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險些露底
[紅樓]林氏女到皇太後 作者:春困秋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林家終於出孝,正是初秋時分,氣候正好,南邊不熱了,北方也不還不算冷。賈敏早早地就打發了管事和婆子迴京城裏去收拾原來的府邸。
故等林家一家四口迴京的時候,算是輕船簡行。因為姑蘇是老家,老宅裏的東西是不打算帶走的,留著一些子下人繼續看守門戶就是了。而京城裏,當時扶靈柩南下的時候,也並未帶多少東西,因為林如海總歸還是要迴去做官的。
但饒是如此,林家還是雇了整整兩條大船,一條主要是一家子四口領著一幹丫鬟婆子們起居,另一艘就是滿滿當當的物品了。除了林家自己的,還有上京預備給各家的禮物。
林家已三年沒有出現在京城社交圈了,這一次迴去,首先得送上禮物和拜帖,以便屆時到各家去拜訪,告知各家林家人已重迴了京城。
用林薇的話來說,就是要告訴京城裏的世家貴族們:“喂~新任林家家主林如海迴來啦,林家已經準備好要重新拋錨起航啦~”
林薇來到這一世已經差不多快三年了,其中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是關小黑屋的,在賈敏的肚子裏睡睡睡,難得清醒一迴。剩下的兩年,也都是被關在林家內院裏,更因家裏在守孝的緣故,林家也沒啥應酬,故她連二門都沒出過。
加起來就差不多是整整三年,固定在了一個不超過一千平的地兒,整整三年吶!對一個前世愛旅遊,愛四處閑逛的非宅女來說,簡直就不是人過的日子,林薇想想就忍不住想為自己掬一把同情淚!
是以對於林家出行這件事,林薇報以了十二分的熱情,看這船造的,不算底艙,上麵還有兩層,就是擱到古代也能算個豪華遊輪了吧。想想將要經曆差不多一個月的豪華輪船遊,林薇喜不自勝。
圖樣圖森破,你太天真了,姑娘!
等到真上了船,林薇發現她隻有這一句話可以送給自己。
前世,林薇坐過船,最長一次大約五個小時,還是蠻爽的,看著藍到無法形容的清澈海水,歡唿雀躍,用相機嚓嚓拍個不停。
但是,這一次,是將近三十天的行程。頭一兩天,挺興奮,一直要讓丫鬟抱著站在船頭,或者自己趴在船舷上,墊著腳往外看。到第三天、四天,也還挺新鮮。到第五天,興奮勁、新鮮感全過去了,林薇開始蔫了。早先是不咋鬧騰了,到後麵是不咋說話了,等在船上呆了有十天了,林薇已經開始不吃飯了。林老太太和林夫人急的不行,隨行的大夫看了隻說了小兒脾胃虛弱,在船上久了,估計有些眩暈,又食欲不振,要是能下船走走透透氣估計能好些。
這句話,簡直就是林薇的救命藥草,果然到下一個繁華的碼頭,林如海命船靠岸,準備歇上一天再繼續走。畢竟船上都是婦孺,老的老,小的小,尤其小的,已經蔫得一家子都心疼了。
這次停靠的地方叫淮安,林薇聽說過,隻是不曾見過。船一靠岸,林海扶著林老夫人,丫鬟婆子扶著賈敏,抱著林薇,一群管事小廝圍著,一起下了船。
做了有小十天船了,林海準備先帶家人進城裏去轉轉,然後找個好些的酒樓吃點東西,畢竟船上準備的再齊全,新鮮的蔬果總是不經放的,難免味道就沒那麽好。
林家的大管事還是很給力的,一下船就安排好了馬車。女眷連著大小丫鬟分別上了三輛馬車,林如海則騎馬領著管事們圍在四周,浩浩蕩蕩的進了城。
先是在城裏繞了一圈,賈敏和林老夫人到不如何,隻隔著馬車簾子縫隙往外看,而林薇就大咧咧的將整個頭都伸出去了。賈敏說她,也不聽,將她抱迴來就鬧。
林老夫人舍不得她哭鬧,便道:“這值當什麽,她還小呢,她想看,就讓海兒抱著她騎在馬上看,總歸才三歲,就是旁人看見也說不得什麽。再說了,她人兒小,這幾日在船上也實在是被拘的狠了,就是我們大人都受不住呢,別說她這個小孩子。就讓她跟著他爹去透透氣兒吧。”說著便從賈敏懷中抱過林薇,一麵喚林海。
賈敏哭笑不得,道:“她本就是個混世魔王,老太太還這般嬌慣她,這眼看著越發大了,以後性子收不住可怎麽是好。”
林薇一到林老夫人懷裏,立刻便伸手緊緊摟住祖母的脖子,奶聲奶氣道:“祖母最好,最疼圓兒~”
林老夫人聽著這一聲兒,眼睛都笑眯起來了,摟著她滿不在乎的笑著對賈敏道:“看看我們圓姐兒多聰明,這麽小就知道哄著她的老祖母。等以後大些了,自然就懂事了。”又摸摸林薇的頭,對她道:“圓兒,跟你娘說,是不是呀?等長大了咱們圓兒就懂事了。”
“~長大就懂事了~”林薇裝成小孩子樣,奶聲奶氣學著林老夫人,跟賈敏賣乖。
賈敏也是無奈,林如海已在簾子外問道:“母親,叫兒子是有何事?”
丫鬟掀開簾子,林老夫人命馬車先停下,讓丫鬟將林薇抱出去給林如海,道:“圓兒在船上拘了這許多天,你帶著她騎馬透透氣。”
林如海到沒多說什麽,左右女兒還小,一手抱起她,就拎上了馬。林薇瞬間覺得視線高了,心情都跟著好了,這三年才有一次的放風啊,久違的古城人群,繁華街市。
卻也不忘跟林海賣個乖,便在馬上扭過頭衝著林海笑:“爹爹好,圓兒開心。”又隨手指著街市上的小攤販道:“給祖母買,還有母親!”
林如海笑道:“你倒是乖覺,好。一會兒咱們吃完飯,就去買,給你祖母,你娘,還有咱們圓姐兒都買花戴!”
林薇笑嘻嘻的點頭。
馬車裏林老夫人笑著對賈敏道:“瞧瞧咱們圓兒,多孝順呐!”
賈敏隻是笑,連連搖頭,心道:這個丫頭,真是不知道隨了誰,最是精乖。瞧著小小一個人兒,仿佛天生就知道家裏誰說了算,遇到什麽事兒該哄著誰才能達成目的。
林如海一行人找了個極大的酒樓,包了廂房一家人用飯。等吃完飯,林老夫人要休息會兒,賈敏便陪著她,晚些便直接由下人們伺候著迴船上去。倒是林如海帶著林薇,跟著四五個小廝一起去街上轉轉。
為了方便,賈敏叫人迴船上拿了本要送給閨中好友兒子的一身衣裳給林薇換上了,那孩子也就比林薇大上半歲,衣裳略大了一些,但林薇長得胖,倒大的不太顯,還算是合身。
賈敏把林薇打扮成了小童的模樣,唇紅齒白的一個哥兒,倒是看得林老太太一陣子歡喜,直說等賈敏再生個哥兒就該是這麽個模樣。
林薇便跟著林如海一道出門逛街去了。
淮安府,是座繁華的古城,是漢初淮陰侯韓信的故裏。也是前朝明□□朱元璋的祖陵,葬有其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塚,也是其祖父的實際葬地。淮安府更有蘇北“進士之鄉”之稱,從前朝到今朝,兩個皇朝不過三百年的時間裏,這裏統共出了12名翰林、67名進士、123名舉人,文風濃厚不讓蘇杭。
即到了淮安府,韓信故裏不得不看。
《水經注淮水》:“淮陰故城東有兩塚,西者漂母塚也,周迴數百步,高十餘丈。昔漂母食信於淮陰,信王下邳,投金增陵以報母。東一陵,即韓母塚也。”又建漂母祠、韓候釣台、韓候祠,□□橋。
其中韓侯祠由山門、庭院、迴廓和大殿組成。山門兩側有抱柱楹聯:“仗劍辭淮市,桑梓留鴻,巨仁大義欽神鬼;登壇將漢兵,中原逐鹿,偉略奇謀爍古今。”
林如海抱林薇在懷裏,一麵走,一麵說給林薇聽,講韓信的種種。林薇一時倒也忘記了自己此時正是個孩子,問道:“韓候既然聰明,如何料不到韓高祖和呂後要殺他?即料到了,他能將兵多多益善,為何不反抗呢?”
林如海一愣,倒也沒想林薇年紀的問題,隻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再者,韓候固然善兵,又如何能與坐擁天下的天子相比?且如此,戰事一起,豈不致生靈塗炭?”
林薇一臉懵逼,心中道:所以紅樓夢的書裏,你就忠君到把自己給弄死了?讓林黛玉孤零零的,最終備受欺淩,病死賈府?
林薇心中暗戳戳的道:如今既然我做了林家女兒,可不許你再做那等傻事兒。若誰要我死,我就算不能先弄死他,也要拉他下水,共赴黃泉!
正在此時,旁邊一人出聲道:“好一段評說,林探花果然心有家國!”
林如海一抬眼,便望見前麵立著位年輕公子,約莫將及冠的樣子,皮膚黝黑,長得算不上特別好看,但身上卻帶著殺伐之氣。
林如海立刻放下懷中抱著的林薇,掃了眼四周人群,於是拱手道:“不知九公子到此,是如海失禮了!”
那人微微一笑,露出一嘴白牙,道:“怪道都說林探花是個少有的聰明人,果然如此。”而後低頭看向站在林如海腳邊上的林薇,道:“這便是你家的公子?今年幾歲了?倒能問出如此問題,卻也是家學淵源!”
林如海低頭見林薇一臉茫然,這才反應過來女兒的年紀,隻道:“卻是個丫頭,隻鬧著要出來玩,故她母親給她做如此打扮。今年方三歲,正是學舌的年紀,往日在家常聽我與她母親念書講古,故記住了這麽一段,到這個時候拿來學舌,讓公子見笑了。”
那公子一笑,隻也不知信是不信,林如海已對林薇道:“圓兒,給九公子見禮。”
林薇也知方才得意忘形了,幸而他爹機智,撤了這麽個慌,不然一個三歲孩子問出這種問題,已經不是早慧可以形容的了。估計現在連她爹心裏都在打鼓了,林薇暗暗對自己道,裝傻,一定要裝傻,切記以後不能再犯,不然隻怕要被當妖怪被火燒了。
因此抬頭看了眼前那公子一樣,隻作出微微害怕生人的小孩模樣,舉起短短的胳膊,做了個萬福的姿勢,奶聲奶氣地道:“圓兒給九公子請安!”
雖說才九月裏,小孩子出門依然穿的多,且林薇又圓圓胖胖的。做起請安的動作來,兩隻手都險些搭不到一起去,腿部微微一彎,行禮時就險些一屁股坐下去,幸而林海及時拎了她的衣裳領子一把。
那公子見此倒是笑了,道:“罷了,出門在外,無需如此多禮。”
故等林家一家四口迴京的時候,算是輕船簡行。因為姑蘇是老家,老宅裏的東西是不打算帶走的,留著一些子下人繼續看守門戶就是了。而京城裏,當時扶靈柩南下的時候,也並未帶多少東西,因為林如海總歸還是要迴去做官的。
但饒是如此,林家還是雇了整整兩條大船,一條主要是一家子四口領著一幹丫鬟婆子們起居,另一艘就是滿滿當當的物品了。除了林家自己的,還有上京預備給各家的禮物。
林家已三年沒有出現在京城社交圈了,這一次迴去,首先得送上禮物和拜帖,以便屆時到各家去拜訪,告知各家林家人已重迴了京城。
用林薇的話來說,就是要告訴京城裏的世家貴族們:“喂~新任林家家主林如海迴來啦,林家已經準備好要重新拋錨起航啦~”
林薇來到這一世已經差不多快三年了,其中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是關小黑屋的,在賈敏的肚子裏睡睡睡,難得清醒一迴。剩下的兩年,也都是被關在林家內院裏,更因家裏在守孝的緣故,林家也沒啥應酬,故她連二門都沒出過。
加起來就差不多是整整三年,固定在了一個不超過一千平的地兒,整整三年吶!對一個前世愛旅遊,愛四處閑逛的非宅女來說,簡直就不是人過的日子,林薇想想就忍不住想為自己掬一把同情淚!
是以對於林家出行這件事,林薇報以了十二分的熱情,看這船造的,不算底艙,上麵還有兩層,就是擱到古代也能算個豪華遊輪了吧。想想將要經曆差不多一個月的豪華輪船遊,林薇喜不自勝。
圖樣圖森破,你太天真了,姑娘!
等到真上了船,林薇發現她隻有這一句話可以送給自己。
前世,林薇坐過船,最長一次大約五個小時,還是蠻爽的,看著藍到無法形容的清澈海水,歡唿雀躍,用相機嚓嚓拍個不停。
但是,這一次,是將近三十天的行程。頭一兩天,挺興奮,一直要讓丫鬟抱著站在船頭,或者自己趴在船舷上,墊著腳往外看。到第三天、四天,也還挺新鮮。到第五天,興奮勁、新鮮感全過去了,林薇開始蔫了。早先是不咋鬧騰了,到後麵是不咋說話了,等在船上呆了有十天了,林薇已經開始不吃飯了。林老太太和林夫人急的不行,隨行的大夫看了隻說了小兒脾胃虛弱,在船上久了,估計有些眩暈,又食欲不振,要是能下船走走透透氣估計能好些。
這句話,簡直就是林薇的救命藥草,果然到下一個繁華的碼頭,林如海命船靠岸,準備歇上一天再繼續走。畢竟船上都是婦孺,老的老,小的小,尤其小的,已經蔫得一家子都心疼了。
這次停靠的地方叫淮安,林薇聽說過,隻是不曾見過。船一靠岸,林海扶著林老夫人,丫鬟婆子扶著賈敏,抱著林薇,一群管事小廝圍著,一起下了船。
做了有小十天船了,林海準備先帶家人進城裏去轉轉,然後找個好些的酒樓吃點東西,畢竟船上準備的再齊全,新鮮的蔬果總是不經放的,難免味道就沒那麽好。
林家的大管事還是很給力的,一下船就安排好了馬車。女眷連著大小丫鬟分別上了三輛馬車,林如海則騎馬領著管事們圍在四周,浩浩蕩蕩的進了城。
先是在城裏繞了一圈,賈敏和林老夫人到不如何,隻隔著馬車簾子縫隙往外看,而林薇就大咧咧的將整個頭都伸出去了。賈敏說她,也不聽,將她抱迴來就鬧。
林老夫人舍不得她哭鬧,便道:“這值當什麽,她還小呢,她想看,就讓海兒抱著她騎在馬上看,總歸才三歲,就是旁人看見也說不得什麽。再說了,她人兒小,這幾日在船上也實在是被拘的狠了,就是我們大人都受不住呢,別說她這個小孩子。就讓她跟著他爹去透透氣兒吧。”說著便從賈敏懷中抱過林薇,一麵喚林海。
賈敏哭笑不得,道:“她本就是個混世魔王,老太太還這般嬌慣她,這眼看著越發大了,以後性子收不住可怎麽是好。”
林薇一到林老夫人懷裏,立刻便伸手緊緊摟住祖母的脖子,奶聲奶氣道:“祖母最好,最疼圓兒~”
林老夫人聽著這一聲兒,眼睛都笑眯起來了,摟著她滿不在乎的笑著對賈敏道:“看看我們圓姐兒多聰明,這麽小就知道哄著她的老祖母。等以後大些了,自然就懂事了。”又摸摸林薇的頭,對她道:“圓兒,跟你娘說,是不是呀?等長大了咱們圓兒就懂事了。”
“~長大就懂事了~”林薇裝成小孩子樣,奶聲奶氣學著林老夫人,跟賈敏賣乖。
賈敏也是無奈,林如海已在簾子外問道:“母親,叫兒子是有何事?”
丫鬟掀開簾子,林老夫人命馬車先停下,讓丫鬟將林薇抱出去給林如海,道:“圓兒在船上拘了這許多天,你帶著她騎馬透透氣。”
林如海到沒多說什麽,左右女兒還小,一手抱起她,就拎上了馬。林薇瞬間覺得視線高了,心情都跟著好了,這三年才有一次的放風啊,久違的古城人群,繁華街市。
卻也不忘跟林海賣個乖,便在馬上扭過頭衝著林海笑:“爹爹好,圓兒開心。”又隨手指著街市上的小攤販道:“給祖母買,還有母親!”
林如海笑道:“你倒是乖覺,好。一會兒咱們吃完飯,就去買,給你祖母,你娘,還有咱們圓姐兒都買花戴!”
林薇笑嘻嘻的點頭。
馬車裏林老夫人笑著對賈敏道:“瞧瞧咱們圓兒,多孝順呐!”
賈敏隻是笑,連連搖頭,心道:這個丫頭,真是不知道隨了誰,最是精乖。瞧著小小一個人兒,仿佛天生就知道家裏誰說了算,遇到什麽事兒該哄著誰才能達成目的。
林如海一行人找了個極大的酒樓,包了廂房一家人用飯。等吃完飯,林老夫人要休息會兒,賈敏便陪著她,晚些便直接由下人們伺候著迴船上去。倒是林如海帶著林薇,跟著四五個小廝一起去街上轉轉。
為了方便,賈敏叫人迴船上拿了本要送給閨中好友兒子的一身衣裳給林薇換上了,那孩子也就比林薇大上半歲,衣裳略大了一些,但林薇長得胖,倒大的不太顯,還算是合身。
賈敏把林薇打扮成了小童的模樣,唇紅齒白的一個哥兒,倒是看得林老太太一陣子歡喜,直說等賈敏再生個哥兒就該是這麽個模樣。
林薇便跟著林如海一道出門逛街去了。
淮安府,是座繁華的古城,是漢初淮陰侯韓信的故裏。也是前朝明□□朱元璋的祖陵,葬有其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塚,也是其祖父的實際葬地。淮安府更有蘇北“進士之鄉”之稱,從前朝到今朝,兩個皇朝不過三百年的時間裏,這裏統共出了12名翰林、67名進士、123名舉人,文風濃厚不讓蘇杭。
即到了淮安府,韓信故裏不得不看。
《水經注淮水》:“淮陰故城東有兩塚,西者漂母塚也,周迴數百步,高十餘丈。昔漂母食信於淮陰,信王下邳,投金增陵以報母。東一陵,即韓母塚也。”又建漂母祠、韓候釣台、韓候祠,□□橋。
其中韓侯祠由山門、庭院、迴廓和大殿組成。山門兩側有抱柱楹聯:“仗劍辭淮市,桑梓留鴻,巨仁大義欽神鬼;登壇將漢兵,中原逐鹿,偉略奇謀爍古今。”
林如海抱林薇在懷裏,一麵走,一麵說給林薇聽,講韓信的種種。林薇一時倒也忘記了自己此時正是個孩子,問道:“韓候既然聰明,如何料不到韓高祖和呂後要殺他?即料到了,他能將兵多多益善,為何不反抗呢?”
林如海一愣,倒也沒想林薇年紀的問題,隻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再者,韓候固然善兵,又如何能與坐擁天下的天子相比?且如此,戰事一起,豈不致生靈塗炭?”
林薇一臉懵逼,心中道:所以紅樓夢的書裏,你就忠君到把自己給弄死了?讓林黛玉孤零零的,最終備受欺淩,病死賈府?
林薇心中暗戳戳的道:如今既然我做了林家女兒,可不許你再做那等傻事兒。若誰要我死,我就算不能先弄死他,也要拉他下水,共赴黃泉!
正在此時,旁邊一人出聲道:“好一段評說,林探花果然心有家國!”
林如海一抬眼,便望見前麵立著位年輕公子,約莫將及冠的樣子,皮膚黝黑,長得算不上特別好看,但身上卻帶著殺伐之氣。
林如海立刻放下懷中抱著的林薇,掃了眼四周人群,於是拱手道:“不知九公子到此,是如海失禮了!”
那人微微一笑,露出一嘴白牙,道:“怪道都說林探花是個少有的聰明人,果然如此。”而後低頭看向站在林如海腳邊上的林薇,道:“這便是你家的公子?今年幾歲了?倒能問出如此問題,卻也是家學淵源!”
林如海低頭見林薇一臉茫然,這才反應過來女兒的年紀,隻道:“卻是個丫頭,隻鬧著要出來玩,故她母親給她做如此打扮。今年方三歲,正是學舌的年紀,往日在家常聽我與她母親念書講古,故記住了這麽一段,到這個時候拿來學舌,讓公子見笑了。”
那公子一笑,隻也不知信是不信,林如海已對林薇道:“圓兒,給九公子見禮。”
林薇也知方才得意忘形了,幸而他爹機智,撤了這麽個慌,不然一個三歲孩子問出這種問題,已經不是早慧可以形容的了。估計現在連她爹心裏都在打鼓了,林薇暗暗對自己道,裝傻,一定要裝傻,切記以後不能再犯,不然隻怕要被當妖怪被火燒了。
因此抬頭看了眼前那公子一樣,隻作出微微害怕生人的小孩模樣,舉起短短的胳膊,做了個萬福的姿勢,奶聲奶氣地道:“圓兒給九公子請安!”
雖說才九月裏,小孩子出門依然穿的多,且林薇又圓圓胖胖的。做起請安的動作來,兩隻手都險些搭不到一起去,腿部微微一彎,行禮時就險些一屁股坐下去,幸而林海及時拎了她的衣裳領子一把。
那公子見此倒是笑了,道:“罷了,出門在外,無需如此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