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精神與物質的雙重饑餓
黑社會之花狼迴憶錄(孽海沉浮) 作者:花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一千六百多公裏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到達麥蓋提縣。麥蓋提來自維吾爾語,大意是“吉祥平安之地”。但是,我們全家的生活卻與此恰恰相反。
養父在農三師工程一支隊工作,專門開荒搞建設。養母在家裏操持家務,我又進學校上了小學二年級。麥蓋提本來就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地區,在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我們在學校連課本都沒有,每天在老師的領誦下學習毛主席的語錄和著作,除了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什麽也沒有印象,似乎人一生下來就要進入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境界。
我的親生父親祖籍在青海,那裏有數不清的高山和湖泊,是炎黃子孫三條母親河的發源地,長江、黃河、瀾滄江就是從那裏開始了自己的生命之旅。時代生活在水澤之鄉、與高山相伴的撒拉族,有駿馬般的性格,有向往大自然的天性;我的養父來自舊軍隊,又在公安部工作過,崇尚暴力,一身霸氣,性格剛強。前者以遺傳的方式流淌在我的血液裏,後者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走進了我的大腦和意識。
由於在學校無書可讀,我和夥伴們隻好用另一種方式發泄旺盛的精力。白天上課時嗷嗷叫,比著大聲朗誦毛主席語錄,下課後就東跑西竄。那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我還是比較快樂的。在野性的驅使下,我不是一個人到大戈壁灘上去撿柴禾,就是和小夥伴們玩打仗的遊戲。既然是玩打仗遊戲,當然免不了動武。打架是我的強項,因此,每次都是大勝而歸。但是,白天的勝利換來的往往是夜間的懲罰。由於喜歡打架,經常有人到家裏去向養父養母告狀。一有人告狀,養父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對我實施懲罰。懲罰的辦法很特殊,下午放學後去戈壁灘上砍柴,上午放學後在家門口劈柴,晚上在屋裏跪搓衣板。跪搓衣板最嚴厲,養父又在身邊,沒有半點偷懶的餘地,常常是跪倒深夜,養父睡著後,養母才敢偷偷地叫我起來。不知是天性難改,還是養父的方法不對頭,嚴酷的懲罰不但沒有使我改掉壞毛病,相反意誌力一天天強大起來。久而久之,這種懲罰就成了家常便飯和每天的必修課。晚上養父懲罰我,第二天我就報複告狀的人。後來,我才漸漸明白養父的遭遇和我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養父的單位裏全部都是當時的壞分子,每天出工勞動都是強製性的,由持槍的民兵往返押送,和服刑的犯人沒什麽兩樣,沒有自由,不能亂說亂動,就是上廁所也得承受別人毒辣辣的目光,把人格和尊嚴撕扯得粉碎。在這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下工作,養父的心情十分糟糕,甚至性格也重度扭曲。每天在外麵受了窩囊氣,迴到家中他便在養母和我身上發泄心中的怨氣。養母是家庭婦女,無依無靠,隻能忍聲吞氣,暗自傷心落淚。我還是個孩子,適應能力很強,在家中養父把外界的壓力轉嫁到我身上,一出門我就把他們以另一種方式釋放出去。當然,我不再隻顧打架,而是向原野尋找物質食糧。
文革的氣氛越來越濃,學校裏一片混亂,學生們就像一群木偶,在老師的帶領下玩著莫名其妙的政治遊戲。不過,老師們也感到茫然,放鬆了對學生的管束,甚至根本不管。學校裏沒有吸引人的東西,我也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時,生活依然非常艱苦,為了幫養父養母做點事情,改善一下清湯寡水的生活,我像一條饑餓的小狼在沙漠、戈壁和河流中尋覓食物。我每天都是單獨行動,吃完早飯就拿著繩子、斧頭和自製的漁具走出家門,很晚才迴來。最初,我隻是砍柴或在塔裏木河裏抓魚。砍柴的活我駕輕就熟,往往是一邊砍柴,一邊追逐飛禽走獸,沙漠跳鼠、刺蝟、野兔、四腳蛇、大頭鳥、沙棗雞、烏鴉、麻雀,讓我追得四處亂跑亂飛。由於沒有經驗,我的收獲很小,一般都是雛鳥和鳥蛋,其餘的也隻是抓住玩玩而已。塔裏木河雖說是一條古老的河,但河裏的魚卻很少很小,我每天隻能抓住幾條或十幾條十多公分的大頭魚。
我每次抓了魚,養父就會來一次小小的改善,讓全家人打打牙祭。養父嗜酒,但當時根本買不到酒,有興致的時候養父就去醫務所要上點酒精,對上涼水當酒喝。喝了酒,養父就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高興起來。他神采飛揚地誇我:“我們平平真能幹,會孝敬爸爸了。”
每逢這時,我就感到心裏美滋滋的,生出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和快樂。
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不吃餓得慌。砍柴撲魚體力消耗很大,在饑餓的逼迫下我很快學會了撲實各種昆蟲和小動物。有時用火烤著吃,有時幹脆生著吞入口中。一次餓得實在受不了,我在河邊發現一窩沒有長毛的小鳥,取出內髒,在水裏一洗放進嘴裏。起初我感到難以下咽,然而很快就吃出了癮。新鮮的生肉味道很美,讓我的生存欲望得到滿足,使我的心狂奔馳騁。我想,怪不得豺狼虎豹都吃新鮮的活動物,原來這血淋淋的野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最讓我佩服的是狼,它兇狠狡詐,隻要有新鮮血液可喝,決不會滿足於一隻死去的獵物。因此,狼一旦鑽入羊群,就會不停地發動攻擊,咬住一隻羊,喝完血,接著便尋找下一個目標,直到喝足紅色的美酒才悄悄地離去。
環境改變人。日子一天天流逝,我的膽量和野性也在瘋狂地生長。有人說,初生的牛犢不怕虎,而我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養父在農三師工程一支隊工作,專門開荒搞建設。養母在家裏操持家務,我又進學校上了小學二年級。麥蓋提本來就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地區,在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我們在學校連課本都沒有,每天在老師的領誦下學習毛主席的語錄和著作,除了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什麽也沒有印象,似乎人一生下來就要進入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境界。
我的親生父親祖籍在青海,那裏有數不清的高山和湖泊,是炎黃子孫三條母親河的發源地,長江、黃河、瀾滄江就是從那裏開始了自己的生命之旅。時代生活在水澤之鄉、與高山相伴的撒拉族,有駿馬般的性格,有向往大自然的天性;我的養父來自舊軍隊,又在公安部工作過,崇尚暴力,一身霸氣,性格剛強。前者以遺傳的方式流淌在我的血液裏,後者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走進了我的大腦和意識。
由於在學校無書可讀,我和夥伴們隻好用另一種方式發泄旺盛的精力。白天上課時嗷嗷叫,比著大聲朗誦毛主席語錄,下課後就東跑西竄。那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我還是比較快樂的。在野性的驅使下,我不是一個人到大戈壁灘上去撿柴禾,就是和小夥伴們玩打仗的遊戲。既然是玩打仗遊戲,當然免不了動武。打架是我的強項,因此,每次都是大勝而歸。但是,白天的勝利換來的往往是夜間的懲罰。由於喜歡打架,經常有人到家裏去向養父養母告狀。一有人告狀,養父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對我實施懲罰。懲罰的辦法很特殊,下午放學後去戈壁灘上砍柴,上午放學後在家門口劈柴,晚上在屋裏跪搓衣板。跪搓衣板最嚴厲,養父又在身邊,沒有半點偷懶的餘地,常常是跪倒深夜,養父睡著後,養母才敢偷偷地叫我起來。不知是天性難改,還是養父的方法不對頭,嚴酷的懲罰不但沒有使我改掉壞毛病,相反意誌力一天天強大起來。久而久之,這種懲罰就成了家常便飯和每天的必修課。晚上養父懲罰我,第二天我就報複告狀的人。後來,我才漸漸明白養父的遭遇和我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養父的單位裏全部都是當時的壞分子,每天出工勞動都是強製性的,由持槍的民兵往返押送,和服刑的犯人沒什麽兩樣,沒有自由,不能亂說亂動,就是上廁所也得承受別人毒辣辣的目光,把人格和尊嚴撕扯得粉碎。在這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下工作,養父的心情十分糟糕,甚至性格也重度扭曲。每天在外麵受了窩囊氣,迴到家中他便在養母和我身上發泄心中的怨氣。養母是家庭婦女,無依無靠,隻能忍聲吞氣,暗自傷心落淚。我還是個孩子,適應能力很強,在家中養父把外界的壓力轉嫁到我身上,一出門我就把他們以另一種方式釋放出去。當然,我不再隻顧打架,而是向原野尋找物質食糧。
文革的氣氛越來越濃,學校裏一片混亂,學生們就像一群木偶,在老師的帶領下玩著莫名其妙的政治遊戲。不過,老師們也感到茫然,放鬆了對學生的管束,甚至根本不管。學校裏沒有吸引人的東西,我也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時,生活依然非常艱苦,為了幫養父養母做點事情,改善一下清湯寡水的生活,我像一條饑餓的小狼在沙漠、戈壁和河流中尋覓食物。我每天都是單獨行動,吃完早飯就拿著繩子、斧頭和自製的漁具走出家門,很晚才迴來。最初,我隻是砍柴或在塔裏木河裏抓魚。砍柴的活我駕輕就熟,往往是一邊砍柴,一邊追逐飛禽走獸,沙漠跳鼠、刺蝟、野兔、四腳蛇、大頭鳥、沙棗雞、烏鴉、麻雀,讓我追得四處亂跑亂飛。由於沒有經驗,我的收獲很小,一般都是雛鳥和鳥蛋,其餘的也隻是抓住玩玩而已。塔裏木河雖說是一條古老的河,但河裏的魚卻很少很小,我每天隻能抓住幾條或十幾條十多公分的大頭魚。
我每次抓了魚,養父就會來一次小小的改善,讓全家人打打牙祭。養父嗜酒,但當時根本買不到酒,有興致的時候養父就去醫務所要上點酒精,對上涼水當酒喝。喝了酒,養父就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高興起來。他神采飛揚地誇我:“我們平平真能幹,會孝敬爸爸了。”
每逢這時,我就感到心裏美滋滋的,生出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和快樂。
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不吃餓得慌。砍柴撲魚體力消耗很大,在饑餓的逼迫下我很快學會了撲實各種昆蟲和小動物。有時用火烤著吃,有時幹脆生著吞入口中。一次餓得實在受不了,我在河邊發現一窩沒有長毛的小鳥,取出內髒,在水裏一洗放進嘴裏。起初我感到難以下咽,然而很快就吃出了癮。新鮮的生肉味道很美,讓我的生存欲望得到滿足,使我的心狂奔馳騁。我想,怪不得豺狼虎豹都吃新鮮的活動物,原來這血淋淋的野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最讓我佩服的是狼,它兇狠狡詐,隻要有新鮮血液可喝,決不會滿足於一隻死去的獵物。因此,狼一旦鑽入羊群,就會不停地發動攻擊,咬住一隻羊,喝完血,接著便尋找下一個目標,直到喝足紅色的美酒才悄悄地離去。
環境改變人。日子一天天流逝,我的膽量和野性也在瘋狂地生長。有人說,初生的牛犢不怕虎,而我就是這樣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