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營寨。
中軍大帳之內,慶忌正在跟禦史大夫孫武、大司馬孫憑等人商議戰後處理事宜。
這時,一名小校入內稟告道:“大王,越侯勾踐求見!”
勾踐?
慶忌眯著眼睛,暗暗詫異。
勾踐在這個時候見自己,所為何事?
值得一提的是,勾踐作為羽林郎,也參與了這一次的戰事。
這廝殺起人來也是異常的兇悍,每每衝鋒陷陣都在最前邊!
“有何事?”
“勾踐自稱抓住了齊侯!”
“甚麽?”
慶忌頗為詫異。
左右兩側的將領們,更是不由得瞪著眼睛,滿臉震驚的神色。
勾踐竟然有那麽大的能耐,可以抓住齊侯杵臼?
真的假的?
“讓他進來。”
“諾!”
不多時,勾踐就押著一個穿著華貴衣甲,此時看起來狼狽不堪的男人進入中軍大帳。
慶忌定睛一看,可不正是之前在兩軍陣前跟自己對話,先禮後兵的齊侯杵臼嗎?
“小臣勾踐,參見大王!”
勾踐恭恭敬敬的朝著慶忌行禮道。
“不必多禮。”
慶忌點了點頭,笑道:“勾踐,你這迴可是為寡人,為吳國立下大功矣!你是如何擒住齊侯的?”
“迴稟大王,小臣也不知道他是齊侯。隻是小臣一路追擊,到一山澗處看見齊侯,當時齊侯正準備換上部下的衣甲逃跑,正好被小臣發現,之後就為小臣生擒,一問之下,這才得知齊侯的真實身份!”
聞言,慶忌也不禁暗暗感歎。
勾踐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撿了一個大漏!
不過,有的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勾踐能生擒齊侯杵臼,乃是大功一件。
“勾踐,你且退下。這筆功勞寡人不會忘記。”
“謝大王!”
勾踐喜不自禁的朝著慶忌躬身作揖之後,就離開了中軍大帳。
慶忌隨後又將目光放在了齊侯杵臼的身上。
已經淪為階下囚的杵臼,不禁低下了頭,一副羞愧難當的模樣。
此時此刻的杵臼,心裏是真的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兒。
十五萬人馬的諸侯聯軍,浩浩蕩蕩,原以為能踏平吳國,不曾想數日之間,就被五萬的吳軍擊敗,還是敗得十分徹底的那種!
就是十五萬頭豬,吳軍幾天也抓不完吧?
杵臼也是領兵打過幾仗的國君,但戎馬以來,卻從未吃過這樣的敗仗。
“齊侯,失禮,失禮了。”
慶忌笑容滿麵的上去,親自為杵臼鬆綁。
杵臼似乎是不領情,隻是將腦袋別到一側去,沒有吭聲。
慶忌也不介意,澹澹的笑道:“齊侯,寡人知道你心中不服,惱恨於寡人。然,成王敗寇,寡人勝了,齊侯你敗了,這是事實。”
“慶忌,你是羞辱寡人乎?”
杵臼看起來倒是挺有骨氣的,憤憤不平的道:“而今寡人已為你所生擒,不求苟活,但求一死。”
“齊侯說笑了,寡人又怎會殺你?”
慶忌搖搖頭道:“還請齊侯在我吳國逗留一些時日,讓寡人可以盡一盡地主之誼。”
“來人,將齊侯帶下去,好生招待,切不可怠慢!”
“諾!”
慶忌當然是不會殺死齊侯杵臼的。
因為,不管怎樣,杵臼都是一國之君。
這天底下,豈有一國之君死於戰陣之上的說法?
或許有,但是絕不能在諸侯混戰的時候發生。
杵臼好歹是齊國的國君,在位三十年,威望極高,在列國當中也頗有名望。
慶忌要是處死杵臼,說不定從此之後吳齊兩國就結下了死仇,不死不休的仇恨!
這個時代的戰爭,目的往往是“征服”,而非“滅國”、“屠人”。
大國之間沒有互相滅國的能力,滅國亦不具備正義性。
相較而言,打服一個國家,再放過它,讓它聽自己的話辦事,時不時繳納些禮品,反倒是更劃算的買賣。
《劍來》
甚至有的時候,打贏了未必是好事!
有的時候,在戰爭中守禮,所獲得的無形收益,價值遠高於一次戰勝所獲得的利益。
所以,慶忌沒必要跟齊國結下死仇。
不說是齊侯杵臼,即便是如田乞一般的,被吳軍生擒活捉的卿大夫們,慶忌也不能殺。
這是戰爭的規矩,最基本的一條規矩。
春秋無義戰,人們已經多半不會遵守戰爭的原有規則。
但是,對於一些跟自己同樣是出身貴族的卿大夫將領而言,是不能殺死的。
因為誰都不敢保證,自己祖上幾代人,追根朔源,幾百年前或許是一家子。
是親戚!
而且,你現在殺死對方,說不定日後戰敗,別人也不講武德的殺死你。
所以戰爭中不殺害貴族,已經成了這個時候的一條潛規則。
齊侯杵臼離開後,慶忌又繼續跟孫武、孫憑、黑夫、熊子丹等將領商議起來。
接下來,慶忌準備一口氣蕩滅幾個小國,以戰養戰。
因為吳國已經確立二十級軍功爵位製的緣故,若是不能獲得城邑土地和財富,恐怕吳國會因此承擔一筆巨大的負擔。
就跟曆史上的魏國一樣,魏武卒的確立,的確為魏國稱霸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魏武卒是魏國征戰天下的尖刀,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但,除了魏文侯能善於利用魏武卒之外,後邊的魏武侯、魏惠王兩個憨憨。
隻知道一味地利用強大的軍事實力,將附近的大國挨個打,打得齊、楚、秦滿地找牙,甚至是自己的兩個盟友(小弟)趙國和韓國也被魏武卒摁在地上狠狠地摩擦。
一味地對外開戰,卻沒有得到城邑土地的結果,就是會導致魏武卒製度的崩潰。
因為彼時的魏國已經負擔不起那一筆巨大的軍費開支。
慶忌可不能步其後塵。
“大王,臣以為當發兵攻滅郯、莒、薛、邾、滕五國。此五國鄰近於齊、魯、宋,且小國寡民,不堪一擊!”
“我吳軍若至,必可一鼓而下!”
熊子丹出列道。
慶忌隻是微微頷首,不置可否。
這一迴,換蔡侯申不答應了。
“大王,我軍應攜大勝之勢,西征楚地,陳兵於陳、宋兩國之邊境,以成霸主之勢,使中原諸侯盡皆南向,尊大王為方伯!”
中軍大帳之內,慶忌正在跟禦史大夫孫武、大司馬孫憑等人商議戰後處理事宜。
這時,一名小校入內稟告道:“大王,越侯勾踐求見!”
勾踐?
慶忌眯著眼睛,暗暗詫異。
勾踐在這個時候見自己,所為何事?
值得一提的是,勾踐作為羽林郎,也參與了這一次的戰事。
這廝殺起人來也是異常的兇悍,每每衝鋒陷陣都在最前邊!
“有何事?”
“勾踐自稱抓住了齊侯!”
“甚麽?”
慶忌頗為詫異。
左右兩側的將領們,更是不由得瞪著眼睛,滿臉震驚的神色。
勾踐竟然有那麽大的能耐,可以抓住齊侯杵臼?
真的假的?
“讓他進來。”
“諾!”
不多時,勾踐就押著一個穿著華貴衣甲,此時看起來狼狽不堪的男人進入中軍大帳。
慶忌定睛一看,可不正是之前在兩軍陣前跟自己對話,先禮後兵的齊侯杵臼嗎?
“小臣勾踐,參見大王!”
勾踐恭恭敬敬的朝著慶忌行禮道。
“不必多禮。”
慶忌點了點頭,笑道:“勾踐,你這迴可是為寡人,為吳國立下大功矣!你是如何擒住齊侯的?”
“迴稟大王,小臣也不知道他是齊侯。隻是小臣一路追擊,到一山澗處看見齊侯,當時齊侯正準備換上部下的衣甲逃跑,正好被小臣發現,之後就為小臣生擒,一問之下,這才得知齊侯的真實身份!”
聞言,慶忌也不禁暗暗感歎。
勾踐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撿了一個大漏!
不過,有的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勾踐能生擒齊侯杵臼,乃是大功一件。
“勾踐,你且退下。這筆功勞寡人不會忘記。”
“謝大王!”
勾踐喜不自禁的朝著慶忌躬身作揖之後,就離開了中軍大帳。
慶忌隨後又將目光放在了齊侯杵臼的身上。
已經淪為階下囚的杵臼,不禁低下了頭,一副羞愧難當的模樣。
此時此刻的杵臼,心裏是真的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兒。
十五萬人馬的諸侯聯軍,浩浩蕩蕩,原以為能踏平吳國,不曾想數日之間,就被五萬的吳軍擊敗,還是敗得十分徹底的那種!
就是十五萬頭豬,吳軍幾天也抓不完吧?
杵臼也是領兵打過幾仗的國君,但戎馬以來,卻從未吃過這樣的敗仗。
“齊侯,失禮,失禮了。”
慶忌笑容滿麵的上去,親自為杵臼鬆綁。
杵臼似乎是不領情,隻是將腦袋別到一側去,沒有吭聲。
慶忌也不介意,澹澹的笑道:“齊侯,寡人知道你心中不服,惱恨於寡人。然,成王敗寇,寡人勝了,齊侯你敗了,這是事實。”
“慶忌,你是羞辱寡人乎?”
杵臼看起來倒是挺有骨氣的,憤憤不平的道:“而今寡人已為你所生擒,不求苟活,但求一死。”
“齊侯說笑了,寡人又怎會殺你?”
慶忌搖搖頭道:“還請齊侯在我吳國逗留一些時日,讓寡人可以盡一盡地主之誼。”
“來人,將齊侯帶下去,好生招待,切不可怠慢!”
“諾!”
慶忌當然是不會殺死齊侯杵臼的。
因為,不管怎樣,杵臼都是一國之君。
這天底下,豈有一國之君死於戰陣之上的說法?
或許有,但是絕不能在諸侯混戰的時候發生。
杵臼好歹是齊國的國君,在位三十年,威望極高,在列國當中也頗有名望。
慶忌要是處死杵臼,說不定從此之後吳齊兩國就結下了死仇,不死不休的仇恨!
這個時代的戰爭,目的往往是“征服”,而非“滅國”、“屠人”。
大國之間沒有互相滅國的能力,滅國亦不具備正義性。
相較而言,打服一個國家,再放過它,讓它聽自己的話辦事,時不時繳納些禮品,反倒是更劃算的買賣。
《劍來》
甚至有的時候,打贏了未必是好事!
有的時候,在戰爭中守禮,所獲得的無形收益,價值遠高於一次戰勝所獲得的利益。
所以,慶忌沒必要跟齊國結下死仇。
不說是齊侯杵臼,即便是如田乞一般的,被吳軍生擒活捉的卿大夫們,慶忌也不能殺。
這是戰爭的規矩,最基本的一條規矩。
春秋無義戰,人們已經多半不會遵守戰爭的原有規則。
但是,對於一些跟自己同樣是出身貴族的卿大夫將領而言,是不能殺死的。
因為誰都不敢保證,自己祖上幾代人,追根朔源,幾百年前或許是一家子。
是親戚!
而且,你現在殺死對方,說不定日後戰敗,別人也不講武德的殺死你。
所以戰爭中不殺害貴族,已經成了這個時候的一條潛規則。
齊侯杵臼離開後,慶忌又繼續跟孫武、孫憑、黑夫、熊子丹等將領商議起來。
接下來,慶忌準備一口氣蕩滅幾個小國,以戰養戰。
因為吳國已經確立二十級軍功爵位製的緣故,若是不能獲得城邑土地和財富,恐怕吳國會因此承擔一筆巨大的負擔。
就跟曆史上的魏國一樣,魏武卒的確立,的確為魏國稱霸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魏武卒是魏國征戰天下的尖刀,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但,除了魏文侯能善於利用魏武卒之外,後邊的魏武侯、魏惠王兩個憨憨。
隻知道一味地利用強大的軍事實力,將附近的大國挨個打,打得齊、楚、秦滿地找牙,甚至是自己的兩個盟友(小弟)趙國和韓國也被魏武卒摁在地上狠狠地摩擦。
一味地對外開戰,卻沒有得到城邑土地的結果,就是會導致魏武卒製度的崩潰。
因為彼時的魏國已經負擔不起那一筆巨大的軍費開支。
慶忌可不能步其後塵。
“大王,臣以為當發兵攻滅郯、莒、薛、邾、滕五國。此五國鄰近於齊、魯、宋,且小國寡民,不堪一擊!”
“我吳軍若至,必可一鼓而下!”
熊子丹出列道。
慶忌隻是微微頷首,不置可否。
這一迴,換蔡侯申不答應了。
“大王,我軍應攜大勝之勢,西征楚地,陳兵於陳、宋兩國之邊境,以成霸主之勢,使中原諸侯盡皆南向,尊大王為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