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這文體活動的確有很多妙處,是有效實現眾人溝通、促進感情交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而且可能這個年代人們的娛樂活動很不豐富,一有人唱歌就能吸引一大堆人圍觀。
我忽然想到,社戲應該自古有之,逢年過節老百姓都喜歡看戲,何不把一些教育理念通過演戲的方式在民間推廣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很多,而演戲的效果要比講大道理不知道要強多少倍,不如有意識地編一些故事,組織個劇團把它們演成戲,就算不認字的人,裏麵的道理也能看懂。而且孝敬父母、助人為樂、行俠仗義等等,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宣揚。
一念及此,我馬上讓人把那個醜老頭請了過來。
“張先生,您好!在下有一事相求,想問一下先生的心意。”
“郭家主有事請講。”
“我看張先生懂事會曲,所以想請先生組織一個劇社,並請先生擔任社長,不知尊意如何?”
“劇社?”
“是啊,我有一個想法。”我當下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希望這個醜老頭能把這與美好藝術相關的工作承擔下來。醜老頭沉吟半天,卻沒給我迴複。
“怎麽?有為難之處?”我問。
“郭家主,實不相瞞,在下隻是路過此地,並無久居之意,隻是看小蝶這姑娘天資不錯,想指點一二之後就迴鄉的。”
“哦。那太遺憾了。先生何時動身,我讓人給先生準備點路費,再安排幾人保護。”
“那倒不急,我還想再看看。”
“好吧,如果有可能,先生能幫忙排一兩出戲也是好的,我定有重謝!”
“不必,不必!在下也有些興趣,就試上一試吧。”
“那就拜托了!”
看來這社長還得另尋人手,不過一時半會兒還不知道有誰合適。自己倒是也能寫些東西,但最近十多年寫的都是類似八股文的各類報告、計劃書,離文藝是越來越遠了,何況現在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能讓人放心唱歌的環境。
於是又將心思放到了建設大計之上,每日到工地上查看工程的進展,順便熟悉一下自己的“家人”----其實張淑已經召了兩三百人,這些人雖屬郭府,但我這個郭府主人還真不認識幾個。
忽然想到,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也不知道現在這個時候有沒有月餅吃,但既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日子,不搞點名堂出來難免心裏空落落的。幹脆,自己做月餅吧。其實以前曾經和老婆一起動手做過蓮蓉蛋黃月餅,還比較成功,自己做的原因不是為了好玩或者衛生,主要是外麵賣的月餅太貴。結果做下來發現自己做更貴。
現在應該是買得起了,不過問了一下的確沒人會做,也沒人知道月餅是什麽東東。於是我找來張淑,讓她安排人去買細麵、冰糖、蓮子、大棗、紅豆、堿麵之類,油、鹽、鹹鴨蛋之類倒是府裏日常就有的。張淑對我突然安排買這些東西有點好奇,但她一向聽話,立馬就把人派出去了。
而我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哥沒有烤箱!微波爐也沒有!更嚴重的問題是:就算有這些設備,也沒電!那月餅該怎麽做?難道蒸嗎?失策!太失策了。總不能直接拿到火上烤吧?那烤出來還不是一個個黑餅子?
我拍著腦袋在房間裏轉來轉去,心想這下子真掉鏈子了。好在都是吃的東西,做不成月餅也浪費不了。
“大哥,您轉來轉去幹什麽?”張淑不解地問。
“哥想烤樣東西,不過沒有工具啊!”我有點惱火地迴答。
“烤東西?不是有烤爐嗎?”
“烤爐?”
“是啊,難道大哥沒吃過點心嗎?點心大多都是烤爐烤出來的。”
是啊,別的不太清楚,酥這玩意兒三國就有了,楊修得罪曹操有一條就是分吃了那一人一口酥,曹操殺荀彧用了一個空酥盒,既然酥能烤得,那月餅自然也烤得。
“好,好!哥要再傳你一樣秘法!”我高興地對張淑說。人民群眾的智慧真是無窮的,在吃的方麵尤其如此,這麽早就能把烤爐給發明出來,給古人一萬個讚!
我拿出紙筆,邊說邊寫,把月餅的製作方法耐心傳授給了張淑,並叮囑她盡快找工匠把月餅的模具製作出來,同時要求圖案上要有“平安”二字----以後這月餅就叫“平安餅”了。
“然後呢?”張淑問。
“然後?沒了。我都交待清楚啦!”
“然後你又做你的甩手掌櫃,把什麽活都讓妹妹做?”
“不會,不會!我會親自和餡的,力氣活都歸哥,好吧?”
“那還差不多!”張淑終於滿意地出去了。
第二天,在我親自指導和參與下,第一爐月餅成功出爐了,味道相當不錯。張淑嚐了一個,也讚不絕口。我告訴她暫時保密,尤其是配方和烘烤流程嚴格保密,然後抓緊時間在十五日前作出一批來。
“我要自己留兩爐。”
“好,好,你願意留多少都行,但能不能別讓哥再幹苦力了?”力氣我倒是不缺,但一件事重複幹總是無趣。
“成交!你去忙你的大事吧。”
我出去找到大莊主,現在大部分的鏢師都派出去了,我準備親自訓練一批人出來。大莊主帶我到工地上,我按照老辦法,選了一批年輕力壯但無田無地靠打短工或做長工過日子的人出來,然後告訴他們,隻要願意以後跟著我幹的,就跑到城外十裏的樹林裏,折一支樹枝然後再跑迴來,凡是半個時辰內能跑個來迴的,從現在起工錢就加倍。但有一條,想要跟著我幹,今後就得守我的規矩。
大部分人都對為什麽要跑到樹林裏折樹枝不理解,但工錢能加倍,而且以後還能有份長久的活計,對這些生活經常沒著沒落的苦力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於是南鄭城外的一幕又在武都出現了,一大幫人唿唿啦啦地就往城外跑去,很多人不解地相互打聽:
“出什麽事了?”
“他們在跑啥?”
“咱們是不是也跟著跑?還是先躲起來再看看?”
……
我忽然想到,社戲應該自古有之,逢年過節老百姓都喜歡看戲,何不把一些教育理念通過演戲的方式在民間推廣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很多,而演戲的效果要比講大道理不知道要強多少倍,不如有意識地編一些故事,組織個劇團把它們演成戲,就算不認字的人,裏麵的道理也能看懂。而且孝敬父母、助人為樂、行俠仗義等等,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宣揚。
一念及此,我馬上讓人把那個醜老頭請了過來。
“張先生,您好!在下有一事相求,想問一下先生的心意。”
“郭家主有事請講。”
“我看張先生懂事會曲,所以想請先生組織一個劇社,並請先生擔任社長,不知尊意如何?”
“劇社?”
“是啊,我有一個想法。”我當下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希望這個醜老頭能把這與美好藝術相關的工作承擔下來。醜老頭沉吟半天,卻沒給我迴複。
“怎麽?有為難之處?”我問。
“郭家主,實不相瞞,在下隻是路過此地,並無久居之意,隻是看小蝶這姑娘天資不錯,想指點一二之後就迴鄉的。”
“哦。那太遺憾了。先生何時動身,我讓人給先生準備點路費,再安排幾人保護。”
“那倒不急,我還想再看看。”
“好吧,如果有可能,先生能幫忙排一兩出戲也是好的,我定有重謝!”
“不必,不必!在下也有些興趣,就試上一試吧。”
“那就拜托了!”
看來這社長還得另尋人手,不過一時半會兒還不知道有誰合適。自己倒是也能寫些東西,但最近十多年寫的都是類似八股文的各類報告、計劃書,離文藝是越來越遠了,何況現在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能讓人放心唱歌的環境。
於是又將心思放到了建設大計之上,每日到工地上查看工程的進展,順便熟悉一下自己的“家人”----其實張淑已經召了兩三百人,這些人雖屬郭府,但我這個郭府主人還真不認識幾個。
忽然想到,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也不知道現在這個時候有沒有月餅吃,但既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日子,不搞點名堂出來難免心裏空落落的。幹脆,自己做月餅吧。其實以前曾經和老婆一起動手做過蓮蓉蛋黃月餅,還比較成功,自己做的原因不是為了好玩或者衛生,主要是外麵賣的月餅太貴。結果做下來發現自己做更貴。
現在應該是買得起了,不過問了一下的確沒人會做,也沒人知道月餅是什麽東東。於是我找來張淑,讓她安排人去買細麵、冰糖、蓮子、大棗、紅豆、堿麵之類,油、鹽、鹹鴨蛋之類倒是府裏日常就有的。張淑對我突然安排買這些東西有點好奇,但她一向聽話,立馬就把人派出去了。
而我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哥沒有烤箱!微波爐也沒有!更嚴重的問題是:就算有這些設備,也沒電!那月餅該怎麽做?難道蒸嗎?失策!太失策了。總不能直接拿到火上烤吧?那烤出來還不是一個個黑餅子?
我拍著腦袋在房間裏轉來轉去,心想這下子真掉鏈子了。好在都是吃的東西,做不成月餅也浪費不了。
“大哥,您轉來轉去幹什麽?”張淑不解地問。
“哥想烤樣東西,不過沒有工具啊!”我有點惱火地迴答。
“烤東西?不是有烤爐嗎?”
“烤爐?”
“是啊,難道大哥沒吃過點心嗎?點心大多都是烤爐烤出來的。”
是啊,別的不太清楚,酥這玩意兒三國就有了,楊修得罪曹操有一條就是分吃了那一人一口酥,曹操殺荀彧用了一個空酥盒,既然酥能烤得,那月餅自然也烤得。
“好,好!哥要再傳你一樣秘法!”我高興地對張淑說。人民群眾的智慧真是無窮的,在吃的方麵尤其如此,這麽早就能把烤爐給發明出來,給古人一萬個讚!
我拿出紙筆,邊說邊寫,把月餅的製作方法耐心傳授給了張淑,並叮囑她盡快找工匠把月餅的模具製作出來,同時要求圖案上要有“平安”二字----以後這月餅就叫“平安餅”了。
“然後呢?”張淑問。
“然後?沒了。我都交待清楚啦!”
“然後你又做你的甩手掌櫃,把什麽活都讓妹妹做?”
“不會,不會!我會親自和餡的,力氣活都歸哥,好吧?”
“那還差不多!”張淑終於滿意地出去了。
第二天,在我親自指導和參與下,第一爐月餅成功出爐了,味道相當不錯。張淑嚐了一個,也讚不絕口。我告訴她暫時保密,尤其是配方和烘烤流程嚴格保密,然後抓緊時間在十五日前作出一批來。
“我要自己留兩爐。”
“好,好,你願意留多少都行,但能不能別讓哥再幹苦力了?”力氣我倒是不缺,但一件事重複幹總是無趣。
“成交!你去忙你的大事吧。”
我出去找到大莊主,現在大部分的鏢師都派出去了,我準備親自訓練一批人出來。大莊主帶我到工地上,我按照老辦法,選了一批年輕力壯但無田無地靠打短工或做長工過日子的人出來,然後告訴他們,隻要願意以後跟著我幹的,就跑到城外十裏的樹林裏,折一支樹枝然後再跑迴來,凡是半個時辰內能跑個來迴的,從現在起工錢就加倍。但有一條,想要跟著我幹,今後就得守我的規矩。
大部分人都對為什麽要跑到樹林裏折樹枝不理解,但工錢能加倍,而且以後還能有份長久的活計,對這些生活經常沒著沒落的苦力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於是南鄭城外的一幕又在武都出現了,一大幫人唿唿啦啦地就往城外跑去,很多人不解地相互打聽:
“出什麽事了?”
“他們在跑啥?”
“咱們是不是也跟著跑?還是先躲起來再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