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武,是第1批投靠王學軍的人,原名趙老實。
現在是天機府錦衣衛指揮使。
王學軍用的就是他老實,實幹也有心機。
僅因為這個特殊的部門,這位是頭領,太有心機不是好事,容易尾大不掉,容易壞事,給自己惹麻煩。
結果他將陸文中的詳細報告,承送給王學軍的時候,王學軍不由得連連誇獎:“你的錦衣衛,給我解決了大麻煩。不但如此,還為咱們的天機府,獲得了足夠整編出5萬將士的經費。”
然後不無欣喜的對著趙振武:“說一說,這一次我該怎麽獎賞你?”
趙振武就老老實實的迴答:“我現在身處這個位置,有豐厚的軍餉,吃喝足夠了,我還要賞賜幹什麽呢?再說了,這功勞是百戶陸文中的,我羞愧於貪部下的功勞。如果都督要獎賞,就獎賞底下這些辛辛苦苦的兄弟吧。”
對於這個老實人,王學軍欣慰有加:“那麽好吧,如果你有恰當的職務,就提升他一下。雖然潞王的那所大宅子,潞王是贈送給他的,但是他卻不能自用,正所謂一切繳獲要歸功嗎。”
趙振武憨厚的笑著:“如果那小子要敢於自用那就僭越了,他死的會比誰都快。”
這個年代就是這樣哪怕你的門上多了幾根銅釘,台階高上了的一級,你都會被別人彈劾死。
“我一直在強調,個人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當然除了那些貪官汙吏,用不正當手段得來錢財置辦的家產除外。所以,潞王的這一片王宅,雖然也是剝削他田莊上的百姓所得,那都是前朝的事,過往不究。所以這片宅子,就依舊是潞王的。你安排那個百戶,將這片宅子好好的利用起來,所得的收入,拿出一半每年給潞王送到澳門去。”
就這一種樸實的後世的心態做法,王學軍在無意之中,卻收到了奇效。
在他當政期間,那些老朱家的王爺郡王,因為都看到了這個政策,就紛紛跑到澳門去做寓公,減少了王學軍未來的許多麻煩。
馬士英和阮大鉞,因為沒有了潞王這張王牌,也就徹底的散夥了。
最終,馬世英在一次抵抗清軍的時候戰死,還算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而阮大鉞投降滿清,在主動表功,跟隨攻打仙俠關的時候,病死在了路中。
屍體腐爛而無人管,最終不知所蹤。
但這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的是,沒有了他們擁戴潞王監國,總算給太子的正式登基,留出了個時間。
在7天後,一路狂奔而來的太子和定王,公主,終於到了揚州城。
夫妻見麵,自然有一種別後的溫情。
然後就是緊鑼密鼓的張羅太子登基的事情。
因為有了一筆潞王額外的收入,一向節儉的王學軍,這一次沒有吝惜。而是將這場太子登基大典,辦理得風光無比。
一時間揚州城萬人空巷,聞風而來的江南各個地方觀禮的士紳大儒,總算是再一次看到了大明的輝煌。
大典上,太子首先宣布了,攝政王可以劍履上殿,麵君不拜;並且在丹闋之下,設立攝政王位。
但是都被王學軍堅決的拒絕了。
然後他排在了濟南王的身後,對新皇行三拜九叩之禮。
雖然這一番跪拜,弄得王學軍膝蓋疼,雖然為了這一次盛典,王學軍又變賣了他不少的寶藏,心疼的他牙癢。
但他認為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新朝按照攝政王的提議,也是冠冕堂皇的懷念殉國的烈皇帝,依舊沿用崇禎年號,並且規定,從此之後,延續不斷,崇禎十九年,二十年,直到萬年。
大典結束,正式的朝會開始。
看著大殿裏站著那孤單單的幾個阿貓阿狗三兩隻。
王學軍正式宣布:“廢除先朝五更早朝的製度,改為辰時中(八點)開朝。
廢除原先一個月隻有兩天休沐的日子,改為每10天,休息一天。
除了每月的初一,一次大朝之外,皇上若是有什麽會議,隻通知相應的部門,相關的官員,不再全體官員一起折騰。
這樣的決定立刻得到了滿朝群臣的讚同。
雖然也有臣子們表示了這種不勤政的意見,當然他們隻是做做樣子,表現一下而已。
其實像崇禎那樣變態的早晨4點左右就開朝會,而且還規定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必須全部參加,那簡直就是在折騰人。
四點開會,大臣們就要在3:00起床,然後在午門外不管冬夏風雪,就要排隊等候。
在開會的時候,大家腦袋還是暈的呢,根本就沒有效率。
而所有的大臣都在一起開會,那就又出現了一個意見不統一的局麵。
一點小事隻要有一個標新立異者站出來反對,那轉眼間就炒成了一鍋粥。
最終的結果是,大家筋疲力盡的站了一天,結果連一件小事都沒有決定拍板。
那種效率簡直低下的令人發指。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朝會,才給黨爭推波助瀾。
所以在崇禎的後期,朝會就是扯皮的場所,就是大臣們之間互相攻伐的場地,從謾罵最終發展到全武行,那更是司空見慣。
這一次好了,大家不再受罪,開這種毫無意義的擴大會議。就可以好好的睡上一場覺,然後精神飽滿的,坐到自己的衙門裏,處理自己的事。
皇上和攝政王有事,會找你。
你有什麽事,可以提前申請麵見皇上或攝政王解決,這多好?
這種體貼下屬的決定,立刻給許多大臣對這個不大熟悉的攝政王,加了一個體恤下屬的分。
然後就有禮部大臣,提出來,要給皇上舉行大婚。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國難多事,皇上最好趕緊的有個後代,防止不測。
但這時候的朱慈烺皇帝,卻堅決的反對:“大明不複,朕絕不婚配。”
還沒等大臣們強烈反對,這個新皇帝直接宣布:“若朕有異,定王繼位,定王有異,永王繼位,永王有異,以公主或者二王之後,選擇閑者繼位。”
這不但表示他恢複大明的堅定決心,更是話裏有話,主要就是安定某些人的情緒。
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皇上的這樣決心裏,堅定了要重新鑄造一個大明,而不懈奮鬥的決心。
於是在這個嶄新的小朝堂上,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拋棄了還想首鼠兩端的想法,一心一意做這個嶄新大明的開拓者。
小皇帝的這個宣布,第1次沒有事先和王學軍通報,但王學軍卻堅定的給予了支持。
於是這一場盛大的複國登基大典,圓滿的落下了帷幕。再次振奮了天下有識之士的士氣。
現在是天機府錦衣衛指揮使。
王學軍用的就是他老實,實幹也有心機。
僅因為這個特殊的部門,這位是頭領,太有心機不是好事,容易尾大不掉,容易壞事,給自己惹麻煩。
結果他將陸文中的詳細報告,承送給王學軍的時候,王學軍不由得連連誇獎:“你的錦衣衛,給我解決了大麻煩。不但如此,還為咱們的天機府,獲得了足夠整編出5萬將士的經費。”
然後不無欣喜的對著趙振武:“說一說,這一次我該怎麽獎賞你?”
趙振武就老老實實的迴答:“我現在身處這個位置,有豐厚的軍餉,吃喝足夠了,我還要賞賜幹什麽呢?再說了,這功勞是百戶陸文中的,我羞愧於貪部下的功勞。如果都督要獎賞,就獎賞底下這些辛辛苦苦的兄弟吧。”
對於這個老實人,王學軍欣慰有加:“那麽好吧,如果你有恰當的職務,就提升他一下。雖然潞王的那所大宅子,潞王是贈送給他的,但是他卻不能自用,正所謂一切繳獲要歸功嗎。”
趙振武憨厚的笑著:“如果那小子要敢於自用那就僭越了,他死的會比誰都快。”
這個年代就是這樣哪怕你的門上多了幾根銅釘,台階高上了的一級,你都會被別人彈劾死。
“我一直在強調,個人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當然除了那些貪官汙吏,用不正當手段得來錢財置辦的家產除外。所以,潞王的這一片王宅,雖然也是剝削他田莊上的百姓所得,那都是前朝的事,過往不究。所以這片宅子,就依舊是潞王的。你安排那個百戶,將這片宅子好好的利用起來,所得的收入,拿出一半每年給潞王送到澳門去。”
就這一種樸實的後世的心態做法,王學軍在無意之中,卻收到了奇效。
在他當政期間,那些老朱家的王爺郡王,因為都看到了這個政策,就紛紛跑到澳門去做寓公,減少了王學軍未來的許多麻煩。
馬士英和阮大鉞,因為沒有了潞王這張王牌,也就徹底的散夥了。
最終,馬世英在一次抵抗清軍的時候戰死,還算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而阮大鉞投降滿清,在主動表功,跟隨攻打仙俠關的時候,病死在了路中。
屍體腐爛而無人管,最終不知所蹤。
但這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的是,沒有了他們擁戴潞王監國,總算給太子的正式登基,留出了個時間。
在7天後,一路狂奔而來的太子和定王,公主,終於到了揚州城。
夫妻見麵,自然有一種別後的溫情。
然後就是緊鑼密鼓的張羅太子登基的事情。
因為有了一筆潞王額外的收入,一向節儉的王學軍,這一次沒有吝惜。而是將這場太子登基大典,辦理得風光無比。
一時間揚州城萬人空巷,聞風而來的江南各個地方觀禮的士紳大儒,總算是再一次看到了大明的輝煌。
大典上,太子首先宣布了,攝政王可以劍履上殿,麵君不拜;並且在丹闋之下,設立攝政王位。
但是都被王學軍堅決的拒絕了。
然後他排在了濟南王的身後,對新皇行三拜九叩之禮。
雖然這一番跪拜,弄得王學軍膝蓋疼,雖然為了這一次盛典,王學軍又變賣了他不少的寶藏,心疼的他牙癢。
但他認為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新朝按照攝政王的提議,也是冠冕堂皇的懷念殉國的烈皇帝,依舊沿用崇禎年號,並且規定,從此之後,延續不斷,崇禎十九年,二十年,直到萬年。
大典結束,正式的朝會開始。
看著大殿裏站著那孤單單的幾個阿貓阿狗三兩隻。
王學軍正式宣布:“廢除先朝五更早朝的製度,改為辰時中(八點)開朝。
廢除原先一個月隻有兩天休沐的日子,改為每10天,休息一天。
除了每月的初一,一次大朝之外,皇上若是有什麽會議,隻通知相應的部門,相關的官員,不再全體官員一起折騰。
這樣的決定立刻得到了滿朝群臣的讚同。
雖然也有臣子們表示了這種不勤政的意見,當然他們隻是做做樣子,表現一下而已。
其實像崇禎那樣變態的早晨4點左右就開朝會,而且還規定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必須全部參加,那簡直就是在折騰人。
四點開會,大臣們就要在3:00起床,然後在午門外不管冬夏風雪,就要排隊等候。
在開會的時候,大家腦袋還是暈的呢,根本就沒有效率。
而所有的大臣都在一起開會,那就又出現了一個意見不統一的局麵。
一點小事隻要有一個標新立異者站出來反對,那轉眼間就炒成了一鍋粥。
最終的結果是,大家筋疲力盡的站了一天,結果連一件小事都沒有決定拍板。
那種效率簡直低下的令人發指。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朝會,才給黨爭推波助瀾。
所以在崇禎的後期,朝會就是扯皮的場所,就是大臣們之間互相攻伐的場地,從謾罵最終發展到全武行,那更是司空見慣。
這一次好了,大家不再受罪,開這種毫無意義的擴大會議。就可以好好的睡上一場覺,然後精神飽滿的,坐到自己的衙門裏,處理自己的事。
皇上和攝政王有事,會找你。
你有什麽事,可以提前申請麵見皇上或攝政王解決,這多好?
這種體貼下屬的決定,立刻給許多大臣對這個不大熟悉的攝政王,加了一個體恤下屬的分。
然後就有禮部大臣,提出來,要給皇上舉行大婚。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國難多事,皇上最好趕緊的有個後代,防止不測。
但這時候的朱慈烺皇帝,卻堅決的反對:“大明不複,朕絕不婚配。”
還沒等大臣們強烈反對,這個新皇帝直接宣布:“若朕有異,定王繼位,定王有異,永王繼位,永王有異,以公主或者二王之後,選擇閑者繼位。”
這不但表示他恢複大明的堅定決心,更是話裏有話,主要就是安定某些人的情緒。
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皇上的這樣決心裏,堅定了要重新鑄造一個大明,而不懈奮鬥的決心。
於是在這個嶄新的小朝堂上,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拋棄了還想首鼠兩端的想法,一心一意做這個嶄新大明的開拓者。
小皇帝的這個宣布,第1次沒有事先和王學軍通報,但王學軍卻堅定的給予了支持。
於是這一場盛大的複國登基大典,圓滿的落下了帷幕。再次振奮了天下有識之士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