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在寶釵房中,見了鶯兒正在打絡子,繩結在蔥白的十指間,翻騰扭結,百折成形。
寶玉心念一動,從手心浮出一支銀色感應筆。寶玉臨空書畫,同時默運《九霄金蓮丹書》,筆尖湧出一點金色,在虛空拉出一條細細的線,逐分逐分延伸,扭曲迴環,分叉為數股,又各自並行,轉眼形成一個圖案。
圖案看著不比鶯兒打的絡子複雜,細看卻覺每處曲折都有深意,令人目眩。圖案中竄出一道金光,洞穿窗紗,射入屋外樹中,一閃即沒,卻有平地一聲雷,轟然炸響,滿樹枝枝叉叉,一掃而空,落葉化灰,紛紛灑灑。
鶯兒看直了眼,寶玉道,“這隻是散傳符法中,最基礎的一種太乙金光霹靂符,簡化又簡化之後,所形成的霹靂符。我修的不是符法,隨手而發,也就隻能用這個。鶯兒若想學,我可以教你高深得多的。”
鶯兒聽了,反倒遲疑,寶玉察言觀色,轉而說道,“聽說那日,你們趕圍棋玩,賈環輸了錢卻耍賴,你說他的不是,寶姐姐卻偏袒他,反過來訓了你一頓,有這迴事麽?”
鶯兒不作聲,寶玉知她委屈,可終究不會說寶釵的不是,就又道,“寶姐姐修身自厲,對自己苛,她將你視為她的手足,自然也苛,事就是這麽個事,怨不怨她在你,我不會勸你。
我要教你的法門,眼下因為靈機不足,難以入門,若非要修煉,隻能借用別人的真元,以外符手法練習,但卻會耽誤別人的修行。我不願意自損修為,寶姐姐已經修行入門,她既然視你為手足,就不知道願不願意幫你了。”
正巧,寶釵轉迴屋裏,寶玉詳說了原委,寶釵聽罷,就要屈膝為禮,“請寶兄弟傳法,我感同身受。”寶玉和鶯兒忙攔了,當下傳了鶯兒《九元本命金符》。
丐幫宗員外遣人來報,說臨安九龍溪中,似有異狀,旁人不覺得,他卻覺得與上次臥虎丘有相似的感覺。寶玉讓焦大點了人手,宗員外領路,包了大江盟的船,順東江而下,六日後轉入東湖。
東湖澄澈明淨,涵養靈機,有天然洗練靈機之效,湖中靈機樞紐位於一座近岸島丘,叫做小孤山,此處靈機更是明晰可感。從小孤山登岸千步,便是九龍溪在臨安城內的入口。
九龍溪是一條長達二十餘裏的溪穀,一端在臨安城內,一端在東江之畔,溪穀九曲十八彎,兩側峰巒疊翠,步步是景,如入畫中。
宗員外領著寶玉,先沿溪水走,指著沿溪散布的苔蘚道,“小公爺看看,可有異處?”
寶玉從石上抓了一把苔蘚,《鳳歌劍氣》的真元微微一熱,微乎其微。宗員外又領著寶玉,轉入溪穀兩側的丘陵,沿著青石鋪就的山道,在丘陵間起起伏伏,眼見無路,旋又旁開一道,石階、山石、山溪、古亭,都多有苔蘚散布,寶玉以真元試探,都有反應。
其中以風波亭所在一帶最為密集,寶玉登上風波亭,向西能見東江,向東俯瞰東湖,身側足下就是九龍溪,身在亭中,卻能感應四方靈機結匯於此,《鳳歌劍氣》的真元自發流轉,感應明晰。
在風波亭中,遙感九龍溪地氣流轉,經山石地勢蒸騰而上,又由水木流風潤澤而下,其表層地氣,已經是翻湧不息,而其之下,更是深藏不可感,分明是厚積薄發之形。在地氣流轉中,將地下陰氣帶出,部分尚未經外界洗練同化,就彌漫溪穀,散落於草木之中。這種地氣之變,也不知是天變,還是合於自然。
甄家得知寶玉到了臨安,就派總管請寶玉到府中小住。寶玉到了甄府,甄老太爺還在京中,甄家三女無子,兩家又親近不比旁人,因而在花廳相陪敘話。
寶玉細看三女,容貌都是一色秀麗,而姿儀氣度各有不同,由姿儀氣度揣想其性情,依長幼之序,竟分別神似家中的迎春、探春和惜春。寶玉道,“都說江東靈秀,半在臨安。今日見了三位姐姐,方知此言不假。”
三女含笑應了,並不如何遜謝,又問起賈府中的姐妹。寶玉說起迎春有些軟糯,又撿迎春一二往事說了,甄家長女道,“謙退並無錯處,但不可失了明媚,如此越是謙退,越是孤芳。”
寶玉想起迎春的性子,怕是代人受過還不願將其中曲折明告於人,其中懦弱心善固然可憫,但也不免有行事晦暗之嫌。
又說起探春,寶玉笑道,“三妹妹是個直銳人物”,又將探春平日行事說了許多。甄家次女聽了道,“我不如她。”
說到惜春,寶玉道,“四妹妹卻是有些自苦”,但一時間,竟少有惜春平日行事的印象,隻好轉而說起惜春身世。
惜春是寧國府賈敬嫡女,賈珍胞妹,本來在寧國府,應是相當於元春在榮國府的地位。可惜母親早逝,賈敬離府修道,賈珍又是一等一的紈絝,雖然賈母將她收在身邊,和幾個姐妹一同養在榮國府,到底境況不同。
甄家幼女道,“為世情所激,而斷然了絕,枯心自閉,未嚐不是另一種為世情所累,也不是我等閨閣麵目。”
三女又問起元春如何,寶玉隻道大姐姐非閨閣所能限。
隔日,甄家三女陪寶玉同遊九龍溪,焦大隨行護衛。宗員外自去糾集上千丐幫弟子,從九龍溪一端開始,沿著溪水,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摸過去,將所見苔蘚全數搜集。
當晚,數百筐苔蘚送入甄府,寶玉以鳳歌劍氣點燃,苔蘚雖然潮濕,卻仍是一點就著,一筐就能逸出一大團細碎金芒。
寶玉點燃二十多筐苔蘚,所得金芒已經和一棵老槐樹相仿佛,七十多筐就和那靈藤差不多,到了百筐,渾身暖洋洋,雖然酸痛仍在,一時卻都被蓋過,寶玉就此開始煉化金芒。
整晚搬運周天,修煉《鳳歌劍氣》,第二日寶玉隻覺渾身輕盈,內外通透,但到了午後,再次嚐試修煉《鳳歌劍氣》,酸痛麻癢又如潮水般迴卷。寶玉再次點燃百筐苔蘚,吸收金芒煉化,暖意又蓋過了酸痛,如是者三。
寶玉心念一動,從手心浮出一支銀色感應筆。寶玉臨空書畫,同時默運《九霄金蓮丹書》,筆尖湧出一點金色,在虛空拉出一條細細的線,逐分逐分延伸,扭曲迴環,分叉為數股,又各自並行,轉眼形成一個圖案。
圖案看著不比鶯兒打的絡子複雜,細看卻覺每處曲折都有深意,令人目眩。圖案中竄出一道金光,洞穿窗紗,射入屋外樹中,一閃即沒,卻有平地一聲雷,轟然炸響,滿樹枝枝叉叉,一掃而空,落葉化灰,紛紛灑灑。
鶯兒看直了眼,寶玉道,“這隻是散傳符法中,最基礎的一種太乙金光霹靂符,簡化又簡化之後,所形成的霹靂符。我修的不是符法,隨手而發,也就隻能用這個。鶯兒若想學,我可以教你高深得多的。”
鶯兒聽了,反倒遲疑,寶玉察言觀色,轉而說道,“聽說那日,你們趕圍棋玩,賈環輸了錢卻耍賴,你說他的不是,寶姐姐卻偏袒他,反過來訓了你一頓,有這迴事麽?”
鶯兒不作聲,寶玉知她委屈,可終究不會說寶釵的不是,就又道,“寶姐姐修身自厲,對自己苛,她將你視為她的手足,自然也苛,事就是這麽個事,怨不怨她在你,我不會勸你。
我要教你的法門,眼下因為靈機不足,難以入門,若非要修煉,隻能借用別人的真元,以外符手法練習,但卻會耽誤別人的修行。我不願意自損修為,寶姐姐已經修行入門,她既然視你為手足,就不知道願不願意幫你了。”
正巧,寶釵轉迴屋裏,寶玉詳說了原委,寶釵聽罷,就要屈膝為禮,“請寶兄弟傳法,我感同身受。”寶玉和鶯兒忙攔了,當下傳了鶯兒《九元本命金符》。
丐幫宗員外遣人來報,說臨安九龍溪中,似有異狀,旁人不覺得,他卻覺得與上次臥虎丘有相似的感覺。寶玉讓焦大點了人手,宗員外領路,包了大江盟的船,順東江而下,六日後轉入東湖。
東湖澄澈明淨,涵養靈機,有天然洗練靈機之效,湖中靈機樞紐位於一座近岸島丘,叫做小孤山,此處靈機更是明晰可感。從小孤山登岸千步,便是九龍溪在臨安城內的入口。
九龍溪是一條長達二十餘裏的溪穀,一端在臨安城內,一端在東江之畔,溪穀九曲十八彎,兩側峰巒疊翠,步步是景,如入畫中。
宗員外領著寶玉,先沿溪水走,指著沿溪散布的苔蘚道,“小公爺看看,可有異處?”
寶玉從石上抓了一把苔蘚,《鳳歌劍氣》的真元微微一熱,微乎其微。宗員外又領著寶玉,轉入溪穀兩側的丘陵,沿著青石鋪就的山道,在丘陵間起起伏伏,眼見無路,旋又旁開一道,石階、山石、山溪、古亭,都多有苔蘚散布,寶玉以真元試探,都有反應。
其中以風波亭所在一帶最為密集,寶玉登上風波亭,向西能見東江,向東俯瞰東湖,身側足下就是九龍溪,身在亭中,卻能感應四方靈機結匯於此,《鳳歌劍氣》的真元自發流轉,感應明晰。
在風波亭中,遙感九龍溪地氣流轉,經山石地勢蒸騰而上,又由水木流風潤澤而下,其表層地氣,已經是翻湧不息,而其之下,更是深藏不可感,分明是厚積薄發之形。在地氣流轉中,將地下陰氣帶出,部分尚未經外界洗練同化,就彌漫溪穀,散落於草木之中。這種地氣之變,也不知是天變,還是合於自然。
甄家得知寶玉到了臨安,就派總管請寶玉到府中小住。寶玉到了甄府,甄老太爺還在京中,甄家三女無子,兩家又親近不比旁人,因而在花廳相陪敘話。
寶玉細看三女,容貌都是一色秀麗,而姿儀氣度各有不同,由姿儀氣度揣想其性情,依長幼之序,竟分別神似家中的迎春、探春和惜春。寶玉道,“都說江東靈秀,半在臨安。今日見了三位姐姐,方知此言不假。”
三女含笑應了,並不如何遜謝,又問起賈府中的姐妹。寶玉說起迎春有些軟糯,又撿迎春一二往事說了,甄家長女道,“謙退並無錯處,但不可失了明媚,如此越是謙退,越是孤芳。”
寶玉想起迎春的性子,怕是代人受過還不願將其中曲折明告於人,其中懦弱心善固然可憫,但也不免有行事晦暗之嫌。
又說起探春,寶玉笑道,“三妹妹是個直銳人物”,又將探春平日行事說了許多。甄家次女聽了道,“我不如她。”
說到惜春,寶玉道,“四妹妹卻是有些自苦”,但一時間,竟少有惜春平日行事的印象,隻好轉而說起惜春身世。
惜春是寧國府賈敬嫡女,賈珍胞妹,本來在寧國府,應是相當於元春在榮國府的地位。可惜母親早逝,賈敬離府修道,賈珍又是一等一的紈絝,雖然賈母將她收在身邊,和幾個姐妹一同養在榮國府,到底境況不同。
甄家幼女道,“為世情所激,而斷然了絕,枯心自閉,未嚐不是另一種為世情所累,也不是我等閨閣麵目。”
三女又問起元春如何,寶玉隻道大姐姐非閨閣所能限。
隔日,甄家三女陪寶玉同遊九龍溪,焦大隨行護衛。宗員外自去糾集上千丐幫弟子,從九龍溪一端開始,沿著溪水,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摸過去,將所見苔蘚全數搜集。
當晚,數百筐苔蘚送入甄府,寶玉以鳳歌劍氣點燃,苔蘚雖然潮濕,卻仍是一點就著,一筐就能逸出一大團細碎金芒。
寶玉點燃二十多筐苔蘚,所得金芒已經和一棵老槐樹相仿佛,七十多筐就和那靈藤差不多,到了百筐,渾身暖洋洋,雖然酸痛仍在,一時卻都被蓋過,寶玉就此開始煉化金芒。
整晚搬運周天,修煉《鳳歌劍氣》,第二日寶玉隻覺渾身輕盈,內外通透,但到了午後,再次嚐試修煉《鳳歌劍氣》,酸痛麻癢又如潮水般迴卷。寶玉再次點燃百筐苔蘚,吸收金芒煉化,暖意又蓋過了酸痛,如是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