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要吃東西李老頭高興的讓張叔去了莊子上準備殺兩頭豬,肉給他們佃農們留下過個好年,豬頭和下水拿迴來給孩子做點菜吃。


    佃農們顯得非常高興,直說東家是個好人,心善,莊頭也十分開心,以前的地主不給這麽好的吃食,如今換了人反倒日子好過了,他也更願意用心給主家幹活,幹的好了還給獎勵呢。


    莊頭很有眼色,知道李家人要吃個豬頭膏,特意讓幾個娘們把豬頭洗吧幹淨了,下水都清理的幹幹淨淨的打包好給張叔帶了迴來。


    李母拿著一看樂了,“這弄的還挺幹淨的,再洗一道水就行了,省事多了。”


    “那是,人指著你給多發點銀錢呢,自然幹的賣力了。”李青山失笑。


    “那是。”李母很高興。


    “你現在也是地主婆子了。”


    “嗯啊,我養的孩子孝順,你不服氣啊。”李母得意的拿著東西去了廚房。


    李青山搖頭失笑,迴屋編筐子了。


    李母和張嫂一起把幾個豬頭都下鍋煮了再次清洗,然後鹵上準備做豬頭膏,迴頭再把下水也鹵上,血腸是人家做好了拿過來的,直接切盤就成了,人家佃農自己吃的給他們勻了一點過來。


    巧蘭這幾日都忙乎著跟嫂子不停的在弄豬肘和牛肉,牛肉倒是差不多了,但是肘子似乎還差了點味道,找不到方向。


    看來任何事都不是那麽簡單的,哪怕是給你秘方你也不一定能還原出原汁原味的東西來。


    “哎呦喂!這可怎麽辦啊?我吃肘子都吃膩歪了呀。”小玲子坐在屋裏實在受不了了。


    莊子上也在殺豬出售,肘子一律不賣都留給他們造了,他們也吃的受不了了。


    “嫂子你不是過年準備迴娘家麽,咱們吃不了就不吃了,都凍起來給你娘家親戚拿迴去,這也是個實惠東西成不?”巧蘭也吃惡心了。


    小玲嫂子不得不點頭,


    “行吧,昨兒我娘還說讓我拿迴去當禮算了呢,要不留著送禮。”


    他們是在是吃不完了,而且家裏人也不愛吃了,嚐一口給他們品品味道就放筷子了,是在也受不了了。


    “也成吧,我都凍上了給交好的人家都送一點過去嚐嚐味吧,虎子哥也說不想吃了,太多了,衙門也送了一圈了。”巧蘭也抱著頭鬱悶了。


    沒能做出她想要的那個味道,入口即化微甜不膩口,涼了吃更好吃,略帶油像果凍一樣筋鬥好吃,這才是她吃過的讚不絕口的醬肘子呢,但現在他們做的一涼了有點油了。


    “再來,我就不信了。”巧蘭擼了袖子氣勢洶洶的樣子。


    “還來啊,都造了多少東西了?”小玲子也覺得很心疼了,幸虧是快過年了,各家各戶都在走禮,他們就把肘子都送人了,再搭點別的也挺好看的,雖說人家吃了都說不錯,覺得禮給的也實誠實惠,可他們還是造了不少。


    “再來,一點點琢磨,我就不信了。”


    “行吧,幸虧牛肉是妥了,不然我真的要放棄了。”小玲子仰天長歎一聲,把肘子吃惡心了是什麽感覺呢。


    傳虎知道他們在弄醬牛肉,正好那邊又給拉了一些草原牛過來,反正一邊賣著一邊也給他們送了一點過來,換了牛的品種,果然醬牛肉的味道十分好,大家都讚不絕口。


    這幾日已經在家鹵上牛肉拿到店裏開始嚐試著賣了,沒想到買的人挺多的,因為剛開始實驗弄得也不多,幾乎不到下午就賣完了。


    傳虎見生意不錯,覺得牛肉不缺銷路了,就寫信給西北,說是這邊找到銷路了,準備種點苜蓿草,讓明年開春化凍了再弄點牛過來。


    那邊也挺高興,種了苜蓿草就可以養牛,他們也能得一些草料,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傳虎這陣子忙得很,趕著快過年的光景,各個村落殺牛在賣呢,因為莊子上沒有種那麽多草料,不能把牛全部養著,那樣每日吃草料就要吃掉不少錢,所以牛拿迴來就要趕緊聯係著賣掉換成錢才成。


    傳虎把休息的時間幾乎都幹了這個了,帶著牛子給的人,各個村落去轉悠,碼頭也支了個殺牛攤賣牛肉,現場宰殺剁骨,不少人都在買呢。


    草原牛也有,犛牛也有,李家村已經有不少人買了牛肉了,都挺高興,價格也不算貴要緊的是很新鮮。


    傳虎拿迴來的價格不高,臨到過年前又給他們送了一些糧食頂賬,給結了一些銀錢,那邊心滿意足,糧草比錢金貴,他們也不光是為了掙錢,主要是為了有長期供應一少部分糧草的人。


    忙乎到臨近過年的時候,巧蘭和小玲子二人在大家合力出謀劃策的努力下,終於研究出了最好吃的醬肘子,入口即化,涼了成果凍狀,滋味綿長不油膩厚重,十分美味。


    二人都長出一口氣,終於不用再吃肘子了。


    商量好了新菜,該怎麽弄,把一些料在家裏弄好了在帶過去鹵,小玲子幾人商議好之後,在店裏開始正式推出醬肉係列,醬肘子醬豬蹄,醬豬肚,和醬牛肉等,可以切片秤,也可以整塊賣。


    肘子一經推出就得到了顧客的好評,關鍵是涼了吃更美味,這是大家都沒想到的,新菜剛推出很受追捧,大人老人孩子都能吃,也不忌諱什麽,喜歡的程度遠比燒臘還要好。


    小玲子高興地合不攏嘴,越幹越有勁啊。


    因為張氏離開了,幾個孩子的月錢小玲子主動承擔了下來,說孩子們是給她幹活了,這個錢該店裏出才對,最後商議的是用店裏的錢支付孩子們的月錢和逢年過節的打賞,四季衣裳,算是店裏支出的一部分,不分你我了,守正和學文都沒意見。


    “蘭子,謝謝你,要不是你一再幫我們,我和你哥也不能這麽有奔頭,我們打算再攢點錢就能還上你的錢了,然後就給家裏蓋房子呢。這個金簪子是我和你哥的一點心意,你別推辭,我知道你不缺這個,這是嫂子我的一片心意。”小玲子和家人商議後,覺得巧蘭明年就要嫁了,做嫂子的怎麽地也要給個壓妝的首飾才成。


    因為小玲子沒啥私房錢,店裏的錢都交給婆婆要還賬的,所以這個簪子是二叔他麽商議後給買的,算是當叔嬸哥嫂的一點心意。


    簪子做工精美,鑲嵌了紅寶石,是一對待在發髻上,非常精巧好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羽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羽容並收藏農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