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紅樓]林氏女到皇太後 作者:春困秋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薇瞧見元春書桌上擺放的《女則》,眼睫毛輕輕顫了顫。轉而又若無其事的去看元春書架子上的其他藏書。經史子集,漢樂府,唐三百,元曲宋詞,還有許多講音律的書。
賈家四春,俱是才女,琴棋書畫,各有擅長。原著中,賈元春最擅長的應該是琴。
林薇一時好奇,對元春道:“聽聞姐姐最擅琴藝,今日可能撫上一曲,好叫妹妹一飽耳福?”
元春欣然應允,叫抱琴去拿了琴來,又更衣、焚香、淨手,一套下來,林薇覺得好看是好看,優雅是優雅,也真是麻煩透了。總之林薇彈琴是從未有如此這般耐心的。
但賈元春的琴藝是真的好,如林薇這樣在林如海和賈敏耳濡目染,本身自己也學琴的人聽來,也覺技藝嫻熟,一曲《清平調》彈來娓娓動聽,叫林薇輕輕閉了眼,仿佛真的見到春日蝶戀花香,翩躚不去。美人慵懶,沉香亭中倚欄而觀。人比花更嬌,顏色醉君王。
一曲畢,林薇緩緩睜眼,含笑真心讚道:“姐姐的琴藝大有精進,倒真叫妹妹有繞梁三日之感了。”
“真的有那麽好嗎?”元春聞言嗔了她一眼,略有些羞澀,倒像是因為林薇的讚揚太直白。她又輕輕蹙了眉,口中緩緩道:“妹妹可見是哄我,妹妹又何嚐聽過多少別的姑娘撫琴呢?”
話已至此,林薇心中一動,已有些明白今日元春留她是為何了。
兩人正說著,外間有小丫鬟稟道:“大姑娘,大爺叫人送了東西來,說是給姑娘和表姑娘賞玩的。”
林薇聞言望過去,便見抱琴轉出外間不過片刻便迴,手中拿了兩個盒子,一長一短。
賈元春一一打開,林薇這才看清,長的是一卷畫。短的倒像是一本詩集。
元春先打開了那幅畫,卻是一副密雲黑龍十八潭景,原是鄭寧候所畫,林薇聽過卻不曾見過,想不到在賈珠手上。
兩人細細賞看了一番,又打開了那本詩集,字跡約莫有一兩分眼熟,細細看來,卻是十八首詩,正是為密雲黑龍十八潭景而作。書寫工整,一筆不錯的顏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氣勢莊重,已得五分火候了。那詩作,叫林薇來看,卻是一般,比之她父親林如海,立意並無新意,辭藻也略有些堆砌,失了天然。
賈元春神秘一笑,道:“可瞧出來了?”
林薇聞言柳眉略略一挑:“怎麽?”
賈元春拿帕子掩了嘴,輕輕眨了眨眼睛:“我大哥哥寫的,如何,可還能入眼?”
林薇失笑,想不到賈元春今日留她原來還有這個原因。她倒也不惱,也不見羞窘,隻大方的道:“珠表哥的字寫的十分好,這個年紀,已能得顏體幾分真味,實屬不易。至於詩作,你卻是問錯人了,我這般的閨閣女子,能見過多少人的詩詞呢,大表哥將來要考進士的,哪裏輪得到我來點評,你拿了去找我父親到還差不多。”她既不點破元春的用意,便也就假作未曾聽懂了。
元春一笑,也不多話,她是聰明的女子,這樣的事情,稍稍提一下便罷了。女子要貞靜,婚姻大事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能有她們說話的道理,便是說出來提一提都不應當。她如今也不過是拿哥哥的詩作叫林薇看一眼,好知曉他哥哥之文采,多添幾分好感罷了。至於其它,自有家中長輩做主,林薇聰慧,從原先祖父,如今祖母到她父親都是極為喜歡的,姑媽並姑父如應了這門親事,也算是親上加親,皆大歡喜了。
賈元春自覺完成了一樁心事,便拉了林薇出門,去外頭小花園子逛逛,而後再往賈母處去用晚飯。
林薇也隻作平常在家裏一般,同賈母說說話,也逗弄逗弄賈家幾個小豆丁。到了晚上,她與元春同歇。
抱琴鋪了床,伺候兩個主子洗漱後上了床,又掩上了帳幔,丫鬟熄了燈,在外間守夜。
屋內外間仿佛一瞬間就靜下來,黑暗裏,林薇和元春肩並肩躺著,聽元春慢慢道來:“妹妹,九月裏宮中大選,家裏已商議好,要送我去應選了。”
林薇既已猜到,自然並不驚訝,然而口中依然問道:“為何?大梁宮中的大選,素來是官宦及世家之女方有機會參加,但是並非強製參選,你是國公爺的孫女兒,便是不去也沒什麽。”
賈元春在黑暗中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妹妹的心,也知道姑媽並姑父並不舍得妹妹去。隻我家不同,自祖父去後,大伯雖襲爵,卻無實職。父親雖有任職,到底隻是從五品。妹妹遠在蘇州,父親丁憂前又是從三品的大員,並不知道我家這些年的境況。我大哥哥並大伯家的璉二哥哥如今十五六罷了,剛開始考秀才,等考上進士不知還要幾年。人都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如姑父那般年紀輕輕就考中探花的,多少年才能出得一個呢。我們家,卻是等不起了,不然,任誰都能踩上一腳。”
林薇默然,沒有說話,想起揚州城裏的那兩年,腥風血雨仿佛猶在耳邊。
這個世界,家族的確攸關生死。一個家族的強弱,關係一族人的榮辱,甚至生命。一個沒落的家族,若還十分有錢,底蘊深厚,早晚淪為他人口中餐。雖然林薇並不讚同這樣一個不缺男人的家族依靠女人支撐門戶,卻也沒有立場反對。她不是賈元春,她們林家也不是賈家,她能理解,或者不理解,都不可能真的感同身受。
而作為女人,賈元春也有許多尷尬之處。她是國公爺的嫡出孫女兒,然而她祖父已經去世了。她的父親不過是從五品。對於榮國府來說的門當戶對,對賈元春未必不是高攀。更何況,賈家目前年少一代尚未出仕,甚至還不曾科考,未來如何難料。老一輩如賈赦這代是注定沒有多少可指望的了。世家大族裏可沒有幾個傻子。
而對於一個女人,若沒有一個強勢的家族坐後盾,如她們這般的出身,哪怕已經嫁入大家世族,最後也未見能討得了好。
對於賈元春和賈家的選擇,林薇理解,卻仍覺,白瞎了她當初的一片心,一番借外祖父托夢的話。
罷了罷了,賈家命運改不改,且看她們自己的造化吧。
林薇沒有說話,元春也沒有非要她迴話,也許她不過是想找個人傾訴。
黑暗裏,元春繼續說這話,嗓音裏有著一絲嬌羞:“妹妹可曾見過皇上?”
“恩?”林薇側目,輕輕轉過頭見賈元春仍舊麵朝上躺在枕頭上,眼睛在黑暗裏亮亮的,似乎正盯著帳幔頂出神。
“我見過皇上。外祖父沒了的時候,皇上曾與那時候的晉王、楚王一起來吊喪,妹妹也在的,你還記得嗎?”她慢慢的說著話,仿佛在迴憶:“我當時跪在母親身後,不知怎麽就大著膽子悄悄抬頭往前麵望,當時的皇上還是濟北王。他正要去靈堂祭拜,我一眼望過去,也隻瞧見他的背影,誰知他突然迴頭,一眼就望過來,我嚇了一跳。他看見我了妹妹,他看見我了。隻他沒說話,又轉迴頭去了。”
林薇默默閉緊了嘴,她怎麽不記得,她當時也在偷瞧。那難道是濟北王一眼抓住了兩個不守規矩的偷窺者?
元春也沒想叫她答話,隻繼續道:“我要進宮了。我想著,若是……皇上,那也不錯。他生的那樣英武,跟大伯、父親,還有哥哥們都不一樣。跟姑父也不同,倒有一些像祖父從前的時候,氣勢嚇人,但是真厲害呀!他真厲害,從濟北王到吳王到太子再到九五之尊!”
林薇默然,她想起了揚州城裏,那個衝天火光下眼神冷肅的濟北王。想起那一樹晚霞下的梨花白,和樹下池畔的舞劍人。
濟北王那樣的人,是同她父親,舅舅們都不一樣。他的身上有一種殺伐之氣,那是征戰沙場之後留下的,果決威武,英氣勃發。但是元春沒有看到的是,那英武的背後,有著怎樣一顆冷靜如斯,冷厲如斯的心。
如她所說,皇上真厲害。不厲害怎麽能從皇宮裏的小透明皇子,最終步步走上了龍座呢?曆史上多少皇子,太子,死在了跨上龍座前的最後一步?
林薇也不知道,賈元春是因為喜歡當年那個驚鴻一瞥的濟北王才覺得進宮也不錯,還是因為要進宮了覺得嫁個男人是當了皇帝的濟北王也是不錯的呢?
無暇深究,也不必深究,不過是個選擇罷了,能開開心心的去,何苦要把自己弄得像是獻祭。
元春說著說著,聲音低下來了,最後竟然睡著了。林薇也想著心事,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林家也方才安靜下來。哄睡了兩個小的,賈敏收拾完畢才上來床歇著,林如海已經躺在床上等著她了,丫鬟掩了紗帳,熄滅了燈火,自去外間守夜。
一室靜悄悄,賈敏翻了個身,側對林如海,瞧著黑暗裏丈夫的麵部輪廓,慢慢道:“午間用了飯,我同母親說話,母親到跟我提了一提圓兒的事情。要說她如今虛歲十四了,等開了年就十五,已經是大姑娘了。因著守孝,從前我也沒給她相看過人家,現下才尋摸著,等定親怕不還要一年,已是略晚了。我跟著老爺你一同上京來,原也有在這裏給她相看個女婿的意思,來年等老爺調迴京城,離得近些也方便走動照應。你我統共就這麽四個孩子,還是咱們林家幾代以來子女最多的人了,我舍不得她們離我太遠,如今圓兒是,將來黛玉也是。”
她頓了頓又道:“母親跟我略提了一提,是想為二哥家的珠兒說和。我原倒是沒這麽想過,叫她嫁迴我娘家去,隻母親說親上加親,圓兒將來嫁進去,上有母親護著,下有夫婿疼愛,公公又是她親舅舅,不比別家過得舒坦些?我想著,母親說的是有些子道理,隻兩樣,一是我跟二嫂老爺也是知道的,實在談不上親厚,她未必喜歡我的女兒。若真叫圓兒嫁進去,以後有這麽個婆婆,要是磨搓她,隻要不過分,便是母親想護著也不好說。二則,我們圓兒原本就是嫡長女,老爺又一向疼她的緊,珠兒怎麽樣我見得也少尚且不知道,還得老爺做主。因此我迴了母親,說迴來再與老爺商議。”
林如海閉著眼睛微微笑了笑,伸手將賈敏放在外麵的手拉住送迴被窩裏,口中道:“你的女兒,你最清楚。珠兒雖不錯,是個好孩子,念書也認真,但他的性子有些軟。咱們圓兒卻正好相反,看著性子乖巧,實則內裏剛強。珠子這樣的性子是壓不住咱們家圓兒的。這做丈夫的,要是不如自己的妻子,來日矛盾必然多,到時候真對上婆婆,怕丈夫也未必會幫妻子說話。又有,到底你二哥如今是從五品,我丁憂之後起複總不會低過從三品,咱們念著親戚不在乎這些,珠兒呢,珠兒在不在意妻子門第高?”
一番話下來,賈敏默然良久,她想了想,道:“老爺說的有理,到底是我女兒,我雖有心孝順母親,卻無論如何不能拿我家圓兒的婚姻大事做耍。女兒家,這一嫁人就是一輩子的事情,必定得給咱們圓兒尋個四角俱全,夫婿也有能為,能護主她,婆婆也和善的人家。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辛辛苦苦養到這麽大,從小舍不得她受丁點兒的委屈,怎麽也不能嫁人後叫別人欺負了去。再者,我也實是不能放心二嫂。”
林如海笑了一笑,道:“可不就是這個道理。”
賈敏放了心,翻身也平著睡著,一手在被子底下抓著林如海的一隻手,道:“我就想給咱們圓兒,還有將來黛玉,都尋個老爺這樣的夫君,可叫我怎麽去找呢?”
林如海聽得好笑:“夫人這是在誇讚為夫的表現叫你十分滿意了?”
賈敏將頭靠過去,倚在他肩頭,林如海也順勢伸出胳膊摟住了她,賈敏輕笑道:“再滿意不過了。這一生能嫁給老爺,生了這樣四個可愛的孩子,便是叫我死後……”
話未說完,叫林如海堵住了嘴:“不許瞎說。”
帳子裏翻騰了起來,許久才慢慢靜下來,又聽得幾句絮絮低語之後,才漸漸歸於長久的寂靜。
第二日用了午飯,賈敏便打發了人來接林薇迴去。元春將她一徑送至二門口,仍舊依依不舍,口中道:“妹妹,八月裏你若得空了再來尋我頑一迴。”
大選便在九月裏,她的確也隻在八月裏有機會再見到元春了。日後她入宮,若按原著則是先做女官,後為嬪妃,隻怕再無交集了。於是林薇點頭應下了,道:“過幾日外祖母大壽,我必是要來的,之後若還得空,也來看望姐姐”。
元春含淚點點頭,不舍的目送她坐了軟轎朝前頭去,再換乘馬車迴林府。
迴家第二日晚上,林荀叫丫鬟一個沒看住,與黛玉姐弟倆偷偷多吃了一塊生冷瓜果。當日夜裏二更時候,黛玉就鬧騰起來拉肚子,不過片刻,又有丫鬟來報,說林荀有些發熱。
林家本來就因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身子弱,在家裏養著大夫,如今深更半夜裏匆匆叫了來,隻說腸胃虛弱,叫生冷瓜果涼了胃,先開了兩幅帖子叫煎於二人喝。
到了四更,黛玉倒是消停下來了,不拉肚子了,沉沉睡過去了,讓奶娘正看著。林荀的高燒卻一直未能降下來,大夫也有些一籌莫展。
林薇瞧著,隻見幼弟小小的一個人兒躺在錦被裏,渾身滾燙,臉燒得通紅,口中喃喃喚道“娘,安兒疼~”,隻覺心如刀絞。
大夫也重新換了藥方子,叫丫鬟重新熬了來給林荀喝下去。賈敏在一旁握著林荀的手,急的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林如海也守著母子倆。
林薇一麵派人去請別的大夫,隻天還沒亮,隻能夜裏去敲人家的門,此時卻也顧不得了。她自己則先領了紫蘇用熱水投了溫熱的帕子一遍一遍的給林荀擦身子,物理降溫。又賈敏扶著他的小腦袋,給他小口小口的喂溫水,希望他能多喝一些,促進身體出汗和排尿。
如此三五迴,體溫稍稍有些下降,但要不一會兒就又升了迴去。這樣小的孩子,如果一直高燒不止,就算能保得住,也怕燒壞了腦子。林薇急的不行,到了天大亮時,京城裏各家醫館的好大夫都差不多全叫來了,林薇又拿了林如海的帖子去請了太醫院的太醫來。
最後還是一名老太醫微微搖頭道:“這是娘胎裏帶來的症候,生冷瓜果不過是個引子。原本若是小心謹慎的養著,等大了便要好一些。小男孩兒,十歲以前本就不好養,如今隻好開一劑方子,先吃著看看。”
林薇一宿沒睡,如今也不敢合眼。到中午時候,黛玉醒了,聽說弟弟病了,愧疚得不行,覺得是自己帶了弟弟偷吃生冷瓜果鬧得,她在隔壁屋子裏哭著要來看弟弟。林薇不敢叫她過來過了病氣,又有林荀這裏如今也忙亂。可黛玉哭得撕心裂肺的,林薇隱隱有些總覺得這是小孩子敏感,心裏有所感應,再一想到林荀原著裏三歲而歿的事情,更是擔心得心頭一陣陣發慌。
林莯也沒有去上學,守在弟弟屋外,如今林如海和賈敏都不敢暫離林荀身邊,林薇也走不開,隻得叫了林莯,讓他去屋子裏哄黛玉。
到了下午,林荀的高燒依然沒有退下來,一屋子的大夫像是已經束手無策,甚至隱隱的口氣都是叫林家準備後事。賈敏險些哭暈過去了,林如海也一徑的讓下人去找更好的大夫。
這時燕微突然過來,悄悄在林薇耳邊道:“姑娘,你一直讓留心的事情有眉目了,我哥哥剛來說是前些日子聽聞金陵城來了一僧一道,去了皇商薛家。昨日有人看見他們竟像是來了京城,在城外一座破廟出現過。”
林薇心中一稟,直覺林荀的事情跟這兩個人有關。她對著紫蘇使了個眼色,讓她先照看著,自己悄悄退下,出了門便吩咐燕微道:“你去告訴你哥哥,不惜一切代價,搜遍全京城,今日也要把這兩個人找出來。一旦發現,立刻來報於我知道。”
到了快傍晚的時候,燕戎有了消息,說那一僧一道進了城,在西城外的一座破廟裏待著。
林薇立刻喚了紫蘇,叫她看著家裏,父母問起便說迴屋裏換了衣裳去了。
隨後立刻便換了男裝,帶著燕微,悄悄從後門出去了,燕戎便在後門接應。
林薇如今會騎馬,一是小時候在榮國府纏著賈赦教過,二是後來偶而去莊子上住,叫燕微、燕戎刻意教她訓練過。
如今三人穿著男裝,直接縱馬一路狂奔出城而去。
西城外,一座破麵,原是某個世家的家廟,後又其敗落,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整個家族迅速敗落下去,而這座家廟也緊跟迅速衰敗了,如今一個和尚也無,空了十來年了。
林薇到的時候,夕陽剛剛西下。天邊一道晚霞絢麗多姿,眼前是幾處斷壁殘垣。院牆早已坍塌,上頭爬滿了青藤、野草,葉子已經開始發黃了,幾隻蛐蛐正在發出秋日裏最後的嘶鳴。
廟門早已*成一堆破木頭,隻剩半塊門板還掛在那裏,被風一吹,咯吱咯吱的響。燕戎打頭,一手持劍,輕輕推開了那廟門,燕微持著短匕首護著林薇小心翼翼跟在後麵。
賈家四春,俱是才女,琴棋書畫,各有擅長。原著中,賈元春最擅長的應該是琴。
林薇一時好奇,對元春道:“聽聞姐姐最擅琴藝,今日可能撫上一曲,好叫妹妹一飽耳福?”
元春欣然應允,叫抱琴去拿了琴來,又更衣、焚香、淨手,一套下來,林薇覺得好看是好看,優雅是優雅,也真是麻煩透了。總之林薇彈琴是從未有如此這般耐心的。
但賈元春的琴藝是真的好,如林薇這樣在林如海和賈敏耳濡目染,本身自己也學琴的人聽來,也覺技藝嫻熟,一曲《清平調》彈來娓娓動聽,叫林薇輕輕閉了眼,仿佛真的見到春日蝶戀花香,翩躚不去。美人慵懶,沉香亭中倚欄而觀。人比花更嬌,顏色醉君王。
一曲畢,林薇緩緩睜眼,含笑真心讚道:“姐姐的琴藝大有精進,倒真叫妹妹有繞梁三日之感了。”
“真的有那麽好嗎?”元春聞言嗔了她一眼,略有些羞澀,倒像是因為林薇的讚揚太直白。她又輕輕蹙了眉,口中緩緩道:“妹妹可見是哄我,妹妹又何嚐聽過多少別的姑娘撫琴呢?”
話已至此,林薇心中一動,已有些明白今日元春留她是為何了。
兩人正說著,外間有小丫鬟稟道:“大姑娘,大爺叫人送了東西來,說是給姑娘和表姑娘賞玩的。”
林薇聞言望過去,便見抱琴轉出外間不過片刻便迴,手中拿了兩個盒子,一長一短。
賈元春一一打開,林薇這才看清,長的是一卷畫。短的倒像是一本詩集。
元春先打開了那幅畫,卻是一副密雲黑龍十八潭景,原是鄭寧候所畫,林薇聽過卻不曾見過,想不到在賈珠手上。
兩人細細賞看了一番,又打開了那本詩集,字跡約莫有一兩分眼熟,細細看來,卻是十八首詩,正是為密雲黑龍十八潭景而作。書寫工整,一筆不錯的顏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氣勢莊重,已得五分火候了。那詩作,叫林薇來看,卻是一般,比之她父親林如海,立意並無新意,辭藻也略有些堆砌,失了天然。
賈元春神秘一笑,道:“可瞧出來了?”
林薇聞言柳眉略略一挑:“怎麽?”
賈元春拿帕子掩了嘴,輕輕眨了眨眼睛:“我大哥哥寫的,如何,可還能入眼?”
林薇失笑,想不到賈元春今日留她原來還有這個原因。她倒也不惱,也不見羞窘,隻大方的道:“珠表哥的字寫的十分好,這個年紀,已能得顏體幾分真味,實屬不易。至於詩作,你卻是問錯人了,我這般的閨閣女子,能見過多少人的詩詞呢,大表哥將來要考進士的,哪裏輪得到我來點評,你拿了去找我父親到還差不多。”她既不點破元春的用意,便也就假作未曾聽懂了。
元春一笑,也不多話,她是聰明的女子,這樣的事情,稍稍提一下便罷了。女子要貞靜,婚姻大事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能有她們說話的道理,便是說出來提一提都不應當。她如今也不過是拿哥哥的詩作叫林薇看一眼,好知曉他哥哥之文采,多添幾分好感罷了。至於其它,自有家中長輩做主,林薇聰慧,從原先祖父,如今祖母到她父親都是極為喜歡的,姑媽並姑父如應了這門親事,也算是親上加親,皆大歡喜了。
賈元春自覺完成了一樁心事,便拉了林薇出門,去外頭小花園子逛逛,而後再往賈母處去用晚飯。
林薇也隻作平常在家裏一般,同賈母說說話,也逗弄逗弄賈家幾個小豆丁。到了晚上,她與元春同歇。
抱琴鋪了床,伺候兩個主子洗漱後上了床,又掩上了帳幔,丫鬟熄了燈,在外間守夜。
屋內外間仿佛一瞬間就靜下來,黑暗裏,林薇和元春肩並肩躺著,聽元春慢慢道來:“妹妹,九月裏宮中大選,家裏已商議好,要送我去應選了。”
林薇既已猜到,自然並不驚訝,然而口中依然問道:“為何?大梁宮中的大選,素來是官宦及世家之女方有機會參加,但是並非強製參選,你是國公爺的孫女兒,便是不去也沒什麽。”
賈元春在黑暗中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妹妹的心,也知道姑媽並姑父並不舍得妹妹去。隻我家不同,自祖父去後,大伯雖襲爵,卻無實職。父親雖有任職,到底隻是從五品。妹妹遠在蘇州,父親丁憂前又是從三品的大員,並不知道我家這些年的境況。我大哥哥並大伯家的璉二哥哥如今十五六罷了,剛開始考秀才,等考上進士不知還要幾年。人都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如姑父那般年紀輕輕就考中探花的,多少年才能出得一個呢。我們家,卻是等不起了,不然,任誰都能踩上一腳。”
林薇默然,沒有說話,想起揚州城裏的那兩年,腥風血雨仿佛猶在耳邊。
這個世界,家族的確攸關生死。一個家族的強弱,關係一族人的榮辱,甚至生命。一個沒落的家族,若還十分有錢,底蘊深厚,早晚淪為他人口中餐。雖然林薇並不讚同這樣一個不缺男人的家族依靠女人支撐門戶,卻也沒有立場反對。她不是賈元春,她們林家也不是賈家,她能理解,或者不理解,都不可能真的感同身受。
而作為女人,賈元春也有許多尷尬之處。她是國公爺的嫡出孫女兒,然而她祖父已經去世了。她的父親不過是從五品。對於榮國府來說的門當戶對,對賈元春未必不是高攀。更何況,賈家目前年少一代尚未出仕,甚至還不曾科考,未來如何難料。老一輩如賈赦這代是注定沒有多少可指望的了。世家大族裏可沒有幾個傻子。
而對於一個女人,若沒有一個強勢的家族坐後盾,如她們這般的出身,哪怕已經嫁入大家世族,最後也未見能討得了好。
對於賈元春和賈家的選擇,林薇理解,卻仍覺,白瞎了她當初的一片心,一番借外祖父托夢的話。
罷了罷了,賈家命運改不改,且看她們自己的造化吧。
林薇沒有說話,元春也沒有非要她迴話,也許她不過是想找個人傾訴。
黑暗裏,元春繼續說這話,嗓音裏有著一絲嬌羞:“妹妹可曾見過皇上?”
“恩?”林薇側目,輕輕轉過頭見賈元春仍舊麵朝上躺在枕頭上,眼睛在黑暗裏亮亮的,似乎正盯著帳幔頂出神。
“我見過皇上。外祖父沒了的時候,皇上曾與那時候的晉王、楚王一起來吊喪,妹妹也在的,你還記得嗎?”她慢慢的說著話,仿佛在迴憶:“我當時跪在母親身後,不知怎麽就大著膽子悄悄抬頭往前麵望,當時的皇上還是濟北王。他正要去靈堂祭拜,我一眼望過去,也隻瞧見他的背影,誰知他突然迴頭,一眼就望過來,我嚇了一跳。他看見我了妹妹,他看見我了。隻他沒說話,又轉迴頭去了。”
林薇默默閉緊了嘴,她怎麽不記得,她當時也在偷瞧。那難道是濟北王一眼抓住了兩個不守規矩的偷窺者?
元春也沒想叫她答話,隻繼續道:“我要進宮了。我想著,若是……皇上,那也不錯。他生的那樣英武,跟大伯、父親,還有哥哥們都不一樣。跟姑父也不同,倒有一些像祖父從前的時候,氣勢嚇人,但是真厲害呀!他真厲害,從濟北王到吳王到太子再到九五之尊!”
林薇默然,她想起了揚州城裏,那個衝天火光下眼神冷肅的濟北王。想起那一樹晚霞下的梨花白,和樹下池畔的舞劍人。
濟北王那樣的人,是同她父親,舅舅們都不一樣。他的身上有一種殺伐之氣,那是征戰沙場之後留下的,果決威武,英氣勃發。但是元春沒有看到的是,那英武的背後,有著怎樣一顆冷靜如斯,冷厲如斯的心。
如她所說,皇上真厲害。不厲害怎麽能從皇宮裏的小透明皇子,最終步步走上了龍座呢?曆史上多少皇子,太子,死在了跨上龍座前的最後一步?
林薇也不知道,賈元春是因為喜歡當年那個驚鴻一瞥的濟北王才覺得進宮也不錯,還是因為要進宮了覺得嫁個男人是當了皇帝的濟北王也是不錯的呢?
無暇深究,也不必深究,不過是個選擇罷了,能開開心心的去,何苦要把自己弄得像是獻祭。
元春說著說著,聲音低下來了,最後竟然睡著了。林薇也想著心事,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林家也方才安靜下來。哄睡了兩個小的,賈敏收拾完畢才上來床歇著,林如海已經躺在床上等著她了,丫鬟掩了紗帳,熄滅了燈火,自去外間守夜。
一室靜悄悄,賈敏翻了個身,側對林如海,瞧著黑暗裏丈夫的麵部輪廓,慢慢道:“午間用了飯,我同母親說話,母親到跟我提了一提圓兒的事情。要說她如今虛歲十四了,等開了年就十五,已經是大姑娘了。因著守孝,從前我也沒給她相看過人家,現下才尋摸著,等定親怕不還要一年,已是略晚了。我跟著老爺你一同上京來,原也有在這裏給她相看個女婿的意思,來年等老爺調迴京城,離得近些也方便走動照應。你我統共就這麽四個孩子,還是咱們林家幾代以來子女最多的人了,我舍不得她們離我太遠,如今圓兒是,將來黛玉也是。”
她頓了頓又道:“母親跟我略提了一提,是想為二哥家的珠兒說和。我原倒是沒這麽想過,叫她嫁迴我娘家去,隻母親說親上加親,圓兒將來嫁進去,上有母親護著,下有夫婿疼愛,公公又是她親舅舅,不比別家過得舒坦些?我想著,母親說的是有些子道理,隻兩樣,一是我跟二嫂老爺也是知道的,實在談不上親厚,她未必喜歡我的女兒。若真叫圓兒嫁進去,以後有這麽個婆婆,要是磨搓她,隻要不過分,便是母親想護著也不好說。二則,我們圓兒原本就是嫡長女,老爺又一向疼她的緊,珠兒怎麽樣我見得也少尚且不知道,還得老爺做主。因此我迴了母親,說迴來再與老爺商議。”
林如海閉著眼睛微微笑了笑,伸手將賈敏放在外麵的手拉住送迴被窩裏,口中道:“你的女兒,你最清楚。珠兒雖不錯,是個好孩子,念書也認真,但他的性子有些軟。咱們圓兒卻正好相反,看著性子乖巧,實則內裏剛強。珠子這樣的性子是壓不住咱們家圓兒的。這做丈夫的,要是不如自己的妻子,來日矛盾必然多,到時候真對上婆婆,怕丈夫也未必會幫妻子說話。又有,到底你二哥如今是從五品,我丁憂之後起複總不會低過從三品,咱們念著親戚不在乎這些,珠兒呢,珠兒在不在意妻子門第高?”
一番話下來,賈敏默然良久,她想了想,道:“老爺說的有理,到底是我女兒,我雖有心孝順母親,卻無論如何不能拿我家圓兒的婚姻大事做耍。女兒家,這一嫁人就是一輩子的事情,必定得給咱們圓兒尋個四角俱全,夫婿也有能為,能護主她,婆婆也和善的人家。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辛辛苦苦養到這麽大,從小舍不得她受丁點兒的委屈,怎麽也不能嫁人後叫別人欺負了去。再者,我也實是不能放心二嫂。”
林如海笑了一笑,道:“可不就是這個道理。”
賈敏放了心,翻身也平著睡著,一手在被子底下抓著林如海的一隻手,道:“我就想給咱們圓兒,還有將來黛玉,都尋個老爺這樣的夫君,可叫我怎麽去找呢?”
林如海聽得好笑:“夫人這是在誇讚為夫的表現叫你十分滿意了?”
賈敏將頭靠過去,倚在他肩頭,林如海也順勢伸出胳膊摟住了她,賈敏輕笑道:“再滿意不過了。這一生能嫁給老爺,生了這樣四個可愛的孩子,便是叫我死後……”
話未說完,叫林如海堵住了嘴:“不許瞎說。”
帳子裏翻騰了起來,許久才慢慢靜下來,又聽得幾句絮絮低語之後,才漸漸歸於長久的寂靜。
第二日用了午飯,賈敏便打發了人來接林薇迴去。元春將她一徑送至二門口,仍舊依依不舍,口中道:“妹妹,八月裏你若得空了再來尋我頑一迴。”
大選便在九月裏,她的確也隻在八月裏有機會再見到元春了。日後她入宮,若按原著則是先做女官,後為嬪妃,隻怕再無交集了。於是林薇點頭應下了,道:“過幾日外祖母大壽,我必是要來的,之後若還得空,也來看望姐姐”。
元春含淚點點頭,不舍的目送她坐了軟轎朝前頭去,再換乘馬車迴林府。
迴家第二日晚上,林荀叫丫鬟一個沒看住,與黛玉姐弟倆偷偷多吃了一塊生冷瓜果。當日夜裏二更時候,黛玉就鬧騰起來拉肚子,不過片刻,又有丫鬟來報,說林荀有些發熱。
林家本來就因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身子弱,在家裏養著大夫,如今深更半夜裏匆匆叫了來,隻說腸胃虛弱,叫生冷瓜果涼了胃,先開了兩幅帖子叫煎於二人喝。
到了四更,黛玉倒是消停下來了,不拉肚子了,沉沉睡過去了,讓奶娘正看著。林荀的高燒卻一直未能降下來,大夫也有些一籌莫展。
林薇瞧著,隻見幼弟小小的一個人兒躺在錦被裏,渾身滾燙,臉燒得通紅,口中喃喃喚道“娘,安兒疼~”,隻覺心如刀絞。
大夫也重新換了藥方子,叫丫鬟重新熬了來給林荀喝下去。賈敏在一旁握著林荀的手,急的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林如海也守著母子倆。
林薇一麵派人去請別的大夫,隻天還沒亮,隻能夜裏去敲人家的門,此時卻也顧不得了。她自己則先領了紫蘇用熱水投了溫熱的帕子一遍一遍的給林荀擦身子,物理降溫。又賈敏扶著他的小腦袋,給他小口小口的喂溫水,希望他能多喝一些,促進身體出汗和排尿。
如此三五迴,體溫稍稍有些下降,但要不一會兒就又升了迴去。這樣小的孩子,如果一直高燒不止,就算能保得住,也怕燒壞了腦子。林薇急的不行,到了天大亮時,京城裏各家醫館的好大夫都差不多全叫來了,林薇又拿了林如海的帖子去請了太醫院的太醫來。
最後還是一名老太醫微微搖頭道:“這是娘胎裏帶來的症候,生冷瓜果不過是個引子。原本若是小心謹慎的養著,等大了便要好一些。小男孩兒,十歲以前本就不好養,如今隻好開一劑方子,先吃著看看。”
林薇一宿沒睡,如今也不敢合眼。到中午時候,黛玉醒了,聽說弟弟病了,愧疚得不行,覺得是自己帶了弟弟偷吃生冷瓜果鬧得,她在隔壁屋子裏哭著要來看弟弟。林薇不敢叫她過來過了病氣,又有林荀這裏如今也忙亂。可黛玉哭得撕心裂肺的,林薇隱隱有些總覺得這是小孩子敏感,心裏有所感應,再一想到林荀原著裏三歲而歿的事情,更是擔心得心頭一陣陣發慌。
林莯也沒有去上學,守在弟弟屋外,如今林如海和賈敏都不敢暫離林荀身邊,林薇也走不開,隻得叫了林莯,讓他去屋子裏哄黛玉。
到了下午,林荀的高燒依然沒有退下來,一屋子的大夫像是已經束手無策,甚至隱隱的口氣都是叫林家準備後事。賈敏險些哭暈過去了,林如海也一徑的讓下人去找更好的大夫。
這時燕微突然過來,悄悄在林薇耳邊道:“姑娘,你一直讓留心的事情有眉目了,我哥哥剛來說是前些日子聽聞金陵城來了一僧一道,去了皇商薛家。昨日有人看見他們竟像是來了京城,在城外一座破廟出現過。”
林薇心中一稟,直覺林荀的事情跟這兩個人有關。她對著紫蘇使了個眼色,讓她先照看著,自己悄悄退下,出了門便吩咐燕微道:“你去告訴你哥哥,不惜一切代價,搜遍全京城,今日也要把這兩個人找出來。一旦發現,立刻來報於我知道。”
到了快傍晚的時候,燕戎有了消息,說那一僧一道進了城,在西城外的一座破廟裏待著。
林薇立刻喚了紫蘇,叫她看著家裏,父母問起便說迴屋裏換了衣裳去了。
隨後立刻便換了男裝,帶著燕微,悄悄從後門出去了,燕戎便在後門接應。
林薇如今會騎馬,一是小時候在榮國府纏著賈赦教過,二是後來偶而去莊子上住,叫燕微、燕戎刻意教她訓練過。
如今三人穿著男裝,直接縱馬一路狂奔出城而去。
西城外,一座破麵,原是某個世家的家廟,後又其敗落,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整個家族迅速敗落下去,而這座家廟也緊跟迅速衰敗了,如今一個和尚也無,空了十來年了。
林薇到的時候,夕陽剛剛西下。天邊一道晚霞絢麗多姿,眼前是幾處斷壁殘垣。院牆早已坍塌,上頭爬滿了青藤、野草,葉子已經開始發黃了,幾隻蛐蛐正在發出秋日裏最後的嘶鳴。
廟門早已*成一堆破木頭,隻剩半塊門板還掛在那裏,被風一吹,咯吱咯吱的響。燕戎打頭,一手持劍,輕輕推開了那廟門,燕微持著短匕首護著林薇小心翼翼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