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


    伍子胥當即反駁道:“依我之見,長公子不過是守成之君。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也!”


    “而今乃是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不進則退也!”


    “若以長公子為儲君,日後繼承吳國之大位,豈非誤國誤民?”


    聞言,孫武搖搖頭道:“若長公子不為儲君,子胥,依你看,大王的諸公子當中,何人可堪大任?”


    伍子胥朝著帥位上的慶忌躬身作揖道:“大王,臣屬意二公子吳熙!”


    “熙公子有大王之風,行事果決,自幼聰慧過人。熙公子顯然比長公子更適合繼承大位!”


    一聽這話,孫武立即反唇相譏道:“子胥,汝所言大謬也!”


    “熙公子的確有一些大王的風範,然其為人狠厲,善用詭計,年幼之時便如此狡黠,日後會如何?”


    “陰謀詭計成不了大事!”


    “為人王者,應該如長公子一般宅心仁厚,可善於納諫,從善如流,而非是一味的剛猛霸道!”


    就儲君的問題,孫武與伍子胥這對好友,可謂是爭執不休。


    長公子吳鴻也好,二公子吳熙也罷,其實都有著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


    吳鴻待人寬容,有仁君之風,隻是顯得有些懦弱,做一個守成之君不成問題。


    吳熙的為人,則是繼承了慶忌壞的一方麵較多——


    狠厲、貪婪。


    但,不可否認,吳熙做事足夠果斷,隻是難免會有些激進。


    總的來說,吳熙有梟雄之風,類似於商紂王、隋煬帝那樣。


    慶忌要是把吳國交到吳熙手中,一定不得安生。


    因為,吳國要麽因吳熙而滅亡,要麽因吳熙而進一步強盛!


    要麽好,要麽壞,很是極端!


    這就是慶忌一直在立儲的問題上,搖擺不定的緣故。


    “伯噽,你對立儲之事,有何看法?”


    慶忌將目光放在一直沉默不語的伯噽身上。


    伯噽看見慶忌一直不發一言,善於揣摩上意的他,似乎是猜到了慶忌的心思,故而諂媚的笑著道:“大王,其實長公子也好,熙公子也罷,都可堪大任。”


    “隻不過,臣心中,有比二位公子更適合的人選!”


    “何人?”


    “是恆公子!”


    伯噽作揖道:“恆公子,是為大王與王後所生,是為嫡長子。廢長立幼,自古以來就是取禍之道也!”


    “立嫡,立長,立賢,臣主張立嫡。”


    頓了一下,伯噽緩聲道:“恆公子為我吳國入質楚國多年,立下大功。且為嫡長子,若大王欲穩固國本,當立恆公子。”


    “若立其他公子,唯恐人心不服!請大王三思!”


    “……”


    吳恆的嫡長子身份,是母庸置疑的。


    他是慶忌與王後季蔲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有著先天的優勢。


    在立嫡,立長,立賢三個選擇上,慶忌更看重後者。


    隻不過,慶忌也知道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亂來。


    對於吳恆,作為父親的慶忌其實了解並不多。


    因為吳恆從小就被送到楚國作為人質,還差點死在楚國。


    在立儲之事上,慶忌是絕不能馬虎的。


    對於吳恆的為人,孫武和伍子胥也都不太了解,不置可否。


    正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其實慶忌的十多個兒子,都未嚐不可成為儲君。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但慶忌的兒子們,個頂個的傑出,這難免會讓吳國的君臣陷入選擇難題。


    此時,慶忌見到孫武、伍子胥和伯噽三個大臣還在爭論不休,不禁搖搖頭。


    沒完沒了!


    慶忌旋即拿出一張白紙,寫下一個名字後,就將白紙塞到錦囊當中。


    “寡人屬意的儲君人選,便在這錦囊當中……”


    慶忌又在孫武、伯噽和伍子胥三人身上打量一下,然後緩聲道:“二三子,事不宜遲,寡人打算讓你們當中的一個,帶上錦囊,先一步折返吳國。”


    “若寡人不幸身亡,便打開錦囊,向國人宣誓寡人的後繼之君!”


    “爾等,誰願往?”


    “……”


    孫武等三人麵麵相覷,都沒有說話。


    即便是一向貪生怕死的伯噽,此時都不想離開慶忌的身邊。


    君如青山,我如鬆柏。


    粉身碎骨,永不相負!


    他們君臣四人,相處多年,早已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亦君臣,亦知己,亦良師益友。


    這種君臣之情,是外人所無法理解的。


    他們誰都不願意在慶忌陷入危難的時刻,遠離自己的君王。


    “伯噽?”


    慶忌看向曆史上的那個賣國求榮的大奸臣伯噽。


    伯噽低著頭道:“大王,臣,願與大王同生共死!”


    “臣願與大王同生共死!”


    就連伯噽都是這樣,孫武和伍子胥更是不必贅言。


    哪怕是跟著慶忌赴死,他們都不會猶豫片刻。


    “唉!”


    慶忌長歎一聲,不無欣慰的道:“卿等忠心於寡人,愛護寡人,寡人亦深知。”


    “然,當此時局,寡人若敗於隨地,死於隨地,不但我吳國的一半精銳之師折損殆盡,就是爾等……”


    “你們是我吳國的忠臣良將,還有遠在宛縣抗戰的範蠡。”


    “至少,讓寡人為我吳國,為我後繼之君,為我臣民多留下一個大賢!”


    這正是慶忌的良苦用心。


    在位十一年,慶忌為吳國招攬了大量的人才,這其中堪稱是大賢之人,莫過於被他經常帶在身邊的孫武、伍子胥、伯噽和範蠡。


    當然,在吳國本土治國安邦的計然、文種、孔丘等人,也是難能可貴的賢才。


    有了這些人的輔左,隻要後繼之君不是一頭蠢豬,並不剛愎自用,能聽得進臣子勸諫的話,一定能保住吳國現有的國力。


    “抓鬮決定吧。為公平起見,抽到去者離開,留者留下!”


    這個時候,慶忌也不想乾綱獨斷,逼著孫武、伍子胥和伯噽三個人當中的一個當“逃兵”。


    因為慶忌知道,這會讓他們的良心上過意不去。


    於是,慶忌拿著毛筆在紙張上寫作,三張紙,都被寫下一個字,然後揉成紙團。


    “孫武,你是大司馬,你先來。”


    “諾!”


    孫武答應一聲,旋即上前隨手拿過一顆紙團。


    打開一看,上麵赫然是一個“去”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