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戰事基本上結束後,慶忌並沒有結束吳國對外擴張的步伐。
慶忌命大司馬孫憑為主將,秘密調兵遣將,將大量的糧秣輜重運輸到鴆茲,以掩人耳目,出其不意的伐楚。
同時,慶忌又以孫武為大將,領兵八千,混雜民夫、健婦,詐稱兵馬三萬人,大張旗鼓,浩浩蕩蕩的南下伐越,誌在收複武原、檇李、禦兒、陘之失地!
這一明一暗的軍事行動,讓人根本分辨不出慶忌的真實意圖。
慶忌還放出風聲,自己不日將禦駕親征,討伐越國!
這一下,更是讓所有人都以為慶忌對吳國南方的失地誌在必得,要不然怎會親自南征
……
滋德殿。
慶忌正在接見範蠡。
此時的範蠡,還是一個不過二十四歲的青年人,英姿雄發,雖穿著樸素,但舉手投足之間,無法掩飾住由內而發的那種儒雅之氣!
慶忌頗為讚賞這樣的範蠡。
畢竟,範蠡在曆史上乃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他是春秋末期zheng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越國相國、上將軍。
能被冠以“家”的頭銜,都是一代大家,即精通於某一領域的大才,而範蠡那一連串的頭銜,足見其多麽全能。
值得一提的是,範蠡還是華夏早期的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
慶忌依稀記得,曆史上的範蠡是因為不滿當時楚國政zhi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與文種一起投奔越國,之後被拜為上大夫、相國,輔佐越王勾踐。
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又被封為上將軍!
功成名就之後,範蠡急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期間,範蠡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隨後定居於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
在後世,範蠡還配享唐朝的武成王廟,被追封為古今六十四名將(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朝時期,範蠡也配享武廟!
這般大才,古往今來都十分罕見,慶忌又怎能不委以重任
“先生,寡人欲富國強兵,先生何以教寡人”
一陣寒暄過後,慶忌便開門見山的垂詢於範蠡,要試探一下後者的深淺。
慶忌知道範蠡在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人才,有著經天緯地之才,但他又怎能知道,現在範蠡的才能有幾分
知識總會隨著閱曆的增加而增加,年紀尚淺的範蠡,必然是還達不到那種高度的。
但慶忌也不嫌棄,隻想考校一下範蠡的才幹而已!
“大王既然言及富國強兵,那臣試言之,國不富,何以強兵”
範蠡不卑不亢的迴答道:“若論甲兵之犀利,放眼天下列國,莫說無有一國能與吳國爭鋒,然吳戈真乃當世一流也,小國莫敢從。”
“唯獨國力,吳國遠不及晉、齊、楚,甚至還稍遜於宋、衛、魯等國。”
範蠡說出了一個事實!
一個十分殘酷的事實!
吳國在國力上,的確達不到一流國家的序列,但絕對是一個軍事強國!
吳國的先祖泰伯奔荊蠻之地,披荊斬棘,飯稻羹魚,迄今已有六百年之久,盡管經過曆代吳國君王的大力開發,吳地已經漸漸興旺發達,肥沃的土地也不少。
但是,吳國在國力上,還不及部分中原國家!
譬如宋國,疆土麵積還沒有吳國的三分之一大,但勝在土地富庶,人口眾多,商業發達!
若論稱霸的根基,宋國是勝於吳國的。
範蠡話鋒一轉,便道:“是故,大王欲富國強兵,稱霸於天下,在下以為大王當盡快停止對外戰事,與民休養生息,勸課農桑,積蓄國力。”
“寡人當何為”
“大王應該知道一個道理,夫糶(賣出)穀物,價格過低,則將損害農人之利,農人受損,不力事生產,田地便將荒廢!”
範蠡緩聲道:“而穀物的價格過高,則將損害商賈之利,商賈受損,穀物就周轉困難,無人從商,國家的錢財賦稅何來”
“以吳國為例,穀價若低至二十就將損害農人,穀價如高至九十,就將損害商賈。而若把穀價限製在不低於三十、不高於八十的幅度內,就將對農人和商賈都有利!”
“如能這般平糶齊物,豈非於國有利”
“善!”
聽到範蠡的這一治國良策,慶忌不禁微微頷首,頗為讚同。
穀賤傷民,穀貴傷末,範蠡的這一治國之策,是貴在農末俱利!
即通過把價格調整到一定範圍內而做到農末俱利。
這樣既可以促進農業發展,又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使吳國的經濟各個領域都能夠協調發展。
其次,範蠡明確提出了商品價格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當地處理好穀價與其他商品價格的關係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
他試圖通過調整價格促進生產和流通,這都是通過經濟手段而不是通過行政命令!
這也是值得肯定的。
“何以平糶”
慶忌問道。
“大王,這就需要豐收之年,國府將糧收購儲藏起來,在歉收年缺糧時,國府再將糧食平價售出,如此才能起到平定糧食與其他物價之用,此所謂之平糶齊物也。”
範蠡迴答得頭頭是道,讓慶忌的心中為之歎服。
他忽然想起,戰國時李悝推行平糶法和漢代設的常平倉,貌似都是效仿範蠡的!
平糶齊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貴在中庸,不慍不火,但的確於民有利,於國有利,而且這樣的國策不會太過觸犯貴族的利益,又能大大加強國府的信用,讓吳國的國力在不知不覺中水漲船高!
慶忌已經看出了這一點。
隨後,慶忌跟範蠡在滋德殿廢寢忘食的談論了一天一夜。
基本上都在探討戰後如何治理吳國。
範蠡每每都能推出新的治國之法,讓人信服!
但慶忌並沒有打算立刻對範蠡委以重任。
“先生,寡人欲拜你為中大夫、軍師祭酒,隨同大司馬一道率兵伐楚,你可願意”
“臣,謹遵王命!”
範蠡旋即下跪,臉上沒有絲毫的不悅之色。
畢竟,範蠡能夠看出慶忌的確是一個求賢若渴,雄才偉略的君主!
慶忌讓範蠡隨同孫憑一起伐楚,隻是想增添一下範蠡的個人功績,以便於更好的對他委以重任,僅此而已。
隻見慶忌笑吟吟的道:“範蠡,汝當勉勵之。汝若能在此番伐楚之戰中立下功績,寡人當以九卿之位封之!”
“多謝大王!”
慶忌命大司馬孫憑為主將,秘密調兵遣將,將大量的糧秣輜重運輸到鴆茲,以掩人耳目,出其不意的伐楚。
同時,慶忌又以孫武為大將,領兵八千,混雜民夫、健婦,詐稱兵馬三萬人,大張旗鼓,浩浩蕩蕩的南下伐越,誌在收複武原、檇李、禦兒、陘之失地!
這一明一暗的軍事行動,讓人根本分辨不出慶忌的真實意圖。
慶忌還放出風聲,自己不日將禦駕親征,討伐越國!
這一下,更是讓所有人都以為慶忌對吳國南方的失地誌在必得,要不然怎會親自南征
……
滋德殿。
慶忌正在接見範蠡。
此時的範蠡,還是一個不過二十四歲的青年人,英姿雄發,雖穿著樸素,但舉手投足之間,無法掩飾住由內而發的那種儒雅之氣!
慶忌頗為讚賞這樣的範蠡。
畢竟,範蠡在曆史上乃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他是春秋末期zheng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越國相國、上將軍。
能被冠以“家”的頭銜,都是一代大家,即精通於某一領域的大才,而範蠡那一連串的頭銜,足見其多麽全能。
值得一提的是,範蠡還是華夏早期的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
慶忌依稀記得,曆史上的範蠡是因為不滿當時楚國政zhi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與文種一起投奔越國,之後被拜為上大夫、相國,輔佐越王勾踐。
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又被封為上將軍!
功成名就之後,範蠡急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期間,範蠡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隨後定居於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
在後世,範蠡還配享唐朝的武成王廟,被追封為古今六十四名將(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朝時期,範蠡也配享武廟!
這般大才,古往今來都十分罕見,慶忌又怎能不委以重任
“先生,寡人欲富國強兵,先生何以教寡人”
一陣寒暄過後,慶忌便開門見山的垂詢於範蠡,要試探一下後者的深淺。
慶忌知道範蠡在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人才,有著經天緯地之才,但他又怎能知道,現在範蠡的才能有幾分
知識總會隨著閱曆的增加而增加,年紀尚淺的範蠡,必然是還達不到那種高度的。
但慶忌也不嫌棄,隻想考校一下範蠡的才幹而已!
“大王既然言及富國強兵,那臣試言之,國不富,何以強兵”
範蠡不卑不亢的迴答道:“若論甲兵之犀利,放眼天下列國,莫說無有一國能與吳國爭鋒,然吳戈真乃當世一流也,小國莫敢從。”
“唯獨國力,吳國遠不及晉、齊、楚,甚至還稍遜於宋、衛、魯等國。”
範蠡說出了一個事實!
一個十分殘酷的事實!
吳國在國力上,的確達不到一流國家的序列,但絕對是一個軍事強國!
吳國的先祖泰伯奔荊蠻之地,披荊斬棘,飯稻羹魚,迄今已有六百年之久,盡管經過曆代吳國君王的大力開發,吳地已經漸漸興旺發達,肥沃的土地也不少。
但是,吳國在國力上,還不及部分中原國家!
譬如宋國,疆土麵積還沒有吳國的三分之一大,但勝在土地富庶,人口眾多,商業發達!
若論稱霸的根基,宋國是勝於吳國的。
範蠡話鋒一轉,便道:“是故,大王欲富國強兵,稱霸於天下,在下以為大王當盡快停止對外戰事,與民休養生息,勸課農桑,積蓄國力。”
“寡人當何為”
“大王應該知道一個道理,夫糶(賣出)穀物,價格過低,則將損害農人之利,農人受損,不力事生產,田地便將荒廢!”
範蠡緩聲道:“而穀物的價格過高,則將損害商賈之利,商賈受損,穀物就周轉困難,無人從商,國家的錢財賦稅何來”
“以吳國為例,穀價若低至二十就將損害農人,穀價如高至九十,就將損害商賈。而若把穀價限製在不低於三十、不高於八十的幅度內,就將對農人和商賈都有利!”
“如能這般平糶齊物,豈非於國有利”
“善!”
聽到範蠡的這一治國良策,慶忌不禁微微頷首,頗為讚同。
穀賤傷民,穀貴傷末,範蠡的這一治國之策,是貴在農末俱利!
即通過把價格調整到一定範圍內而做到農末俱利。
這樣既可以促進農業發展,又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使吳國的經濟各個領域都能夠協調發展。
其次,範蠡明確提出了商品價格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當地處理好穀價與其他商品價格的關係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
他試圖通過調整價格促進生產和流通,這都是通過經濟手段而不是通過行政命令!
這也是值得肯定的。
“何以平糶”
慶忌問道。
“大王,這就需要豐收之年,國府將糧收購儲藏起來,在歉收年缺糧時,國府再將糧食平價售出,如此才能起到平定糧食與其他物價之用,此所謂之平糶齊物也。”
範蠡迴答得頭頭是道,讓慶忌的心中為之歎服。
他忽然想起,戰國時李悝推行平糶法和漢代設的常平倉,貌似都是效仿範蠡的!
平糶齊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貴在中庸,不慍不火,但的確於民有利,於國有利,而且這樣的國策不會太過觸犯貴族的利益,又能大大加強國府的信用,讓吳國的國力在不知不覺中水漲船高!
慶忌已經看出了這一點。
隨後,慶忌跟範蠡在滋德殿廢寢忘食的談論了一天一夜。
基本上都在探討戰後如何治理吳國。
範蠡每每都能推出新的治國之法,讓人信服!
但慶忌並沒有打算立刻對範蠡委以重任。
“先生,寡人欲拜你為中大夫、軍師祭酒,隨同大司馬一道率兵伐楚,你可願意”
“臣,謹遵王命!”
範蠡旋即下跪,臉上沒有絲毫的不悅之色。
畢竟,範蠡能夠看出慶忌的確是一個求賢若渴,雄才偉略的君主!
慶忌讓範蠡隨同孫憑一起伐楚,隻是想增添一下範蠡的個人功績,以便於更好的對他委以重任,僅此而已。
隻見慶忌笑吟吟的道:“範蠡,汝當勉勵之。汝若能在此番伐楚之戰中立下功績,寡人當以九卿之位封之!”
“多謝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