤裸裸的挑釁,難道伍子胥看不出來嗎?


    如果伍子胥看得出來還要去做,這分明是在蔑視慶忌。


    這讓慶忌不得不懷疑,伍子胥有了不臣之心。


    “大王,臣建議,大王即刻派遣使者,充當監軍,令伍子胥將兵馬撤迴荊國,然後押解伍子胥迴金陵審問,革職查辦!”


    伯噽正色道:“為避免伍子胥真的有反叛之心,請大王另外派一支軍隊,進入荊地,以備不測。”


    “伯噽,你願意作為使者,去向伍子胥傳達寡人的命令嗎?”


    慶忌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伯噽。


    聞言,伯噽尷尬的笑道:“大王,臣願意為大王赴死!”


    “不過,請大王一定要做好完全的準備!”


    伯噽又不是傻瓜,自然知道,這一趟是充滿危險的。


    如果伍子胥真的有反叛之心,伯噽這一次怕是有去無迴的。


    伍子胥伐鄭,率領的兵馬大多數都是從荊地招募的,真正吳軍士卒隻占據一部分。


    這時,孫武朝著慶忌躬身作揖道:“大王,請相信伍子胥的為人。”


    “伍子胥性格嫉惡如仇,對吳國可能沒有多少歸屬感,但是,對大王,伍子胥斷然不可能背棄!”


    “伍子胥這一次伐鄭,可能是急功近利,並沒有忤逆大王詔令之心意。”


    慶忌聞言,隻是搖搖頭道:“不管伍子胥出於什麽緣故伐鄭,抗命不從,是事實。”


    “我吳國沒有功過相抵,也沒有刑不上大夫的說法……”


    慶忌是不會原諒伍子胥的這種行為的。


    公然違抗慶忌的王命,即便伍子胥是出於好心,好心辦壞事,慶忌也絕不能姑息。


    這是慶忌的底線,不容挑戰!


    倘若慶忌這一次不但沒有責罰伍子胥,既往不咎,世人可能會稱讚慶忌賢明,有容人之量。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慶忌“好欺負”,要是人人都學伍子胥這樣,來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慶忌作為一國之君的威嚴,豈不是會一再的被踐踏?


    王權,不容挑戰!


    不過慶忌對待伍子胥,必須要把控好一個度。


    張弛有度。


    不可否認,伍子胥文武兼備,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良將,而且為慶忌出生入死,為吳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伍子胥的功勞很大,但是這絕對不是他可以不尊王命,擅自出兵的理由。


    就好似李雲龍一樣,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闖出的禍事也不少。


    伍子胥見到有機可乘,就率兵大舉進攻鄭國,生怕貽誤有利的戰機,這一點是可取的。


    什麽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因為將軍領兵作戰,戰機往往稍縱即逝,容不得國君的胡亂指揮。


    就好似曆史上的隋煬帝楊廣的征高句麗之戰,其實戰略、戰術都不差,隻是楊廣的控製欲太強。


    對於前線作戰的將領,楊廣還要遙控指揮,最後導致隋朝的征高句麗之戰連連失敗。


    難道楊廣不知兵嗎?


    不,楊廣曾經率領大軍南下滅陳朝,也帶兵打仗過,隻是坐鎮後方遙控軍隊,誰敢保證不出差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