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這座“兇宅”,天色大亮。
趙燮久久都沒有說話,臉色陰晴不定,蘇顏陪著他在房中呆坐,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他在本地的“朋友”,本來可以一勞永逸地為他解決居住的問題,不在這兇宅裏受罪,但趙燮和蘇顏婉言謝絕了。
查先生既然已經派出隆國人這樣的殺手鐧,想必真是害怕,失手對他們的對手會是強大的心理壓力,也許距離對方犯錯露出馬腳,為時不遠。
趙燮曾經猶豫過,孫超這樣的對手,以蘇顏為目標無聲潛入,其實讓他心有餘悸。蘇顏卻斷然拒絕了他想要將自己納入蘇伊灣保護居住的建議。
即便她什麽也無法為趙燮做,至少可以在這個時候,選擇陪在他身邊。蘇顏有多了解趙燮,就知道在他沉默的表象之下隱藏了多少驚濤駭浪。
隻要和那個人有關,他總是很難保持平靜啊。
事情要迴到五年以前。趙燮和沈靜宜雖然都才正式進入軍隊服役不久,但作為軍事指揮學院各自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他們接觸軍隊裏的各種事務,時間則要早得多。
當時肅山、臨川軍區、甚至北都軍總部的一些重要項目,就是放在軍事指揮學院裏完成的。這種軍事項目,原始資料就很複雜,既有國內的累積,也有從國外千辛萬苦技術交換得來的資料數據。更不用說項目推進的過程,往往集精研、計算、翻譯、發布、實驗等多種跨學科的團隊合作於一身。
軍事項目,又具有極高的機密性,除了同時具有隆國頂尖學府和軍方背景的三所軍校,不可能有更好選擇。
作為女性,學業優異,術業專攻,沈靜宜並沒有像趙燮一樣在深造後進入頂尖特種兵的行業,而是跟一大批同樣優秀的同學戰友一起,作為部隊派駐高校研究所的軍方代表,參與科研項目。
當時她的直接上級正是孫超,一起工作的,還有另外三名戰友。
肅山和臨川軍區的調查,始於這支隊伍負責的某導航係統數據泄露。
這個隆*方自主研發許久的導航係統,已經到了攻堅階段,馬上就要出成果的時候,高度機密的導航秘密頻段數據全部外泄了。這個數據通道,本來是隆*方為極其特殊的軍事用途預留的,對外從未承認過。民間小道消息說,這個預留頻段,跟軍方秘密部署全球的導彈精確製導係統,關係非常重大。
就在軍方準備將導航衛星送上軌道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一段已經設計裝載好的頻段,全部被對手某國的衛星占據。隆國隻要試圖接收,全部是大段大段毫無意義的廢數據。
也就是說,導航衛星預留的秘密“後門”,早已被對手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還把整棟“房子”當廁所,嚴重幹擾了導航的正常使用。不誇張地說,這整個項目,幾乎因此廢掉了。
更嚴重的是,如果軍方沒有及時發現,那麽通過這顆衛星所產生的數據截留、甚至數據偷竊,將帶來無法估量的後果。關鍵時刻,是隆*方嚴謹的工作、技藝超群的團隊、嚴格的審查,保住了國家利益。
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員,教授、研究員、助手、翻譯,甚至軍方自己派出的代表,上百號人,一一開始了史上最嚴格的審查。
不揪出泄密的人,這個科研組將無法再進行任何項目。
具體的調查方法,孫超並沒有說明。以他的級別,還有本身的嫌疑,他也不可能知道軍方都采取了那些方麵的調查。
但孫超確信,最後調查的範圍,縮小到了軍方派出的、包含他在內的五人小隊裏。
包括沈靜宜!
現在想來,她當時突然自願申請,加入一線特戰隊員執行的任務中,參與針對維南犯罪團夥的臥底打擊,的確有很多不合常理之處。隻是當時衛星頻段泄密事件的調查完全是機密,而沈靜宜在行動中的表現又是那樣優異,所以,竟然沒有任何人懷疑過。
就像今天孫超說的,當時即便有人議論,也以為這個年輕的女軍官拿起槍,隻不過為了跟心愛的人並肩作戰。
當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泄密事件跟沈靜宜有關係,或者跟另外四個人、包括孫超沒有關係。這也正是趙燮對孫超的“胡言亂語”怒不可遏的地方。
連沈靜宜和另外三名隊員本人,應該當時都不知道他們已經被軍方調查。
孫超質疑的點在於,軍方的調查,本來已經將範圍越縮越小,距離水落石出,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沈靜宜出事了!這個優秀的女軍官,極其慘烈地犧牲在隆國邊境的雨林裏,在眾目睽睽之下,為守衛和平,獻出了生命!
追認、授勳、葬儀,一切都按部就班進行。她是隆國的烈士,帶著軍人的使命與榮耀死去,這叫“蓋棺論定”。親人無比悲痛,亦享榮耀。
但孫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沈靜宜死後不過兩個星期,一份他與境外匿名人士交易的間接證據,就隨著維南犯罪集團的告破,被牽扯、浮出水麵,連同他不知何時擁有的、蘇黎世銀行裏一份不大不小的資產數目。
證據來得太及時,時間線、證人證言、一切不差分毫。
孫超一開始接到匿名警告他的電話時,還以為是誰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此之前,他連自己正在被調查都一無所知。
直到他按照對方的指示,查到蘇黎世銀行裏的那一筆錢,數額,夠一個他這樣的小軍官拚命賺兩輩子。
“通敵反叛”的罪名昭然若揭。
在求告無門、走投無路的巨大壓力下,這名一直兢兢業業、不擅交際的軍人完全無法應對,選擇了當時看起來唯一的出路——逃。出逃的過程意外順利,然後一路輾轉,迫於生計,終於淪為國外犯罪勢力的鷹犬。
直到這時,他才迴味過來,整件事裏濃濃的預謀味道。就連他的出逃,說不定都是有人計劃好的。
趙燮久久都沒有說話,臉色陰晴不定,蘇顏陪著他在房中呆坐,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他在本地的“朋友”,本來可以一勞永逸地為他解決居住的問題,不在這兇宅裏受罪,但趙燮和蘇顏婉言謝絕了。
查先生既然已經派出隆國人這樣的殺手鐧,想必真是害怕,失手對他們的對手會是強大的心理壓力,也許距離對方犯錯露出馬腳,為時不遠。
趙燮曾經猶豫過,孫超這樣的對手,以蘇顏為目標無聲潛入,其實讓他心有餘悸。蘇顏卻斷然拒絕了他想要將自己納入蘇伊灣保護居住的建議。
即便她什麽也無法為趙燮做,至少可以在這個時候,選擇陪在他身邊。蘇顏有多了解趙燮,就知道在他沉默的表象之下隱藏了多少驚濤駭浪。
隻要和那個人有關,他總是很難保持平靜啊。
事情要迴到五年以前。趙燮和沈靜宜雖然都才正式進入軍隊服役不久,但作為軍事指揮學院各自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他們接觸軍隊裏的各種事務,時間則要早得多。
當時肅山、臨川軍區、甚至北都軍總部的一些重要項目,就是放在軍事指揮學院裏完成的。這種軍事項目,原始資料就很複雜,既有國內的累積,也有從國外千辛萬苦技術交換得來的資料數據。更不用說項目推進的過程,往往集精研、計算、翻譯、發布、實驗等多種跨學科的團隊合作於一身。
軍事項目,又具有極高的機密性,除了同時具有隆國頂尖學府和軍方背景的三所軍校,不可能有更好選擇。
作為女性,學業優異,術業專攻,沈靜宜並沒有像趙燮一樣在深造後進入頂尖特種兵的行業,而是跟一大批同樣優秀的同學戰友一起,作為部隊派駐高校研究所的軍方代表,參與科研項目。
當時她的直接上級正是孫超,一起工作的,還有另外三名戰友。
肅山和臨川軍區的調查,始於這支隊伍負責的某導航係統數據泄露。
這個隆*方自主研發許久的導航係統,已經到了攻堅階段,馬上就要出成果的時候,高度機密的導航秘密頻段數據全部外泄了。這個數據通道,本來是隆*方為極其特殊的軍事用途預留的,對外從未承認過。民間小道消息說,這個預留頻段,跟軍方秘密部署全球的導彈精確製導係統,關係非常重大。
就在軍方準備將導航衛星送上軌道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一段已經設計裝載好的頻段,全部被對手某國的衛星占據。隆國隻要試圖接收,全部是大段大段毫無意義的廢數據。
也就是說,導航衛星預留的秘密“後門”,早已被對手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還把整棟“房子”當廁所,嚴重幹擾了導航的正常使用。不誇張地說,這整個項目,幾乎因此廢掉了。
更嚴重的是,如果軍方沒有及時發現,那麽通過這顆衛星所產生的數據截留、甚至數據偷竊,將帶來無法估量的後果。關鍵時刻,是隆*方嚴謹的工作、技藝超群的團隊、嚴格的審查,保住了國家利益。
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員,教授、研究員、助手、翻譯,甚至軍方自己派出的代表,上百號人,一一開始了史上最嚴格的審查。
不揪出泄密的人,這個科研組將無法再進行任何項目。
具體的調查方法,孫超並沒有說明。以他的級別,還有本身的嫌疑,他也不可能知道軍方都采取了那些方麵的調查。
但孫超確信,最後調查的範圍,縮小到了軍方派出的、包含他在內的五人小隊裏。
包括沈靜宜!
現在想來,她當時突然自願申請,加入一線特戰隊員執行的任務中,參與針對維南犯罪團夥的臥底打擊,的確有很多不合常理之處。隻是當時衛星頻段泄密事件的調查完全是機密,而沈靜宜在行動中的表現又是那樣優異,所以,竟然沒有任何人懷疑過。
就像今天孫超說的,當時即便有人議論,也以為這個年輕的女軍官拿起槍,隻不過為了跟心愛的人並肩作戰。
當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泄密事件跟沈靜宜有關係,或者跟另外四個人、包括孫超沒有關係。這也正是趙燮對孫超的“胡言亂語”怒不可遏的地方。
連沈靜宜和另外三名隊員本人,應該當時都不知道他們已經被軍方調查。
孫超質疑的點在於,軍方的調查,本來已經將範圍越縮越小,距離水落石出,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沈靜宜出事了!這個優秀的女軍官,極其慘烈地犧牲在隆國邊境的雨林裏,在眾目睽睽之下,為守衛和平,獻出了生命!
追認、授勳、葬儀,一切都按部就班進行。她是隆國的烈士,帶著軍人的使命與榮耀死去,這叫“蓋棺論定”。親人無比悲痛,亦享榮耀。
但孫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沈靜宜死後不過兩個星期,一份他與境外匿名人士交易的間接證據,就隨著維南犯罪集團的告破,被牽扯、浮出水麵,連同他不知何時擁有的、蘇黎世銀行裏一份不大不小的資產數目。
證據來得太及時,時間線、證人證言、一切不差分毫。
孫超一開始接到匿名警告他的電話時,還以為是誰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此之前,他連自己正在被調查都一無所知。
直到他按照對方的指示,查到蘇黎世銀行裏的那一筆錢,數額,夠一個他這樣的小軍官拚命賺兩輩子。
“通敵反叛”的罪名昭然若揭。
在求告無門、走投無路的巨大壓力下,這名一直兢兢業業、不擅交際的軍人完全無法應對,選擇了當時看起來唯一的出路——逃。出逃的過程意外順利,然後一路輾轉,迫於生計,終於淪為國外犯罪勢力的鷹犬。
直到這時,他才迴味過來,整件事裏濃濃的預謀味道。就連他的出逃,說不定都是有人計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