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的田知遠從宮中迴來,臉黑的賽過灶房的鍋底。
燕瑜也好不到哪裏去,十分萎靡,一夜間做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夢,險些要溺死在前是刀光劍影後是懸崖深淵的夢裏,醒來時亦是滿頭的冷汗,到現在都還有些睡眼惺忪。
兩個人湊一塊兒,她抱病半靠在貴妃榻上,腿上擱著繡喜鵲登枝的青灰色鵝羽軟枕,手中捧著一盞兌了蜂蜜的紅棗奶茶,有一口沒一口的慢慢喝著。田知遠則坐在她對麵的暖炕上,沉著臉盯著燒得發紅的炭火發愣。
田知遠是一身玄色的斧文大氅,頭發半挽半散著,到底還沒有過及冠的年紀,穿得穩重大氣,眼角眉梢還是滿滿的少年意氣,不去管此時的滿臉憤然,也是個豐神俊朗的人物。沉默了片刻,他忽然錯了錯雙手的筋骨,哢噠哢噠的響:“……秋後連蚱螞都不蹦噠了,這魏元倒真是是能耐,把臉給我丟都鎬京之外去了。誰給他的膽子帶人去抄家的?怎麽也活了個十六年淨長個兒不長腦子呢?填房都塞了倆,人倒是越長越迴去的。”
他這冷不丁席卷而來的怨氣鋪天蓋地,燕瑜沒的被惹得笑了。北方人說話有自成一派的腔,輕重緩急都有規律,氣急了時幾個字打滾著拚一起說出來,她雖憐他流年不利,可還是覺得聽他的腔調新鮮,忍不住捂著嘴笑。
燕瑜是個骨子貪圖安逸的人,不如意的事睡醒了就不願意再想,好歹莫襄對自己沒有敵意,再多的底細她也沒能耐發覺,索性不去自尋煩惱。這時有人送上門來解悶,自當順水推舟的接過了話頭:“魏家怎麽也是名門望族,世代忠良。晉王若是念著他們的恩情功績,隻打雷不下雨。那杜家人隻怕是咽不下這口氣,一來二去,連累的還是你這當差的。”
田知遠歎了口氣,沒精打采的掀了眼簾掃了她一眼,委屈道:“你是個玲瓏通透人兒。這話說得一個字兒都不錯。隻是你說的太明白了,就跟把刀子似的,就著我的心窩子來了一刀。噯,這個年怕是怎麽也過不好了。”
她牽了牽嘴角,心念他連連受挫,著實過的艱難,自己是不太會說話。於是稍稍坐直了身子,拿眼神去細細打量他,思量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麽安慰人。說白了倆人還不夠熟,燕瑜和田知遠這兩人,明麵上是表親,可實際上兩不相幹,再說得明白了,她是逆來順受吃白飯的,他是迫不得已放善心的。恩是比天高比海深,可情是沒有一絲一毫,不論哪一方憑白的去貼近乎,兩個人都不舒服。
田知遠坐不住,起了身打著隔間的珠簾來來迴迴的走著。他是生得好看,該有的威儀氣勢樣樣不少,可許是出身的關係,骨子裏透著股落拓,這股精氣神不在他身上哪一處表現,可隻要看他,就能感覺得到。燕瑜說不準這性子是好是壞,但是也覺得這樣的人雖然有棱有角,卻格外的好相處,見他還是擰著眉,終究是捺不住:“杜家家大業大,盤根錯節的……若是軟的不行,那就……?”
他頓著了步子,停在了珠簾前:“你是說抓他的把柄,要挾他們?不成。我都不瞞你,不管是父王還是二哥,他杜家的情報折子摞起來能有一尺來高。樁樁件件都記得明白。可那又怎麽樣?光是鎬京這個杜六爺,家業就是數百萬,其中有牽連的商賈、官員不計其數。若是真的較真起來,那就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燕瑜是讀死書的,仁義道德學了一肚子,可真擺上台麵,一點兒用也沒:“有牽扯的也必然是貪官汙吏,順藤摸瓜的一起撤了,多好,為民除害。怎麽又自損一千了?”
田知遠看她一臉懵懂,覺得好笑。也不惱,一甩袖子坐迴了暖炕,靴子叩著地麵噠噠響,同她解釋道:“那你想一想,撤去了那些官吏,該換誰來接任?如何保證新接任的官吏都公正嚴明?而且交接本就是十分繁雜之事,每個新官上任都是三把火,一來二去燒的是誰?百姓!再說,杜家有錢不假。可金山銀山,到了國庫裏頭,那就死的。介時再沒第二的杜家抄了,到那是又該怎麽辦?這錢,還是要到他們手裏才能活動起來,殺雞取卵的事兒做了豈不是自掘墳墓。況且……這次要的餉銀不多,已經被魏元攪和一次了,我再直刺刺的去用硬的,人來個玉石俱焚怎麽辦!損了君王顏麵以後,從此也要和杜家交惡——這可是杜家!”
燕瑜聽得一知半解,但好歹明白了其中利害,不由得嘖嘖暗歎田知遠的心思縝密。其實不然,像田知遠這種得寵的公子哥兒,自小跟著老子曆練,什麽人情世故不明白?這種官場上的門道,也隻有她這種小白花不懂。
“我昨兒一宿沒睡,今天來找你也不是為你找你說閑話敘家常的。該說的,不該說的,都是耐著心性子和你講明白了。現在呢,我有這麽一事兒要找你幫忙。”
田知遠的事,大多都不是什麽大事,這迴也一樣。是晉王叫他去好生安撫杜家,可田知遠臉皮薄,前一天還在人家府門口大動幹戈,第二天又得抹著臉去冰釋前嫌,於是想要拿燕瑜做借口去拜訪。
出了府,便有馬車侯在門前,車轅處精雕了一隻展翅之鷹,後麵懸鈴,構架樸實,並無過人的奢華之處。田知遠先上去,燕瑜才踏著杌凳,抬手就去拉綏1,不想落到一隻手中。頓時慌了神,連忙要縮,可身子都傾了半邊,被力道一帶,也就被拉了上去。
車輿內裝點的簡單大氣,坐褥上的絞了銀線的青底團雲纏枝緞麵,陰板上鋪著整張虎皮,骨肉都被抽了去,隻剩個威風凜凜的皮囊剩著,踏在上麵軟綿綿的。車輪轆轆,兩人一路無言,燕瑜垂著眼,默默盯著田知遠玄衣的袖角內側撚了金銀雙色線繡鷹的圖騰打量消磨時光。
待到了杜府,田知遠已換了副雲淡風輕的模樣,雖然心裏十二個不樂意,麵上總不能表現出來。他越過燕瑜先下了車,再迴身扶她。說是扶,也隻是虛扶了一把人家的肩頭,就收了手。
因為燕瑜聽了太多杜家如何富甲天下的傳聞,下了車,沒先看人,倒是抬眼先打量府邸。左右橫掃了一遍,心裏頓覺失望。宅子建得倒是精致,可配什麽天下首富未免就有些落差了。
“……這位就是十一爺的堂妹?”
燕瑜應聲抬了頭。隻見得麵前站著的男子約莫二十五六,正是個將熟不熟的年紀,身子有些瘦,衣裳是四平八穩的藏藍錦緞,邊角就著普通絲線織著福壽連綿的紋路,除去腰間藍田暖玉惹眼,也無什麽奢靡之處。
模樣也是一如打扮的清水,不似她原先想的那般渾身銅臭氣味,隻眉眼間含的笑十分客套,隻是掃量別人時的目光著實太精明逼人,相貌上的溫和便生生撤去了三四分,一瞧便知不是個簡單人物。
她朝他淡淡一笑,頷首迴了他。燕瑜這小半月來,傷勢漸好,由此也把臉蛋養得豐腴了些。五官生得大氣的人,就是要略寬些的臉盤來襯,才能恰到好處。從前她瘦的駭人,現在將養的好些了,模樣也就出落得比從前好看了。一身交領廣袖的梅英廣袖欄杆裙,紅白交相輝映,襯得雪白的臉蛋多了幾分血色,因為眸色淺,不說話時就顯得氣場冷豔,活脫脫的不食人間煙火。
杜秋忍不住多看了眼前的妮子幾眼,竟莫名奇妙地想起了自己那個七弟。也隻是一瞬間的念頭,片刻就迴過了神,朝兩人拱手笑著,迎他們進府:“十一爺和狐小娘子大駕光臨,自是蓬蓽生輝。女孩兒家都是身嬌肉貴的主兒,請二位進一步說話。”
杜秋是什麽人?田知遠出了名的好麵子,臨時拽了個同行,明擺著抹不開臉。他自當給足麵子,也不點破,權當作真的隻是來閑坐——反正要錢就是沒有。
杜府不比公子府闊氣,格局與所住的偏府大抵相同。北邊的院府格局大底是相同,一如是垂花門後接著影壁,簷上堆著尋常青瓦,脊上雕著螭吻。遊廊是漆紅的柱子,沿途的欄上是連綿不斷的菱花鏤葉的長欄,一路行至了末處。
杜秋止了步,手裏拿著的禮單自始至終都沒有翻開過,這時候順手把它隨意揣進了袖子裏:“這就到前廳了,十一爺還是老規矩。那狐小娘子呢?”
二十來歲的人,掬出一張和藹可親的臉,那畫麵……好在有副皮相擔待,燕瑜至少沒笑出來。她和田知遠交換了個眼神,會意搖頭:“我不愛喝茶。”
杜秋也不強求,喚了個黃衣叫霈兒的丫鬟過來:“老七呢,把他給我從書房裏給我撈出來。”轉而又對燕瑜笑,“拙荊偶染風寒,不便招待貴客。委屈小娘子,和在下七弟去園中隨便走走,有什麽要的,都盡管開口。”
田知遠在一邊聽了這話,心裏哀嚎著:這話怎麽偏偏不是說給我聽的!轉臉去看燕瑜,卻發現她嚇白了臉。
杜家昨天才被百十兵甲圍了一次,今日就是一派雲淡風輕,連唿和別人的氣勢都是行雲流水。但……那位杜家七爺,不就是和魏靈黃了親事的那位主兒嗎?這麽風口浪尖的時候……她哪裏敢!燕瑜也是眼巴巴的瞧向田知遠,盼望著他替我解解圍。
田知遠壓根沒想到這一層,笑嗬嗬的答應了,還嫌不夠的將她拍了拍,朝後麵努嘴道:“得了,你們去玩吧。”說罷和杜秋一路互相請著,把燕瑜拋到了一邊。
燕瑜迴過身,看到沛兒領著少年走了進來。這人身量與杜秋相仿,霜色的氅衣滾著白繒掐銀線纏枝的領口,邊角處各用深一色的線繡了淩霄花,也不成片連綿,隻各自點綴在角落,襯得來人寡淡清絕。
走進了,看到的麵龐輪廓澄明,眉目秀逸,眼中並著漠然和尤不自知的迷茫眷顧,泛著波光,映著浪流。懶懶地一個抬眼,橫掃出去的便是千秋萬載都叫人銘記的神采。像是大雄寶殿內受人供奉的金漆佛像,剛強岸然,不解溫柔。仰之彌高,哪怕換得一個臣眼,也都叫人甘心,不再計較自己是千方百計去博歡心和辭色時的辛苦。
見此這少年的模樣,燕瑜似乎明白了魏靈的癡怔緣何而來。眨眼的功夫,又下起了雪。廊間不斷的有風刮來,她被吹得有些冷,也就不胡思亂想了。
“杜衡。”來人不鹹不淡的自報姓名,居高臨下的看著眼前的小不點兒。他是有聽說狐穀這麽一號人物,什麽狐家在外的私生女。既然是狐季的,那也不稀奇。隻是現在見了,覺得怎麽看怎麽別扭,他說不來哪裏不對,隻是很自然的覺得狐穀和麵前的人十分對不上號。
杜衡見小妮子冷得有點遲鈍,於是叫霈兒去取了條擋風的披風來。
銀緞滾灰狸邊的係帶長鬥篷,外側繡著一株虯曲的白梅,紛紛然的在緞麵上綻開,蕊心用金線絞成一簇,做工精細,看得出是江南蘇繡。燕瑜從善如流地將它披到了身上,細心的抬手牽起的披風尾。
雪紛紛揚揚的灑著,此刻已經把廊外的天地覆上了薄薄的一層,屏息之下,還能聽見撲簌簌的細響。杜衡把她的一舉一動都收在眼底裏,心中嘀咕著奇怪,私生女何時也能有這麽好的教養了……
反過來想想,大抵也是因為與眾不同,才叫她境遇優渥。杜衡覺得這姑娘日後是個有造化的,略一思索,開口道:“他們兩人愛拐著彎說話,可我不興這套,鎬京也沒什麽可招待的,我倒是從江南來時帶了點今年的明前龍井來,娘子要不要嚐嚐?”他說話幹脆利落,持著一口官腔,沒半點吳地該有的軟糯。
燕瑜聽這話有沒給自己什麽推拒的餘地,也就點頭允了。
杜衡腦子缺了根筋,想也不想的就把她往自己住處領,途中要撐傘淌過一片雪地。他和她並肩走了,著一柄六十四骨的水墨紫竹綢傘撐開。燕瑜側過臉,看到握在柄上的手修長而有些嶙峋,手指尖而瘦,像是破土而出的一束白蘆葦。
燕瑜也好不到哪裏去,十分萎靡,一夜間做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夢,險些要溺死在前是刀光劍影後是懸崖深淵的夢裏,醒來時亦是滿頭的冷汗,到現在都還有些睡眼惺忪。
兩個人湊一塊兒,她抱病半靠在貴妃榻上,腿上擱著繡喜鵲登枝的青灰色鵝羽軟枕,手中捧著一盞兌了蜂蜜的紅棗奶茶,有一口沒一口的慢慢喝著。田知遠則坐在她對麵的暖炕上,沉著臉盯著燒得發紅的炭火發愣。
田知遠是一身玄色的斧文大氅,頭發半挽半散著,到底還沒有過及冠的年紀,穿得穩重大氣,眼角眉梢還是滿滿的少年意氣,不去管此時的滿臉憤然,也是個豐神俊朗的人物。沉默了片刻,他忽然錯了錯雙手的筋骨,哢噠哢噠的響:“……秋後連蚱螞都不蹦噠了,這魏元倒真是是能耐,把臉給我丟都鎬京之外去了。誰給他的膽子帶人去抄家的?怎麽也活了個十六年淨長個兒不長腦子呢?填房都塞了倆,人倒是越長越迴去的。”
他這冷不丁席卷而來的怨氣鋪天蓋地,燕瑜沒的被惹得笑了。北方人說話有自成一派的腔,輕重緩急都有規律,氣急了時幾個字打滾著拚一起說出來,她雖憐他流年不利,可還是覺得聽他的腔調新鮮,忍不住捂著嘴笑。
燕瑜是個骨子貪圖安逸的人,不如意的事睡醒了就不願意再想,好歹莫襄對自己沒有敵意,再多的底細她也沒能耐發覺,索性不去自尋煩惱。這時有人送上門來解悶,自當順水推舟的接過了話頭:“魏家怎麽也是名門望族,世代忠良。晉王若是念著他們的恩情功績,隻打雷不下雨。那杜家人隻怕是咽不下這口氣,一來二去,連累的還是你這當差的。”
田知遠歎了口氣,沒精打采的掀了眼簾掃了她一眼,委屈道:“你是個玲瓏通透人兒。這話說得一個字兒都不錯。隻是你說的太明白了,就跟把刀子似的,就著我的心窩子來了一刀。噯,這個年怕是怎麽也過不好了。”
她牽了牽嘴角,心念他連連受挫,著實過的艱難,自己是不太會說話。於是稍稍坐直了身子,拿眼神去細細打量他,思量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麽安慰人。說白了倆人還不夠熟,燕瑜和田知遠這兩人,明麵上是表親,可實際上兩不相幹,再說得明白了,她是逆來順受吃白飯的,他是迫不得已放善心的。恩是比天高比海深,可情是沒有一絲一毫,不論哪一方憑白的去貼近乎,兩個人都不舒服。
田知遠坐不住,起了身打著隔間的珠簾來來迴迴的走著。他是生得好看,該有的威儀氣勢樣樣不少,可許是出身的關係,骨子裏透著股落拓,這股精氣神不在他身上哪一處表現,可隻要看他,就能感覺得到。燕瑜說不準這性子是好是壞,但是也覺得這樣的人雖然有棱有角,卻格外的好相處,見他還是擰著眉,終究是捺不住:“杜家家大業大,盤根錯節的……若是軟的不行,那就……?”
他頓著了步子,停在了珠簾前:“你是說抓他的把柄,要挾他們?不成。我都不瞞你,不管是父王還是二哥,他杜家的情報折子摞起來能有一尺來高。樁樁件件都記得明白。可那又怎麽樣?光是鎬京這個杜六爺,家業就是數百萬,其中有牽連的商賈、官員不計其數。若是真的較真起來,那就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燕瑜是讀死書的,仁義道德學了一肚子,可真擺上台麵,一點兒用也沒:“有牽扯的也必然是貪官汙吏,順藤摸瓜的一起撤了,多好,為民除害。怎麽又自損一千了?”
田知遠看她一臉懵懂,覺得好笑。也不惱,一甩袖子坐迴了暖炕,靴子叩著地麵噠噠響,同她解釋道:“那你想一想,撤去了那些官吏,該換誰來接任?如何保證新接任的官吏都公正嚴明?而且交接本就是十分繁雜之事,每個新官上任都是三把火,一來二去燒的是誰?百姓!再說,杜家有錢不假。可金山銀山,到了國庫裏頭,那就死的。介時再沒第二的杜家抄了,到那是又該怎麽辦?這錢,還是要到他們手裏才能活動起來,殺雞取卵的事兒做了豈不是自掘墳墓。況且……這次要的餉銀不多,已經被魏元攪和一次了,我再直刺刺的去用硬的,人來個玉石俱焚怎麽辦!損了君王顏麵以後,從此也要和杜家交惡——這可是杜家!”
燕瑜聽得一知半解,但好歹明白了其中利害,不由得嘖嘖暗歎田知遠的心思縝密。其實不然,像田知遠這種得寵的公子哥兒,自小跟著老子曆練,什麽人情世故不明白?這種官場上的門道,也隻有她這種小白花不懂。
“我昨兒一宿沒睡,今天來找你也不是為你找你說閑話敘家常的。該說的,不該說的,都是耐著心性子和你講明白了。現在呢,我有這麽一事兒要找你幫忙。”
田知遠的事,大多都不是什麽大事,這迴也一樣。是晉王叫他去好生安撫杜家,可田知遠臉皮薄,前一天還在人家府門口大動幹戈,第二天又得抹著臉去冰釋前嫌,於是想要拿燕瑜做借口去拜訪。
出了府,便有馬車侯在門前,車轅處精雕了一隻展翅之鷹,後麵懸鈴,構架樸實,並無過人的奢華之處。田知遠先上去,燕瑜才踏著杌凳,抬手就去拉綏1,不想落到一隻手中。頓時慌了神,連忙要縮,可身子都傾了半邊,被力道一帶,也就被拉了上去。
車輿內裝點的簡單大氣,坐褥上的絞了銀線的青底團雲纏枝緞麵,陰板上鋪著整張虎皮,骨肉都被抽了去,隻剩個威風凜凜的皮囊剩著,踏在上麵軟綿綿的。車輪轆轆,兩人一路無言,燕瑜垂著眼,默默盯著田知遠玄衣的袖角內側撚了金銀雙色線繡鷹的圖騰打量消磨時光。
待到了杜府,田知遠已換了副雲淡風輕的模樣,雖然心裏十二個不樂意,麵上總不能表現出來。他越過燕瑜先下了車,再迴身扶她。說是扶,也隻是虛扶了一把人家的肩頭,就收了手。
因為燕瑜聽了太多杜家如何富甲天下的傳聞,下了車,沒先看人,倒是抬眼先打量府邸。左右橫掃了一遍,心裏頓覺失望。宅子建得倒是精致,可配什麽天下首富未免就有些落差了。
“……這位就是十一爺的堂妹?”
燕瑜應聲抬了頭。隻見得麵前站著的男子約莫二十五六,正是個將熟不熟的年紀,身子有些瘦,衣裳是四平八穩的藏藍錦緞,邊角就著普通絲線織著福壽連綿的紋路,除去腰間藍田暖玉惹眼,也無什麽奢靡之處。
模樣也是一如打扮的清水,不似她原先想的那般渾身銅臭氣味,隻眉眼間含的笑十分客套,隻是掃量別人時的目光著實太精明逼人,相貌上的溫和便生生撤去了三四分,一瞧便知不是個簡單人物。
她朝他淡淡一笑,頷首迴了他。燕瑜這小半月來,傷勢漸好,由此也把臉蛋養得豐腴了些。五官生得大氣的人,就是要略寬些的臉盤來襯,才能恰到好處。從前她瘦的駭人,現在將養的好些了,模樣也就出落得比從前好看了。一身交領廣袖的梅英廣袖欄杆裙,紅白交相輝映,襯得雪白的臉蛋多了幾分血色,因為眸色淺,不說話時就顯得氣場冷豔,活脫脫的不食人間煙火。
杜秋忍不住多看了眼前的妮子幾眼,竟莫名奇妙地想起了自己那個七弟。也隻是一瞬間的念頭,片刻就迴過了神,朝兩人拱手笑著,迎他們進府:“十一爺和狐小娘子大駕光臨,自是蓬蓽生輝。女孩兒家都是身嬌肉貴的主兒,請二位進一步說話。”
杜秋是什麽人?田知遠出了名的好麵子,臨時拽了個同行,明擺著抹不開臉。他自當給足麵子,也不點破,權當作真的隻是來閑坐——反正要錢就是沒有。
杜府不比公子府闊氣,格局與所住的偏府大抵相同。北邊的院府格局大底是相同,一如是垂花門後接著影壁,簷上堆著尋常青瓦,脊上雕著螭吻。遊廊是漆紅的柱子,沿途的欄上是連綿不斷的菱花鏤葉的長欄,一路行至了末處。
杜秋止了步,手裏拿著的禮單自始至終都沒有翻開過,這時候順手把它隨意揣進了袖子裏:“這就到前廳了,十一爺還是老規矩。那狐小娘子呢?”
二十來歲的人,掬出一張和藹可親的臉,那畫麵……好在有副皮相擔待,燕瑜至少沒笑出來。她和田知遠交換了個眼神,會意搖頭:“我不愛喝茶。”
杜秋也不強求,喚了個黃衣叫霈兒的丫鬟過來:“老七呢,把他給我從書房裏給我撈出來。”轉而又對燕瑜笑,“拙荊偶染風寒,不便招待貴客。委屈小娘子,和在下七弟去園中隨便走走,有什麽要的,都盡管開口。”
田知遠在一邊聽了這話,心裏哀嚎著:這話怎麽偏偏不是說給我聽的!轉臉去看燕瑜,卻發現她嚇白了臉。
杜家昨天才被百十兵甲圍了一次,今日就是一派雲淡風輕,連唿和別人的氣勢都是行雲流水。但……那位杜家七爺,不就是和魏靈黃了親事的那位主兒嗎?這麽風口浪尖的時候……她哪裏敢!燕瑜也是眼巴巴的瞧向田知遠,盼望著他替我解解圍。
田知遠壓根沒想到這一層,笑嗬嗬的答應了,還嫌不夠的將她拍了拍,朝後麵努嘴道:“得了,你們去玩吧。”說罷和杜秋一路互相請著,把燕瑜拋到了一邊。
燕瑜迴過身,看到沛兒領著少年走了進來。這人身量與杜秋相仿,霜色的氅衣滾著白繒掐銀線纏枝的領口,邊角處各用深一色的線繡了淩霄花,也不成片連綿,隻各自點綴在角落,襯得來人寡淡清絕。
走進了,看到的麵龐輪廓澄明,眉目秀逸,眼中並著漠然和尤不自知的迷茫眷顧,泛著波光,映著浪流。懶懶地一個抬眼,橫掃出去的便是千秋萬載都叫人銘記的神采。像是大雄寶殿內受人供奉的金漆佛像,剛強岸然,不解溫柔。仰之彌高,哪怕換得一個臣眼,也都叫人甘心,不再計較自己是千方百計去博歡心和辭色時的辛苦。
見此這少年的模樣,燕瑜似乎明白了魏靈的癡怔緣何而來。眨眼的功夫,又下起了雪。廊間不斷的有風刮來,她被吹得有些冷,也就不胡思亂想了。
“杜衡。”來人不鹹不淡的自報姓名,居高臨下的看著眼前的小不點兒。他是有聽說狐穀這麽一號人物,什麽狐家在外的私生女。既然是狐季的,那也不稀奇。隻是現在見了,覺得怎麽看怎麽別扭,他說不來哪裏不對,隻是很自然的覺得狐穀和麵前的人十分對不上號。
杜衡見小妮子冷得有點遲鈍,於是叫霈兒去取了條擋風的披風來。
銀緞滾灰狸邊的係帶長鬥篷,外側繡著一株虯曲的白梅,紛紛然的在緞麵上綻開,蕊心用金線絞成一簇,做工精細,看得出是江南蘇繡。燕瑜從善如流地將它披到了身上,細心的抬手牽起的披風尾。
雪紛紛揚揚的灑著,此刻已經把廊外的天地覆上了薄薄的一層,屏息之下,還能聽見撲簌簌的細響。杜衡把她的一舉一動都收在眼底裏,心中嘀咕著奇怪,私生女何時也能有這麽好的教養了……
反過來想想,大抵也是因為與眾不同,才叫她境遇優渥。杜衡覺得這姑娘日後是個有造化的,略一思索,開口道:“他們兩人愛拐著彎說話,可我不興這套,鎬京也沒什麽可招待的,我倒是從江南來時帶了點今年的明前龍井來,娘子要不要嚐嚐?”他說話幹脆利落,持著一口官腔,沒半點吳地該有的軟糯。
燕瑜聽這話有沒給自己什麽推拒的餘地,也就點頭允了。
杜衡腦子缺了根筋,想也不想的就把她往自己住處領,途中要撐傘淌過一片雪地。他和她並肩走了,著一柄六十四骨的水墨紫竹綢傘撐開。燕瑜側過臉,看到握在柄上的手修長而有些嶙峋,手指尖而瘦,像是破土而出的一束白蘆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