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半個時辰過去,晏嬰、季劄、孫憑與孔丘,都沒有能解答出慶忌的那一道數學題。


    眼看著天色漸晚,日落西山,慶忌終於是搖搖頭,說出了正確答桉。


    “最終答桉,是梨657個,果343個,梨之價803文,而果之價196文。”


    “……”


    聞言,晏嬰等四人都有些發懵,學堂當中的諸公子,也都一頭霧水。


    季劄好奇的詢問道:“這一答桉,不知大王是如何解答出來的?”


    “二三子且看。”


    慶忌輕笑一聲,旋即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解答。


    這道數學題的公式,被慶忌在黑板上寫得密密麻麻。


    值得一提的是,黑板與粉筆,也都是慶忌的首創。


    跟現代的黑板、粉筆有所不同,不過效果是一樣的。


    隻見此刻黑板上已經被羅列出一大串的公式和文字——


    梨每個價:11÷9=12\/9(文)。


    果每個價:4÷7=4\/7(文)。


    果的個數:


    (12\/9x1000-999)÷(12\/9-4\/7)=343(個)


    梨的個數:


    1000-343=657(個)


    梨的總價:


    12\/9x657=803(文)


    果的總價:


    4\/7x343=196(文)


    “還有另一種解法。”


    話音一落,慶忌又開始在黑板上,用粉筆寫著板書,羅列出一套數學公式。


    解:設梨是x,果是y。


    x+y=1000


    11\/9x+4\/7y=999


    解得:x=657;y=343


    即梨是657個,錢是:657*11\/9=803


    果是343個,錢是:343*4\/7=196


    “……”


    在場的人都為之懵逼。


    這是什麽符號?


    鬼畫符?


    好為人師的慶忌,見到眾人都是一副不解的模樣,旋即屆時道:“這是一種數字,1、2、3、4、5、6、7、8、9、10,對應的是壹、貳、三、肆、伍、陸、柒、捌、久、拾。”


    “對應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相對於過去的數字而言,這種新式數字,更為簡便,用於算數在合適不過。”


    說著,慶忌還擦掉黑板上已經羅列出的數學公式,再一次在黑板上寫出相應的數字。


    “這是加減乘除法,加號、減號、乘號、除號。”


    “一加一等於二,一加二等於三。”


    “三減一等於二。二乘以二等於四,反之,四除以二等於二……”


    前世的阿拉伯數字,以及加減乘除法,甚至是簡化版的九九乘法表,都一一傳授給眾人。


    這九九乘法表,其實之前就已經存在的。


    著名的“庭燎求賢”典故中,齊恆公發布求賢令後,讓人在宮殿麵前燃起火炬,準備隨時接見各地的賢才。


    但,整整一年過去,卻沒有一個人前來應聘。


    這時,有一個自稱精通九九算法的人,大膽拜見齊恆公……


    這就是乘法口訣的前身——九九歌。


    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如四”止,共三十六句。


    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春秋戰國時代不但發明了十進位製,還發明九九表。


    作為西方文明古國的希臘和巴比倫,也有發明的乘法表,不過比起九九表繁複些。


    他們計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故而能夠除一個大數的人,會被人視若數學專家。


    直到十三世紀之初,東方的計算方法,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羅巴,西方人發現了它的方便之處,所以學習這個新方法。


    所以,慶忌也不得不敬佩自己的祖先。


    至少在某些領域,華夏的先人是領先於世界的!


    “大王,這又是什麽符號?”


    季劄指著黑板上的一個句號,疑惑的詢問道。


    “這是句號。還有逗號、感歎號……”


    慶忌有心改變現狀。


    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寫作,不論是用竹簡也好,紙張也罷,都不會劃分符號。


    麵對密密麻麻的文字,沒有標點符號的情況下,其實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慶忌平日裏批閱政務,就經常會碰上這種問題。


    要慢慢讀,一個字一個字讀。


    讀完再讀,一遍遍體會字裏行間的意思。


    但是,很快讀完,以後沒得讀,豈不很痛苦?


    要知道,古代書的產量是很低的,市麵能找到的書的種類也很少。


    不過,慶忌發明造紙術之後,就有大量的書籍,如《尚書》、《易經》、《詩經》等書籍就被抄寫出來,流通於市場上。


    慶忌每日要處理一些繁雜的政務,沒有標點符號,其實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


    畢竟,這對於慶忌而言是工作,不是看書享受生活!


    如孔丘、季劄等人這般,時常手不釋卷,一本書籍就能看上幾十遍,讀得滾瓜爛熟。


    他們很享受這種閱讀時光,所以標點符號的作用就不大。


    饒是如此,標點符號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有的時候少一個標點符號,即斷句,也可能會曲解一段話中的含義。


    “二三子,寡人再給你們出一題。”


    慶忌看著眾人似懂非懂的模樣,旋即微微一笑,又在黑板上寫出一道數學題——


    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


    數清腳共五十雙,各有多少雞和兔?


    這就是古代著名的算數題——


    雞兔同籠!


    比起慶忌之前出的那一道數學題,可謂是簡單的多。


    慶忌是有心將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法以及標點符號都推廣出去。


    過了許久,眾人都埋頭開始解答。


    有了慶忌傳授的加減乘除法以及阿拉伯數字,在場的人基本上都能迅速解答出來。


    不過,時間問題,主要是看誰的腦筋轉得快一些。


    “父王!兒臣解答出來了!”


    吳恆一臉激動的神色,拿著手裏寫滿公式的紙張,來到慶忌的跟前道:“最後的答桉是兔十四隻,雞二十二隻!”


    “你是如何解答的?”


    慶忌頗為好奇。


    吳恆連忙迴答道:“若按照父王傳授的竅門,所有的兔子都‘隱去’兩隻腳,即以三十六乘以二,得七十二隻兔子。”


    “現在有一百隻腳,故隱去二十八隻,用二十八除以二,即得出兔子有十四隻。”


    “這雞的數量更容易得出,三十六減十四,即雞有二十二隻!”


    “善!”


    看著如此機智過人的吳恆,慶忌亦是微微頷首,表示讚許。


    站在不遠處的吳鴻見狀,隻能默默地將自己已經算出正確答桉的紙張收迴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