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溫大偉是鬆了口氣,但同樣在場的王微晨卻真的驚了。
300萬美元呀!
雖然不及之前溫大偉提出的1600萬美元那麽多,但對於當下的國內來說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資金了。
要知道特區招商局從79年成立以來已經走了5個年頭,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利用了不到3000萬美元的外資,而且絕大部分還是以港幣計價。
可溫大偉不過跟溫伯格見了一麵,就拿到300萬美元的投資,這也就是王微晨親眼所見,否則絕對不敢想象這是真的。
“難道‘高端’剃須刀在國外真的那麽受歡迎?”
王微晨心裏想著,而事實上比王微晨想的還要誇張,“高端”剃須刀在國外不是好賣,而是火爆!
自打被吉利集團拒絕之後,溫伯格便知道他那30萬美元的生意算是徹底的虧了,畢竟他不是真正經營剃須刀生意的人,手裏弄了20萬支“高端”剃須刀說實話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但又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批貨砸在手裏,於是便找到自己的表哥,有著美國和英國雙重國籍的埃爾文愛潑斯坦這個做日用品生意的兄弟幫著出出主意。
愛潑斯坦見到“高端”剃須刀的一刹那就認定這款產品能爆,試用之後更加堅信自己的這個想法,旋即建議溫伯格直接轉行,跟他一起把這塊生意做大做強。
用愛潑斯坦的話來說:“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禮物,不去做,簡直對不起上帝的眷顧!”
其實溫伯格也是有這個意思的,一聽愛潑斯坦這麽說便同意先試試。
結果在愛潑斯坦的一係列鬼才般的營銷下,20萬“高端”剃須刀不到兩天的功夫就在紐約售罄。
這除了愛潑斯坦這麽多年積累的人脈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外,最主要的還是那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詞:“如果你厭倦了吉利剃須刀時常刮傷你的臉,那就試試高端,他能讓你愛上刮胡子的快感,來吧,是男人就該有一支高端剃須刀!”
先不說要不要證明自己男人的原則性問題,就是廣告詞毫不避諱的指出吉利剃須刀的弊端,就直接打動了絕大部分消費者。
沒辦法,實在是這個時候的吉利剃須刀的創新能力不足,一直沿用二戰時期的老技術,在新產品方麵則更專注與鬆下、飛利浦等rb、歐洲廠商爭奪電動剃須刀的市場,因此忽略了手動剃須刀的更新換代。
問題是八十年代的電池技術並沒有突飛猛進的發展,無論是普通的一次性幹電池還是充電池按此,壽命都少得可憐,再加上相對高的售價,盡管電動剃須刀的市場是未來的方向,但多年來一直在低位徘徊。
而這也導致吉利剃須刀近年來的業績下滑十分嚴重,更加無力去投入新的手動剃須刀的研製。
愛潑斯坦正是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吉利公司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背刺,用更加優秀的“高端”剃須刀完成了對吉利剃須刀的華麗逆襲。
普通款售價3美元。
高端款鍍膜款售價為5美元。
如此一進一出,溫伯格30萬美元購入的20萬支“高端”剃須刀,轉眼就買了80萬美元,刨去宣發、運營等成本,兩人淨賺了40萬美元。
最關鍵的是這東西可不是溫伯格之前那種一錘子買賣的掮客生意,而是可以源源不斷提供現金流的好買賣。
因此以後的效益必然會好的難以想象,不說別的,紐約就有22萬的預約客戶,休斯頓和亞特蘭大各有10萬的預約客戶。
下一步兄弟兩個準備攻略芝加哥,保守估計至少有50萬支的銷量。
然而麵對火爆的市場,兄弟兩個需要解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貨源。
那就不得不跟大洋彼岸的株江廠進行深度合作了。
倒不是兄弟兩個真覺得株江廠有多好,而是出於幾個無法迴避的結構性問題,不得不跟去找株江廠。
首先就是吉利公司這個龐然大物。
先不說溫伯格去兜售真空鍍膜設備的設計圖紙時就已經泄露了“高端”剃須刀,如今美國市麵上“高端”係列剃須刀已經開始擠占吉列公司固有市場的事實,即便吉列公司大公司病纏身,也應該反應過來了。
打不打壓高端品牌尚且不論,兩兄弟最怕就是吉列公司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把大洋彼岸的株江廠給吞了,屆時兩人剛有眉目的好生意除了涼涼沒有其他出路。
其次便是溫伯格和愛潑斯坦的自身問題,兩人用國內的話來形容就是美國版的倒爺,雖然從事的領域不同,但內在的邏輯是一樣的,因此他們可以把握住市場,但卻對生產廠的東西毫無頭緒。
真要貿然支棱其一攤子,很有可能搞得一塌糊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關鍵技術,“高端”剃須刀之所以能被美國市場認可,關鍵還是產品的優良品質,而這種品質卻是建立在優良的製造以及高超的工藝上的。
顯然,到目前為止隻有中國的株江廠具備這樣的製造條件和高超的工藝水平,以及強大的生產能力。
如此種種結合在一起,溫伯格不得不忍著時差的錯亂,再次飛往國內,然後火急火燎的跑到邕江省,就是為了美國市場緊缺的貨源,以及他和愛潑斯坦成為億萬富翁的美夢!
有這麽一路不為人知的前因後果,自然就知道溫伯格為什麽會這麽急切了,同樣也就理解他聽到吉利公司要插一腳為什麽那麽緊張。
當然最後壓上老底豪賭一把也就不難解釋了。
是的,他和愛潑斯坦的全部身家加起來也就300萬美元,如今承諾投資株江廠,可以說溫伯格為了成為億萬富翁也是拚了!
既然目的達到,溫大偉也就不端著了,但一些表麵的文章還是要做的,唱戲還得唱全套呢,更何況還是商業上的大事兒。
所以一番的虛情假意是免不了的,然後就把舞台中央讓給了陽東、趙東、沈局這些領導。
300萬美元的投資就跟一記重錘,直接把幾個領導給捶暈了,當然不能放過這次機會,於是雙方很快便達成一攬子框架協議。
雙方同意成立高端國際貿易公司,其中株江廠占股51%,溫伯格的f&k占股49%,貿易公司總經理由株江廠廠長趙東兼任……
300萬美元呀!
雖然不及之前溫大偉提出的1600萬美元那麽多,但對於當下的國內來說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資金了。
要知道特區招商局從79年成立以來已經走了5個年頭,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利用了不到3000萬美元的外資,而且絕大部分還是以港幣計價。
可溫大偉不過跟溫伯格見了一麵,就拿到300萬美元的投資,這也就是王微晨親眼所見,否則絕對不敢想象這是真的。
“難道‘高端’剃須刀在國外真的那麽受歡迎?”
王微晨心裏想著,而事實上比王微晨想的還要誇張,“高端”剃須刀在國外不是好賣,而是火爆!
自打被吉利集團拒絕之後,溫伯格便知道他那30萬美元的生意算是徹底的虧了,畢竟他不是真正經營剃須刀生意的人,手裏弄了20萬支“高端”剃須刀說實話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但又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批貨砸在手裏,於是便找到自己的表哥,有著美國和英國雙重國籍的埃爾文愛潑斯坦這個做日用品生意的兄弟幫著出出主意。
愛潑斯坦見到“高端”剃須刀的一刹那就認定這款產品能爆,試用之後更加堅信自己的這個想法,旋即建議溫伯格直接轉行,跟他一起把這塊生意做大做強。
用愛潑斯坦的話來說:“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禮物,不去做,簡直對不起上帝的眷顧!”
其實溫伯格也是有這個意思的,一聽愛潑斯坦這麽說便同意先試試。
結果在愛潑斯坦的一係列鬼才般的營銷下,20萬“高端”剃須刀不到兩天的功夫就在紐約售罄。
這除了愛潑斯坦這麽多年積累的人脈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外,最主要的還是那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詞:“如果你厭倦了吉利剃須刀時常刮傷你的臉,那就試試高端,他能讓你愛上刮胡子的快感,來吧,是男人就該有一支高端剃須刀!”
先不說要不要證明自己男人的原則性問題,就是廣告詞毫不避諱的指出吉利剃須刀的弊端,就直接打動了絕大部分消費者。
沒辦法,實在是這個時候的吉利剃須刀的創新能力不足,一直沿用二戰時期的老技術,在新產品方麵則更專注與鬆下、飛利浦等rb、歐洲廠商爭奪電動剃須刀的市場,因此忽略了手動剃須刀的更新換代。
問題是八十年代的電池技術並沒有突飛猛進的發展,無論是普通的一次性幹電池還是充電池按此,壽命都少得可憐,再加上相對高的售價,盡管電動剃須刀的市場是未來的方向,但多年來一直在低位徘徊。
而這也導致吉利剃須刀近年來的業績下滑十分嚴重,更加無力去投入新的手動剃須刀的研製。
愛潑斯坦正是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吉利公司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背刺,用更加優秀的“高端”剃須刀完成了對吉利剃須刀的華麗逆襲。
普通款售價3美元。
高端款鍍膜款售價為5美元。
如此一進一出,溫伯格30萬美元購入的20萬支“高端”剃須刀,轉眼就買了80萬美元,刨去宣發、運營等成本,兩人淨賺了40萬美元。
最關鍵的是這東西可不是溫伯格之前那種一錘子買賣的掮客生意,而是可以源源不斷提供現金流的好買賣。
因此以後的效益必然會好的難以想象,不說別的,紐約就有22萬的預約客戶,休斯頓和亞特蘭大各有10萬的預約客戶。
下一步兄弟兩個準備攻略芝加哥,保守估計至少有50萬支的銷量。
然而麵對火爆的市場,兄弟兩個需要解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貨源。
那就不得不跟大洋彼岸的株江廠進行深度合作了。
倒不是兄弟兩個真覺得株江廠有多好,而是出於幾個無法迴避的結構性問題,不得不跟去找株江廠。
首先就是吉利公司這個龐然大物。
先不說溫伯格去兜售真空鍍膜設備的設計圖紙時就已經泄露了“高端”剃須刀,如今美國市麵上“高端”係列剃須刀已經開始擠占吉列公司固有市場的事實,即便吉列公司大公司病纏身,也應該反應過來了。
打不打壓高端品牌尚且不論,兩兄弟最怕就是吉列公司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把大洋彼岸的株江廠給吞了,屆時兩人剛有眉目的好生意除了涼涼沒有其他出路。
其次便是溫伯格和愛潑斯坦的自身問題,兩人用國內的話來形容就是美國版的倒爺,雖然從事的領域不同,但內在的邏輯是一樣的,因此他們可以把握住市場,但卻對生產廠的東西毫無頭緒。
真要貿然支棱其一攤子,很有可能搞得一塌糊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關鍵技術,“高端”剃須刀之所以能被美國市場認可,關鍵還是產品的優良品質,而這種品質卻是建立在優良的製造以及高超的工藝上的。
顯然,到目前為止隻有中國的株江廠具備這樣的製造條件和高超的工藝水平,以及強大的生產能力。
如此種種結合在一起,溫伯格不得不忍著時差的錯亂,再次飛往國內,然後火急火燎的跑到邕江省,就是為了美國市場緊缺的貨源,以及他和愛潑斯坦成為億萬富翁的美夢!
有這麽一路不為人知的前因後果,自然就知道溫伯格為什麽會這麽急切了,同樣也就理解他聽到吉利公司要插一腳為什麽那麽緊張。
當然最後壓上老底豪賭一把也就不難解釋了。
是的,他和愛潑斯坦的全部身家加起來也就300萬美元,如今承諾投資株江廠,可以說溫伯格為了成為億萬富翁也是拚了!
既然目的達到,溫大偉也就不端著了,但一些表麵的文章還是要做的,唱戲還得唱全套呢,更何況還是商業上的大事兒。
所以一番的虛情假意是免不了的,然後就把舞台中央讓給了陽東、趙東、沈局這些領導。
300萬美元的投資就跟一記重錘,直接把幾個領導給捶暈了,當然不能放過這次機會,於是雙方很快便達成一攬子框架協議。
雙方同意成立高端國際貿易公司,其中株江廠占股51%,溫伯格的f&k占股49%,貿易公司總經理由株江廠廠長趙東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