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玉看到呂明辭的樣子,心中“咯噔”一下。她意識到潤夜的身份改變了,但是萬萬想不到會有如此質的飛躍。
對了,連跳三級,就算是一普通當官的也是不得了的飛躍,何況是這個國家所倚重之人呢?
潤夜覺得呂明辭可笑,他向來是個山間散人,哪裏有這麽多規矩條框。
“呂大人,這時辰也不早了,一起吃個飯吧。”
說著,潤夜兩步跨到呂明辭的身邊,拽著他的袖子就直接往客堂裏麵拽。
朱紅玉愣在原處,看著兩個gaygay的人一前一後往屋裏走,真是瞎了她這雙狗眼!
潤夜是不是被掰彎了?
當然朱紅玉腐眼看人基,潤夜隻是為了破除幾個人隻見的尷尬和隔膜而已。
三個人很快坐在客堂,如同在雲夢鎮內相遇時一樣熟絡。
待三個人坐定,李攜泡了茶端了上來。
朱紅玉一看也是一穿著道袍的人,原本還沒看出來,再定睛一看,兇神惡煞一般的人收拾一下,再穿上道袍這種帶著極強暗示的衣服,一下子就塑造成“浪子迴頭”的形象。
呂明辭見潤夜對他客套,自然而然的也放鬆下來。
他用手指敲擊著黃花梨木桌,看著麵前精致的汝窯瓷杯,裏麵的碧螺春冒著香氣,質樸的背後透著奢靡,也許這是潤夜與旁的隱士相同的模樣。
忽而呂明辭感觸頗深,對著潤夜道:“潤道長,你是我自京城以來,見過最平易近人的道士。”
潤夜聽到呂明辭這樣說,隻覺得他是見識淺薄。
“哦?呂大人何出此言。我所認識的眾多道士,都如我一般平易近人。”
呂明辭端起茶杯,把玩著有些燙手的被子。
“哎……京城中的那群臭牛鼻子。”
說著,呂明辭吹了吹滾燙的茶水,輕輕的抿了一口茶。果然是當年的新茶,香煞人也。
潤夜無比清楚京城中的道士是什麽樣子,他們自負而驕傲,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的確現在的世道是這樣。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保證哪天皇帝老兒一生氣,不把他們這些道士給屠了。
“因為我比他們清醒自知,呂大人大可不必對我緊張,我潤夜終究是個深山裏麵的小人物。”
聽到潤夜這樣說,呂明辭可一點也不這樣認為。
“潤道長,我呂某人看人從沒有錯過,您絕非是池中物,總有一朝化成龍。”
潤夜似笑非笑,隻是敷衍他而已,對待未來潤夜的信心遠沒有呂明辭這麽大。
幾個人談笑了一會兒,從潤夜和朱紅玉的高升再談到如今朝局的變化。潤夜說自己的所見所聞,呂明辭亦說自己的所見所聞。朱紅玉隻是一個商人,生意場上並不見得是個熟手,所以也沒有插話。
就到幾個人說的正熱鬧的時候,李攜端著飯菜走了進來。朱紅玉百思不得其解,這廟裏除了潤夜竟然還有做飯的人嗎?
呂明辭看見李攜又進來了,不免多打量了他幾眼,隻見李攜一幅兇神惡煞模樣,著實駭人。
一盆子燉菜,三碗米飯。這就是平常三官廟的飯菜了。比起杜嶽蕭來到三官廟,潤夜待客之道比朱紅玉不知好了多少。
呂明辭看到粗茶淡飯也不覺得為難,畢竟疫區都待過,這個地方仿佛是天堂。
“呂大人,小廟沒有什麽山珍海味,隻有一些粗茶淡飯,也不知道您是否用得?”
呂明辭端起碗來,趕緊點頭道:“用得,用得。這飯才合口。”
朱紅玉亦是一笑,果然在潤夜麵前,呂明辭也會稍稍卸下偽裝。看來二人是真愛的啊……
潤夜見朱紅玉一直沒有說話,心中有些抱歉,也不知道當著呂明辭的麵如何開口。
“剛才光顧著和呂大人說話了,尚未請教朱小姐如今過的怎樣?”
這一句話將二人從熟識推向陌生,朱紅玉覺得真的是客套極了,仿佛就像是陌生人一般。
“我的生活一如往常,還算是好,也許以後弟弟他爭氣,能讓生活更好一些吧。”
朱紅玉心虛的迴答,生怕自己說多了太過生硬,惹得呂明辭懷疑。
呂明辭拿著筷子,從燉菜中夾出一筷子的豆腐和菜。
“按我說,你弟弟現在最應該巴結的就是潤道長啊,日後讓潤道長提攜提攜,那什麽候補的職一下子就提了,也能弄個有實權的官當一當。”
朱紅玉對著呂明辭和善一笑,也不知道說些什麽好。跟著潤夜混……難道是跟著他當道士去不成?
呂明辭看到朱紅玉不怎麽開心,潤夜趕緊過來圓場。
“朱小姐,昆玉是有大才的人,隻是如今他年紀尚小,等假以時日一定能在廟堂之中立足,位極人臣也暫未可知。”
朱紅玉腹誹還是潤夜會說話,一下子就正中下懷。其實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弟能成為“位極人臣”的大官,隻是希望他能夠走正道、考科舉,然後快快樂樂的成長。
朱占鼇在那麽困難的時期都要堅持讀書,堅持用科舉改變一家人的命運,這個願望不能因為如今時過境遷而改變。
“潤道長說的對,我還是想讓占鼇好好讀書,專心科舉。”
呂明辭腹誹朱紅玉是個不開化的腦袋。
在他看來,人的一生不過是百年光陰,能被朝廷所用的年齡也不過就是了了幾歲而已。如果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定不會成為最好的。想要混得好還是要靠人脈。
“我久居朝堂,還真不知道誰能憑借自己的努力位極人臣,這其中有很多黑暗的東西。”
呂明辭悲觀的說著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就連吃飯的速度也變得慢了下來,一盆燉菜中他對豆腐有獨特的愛好,朱紅玉則是更愛粉條。
潤夜見呂明辭這樣說,轉頭一看朱紅玉不開心,又打圓場。
“其實,這輩子能做什麽官,能享多少福,這都是前世早已確定好的。怨不得旁人什麽,修持在於自身。”
這句話既沒有惹到呂明辭,也讓朱紅玉聽著順心。雖然說朱紅玉不信什麽神叨叨的說法,不過“自有因果”這樣的說辭也算是“啪啪啪”的打了呂明辭的臉。
兩個人都不是不識時務的人,聽到潤夜打圓場將這個話題帶了過去,這二人也很快將話題帶了過去。
三個人各懷心思的吃完了一頓素齋,待吃完飯之後,潤夜又叫來了李攜收拾殘局。
李攜端著木盆進了屋,走路、拿東西都是恭恭敬敬,行為並不半點不妥,朱紅玉沒想到隔日不見,這李攜竟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待李攜出去,呂明辭這個碎嘴又是閑不住了。
“誒,潤道長,你什麽時候廟裏又收了個人啊?我看這人長得像是兇神惡煞似的,你可要提防。”
呂明辭這樣說,朱紅玉暗道他還真算是有點腦子,也能看出這個人有問題。
“無妨,孔夫子說有教無類。道祖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家都是一個樣,談什麽提防不提防的。”
潤夜說到這裏,下意識的清了清嗓子,掩飾他剛才緊張的喉嚨發緊,朱紅玉知道潤夜緊張了,趕緊換迴了下一個話題。
“對了,呂大人您什麽時候迴京複命?升遷可有什麽消息?這兩天耽誤了不少功夫吧?”
朱紅玉連忙用別的問題引開了李攜的問題,呂明辭並未起疑心,他還糾結在李攜看上去並不像是個好人的問題之中。
“嗯……這次傳旨迴京,我直接會鄉療養,直到半年之後再迴汴京複命。錦衣衛操心大,擔心的多,我需要休養。”
朱紅玉第一次聽說,古代的官員還有休假製度,竟然還有半年之久。但是想起呂明辭所從事的職業,還有他現在的官品,休息這麽長時間算是他獨到的特權吧。
“是嗎?呂大人的家鄉在哪裏?”
呂明辭哈哈大笑,他的家鄉那是一個民風彪悍、狂風怒號的邊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有隔壁亦有綠洲,更是西北首府要衝。
“上麵能給我這麽長時間的假期也並不是拍腦袋的,我老家在涼州,從汴京走也要走上一個月才能到。”
涼州?
朱紅玉很清楚這個地方在哪裏,前世她活著的時候曾去西北旅遊,相當於前世的甘肅武威市。
那真的很遠,他們如今在贛州,往涼州走一個月都算是少的了。一來一迴怎麽說也要三個月。沒想到呂明辭如今位高權重的,以前竟然是從這種地方發跡的。
“呂大人,可要保重。涼州地處邊關,小心有變故。”
“不怕,如今金甌穩固,尤其是涼州一代的西域商人極多,大家都忙著賺錢做生意,怎麽還有時間打仗呢?”
雖然話這樣說,但是朱紅玉也不免擔心起來。
呂明辭這個人雖然說又喜歡懟人還是個威脅,可是到底與她認識,她沒有心胸狹隘到讓一個熟悉的人去死。
“涼州?”
潤夜放下自己手中一直捧著把玩的茶杯,心中亦不免對呂明辭的身世產生了興趣。
“你怎麽從那麽遠的邊陲跑到這裏來的?”
呂明辭撓了撓自己的腦袋,道:“說起我的發跡史,我還真是要感謝高人隱士們,這也正是我對道士禮遇有加的緣故。”
朱紅玉一聽到這二人要講神叨叨的東西就頭疼,莫非她的生活裏就不能有點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嗎?
“哦,說來聽聽?”
潤夜更是疑惑的看著呂明辭。
“是這樣的,我老家離三十六洞天之一的崆峒山很近,所以這其中多有高道大德。一日我娘背著我上山時,得一高人指點。他讓我娘在十三歲時將我送去軍營。結果就這樣和軍隊結緣,一直累官至汴京,被編入了錦衣衛。”
朱紅玉聽到呂明辭的故事,亦不知道如何評價,也許真的有這些“高道大德”們,至少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就是讓呂明辭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
“對了。”呂明辭緊張的看著潤夜,像是自己剛才忘掉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對了,連跳三級,就算是一普通當官的也是不得了的飛躍,何況是這個國家所倚重之人呢?
潤夜覺得呂明辭可笑,他向來是個山間散人,哪裏有這麽多規矩條框。
“呂大人,這時辰也不早了,一起吃個飯吧。”
說著,潤夜兩步跨到呂明辭的身邊,拽著他的袖子就直接往客堂裏麵拽。
朱紅玉愣在原處,看著兩個gaygay的人一前一後往屋裏走,真是瞎了她這雙狗眼!
潤夜是不是被掰彎了?
當然朱紅玉腐眼看人基,潤夜隻是為了破除幾個人隻見的尷尬和隔膜而已。
三個人很快坐在客堂,如同在雲夢鎮內相遇時一樣熟絡。
待三個人坐定,李攜泡了茶端了上來。
朱紅玉一看也是一穿著道袍的人,原本還沒看出來,再定睛一看,兇神惡煞一般的人收拾一下,再穿上道袍這種帶著極強暗示的衣服,一下子就塑造成“浪子迴頭”的形象。
呂明辭見潤夜對他客套,自然而然的也放鬆下來。
他用手指敲擊著黃花梨木桌,看著麵前精致的汝窯瓷杯,裏麵的碧螺春冒著香氣,質樸的背後透著奢靡,也許這是潤夜與旁的隱士相同的模樣。
忽而呂明辭感觸頗深,對著潤夜道:“潤道長,你是我自京城以來,見過最平易近人的道士。”
潤夜聽到呂明辭這樣說,隻覺得他是見識淺薄。
“哦?呂大人何出此言。我所認識的眾多道士,都如我一般平易近人。”
呂明辭端起茶杯,把玩著有些燙手的被子。
“哎……京城中的那群臭牛鼻子。”
說著,呂明辭吹了吹滾燙的茶水,輕輕的抿了一口茶。果然是當年的新茶,香煞人也。
潤夜無比清楚京城中的道士是什麽樣子,他們自負而驕傲,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的確現在的世道是這樣。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保證哪天皇帝老兒一生氣,不把他們這些道士給屠了。
“因為我比他們清醒自知,呂大人大可不必對我緊張,我潤夜終究是個深山裏麵的小人物。”
聽到潤夜這樣說,呂明辭可一點也不這樣認為。
“潤道長,我呂某人看人從沒有錯過,您絕非是池中物,總有一朝化成龍。”
潤夜似笑非笑,隻是敷衍他而已,對待未來潤夜的信心遠沒有呂明辭這麽大。
幾個人談笑了一會兒,從潤夜和朱紅玉的高升再談到如今朝局的變化。潤夜說自己的所見所聞,呂明辭亦說自己的所見所聞。朱紅玉隻是一個商人,生意場上並不見得是個熟手,所以也沒有插話。
就到幾個人說的正熱鬧的時候,李攜端著飯菜走了進來。朱紅玉百思不得其解,這廟裏除了潤夜竟然還有做飯的人嗎?
呂明辭看見李攜又進來了,不免多打量了他幾眼,隻見李攜一幅兇神惡煞模樣,著實駭人。
一盆子燉菜,三碗米飯。這就是平常三官廟的飯菜了。比起杜嶽蕭來到三官廟,潤夜待客之道比朱紅玉不知好了多少。
呂明辭看到粗茶淡飯也不覺得為難,畢竟疫區都待過,這個地方仿佛是天堂。
“呂大人,小廟沒有什麽山珍海味,隻有一些粗茶淡飯,也不知道您是否用得?”
呂明辭端起碗來,趕緊點頭道:“用得,用得。這飯才合口。”
朱紅玉亦是一笑,果然在潤夜麵前,呂明辭也會稍稍卸下偽裝。看來二人是真愛的啊……
潤夜見朱紅玉一直沒有說話,心中有些抱歉,也不知道當著呂明辭的麵如何開口。
“剛才光顧著和呂大人說話了,尚未請教朱小姐如今過的怎樣?”
這一句話將二人從熟識推向陌生,朱紅玉覺得真的是客套極了,仿佛就像是陌生人一般。
“我的生活一如往常,還算是好,也許以後弟弟他爭氣,能讓生活更好一些吧。”
朱紅玉心虛的迴答,生怕自己說多了太過生硬,惹得呂明辭懷疑。
呂明辭拿著筷子,從燉菜中夾出一筷子的豆腐和菜。
“按我說,你弟弟現在最應該巴結的就是潤道長啊,日後讓潤道長提攜提攜,那什麽候補的職一下子就提了,也能弄個有實權的官當一當。”
朱紅玉對著呂明辭和善一笑,也不知道說些什麽好。跟著潤夜混……難道是跟著他當道士去不成?
呂明辭看到朱紅玉不怎麽開心,潤夜趕緊過來圓場。
“朱小姐,昆玉是有大才的人,隻是如今他年紀尚小,等假以時日一定能在廟堂之中立足,位極人臣也暫未可知。”
朱紅玉腹誹還是潤夜會說話,一下子就正中下懷。其實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弟能成為“位極人臣”的大官,隻是希望他能夠走正道、考科舉,然後快快樂樂的成長。
朱占鼇在那麽困難的時期都要堅持讀書,堅持用科舉改變一家人的命運,這個願望不能因為如今時過境遷而改變。
“潤道長說的對,我還是想讓占鼇好好讀書,專心科舉。”
呂明辭腹誹朱紅玉是個不開化的腦袋。
在他看來,人的一生不過是百年光陰,能被朝廷所用的年齡也不過就是了了幾歲而已。如果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定不會成為最好的。想要混得好還是要靠人脈。
“我久居朝堂,還真不知道誰能憑借自己的努力位極人臣,這其中有很多黑暗的東西。”
呂明辭悲觀的說著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就連吃飯的速度也變得慢了下來,一盆燉菜中他對豆腐有獨特的愛好,朱紅玉則是更愛粉條。
潤夜見呂明辭這樣說,轉頭一看朱紅玉不開心,又打圓場。
“其實,這輩子能做什麽官,能享多少福,這都是前世早已確定好的。怨不得旁人什麽,修持在於自身。”
這句話既沒有惹到呂明辭,也讓朱紅玉聽著順心。雖然說朱紅玉不信什麽神叨叨的說法,不過“自有因果”這樣的說辭也算是“啪啪啪”的打了呂明辭的臉。
兩個人都不是不識時務的人,聽到潤夜打圓場將這個話題帶了過去,這二人也很快將話題帶了過去。
三個人各懷心思的吃完了一頓素齋,待吃完飯之後,潤夜又叫來了李攜收拾殘局。
李攜端著木盆進了屋,走路、拿東西都是恭恭敬敬,行為並不半點不妥,朱紅玉沒想到隔日不見,這李攜竟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待李攜出去,呂明辭這個碎嘴又是閑不住了。
“誒,潤道長,你什麽時候廟裏又收了個人啊?我看這人長得像是兇神惡煞似的,你可要提防。”
呂明辭這樣說,朱紅玉暗道他還真算是有點腦子,也能看出這個人有問題。
“無妨,孔夫子說有教無類。道祖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家都是一個樣,談什麽提防不提防的。”
潤夜說到這裏,下意識的清了清嗓子,掩飾他剛才緊張的喉嚨發緊,朱紅玉知道潤夜緊張了,趕緊換迴了下一個話題。
“對了,呂大人您什麽時候迴京複命?升遷可有什麽消息?這兩天耽誤了不少功夫吧?”
朱紅玉連忙用別的問題引開了李攜的問題,呂明辭並未起疑心,他還糾結在李攜看上去並不像是個好人的問題之中。
“嗯……這次傳旨迴京,我直接會鄉療養,直到半年之後再迴汴京複命。錦衣衛操心大,擔心的多,我需要休養。”
朱紅玉第一次聽說,古代的官員還有休假製度,竟然還有半年之久。但是想起呂明辭所從事的職業,還有他現在的官品,休息這麽長時間算是他獨到的特權吧。
“是嗎?呂大人的家鄉在哪裏?”
呂明辭哈哈大笑,他的家鄉那是一個民風彪悍、狂風怒號的邊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有隔壁亦有綠洲,更是西北首府要衝。
“上麵能給我這麽長時間的假期也並不是拍腦袋的,我老家在涼州,從汴京走也要走上一個月才能到。”
涼州?
朱紅玉很清楚這個地方在哪裏,前世她活著的時候曾去西北旅遊,相當於前世的甘肅武威市。
那真的很遠,他們如今在贛州,往涼州走一個月都算是少的了。一來一迴怎麽說也要三個月。沒想到呂明辭如今位高權重的,以前竟然是從這種地方發跡的。
“呂大人,可要保重。涼州地處邊關,小心有變故。”
“不怕,如今金甌穩固,尤其是涼州一代的西域商人極多,大家都忙著賺錢做生意,怎麽還有時間打仗呢?”
雖然話這樣說,但是朱紅玉也不免擔心起來。
呂明辭這個人雖然說又喜歡懟人還是個威脅,可是到底與她認識,她沒有心胸狹隘到讓一個熟悉的人去死。
“涼州?”
潤夜放下自己手中一直捧著把玩的茶杯,心中亦不免對呂明辭的身世產生了興趣。
“你怎麽從那麽遠的邊陲跑到這裏來的?”
呂明辭撓了撓自己的腦袋,道:“說起我的發跡史,我還真是要感謝高人隱士們,這也正是我對道士禮遇有加的緣故。”
朱紅玉一聽到這二人要講神叨叨的東西就頭疼,莫非她的生活裏就不能有點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嗎?
“哦,說來聽聽?”
潤夜更是疑惑的看著呂明辭。
“是這樣的,我老家離三十六洞天之一的崆峒山很近,所以這其中多有高道大德。一日我娘背著我上山時,得一高人指點。他讓我娘在十三歲時將我送去軍營。結果就這樣和軍隊結緣,一直累官至汴京,被編入了錦衣衛。”
朱紅玉聽到呂明辭的故事,亦不知道如何評價,也許真的有這些“高道大德”們,至少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就是讓呂明辭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
“對了。”呂明辭緊張的看著潤夜,像是自己剛才忘掉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