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紅樓]林氏女到皇太後 作者:春困秋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錦衣玉帶的小公子立在船頭,三月運河綠波冉冉,岸邊無數綠枝藤蔓垂下,中間開著無數叫不出名兒的,或粉、或白、或鵝黃的花兒,於河道上拱橋之下更連成一片,如煙似霞,漂亮極了。岸邊不遠處抬頭便能望見那高十三丈三尺,七層八角,黃身青簷的文通塔,正值午時文通寺裏的銅鍾梆、梆敲響,那聲音清遠悠長。一群不知哪裏來的鸛鳥振翅正從塔尖飛過。
小公子不由得就搖頭晃腦念了這麽一句。
身側同立的人卻半晌沒有理會,小公子無奈轉過頭去道:“九哥你瞧,如今三月春暖花開,咱們既然出來了這麽一趟,淮揚蘇杭四大江南名城,總該都一一走一遭,你說呢?”
與他同立的青年已二十五六的樣子,長身玉立,穿著一身不舊不新的絳紫色繡福字紋錦袍,不過普普通通的打扮,因著神情冷漠,眼神淩厲,看著極有氣勢。此時聽見小公子的問話,低下頭看了他一眼,好笑道:“你非要跟著我出京,豈不就是為了去揚州?”
那小公子霎時紅了耳尖,隻臉上強撐著,嘴裏道:“誰說我單單是為了去揚州?江南我都沒來過,淮揚蘇杭,並金陵,我都要去走一遭,方不負此番旅途辛苦。”
那青年微微勾起唇,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少年白皙的麵色漸漸脹紅,惱羞成怒道:“九哥你這人,也忒沒意思了!”
說著甩袖就要走,卻被青年拉住了袖子,道:“你若要去,我自然帶你去。隻你也知道,如今揚州那地方,我並不方便露麵。我可留在船上不進城,你隻自己進去逛一圈便出來,咱們往杭州,金陵,蘇州都去得。隻揚州,現在那蹚渾水可不好趟。”
這兩人赫然便是二月裏出京,一路到了淮安的濟北王和西寧世子金晟了。濟北王因生母為淮安人,每隔兩三年便會來一次,憑吊母親。金晟則是知道濟北王要出京,纏著死活要跟著一起來,又去跟皇帝撒嬌耍賴得了許可,這才跟著出京一路南下的。
濟北王瞧見金晟抿唇思考的樣子,有些好笑,道:“那林家的小姑娘有那麽好?叫你念念不忘了這些年。你不過就是小時候見過人家一迴,還把人踹得滿身傷,怎麽著,現在倒是準備以身相許,報了遲來的恩?”
金晟跟被踩了尾巴的兔子一樣,瞬間就跳起來了,結結巴巴指著濟北王道:“誰,誰說我念念不忘了?我不過是想去揚州城瞧瞧罷了,跟她又有什麽關係?”
他先還有些驚慌,越說越順嘴,心中也越覺得自己想去揚州果然觀景才是主要原因,至於林薇不過是次要的,報恩是有的,但是,但是怎麽就叫以身相許了?便是許,他是男子,也是林薇嫁到他們王府來才是。
他如是想著,便又慢慢理直氣壯了,挺起胸膛對著濟北王道:“九哥你可不能亂說,壞了人家姑娘的名聲,林如海要找你拚命的。我聽我母妃說過,林如海和他夫人極為寵愛這個女兒的。”
濟北王越發好笑,搖了搖頭道:“知慕少艾本是尋常,卻無奈是隻呆頭鵝。”
金晟不理他,隻換了個話題問道:“九哥,你說皇帝舅舅為什麽非要派林如海去揚州?那個地方不早就是三哥的囊中物了麽?他的母家甄家我聽說了在江南是極為囂張的,林如海這一去,舅舅是想叫他肉包子打狗,跟那甄家沆瀣一氣呢?還是指著他去打壓甄家的勢力,肅清鹽政?”
濟北王的笑容有些淡:“父皇的心思,我怎麽猜的透?我若能猜透,會跟你一起出京嗎?”
他並不是猜不透,隻是有些心涼。也許他的父皇本就涼薄,又也許皇帝本就有任意妄為,無需顧念任何人的權利。林如海忠心耿耿又如何?不過一顆棋子,放在了揚州,能抗衡得住甄家,是他的本事。若抗衡不住,自有下一任巡鹽禦史到來。皇帝,隻需要一個平衡,不斷有新任官吏進來,讓甄家不至於真正坐大到尾大不掉就可以了。至於鹽稅到了誰的手裏,隻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罷了。甄家?就是江南土皇帝又如何?不掌兵權,不掌吏治,他們的權勢全都建立在皇帝的寵信上。哪一天龍座上的人不願意了,隻需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叫甄家翻落泥濘,永不超生!
這便是皇帝,天下為棋,棋盤如何走勢,全憑心意。
他恍惚又看見了那個女人,美麗的麵龐,永遠含愁的眉。每日梳好妝便瞧著宮門口等著,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直到一朝枯萎。不是沒有過寵愛,隻是皇帝的寵和愛,就像這運河上的風,今日往東,明日向西。
他永遠都記得她躺在雕花的大床上,雪青色的帳幔被夜風吹得搖搖的蕩。她依舊年輕而美麗的臉上一片灰敗,大口大口咳出的血塊落在雪白的中衣上像綻放的紅花,她的眼睛依舊盯著宮門口的方向,直到最後一刻黯淡下去,握著他的手喃喃道:“阿紀,母妃要走了,日後你自己好好的……好好的………若有來生,再不入皇家。”
金晟沒有看出他的思緒早已飛遠,接口笑道:“怎麽叫是跟我一起,明明是你不想夾在三哥和六哥之間,避出京城的。我不過是你捎帶的。”
濟北王迴神,不欲再想,拍拍金晟的肩,道:“難得聰明了一迴。你既然知道我是特意避開的,你這迴出來就不要給我惹事兒,不然可沒下迴了。”金晟朝他做了個鬼臉,應他道:“是,知道啦,九哥”。
對於金晟,他不是不羨慕的。他也曾想過,如果他不是皇子,這一生是不是能過得更快活一些。有父母慈愛,也許還有兄弟齊心。隻,這世界從未有如果。
林如海,他現在還不到時候去見。世家出身,三甲探花,官場十數載,若真連一年也撐不住,那也白瞎了他這番期望。
金晟到揚州那日,並不知道林府新得的千金滿月。神差鬼使的,他就冒名母親之托,湊齊了禮物送了過去。
滿月宴當然不是林薇主辦的,縱然她如今管著家,卻也不能在這樣的大宴賓客的時候真的代表林家出來應酬。因賈敏還在做雙月子,林老夫人不得不出頭來孫女辦滿月酒,林薇則從旁協助。
是以林薇收到西寧王府送來的賀禮時驚訝極了。賈敏是與長安長公主關係不錯,這些年一直有書信往來,可畢竟隔得遠,林家得女這樣的消息也沒打算專程送到千裏之外的西寧王府去。
林如海在前院見到金晟時也十分驚訝,金晟言自己本在淮安,聽到林家的喜事,母親傳信叫他過來送禮。林如海心裏不管信與不信,至少麵上是一副十分感謝與歡喜金晟到來的模樣。特意請他同桌而坐。當然以金晟的身份,在揚州城裏,他確實也當得起坐主桌。
金晟,他的西寧王世子身份遠遠比他本身對在坐的人來說更重要。誰都知道他是西寧王的獨子,也是長安長公主的心尖兒,更是一直養在皇宮裏聖上的眼皮子底下,頗受皇寵。他一個人千裏迢迢的來了,單純說送禮,在坐的都是混跡官場多年的,如何能信?莫不是,皇上是派他來敲山震虎的?
鹽運使盧大人首先端了酒杯來敬道:“世子一向在京師,早聽聞年少才高,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今日不遠千裏而來,也是咱們這些人頭一迴見到世子,且先幹為敬!”說著,端起酒杯就喝盡了。
金晟打小見慣了這種場合,自然而然的接了,迴道:“盧大人之名,亦是如雷貫耳。我在宮中,也時常聽見皇帝舅舅提起。便是三哥也時常誇讚的。”
這話一出,盧大人眼中劃過一絲暗芒,嗬嗬幹笑了兩聲,道:“有勞萬歲爺惦記著。臣在揚州也時刻銘記皇上隆恩,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金晟微微一笑,道:“盧大人此話,我來日必定帶到。”心中卻吐槽,你不鞠躬盡瘁,揚州的鹽稅每年都要少一半,你再努力一些,揚州鹽稅還能剩下幾文?
林家的滿月宴因著金晟的到來熱鬧了不少,隻留在揚州城外船上的濟北王聽說金晟提著禮物去了巡鹽禦史的宅邸慶賀人家的女兒滿月,還跟滿座官員喝酒,最後喝醉了還留宿在林府。頓時覺得腦袋都大了,直罵前日跟金晟的那番話都白說了。叫不惹事兒,一出來就給他惹簍子。
濟北王一名貼身侍衛見此問道:“王爺,可要小的這就去林府把世子接迴來?”
濟北王哭笑不得的搖搖頭:“罷了罷了,事已至此多思無用。也算他誤打誤撞一迴,且叫林如海借一迴本王和西寧王府的勢吧。這大晚上的,他又喝多了,再叫冷風一吹,還不得病上一迴。且明日上午再派人去接吧。”
鹽運使盧大人一到家,果然便見甄家三老爺正等著他。
“妹婿,聽說西寧王世子今日到了林家?”
盧大人的夫人甄氏是甄貴妃並甄家三位老爺的隔房堂妹,尚未出五服,因此喚一聲妹婿也是親近之意。
盧大人把官帽一摘,取了一盞茶,啜了一口放下,迴道:“可不是。且他可不是一個人來的,濟北王就在城外的船上呢。你說皇上這是什麽意思?派這樣兩個身份的來?是警告晉王及你我,莫要做的太過?”
甄家三老爺摸了摸胡子,眯縫著眼睛道:“我早先聽聞林家的夫人賈氏閨中便與長安長公主交好,原先林家尚在京中之時,林家長子周歲酒,曾出過一檔子事兒。林家的閨女與金世子一同鑽了狗洞跑出門去玩耍,險些被人拐賣了,還是濟北王路上遇見救了他們。這三家想是那時候便有些關聯了。”
盧大人冷哼了一聲,道:“濟北王倒是不怕,這麽多年了都不討皇上歡喜。如今還是個郡王爵,且看他不入城,便知是並不想趟這趟渾水,隻叫金世子來顯然就是警告我等一番。隻實在不知,這金世子到底隻是代表皇上來一趟,還是金林兩家關係好,甚至準備結親?”
甄家三老爺聞言慢慢地道:“如果前者,我們最近收斂一些,國庫多上交些稅銀也就罷了。如果是後者,那林如海就不能輕易動了。”
盧大人點頭歎氣道:“是啊,如果是這樣,那就是真麻煩了。林如海此人,倒不像是那麽容易就歸附的,我原打算是三老爺今兒親來,他若能歸附最好,若是不識抬舉,便送他一程也容易。如今榮國府已無人,在江南這個地兒,咱們也不怕他。縱容是皇上警告,也就緩個一年半載,讓他多活些日子也就是了。但如果他背後站著西寧王府,那或者晉王今日招撫他,不然我們還真就隻能送他換個地方當官,不能直接動手了。”
甄家三老爺點頭道:“且先再看看吧,看看西寧王府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再者讓晉王殿下親筆寫封信,林如海若不識抬舉,要麽給他換個地兒,要麽他就永遠的留在這兒吧!”
等林薇領著下人收拾好了一切,迴自己院子的時候,月亮都升起來了。這一天下來,累的腰酸背痛。前院雖然有她爹在,但整個滿月宴的擺席、菜品、各種的布置、小廝丫鬟們如何上菜,如何接待等等都要她來操持。祖母畢竟年紀大了,出來跟這一屋子大大小小官員、鹽商們夫人打交道就夠累的了,再怎麽也不能叫她還操心這些。
燕微已經迴來了,見了林薇,笑著扶她坐下,給她遞了茶。然後道:“姑娘,我去的時候,世子爺已經睡得熟了,是太太身邊的雅意姐姐帶了人在照看,又命了兩個小丫鬟守夜,世子爺自己帶著的幾個小廝也守著他,還有咱們家也另外安排了四個小廝也候著。”
林薇點點頭,笑道:“瞧著可比從前高了還是胖了?我記得前年在京裏時候,他倒是比小時候瘦的多了。也不知道他今日怎麽跑這兒來了。”
要說林薇對這個兒時欺負過她的小胖墩兒其實沒啥太好的印象。但上次在京城裏得了人家傳信,今日甭管金晟是怎麽來的,因為什麽來的,林家都要領這個情,尤其是這次金晟這樣明目張膽的送禮過來,隻怕整個揚州城的大大小小官員都要多想。在這個林家獨守的艱難環境裏,西寧王府無疑是個超級大靠山。誰叫人家西寧王手握重兵,西寧王妃是皇帝胞妹,西寧王世子自幼長在皇宮,養在皇帝眼睛底下還頗受寵愛呢。搞不好,這幫人官場上的人精還會多想認為是皇帝派他來的。如果真是那就好了,但以林薇的猜測,應當這次事件隻是金晟的一時心血來潮。他說是從淮安來的,應該是真的。專門來送禮,顯然是假的。也許隻是來看看風景,聽說了林家千金滿月,來湊個熱鬧罷了。
至於揚州城裏的風風雨雨,官員們和甄家是不是會多想,金晟怕什麽呢?上次在京中,幾個皇子待他都是親近客氣的,便是之後誰登基了,隻要西寧王府兵權還在,都得繼續客氣著。
兵權實在是個好東西,一連幾代的西寧王都是牛人,在西海沿子那片沙海浩瀚、風沙漫天的地兒,人家就是死死守在封地上,牢牢把著兵權。關鍵,那隻軍隊還能稱一聲金家軍。不然皇帝犯得著專門把親妹子嫁過去麽。
異姓王自古就是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可縱觀曆史上,仍舊是有如明朝鎮守雲南的沐王府一般,就是從明□□守到明朝滅亡,世襲雲南王兩百八十年。
可惜了他曾外祖父賈源,當年咋就沒跟西寧王府學學,找個山高皇帝遠,鳥不拉屎的地方守著,自成一國中國呢。想來這跟當年的初代榮國公實力不足有關,不然為啥是四王八公呢。
王總歸是比公大的。
林薇琢磨著是不是叫人給金晟多灌兩碗醒酒湯,她想見一見他,一是為上次的傳信道謝,二者,她有事想求金晟幫忙。
錦衣玉帶的小公子立在船頭,三月運河綠波冉冉,岸邊無數綠枝藤蔓垂下,中間開著無數叫不出名兒的,或粉、或白、或鵝黃的花兒,於河道上拱橋之下更連成一片,如煙似霞,漂亮極了。岸邊不遠處抬頭便能望見那高十三丈三尺,七層八角,黃身青簷的文通塔,正值午時文通寺裏的銅鍾梆、梆敲響,那聲音清遠悠長。一群不知哪裏來的鸛鳥振翅正從塔尖飛過。
小公子不由得就搖頭晃腦念了這麽一句。
身側同立的人卻半晌沒有理會,小公子無奈轉過頭去道:“九哥你瞧,如今三月春暖花開,咱們既然出來了這麽一趟,淮揚蘇杭四大江南名城,總該都一一走一遭,你說呢?”
與他同立的青年已二十五六的樣子,長身玉立,穿著一身不舊不新的絳紫色繡福字紋錦袍,不過普普通通的打扮,因著神情冷漠,眼神淩厲,看著極有氣勢。此時聽見小公子的問話,低下頭看了他一眼,好笑道:“你非要跟著我出京,豈不就是為了去揚州?”
那小公子霎時紅了耳尖,隻臉上強撐著,嘴裏道:“誰說我單單是為了去揚州?江南我都沒來過,淮揚蘇杭,並金陵,我都要去走一遭,方不負此番旅途辛苦。”
那青年微微勾起唇,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少年白皙的麵色漸漸脹紅,惱羞成怒道:“九哥你這人,也忒沒意思了!”
說著甩袖就要走,卻被青年拉住了袖子,道:“你若要去,我自然帶你去。隻你也知道,如今揚州那地方,我並不方便露麵。我可留在船上不進城,你隻自己進去逛一圈便出來,咱們往杭州,金陵,蘇州都去得。隻揚州,現在那蹚渾水可不好趟。”
這兩人赫然便是二月裏出京,一路到了淮安的濟北王和西寧世子金晟了。濟北王因生母為淮安人,每隔兩三年便會來一次,憑吊母親。金晟則是知道濟北王要出京,纏著死活要跟著一起來,又去跟皇帝撒嬌耍賴得了許可,這才跟著出京一路南下的。
濟北王瞧見金晟抿唇思考的樣子,有些好笑,道:“那林家的小姑娘有那麽好?叫你念念不忘了這些年。你不過就是小時候見過人家一迴,還把人踹得滿身傷,怎麽著,現在倒是準備以身相許,報了遲來的恩?”
金晟跟被踩了尾巴的兔子一樣,瞬間就跳起來了,結結巴巴指著濟北王道:“誰,誰說我念念不忘了?我不過是想去揚州城瞧瞧罷了,跟她又有什麽關係?”
他先還有些驚慌,越說越順嘴,心中也越覺得自己想去揚州果然觀景才是主要原因,至於林薇不過是次要的,報恩是有的,但是,但是怎麽就叫以身相許了?便是許,他是男子,也是林薇嫁到他們王府來才是。
他如是想著,便又慢慢理直氣壯了,挺起胸膛對著濟北王道:“九哥你可不能亂說,壞了人家姑娘的名聲,林如海要找你拚命的。我聽我母妃說過,林如海和他夫人極為寵愛這個女兒的。”
濟北王越發好笑,搖了搖頭道:“知慕少艾本是尋常,卻無奈是隻呆頭鵝。”
金晟不理他,隻換了個話題問道:“九哥,你說皇帝舅舅為什麽非要派林如海去揚州?那個地方不早就是三哥的囊中物了麽?他的母家甄家我聽說了在江南是極為囂張的,林如海這一去,舅舅是想叫他肉包子打狗,跟那甄家沆瀣一氣呢?還是指著他去打壓甄家的勢力,肅清鹽政?”
濟北王的笑容有些淡:“父皇的心思,我怎麽猜的透?我若能猜透,會跟你一起出京嗎?”
他並不是猜不透,隻是有些心涼。也許他的父皇本就涼薄,又也許皇帝本就有任意妄為,無需顧念任何人的權利。林如海忠心耿耿又如何?不過一顆棋子,放在了揚州,能抗衡得住甄家,是他的本事。若抗衡不住,自有下一任巡鹽禦史到來。皇帝,隻需要一個平衡,不斷有新任官吏進來,讓甄家不至於真正坐大到尾大不掉就可以了。至於鹽稅到了誰的手裏,隻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罷了。甄家?就是江南土皇帝又如何?不掌兵權,不掌吏治,他們的權勢全都建立在皇帝的寵信上。哪一天龍座上的人不願意了,隻需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叫甄家翻落泥濘,永不超生!
這便是皇帝,天下為棋,棋盤如何走勢,全憑心意。
他恍惚又看見了那個女人,美麗的麵龐,永遠含愁的眉。每日梳好妝便瞧著宮門口等著,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直到一朝枯萎。不是沒有過寵愛,隻是皇帝的寵和愛,就像這運河上的風,今日往東,明日向西。
他永遠都記得她躺在雕花的大床上,雪青色的帳幔被夜風吹得搖搖的蕩。她依舊年輕而美麗的臉上一片灰敗,大口大口咳出的血塊落在雪白的中衣上像綻放的紅花,她的眼睛依舊盯著宮門口的方向,直到最後一刻黯淡下去,握著他的手喃喃道:“阿紀,母妃要走了,日後你自己好好的……好好的………若有來生,再不入皇家。”
金晟沒有看出他的思緒早已飛遠,接口笑道:“怎麽叫是跟我一起,明明是你不想夾在三哥和六哥之間,避出京城的。我不過是你捎帶的。”
濟北王迴神,不欲再想,拍拍金晟的肩,道:“難得聰明了一迴。你既然知道我是特意避開的,你這迴出來就不要給我惹事兒,不然可沒下迴了。”金晟朝他做了個鬼臉,應他道:“是,知道啦,九哥”。
對於金晟,他不是不羨慕的。他也曾想過,如果他不是皇子,這一生是不是能過得更快活一些。有父母慈愛,也許還有兄弟齊心。隻,這世界從未有如果。
林如海,他現在還不到時候去見。世家出身,三甲探花,官場十數載,若真連一年也撐不住,那也白瞎了他這番期望。
金晟到揚州那日,並不知道林府新得的千金滿月。神差鬼使的,他就冒名母親之托,湊齊了禮物送了過去。
滿月宴當然不是林薇主辦的,縱然她如今管著家,卻也不能在這樣的大宴賓客的時候真的代表林家出來應酬。因賈敏還在做雙月子,林老夫人不得不出頭來孫女辦滿月酒,林薇則從旁協助。
是以林薇收到西寧王府送來的賀禮時驚訝極了。賈敏是與長安長公主關係不錯,這些年一直有書信往來,可畢竟隔得遠,林家得女這樣的消息也沒打算專程送到千裏之外的西寧王府去。
林如海在前院見到金晟時也十分驚訝,金晟言自己本在淮安,聽到林家的喜事,母親傳信叫他過來送禮。林如海心裏不管信與不信,至少麵上是一副十分感謝與歡喜金晟到來的模樣。特意請他同桌而坐。當然以金晟的身份,在揚州城裏,他確實也當得起坐主桌。
金晟,他的西寧王世子身份遠遠比他本身對在坐的人來說更重要。誰都知道他是西寧王的獨子,也是長安長公主的心尖兒,更是一直養在皇宮裏聖上的眼皮子底下,頗受皇寵。他一個人千裏迢迢的來了,單純說送禮,在坐的都是混跡官場多年的,如何能信?莫不是,皇上是派他來敲山震虎的?
鹽運使盧大人首先端了酒杯來敬道:“世子一向在京師,早聽聞年少才高,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今日不遠千裏而來,也是咱們這些人頭一迴見到世子,且先幹為敬!”說著,端起酒杯就喝盡了。
金晟打小見慣了這種場合,自然而然的接了,迴道:“盧大人之名,亦是如雷貫耳。我在宮中,也時常聽見皇帝舅舅提起。便是三哥也時常誇讚的。”
這話一出,盧大人眼中劃過一絲暗芒,嗬嗬幹笑了兩聲,道:“有勞萬歲爺惦記著。臣在揚州也時刻銘記皇上隆恩,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金晟微微一笑,道:“盧大人此話,我來日必定帶到。”心中卻吐槽,你不鞠躬盡瘁,揚州的鹽稅每年都要少一半,你再努力一些,揚州鹽稅還能剩下幾文?
林家的滿月宴因著金晟的到來熱鬧了不少,隻留在揚州城外船上的濟北王聽說金晟提著禮物去了巡鹽禦史的宅邸慶賀人家的女兒滿月,還跟滿座官員喝酒,最後喝醉了還留宿在林府。頓時覺得腦袋都大了,直罵前日跟金晟的那番話都白說了。叫不惹事兒,一出來就給他惹簍子。
濟北王一名貼身侍衛見此問道:“王爺,可要小的這就去林府把世子接迴來?”
濟北王哭笑不得的搖搖頭:“罷了罷了,事已至此多思無用。也算他誤打誤撞一迴,且叫林如海借一迴本王和西寧王府的勢吧。這大晚上的,他又喝多了,再叫冷風一吹,還不得病上一迴。且明日上午再派人去接吧。”
鹽運使盧大人一到家,果然便見甄家三老爺正等著他。
“妹婿,聽說西寧王世子今日到了林家?”
盧大人的夫人甄氏是甄貴妃並甄家三位老爺的隔房堂妹,尚未出五服,因此喚一聲妹婿也是親近之意。
盧大人把官帽一摘,取了一盞茶,啜了一口放下,迴道:“可不是。且他可不是一個人來的,濟北王就在城外的船上呢。你說皇上這是什麽意思?派這樣兩個身份的來?是警告晉王及你我,莫要做的太過?”
甄家三老爺摸了摸胡子,眯縫著眼睛道:“我早先聽聞林家的夫人賈氏閨中便與長安長公主交好,原先林家尚在京中之時,林家長子周歲酒,曾出過一檔子事兒。林家的閨女與金世子一同鑽了狗洞跑出門去玩耍,險些被人拐賣了,還是濟北王路上遇見救了他們。這三家想是那時候便有些關聯了。”
盧大人冷哼了一聲,道:“濟北王倒是不怕,這麽多年了都不討皇上歡喜。如今還是個郡王爵,且看他不入城,便知是並不想趟這趟渾水,隻叫金世子來顯然就是警告我等一番。隻實在不知,這金世子到底隻是代表皇上來一趟,還是金林兩家關係好,甚至準備結親?”
甄家三老爺聞言慢慢地道:“如果前者,我們最近收斂一些,國庫多上交些稅銀也就罷了。如果是後者,那林如海就不能輕易動了。”
盧大人點頭歎氣道:“是啊,如果是這樣,那就是真麻煩了。林如海此人,倒不像是那麽容易就歸附的,我原打算是三老爺今兒親來,他若能歸附最好,若是不識抬舉,便送他一程也容易。如今榮國府已無人,在江南這個地兒,咱們也不怕他。縱容是皇上警告,也就緩個一年半載,讓他多活些日子也就是了。但如果他背後站著西寧王府,那或者晉王今日招撫他,不然我們還真就隻能送他換個地方當官,不能直接動手了。”
甄家三老爺點頭道:“且先再看看吧,看看西寧王府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再者讓晉王殿下親筆寫封信,林如海若不識抬舉,要麽給他換個地兒,要麽他就永遠的留在這兒吧!”
等林薇領著下人收拾好了一切,迴自己院子的時候,月亮都升起來了。這一天下來,累的腰酸背痛。前院雖然有她爹在,但整個滿月宴的擺席、菜品、各種的布置、小廝丫鬟們如何上菜,如何接待等等都要她來操持。祖母畢竟年紀大了,出來跟這一屋子大大小小官員、鹽商們夫人打交道就夠累的了,再怎麽也不能叫她還操心這些。
燕微已經迴來了,見了林薇,笑著扶她坐下,給她遞了茶。然後道:“姑娘,我去的時候,世子爺已經睡得熟了,是太太身邊的雅意姐姐帶了人在照看,又命了兩個小丫鬟守夜,世子爺自己帶著的幾個小廝也守著他,還有咱們家也另外安排了四個小廝也候著。”
林薇點點頭,笑道:“瞧著可比從前高了還是胖了?我記得前年在京裏時候,他倒是比小時候瘦的多了。也不知道他今日怎麽跑這兒來了。”
要說林薇對這個兒時欺負過她的小胖墩兒其實沒啥太好的印象。但上次在京城裏得了人家傳信,今日甭管金晟是怎麽來的,因為什麽來的,林家都要領這個情,尤其是這次金晟這樣明目張膽的送禮過來,隻怕整個揚州城的大大小小官員都要多想。在這個林家獨守的艱難環境裏,西寧王府無疑是個超級大靠山。誰叫人家西寧王手握重兵,西寧王妃是皇帝胞妹,西寧王世子自幼長在皇宮,養在皇帝眼睛底下還頗受寵愛呢。搞不好,這幫人官場上的人精還會多想認為是皇帝派他來的。如果真是那就好了,但以林薇的猜測,應當這次事件隻是金晟的一時心血來潮。他說是從淮安來的,應該是真的。專門來送禮,顯然是假的。也許隻是來看看風景,聽說了林家千金滿月,來湊個熱鬧罷了。
至於揚州城裏的風風雨雨,官員們和甄家是不是會多想,金晟怕什麽呢?上次在京中,幾個皇子待他都是親近客氣的,便是之後誰登基了,隻要西寧王府兵權還在,都得繼續客氣著。
兵權實在是個好東西,一連幾代的西寧王都是牛人,在西海沿子那片沙海浩瀚、風沙漫天的地兒,人家就是死死守在封地上,牢牢把著兵權。關鍵,那隻軍隊還能稱一聲金家軍。不然皇帝犯得著專門把親妹子嫁過去麽。
異姓王自古就是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可縱觀曆史上,仍舊是有如明朝鎮守雲南的沐王府一般,就是從明□□守到明朝滅亡,世襲雲南王兩百八十年。
可惜了他曾外祖父賈源,當年咋就沒跟西寧王府學學,找個山高皇帝遠,鳥不拉屎的地方守著,自成一國中國呢。想來這跟當年的初代榮國公實力不足有關,不然為啥是四王八公呢。
王總歸是比公大的。
林薇琢磨著是不是叫人給金晟多灌兩碗醒酒湯,她想見一見他,一是為上次的傳信道謝,二者,她有事想求金晟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