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各營士卒陸續開始入睡。


    全軍除了軍醫營那裏有棚有底的醫療帳篷以外,幾乎所有的帳篷都隻有棚頂,滿帳都是泥濘地麵,沒辦法就地攤下床鋪睡覺。


    巨鹿軍有眾多解決地麵泥濘的方法,諸如,比如燒土紮營法,一支萬人軍隊,若每一什都升火做飯,需升起篝火一千堆。在做飯過程中,再泥濘的地麵,柴火在地上燒上一時半刻,必然能把地麵燒至幹燥。


    萬人軍隊,遇雨天,滿地泥濘,若將千堆篝火聚在一起,假設每堆篝火可燒土四分之一平米,千堆篝火將開辟出兩百五十平米的幹燥地麵。


    二百五十平米足可以搭起一個寬闊的中軍大帳,也可以住宿下四五十人,或是囤積下上萬斤糧食。


    而此番遇雨之所以未用燒土紮營法,乃因此法用在行軍之時得不償失,於行軍途中,要想用燒土紮營法幹燥地麵,需要升起千堆篝火,需要將千堆篝火聚攏到一塊,尤其還是暴雨天氣,要想安然升火還得調用很多帳篷負責遮雨,這一切的投入是,升千堆篝火需要消耗大量柴火,把上千堆篝火聚攏到一塊需要麻煩的協調,軍中帳篷並不富裕,為了燒火調用太多帳篷必會導致部分士卒無地避雨,這種種相加,行軍途中用燒土紮營法性價比實在是太低。


    燒土紮營的適用場景隻在固定紮營之時,一個長久使用的營寨有足夠時間去經年累月的燒製地麵,一堆篝火一次隻能燒製巴掌大的一塊地麵,長年累月積攢下來,整個營地所有地麵全將被陶化。


    依安置流民時的經驗,當日初在巨鹿城駐紮,軍中有黃巾流民十幾萬人,而可住宿的房屋、帳篷等等所有加起來,尚不滿足三萬人所需,當時為使所有人都能有睡覺的地方,不得已把物資利用到了極限。


    於當時,依有限的床鋪資源,十幾萬人分成了好幾波,一天十二個時辰連軸轉,有人夜裏睡,有人白天睡,不管如何,確保每一個人每天至少能睡一兩個時辰,這是其一。


    其二,睡覺其實可以占很小的空間,躺著睡需要一張床,而坐著也能睡著。一張床鋪隻能躺下一個人,坐滿卻能足足坐下七八個人。


    於當時,流民們擠著床鋪睡覺的時候,七八個人背靠背擠在一起,三兩條被子身上一搭,坐著就唿唿睡了。


    巨鹿軍所經曆的一切難事都積累下了寶貴經驗。


    當日以無比貧弱的後勤,又處於嚴酷寒冬,又有十幾萬缺衣少食的流民,當時之難,比經營一支軍隊還要難上十倍百倍,也就,當義軍克服重重困難磕磕絆絆艱難無比的難關度過之後,再去經營萬人規模的軍隊,再去解決萬人軍隊睡覺休息的問題,解決之法幾乎手到擒來。


    為救濟流民而被迫想出的極限宿營法,反啟發了軍隊宿營方法。


    大雨仍在下個不停,巨鹿軍本部士卒住宿在營帳當中,帳中遍是淤泥和積水,無處下腳,更無處鋪蓋稿席,士卒們是按和當日流民一樣的休息方法來休息的。


    士卒們將攜行具背簍放在地上,把攜行具上的寫字木板抽出放在背簍上,一個高高的凳子就成了。


    巨鹿軍的攜行背簍成方形,材質用藤蔓或竹篾編成,通體用鏤空編法以減輕重量,茬編在外以免破壞背囊,於背簍正麵,多配有一塊比書本略大的薄木板,木板第一作用是用來作為簡易黑板用的,用來方便士卒們學習識字,木板的通用作用有,可以當成凳子,可以當成吃飯的桌子,也可以在上邊寫字,攜行背簍不夠平整,茬漏在外邊很尖銳,但加上一個小小木板之後,攜行背簍其實就成了行軍作戰途中方便好用的簡易桌凳。


    巨鹿軍的攜行背簍裏有精致的防雨背囊,背囊用桐油布做成,整個是一個密封良好的大袋子,裏邊主要放的被褥和衣物這些怕水的物品,得益於防雨袋的保護,無論遇到怎樣的大雨,士卒們的兵器會被淋濕,身上衣物會被淋濕,口糧等也會被淋濕,關鍵的被褥無論如何都是幹燥的。


    巨鹿軍士卒們夜裏休息的模樣都差不多,在各自的營帳中,士卒們背簍放在一起,坐在背簍上相互靠著,就以坐著的姿勢手枕在膝蓋上頭枕在手上唿唿大睡睡著了,在他們腳下,多放著盾牌來墊腳,軍中有嚴格愛惜兵器的軍令,隻在雨天或是雪天才被允許拿盾牌當墊腳之物來用。


    軍令條例中能有如此通融是因為,李孟羲曾親自試過在雨天腳踩著雨衣睡覺,發現腳泡在雨水裏根本就睡不著覺,不得不找個墊腳物,而尋常軍資中,最適合墊腳的物資無疑是盾牌,所以盾就拿來墊腳了。


    行軍勞累之時,靠著樹站著都能睡著,能坐著睡雖然你難受了一點,自然也能睡著。


    李孟羲到後半夜悄摸摸的去巡營,見帳中士卒普遍已經唿唿大睡了,他悄悄退了出去。


    後,又去巡視鄉兵營地,鄉兵營地則又是另一番情況。


    鄉兵們沒有正經帳篷,隻有一塊簡陋的防雨布來遮雨,這隻能確保鄉兵們晚上能有個避雨的地方能不被雨淋著,這是基本的宿營條件,然後,因為鄉兵們後勤物資準備不足,鄉兵們有足夠的鋪蓋和被褥,卻因地麵積水泥濘無法鋪蓋睡覺,鄉兵們隻能把木柴之類的摞一摞坐著休息。而就這樣,因為鄉兵們宿營物資缺口實在太大,木柴不夠供應,鄉兵們不得不輪換著來休息。


    不經對比顯不出什麽,一經對比,巨鹿軍的後勤能力立刻就顯示的淋漓盡致。


    此夜,於那些隨巨鹿軍出征的鄉兵們來說,這是他們度過的第一個難熬夜晚,雨嘩啦啦下個不停,吵的人心煩意亂的,頭頂的防雨布不夠大,風稍微吹一下就有斜雨潑進來,讓人煩不勝煩,再加上寒冷,加上夜深人靜的孤寂,對人的忍耐力考驗極大。


    唯讓鄉兵們聊以慰藉的是,火頭軍們隔不一會兒就會帶來一桶熱薑水挨個人發,熱薑水喝多了,喝的鄉兵們一個個冒汗不止,到後邊都沒人願意喝了。


    熱薑水派過幾輪,火頭軍竟然又送來了一迴麵湯,稀麵湯裏撒的有鹽,竟然還奢侈的撒了少許蛋花,喝起來有滋有味的。


    每發幾輪薑水之後,再間隔發一次粥水或者食物,這是軍醫們製定的規則,因為熱薑水喝的多了燒胃,必須的有東西墊巴一下。


    漆黑雨夜裏,營地最外圍是最明亮的地方,高大的火把架子齊整整的一根接一根矗立著,齊的跟柵欄一樣。


    那些無法睡著的鄉兵們靜靜地簡陋的防雨棚頂之下,他們不知有多少人靜靜地盯著那些火把架子看著,黑夜裏看著光亮令人心安。


    巨鹿軍很早就知道夜裏火光在安穩人心方麵獨特的作用,至如今,火光安穩人心的作用被巨鹿軍發揚到了最大。


    後勤隊在安置火把高架時,乃是有嚴格要求,火把架的安放位置要經過精準測量,每兩根架子之間的間距要完全一樣,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看,所有架子要完全筆直成一條線,還有,軍中對火把架的大小粗細沒太高要求,但對高低有高標準要求,如果此時抹黑去營地外圍把那些火把架子拔出來看,會發現架子底部特意標記有一圈刻度,所有架子都是照著刻度埋同樣深的深度,這在遠處看來,整齊劃一的火光有如軍陣一般齊整嚴肅。


    淩亂的火光能安定人心,齊整肅殺的火光更能安定人心。鄉兵明裏見到火光圍的整整齊齊嚴嚴實實,不用想都知道連火把都有這麽齊,自然,在看不見的地方,有齊刷刷的人在守著,鄉兵們見四周的火光完整無缺,自然也就知道,四下防禦完整,沒有危險逼近。


    巨鹿的【舉火如牆】法已把安定人心之效發揮到了極致。


    ——


    天亮,冒著大雨,火頭軍向各營送上了熱滾滾的熱粥,士卒們就著熱粥啃完餅子,一頓飯眨眼間就對付完了。


    上頭軍令,要求今日如舊行軍,戰兵們沒有早習慣了這種風雨無阻的軍務,鄉兵們之中卻多有抱怨,鄉兵們普遍覺得下這麽大雨何必急著趕路,等雨停了,緊著趕兩日,一樣不耽誤行程。


    李孟羲敏銳覺察到了鄉兵們情緒的變化,要是一般將領聽到軍中有抱怨聲會直接抓兩個典型砍頭示眾震懾全軍,李孟羲跟一般人不一樣,李孟羲不喜歡動不動砍人頭,他很願意去理解普通士卒的想法。


    行軍要如舊,不能耽誤,雨天行軍遲緩,可再遲緩也是在行進中,雨下的看樣子一時半會不會停了,軍中糧草又不充裕,時間絲毫浪費不得。


    李孟羲派人特意到鄉兵營曉之於情動之於理的解釋著急行軍的原因,鄉兵們隻是隨口抱怨,哪裏能不知道輕重緩急,李孟羲隻是派人費了些口舌,讓鄉兵們有大受體恤之感。


    作為投桃報李的迴報,迴報巨鹿軍這點重視和體諒,鄉兵們立刻變得士氣昂揚著進軍上路了。


    新的一日行軍開始。


    經昨日一天一夜的雨,今日道路泥濘的多,人走著還好,地上泥太大,士卒們把鞋子脫了赤腳前進,行速尚可,人馬車輛就不行了,車輪深陷在淤泥裏往前走非常費力。行軍剛才開始,李孟羲就有所預判,他預計今日行軍裏程至少要折扣個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李孟羲不無憂心的想起另一樁事來,想到諸郡的反攻隊伍,諸多反攻隊伍已經在路上了,按站前發於各部的作戰計劃,作戰計劃約定好的有行軍章程,也有對雨水的各種應對方法,可此中少了重要一項,忘了統一交代遇到暴雨是該繼續行軍還是暫作停留。他處天氣如何李孟羲不知,從自己遇到的雨水來看,雨很大,顯然不是局限於一地的小風小雨,很可能是波及範圍很廣的雨水,本部遇到暴雨,其他各處也可能遇到暴雨。


    整體作戰計劃中,核心是各部要統一行動統一步調進發,一場雨水正好打在計劃的疏漏之處,給巨鹿軍造成了意料之外的麻煩。


    ——


    在李孟羲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那些同樣遭遇了暴雨的鄉兵隊伍,他們在新的一天開啟之時,同樣發現了路麵的糟糕狀況,絕大多數鄉兵指揮官在權衡之後,都選擇了繼續進發。這雖隻是一小處細節,卻至少反應出,巨鹿軍士卒普遍戰意昂揚,軍心可用。


    又半日,行軍走了半天的路,這一路上行軍艱難的把李孟羲鬱悶的不行。


    又一輛輜重車陷進溝裏去了,守在路邊的士卒立刻把手裏的長木板墊到車輪下,再拿著一根長杠子把車輪用力別起來,前邊的車馬夫揚起鞭子朝牲口狠狠的抽了一鞭子,牲口受疼一使勁,把車子從溝裏拉了出來。


    李孟羲從後世坦克戰車上學到的經驗,坦克車會在車後邊綁一些圓木頭以在遇到坑窪路況時可以墊車之用,這個方法搬進巨鹿軍來用效果還好。


    巨鹿軍的車輛普遍配有一兩根長木板,木板平日可以作為車輛的後備維修材料,也可以當成製造車輛的材料,木板還可以作為基礎木材用於加工其他物件比如盾牌,橋梁,攻城車等等事物,在遇到複雜路況時,木板可以用來墊路提高通行速度。


    木板已被驗證極其好用,倒是,另一件工具,李孟羲眼瞅著一士卒在用長槍別車時,卡察一聲把槍杆別斷了,這一下就凸顯出一根強度足夠的專業撬杠的作用來。


    在其他場景裏,也有要用到撬杠的時候,比如,阻礙敵軍車輛時,又比如,挑滑車的時候,又比如,用杠子支千斤閘的時候,現在發現,在複雜天氣下協助車輛行進的時候也需要用到杠子。


    支千斤閘大概需要五六個混鐵杠子,挑滑車也需要,戰陣之上阻礙敵軍車輛需要更多,再加上行軍之時要協助車輛通行,行軍時隊伍能拉出幾裏長,這麽長的距離,非有五十以上鐵杠不足使用。


    李孟羲尋思,鐵槍倒是好造,軍中能湊齊五十個能用得動混鐵長槍的猛士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第一兵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我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我夢並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