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雅走後,這淅瀝小雨有纏綿了幾日方才真正雲收雨歇。天際現出剔透的藍,漢白玉的台階被雨水衝洗得泛出瑩瑩白光,再看那琉璃瓦和簷角六獸,都在同那久未露麵的日頭爭輝,顯出一派肅新氣象。君宜連戰連捷,破竹般的氣勢令皇帝也覺不可思議。北齊尚武,縱然大半兵馬都去了西越,餘下的兵馬也不該這樣不堪一擊,這樣的順利,簡直令他有了滅齊的念頭。
這天下朝後,他召集幾味謀臣商議,誰知響應者寥寥,都勸他戰線過長,後手不繼,再有就是提防齊武帝後招。皇帝意興闌珊,批了幾本折子後便喚人端來了綠頭牌。一排排的名字對應著一張張的如花笑臉,可他心裏隻覺得膩煩,揮手道:“聽說前一向柔月和飛星又排了一支新舞,讓她們進來跳給朕看看。”小太監剛答應著要下去,從門外又進來個太監躬身道:“稟皇上,皇後娘娘在丹鳳宮設了蘭宴,請皇上前去品賞。”
蘭宴?皇帝施施然進了丹鳳宮。天色明淨,站在殿外的皇後也如天邊最明澈的一抹藍,摒棄了豔麗繁複的宮裝,亦沒有穿上端莊華貴的後服,隻一襲淺淡如水的大袖衫,配著同色的羅裙,裙上疏疏繡著幾支蘭,襯著她的螺髻和水玉蘭花簪,別有一股清幽之氣。皇帝幾乎忘了她也曾有這樣清麗的時刻,一時間反覺陌生,“你這是……”
皇後盈盈一笑,“既是蘭宴,臣妾也不好太俗。”
皇帝的眸光在她臉上一掠,“你今日氣色也好。”
皇後的頭低了低,頰邊浮起一抹桃紅,“許是蘭露的功效吧,臣妾這一向覺得心下舒快,並無滯澀。”
“哦,是麽?”皇帝腳下的步子頓了頓,複又向前走道,“那麽這蘭露看來也該給朕多喝些。”
“臣妾以後多收一些,皇上可以喝得痛快。”
“蘭露難得,又要皇後你費心了。”皇帝不冷不熱,目光在殿內一旋,落在窗下的幾盆寒蘭上,“你這幾盆廣寒素開得倒好,九王妃那裏都隻長葉,不出花。”
“那是因為雨露潤澤過勤,換個地,少照管它一些就行了。”
皇帝迴眸。
皇後覺出他眸中疑色,自失地一笑,“臣妾妄言了,還是得看過花才能知道緣由。”
皇帝緊抿雙唇,單看著宮女們端上的一盆盆美味佳肴。不多時,殿內幽蘭的花香夾雜著飯菜香味充盈鼻間,仿佛是在花叢中的盛宴,令人愉悅之餘也不由食指大動。蘭花枸杞酒、蘭花醉雞、玉蘭含香、蘭花牛柳、還有一大碗蘭花蛋羹,最後送上的蘭露燒麥如同雕製的金黃花朵一樣盛開在碧綠荷葉之中,那陣陣異香奪去了所有香味。皇帝舉筷,卻不是為吃,而是夾起一隻蘭露燒麥看著它慢慢變冷,“東施效顰,俗不可耐!”
皇後麵色不改,仍是盈盈笑著,“臣妾隻是聽說皇上近來愛吃麵食,所以特意做了這燒麥想博皇上一笑,皇上若是不喜歡,不吃便是,何必大動肝火?”皇帝扔了筷子,那燒麥也隨之落在桌上破皮剖腹,露出裏麵五彩的餡來。“博朕一笑?你明明知道朕最討厭你什麽,偏還要弄出這樣一道點心來,為什麽?為的不就是要朕以後都不想再碰豆衣皮和這荸薺做成的素餡?”
皇後擺手,示意全部宮女都退了下去。“臣妾心中絕沒有如此作想。”
“沒有?這幾年來,凡是朕喜歡的,你就要毀去。朕愛吃辣,你就說辣傷脾胃,調唆著母後和太醫都不準朕吃辣;朕素愛歌舞,你就說歌舞惑人心誌,不如詩書畫藝能滌心洗塵,教那一班宮妃全都跟著你揮毫寫字作畫;還有朕喜歡的女子,你……”
皇後平靜接口,“不錯,臣妾是處處和皇上作對,不過妾身是真心為皇上好,皇上心裏清楚的,至於那個女子……”皇後忽然整衣跪倒,“臣妾雖然示意誠王早歸屬地,但是絕沒有暗中布置殺人之心,請皇上明鑒。”
她的衣裙如水,姿勢也如水一般柔軟。皇帝的語氣卻是僵硬,“不是你還會有誰?那白毫銀針不是你送給她的?明人不做暗事,朕早已知道你的為人,何必推得幹淨!”
皇後的麵容一如水般沉靜,“臣妾是送了她茶葉,臣妾也的確是惱她,不過她已經走了,再不會迴來,臣妾何必要將她置於死地?況且她是暴斃而亡,大夫也說她素有心疾,這次旅途勞累……”
“勞累?朕問過太醫,用天仙子夾雜在茶葉中泡茶喝,也會誘發心疾。”
“臣妾不通醫術,如何得知這樣的法子?皇上太過高估臣妾了。”
“你是不通,不過你身邊之人未必都不通,隻要你稍加示意,自有人會替你出謀劃策。”
皇後仰起臉,“那麽臣妾敢問皇上一句,這人會是誰呢?誰有這麽大的本事,既精通醫理,也算準了她就會喝這茶。”
皇帝居高臨下,睥視著她,“朕相信隻要朕下一道令,那人立刻就能找到。”
“臣妾請皇上下令。”
皇帝的眸光乍然收緊,“朕不查,是想給朕死去的孩兒留些餘地,不是給你機會來逼迫朕!”
皇後靜靜地看他片刻,突然低頭俯身叩首到地,“皇上不查,這些年來卻是認定臣妾是個殺人兇手,臣妾心中惶惶,又無從解釋,所以才纏綿病榻,以致皇上愈加篤信臣妾心中有鬼,愧對天顏。今日既說開,臣妾懇請皇上密查此事,若真是臣妾指使,臣妾隨皇上任意處置,若不是……”
她頓了頓,皇帝抬手扣緊她的下頷,逼她正視自己,“密查?那天之事你知我知她知,對她有恨的,也隻有你,朕何必再去密查?”
他的語聲中透著徹骨寒意,皇後不由哆嗦了一下,“臣妾對她有恨,可臣妾對皇上也有愛啊,皇上喜歡她……”
“朕越喜歡她,你就越恨她,所以即使她走,你的恨意也不能消。”
“不,不是。”
“不是?不是你為何好巧不巧的送的是茶葉?她又好巧不巧的半途暴斃?你究竟指使了誰,誰幫你出的主意,誰幫你下的毒,是誰?”
皇後臉色泛白,語氣卻是堅定,“臣妾沒有指使任何人,臣妾……”
“你不用再逼問她了,是哀家。是哀家給了她茶葉,是哀家替你斬斷了這條禍根!”太後昂首而入,一條龍頭拐觸地有聲,“那樣不知廉恥的女子,死不足惜!”
“母後!”皇帝退後了一步,望著穿過紗帳而來的太後,如見鬼魅,“你……你怎麽會要她死?她……”
“她什麽?她狐媚惑主,害了你,也害了你!”太後望向皇後的眸光中帶著幾分憐惜。
“可她已經迴去了,你何必……何必殺她?”
“迴去?迴去就天下太平了?她若是有了你的骨血,君清這孩子未必就真的一傻到底,到時一算日子,他就算忍得了這口氣,以後心裏也必有芥蒂。那時先帝看他忠厚老實,劃給他的屬地是魚米之鄉,大溱的糧倉,你要教這樣的人給你看守糧倉,以後怎能不出亂子!”
皇帝的臉上掠過幾分哀傷,“隻是珮瑜……”
“她死了,也算死得其所,總比留在這世上禍害人,引得兄弟相殘的好。”太後目光炯炯,平日慈和端平的臉上寫滿著精明與威嚴,“哀家知道她喜歡喝白毫銀針,便示意景嵐送她這個,至於那兩罐茶葉,自是從哀家宮裏出去的。皇帝要是覺得哀家有錯,不妨罰哀家給人一命抵一命好了。”
皇帝垂首,默然片刻道:“兒臣不敢。”
“既不敢,這事就算過去了,你要是再放在心上,也就別再來見哀家!”
“晨昏定省,兒臣不敢有誤。”
太後睨了皇帝一眼,緩和了神色,“哀家知道你孝順,過來。”
皇帝上前,扶住她的手。太後轉首又看皇後,“哀家許久沒有吃過這樣精致的菜品了,還是你有心。”
皇後迎上去,扶住她另一隻手臂,“菜都涼了,臣妾讓人送去熱熱吧。”
“不必,再熱一熱反而失去原味,”太後左右看看,眸中意味深長,“最要緊的就是這原味啊。”
這一晚,皇帝宿在了丹鳳宮。夜深,殿中落針即聞,隻有那十幾麵落地的紗帳被風吹拂著,像是千帆起舞,劈波斬浪。
“她是個好女子。”
“臣妾知道。”
“你真的知道?”皇帝迴首,目光轉向她。
皇後笑容柔和,“‘敏慧’二字,她當得起。”
皇帝看著她,又像是看著別人,“敏慧……珮瑜遠遠不如。”
“所以母後容得下她、太貴妃疼她、九王也離不開她。”
皇帝默默,眸中卻有那浩瀚狂瀾,卷盡千帆,“她又有了他的孩子。”
“九王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朕也很高興。”皇帝側過了身,直視褪盡脂粉的皇後,帶著幾分陌生,“要是這一胎又是個男孩,朕可要輸給他了。”
皇後臉上依舊掛著溫婉大度的笑容,“如今戰事未休,不便選秀,臣妾已從新進宮的宮娥中挑出幾個出類拔萃的,明日便可到紫宸殿中侍奉。”
皇帝一笑,抬手撫上她的臉,“皇後真是深知朕意。”
“皇上國事操勞,臣妾隻是略盡綿力罷了。”皇後漾著笑意,隻在皇帝傾身靠近時才略顯出幾分羞澀與拘謹。身體是近了,可是心,一個在東,一個在西,離得卻是更遠了……
這天下朝後,他召集幾味謀臣商議,誰知響應者寥寥,都勸他戰線過長,後手不繼,再有就是提防齊武帝後招。皇帝意興闌珊,批了幾本折子後便喚人端來了綠頭牌。一排排的名字對應著一張張的如花笑臉,可他心裏隻覺得膩煩,揮手道:“聽說前一向柔月和飛星又排了一支新舞,讓她們進來跳給朕看看。”小太監剛答應著要下去,從門外又進來個太監躬身道:“稟皇上,皇後娘娘在丹鳳宮設了蘭宴,請皇上前去品賞。”
蘭宴?皇帝施施然進了丹鳳宮。天色明淨,站在殿外的皇後也如天邊最明澈的一抹藍,摒棄了豔麗繁複的宮裝,亦沒有穿上端莊華貴的後服,隻一襲淺淡如水的大袖衫,配著同色的羅裙,裙上疏疏繡著幾支蘭,襯著她的螺髻和水玉蘭花簪,別有一股清幽之氣。皇帝幾乎忘了她也曾有這樣清麗的時刻,一時間反覺陌生,“你這是……”
皇後盈盈一笑,“既是蘭宴,臣妾也不好太俗。”
皇帝的眸光在她臉上一掠,“你今日氣色也好。”
皇後的頭低了低,頰邊浮起一抹桃紅,“許是蘭露的功效吧,臣妾這一向覺得心下舒快,並無滯澀。”
“哦,是麽?”皇帝腳下的步子頓了頓,複又向前走道,“那麽這蘭露看來也該給朕多喝些。”
“臣妾以後多收一些,皇上可以喝得痛快。”
“蘭露難得,又要皇後你費心了。”皇帝不冷不熱,目光在殿內一旋,落在窗下的幾盆寒蘭上,“你這幾盆廣寒素開得倒好,九王妃那裏都隻長葉,不出花。”
“那是因為雨露潤澤過勤,換個地,少照管它一些就行了。”
皇帝迴眸。
皇後覺出他眸中疑色,自失地一笑,“臣妾妄言了,還是得看過花才能知道緣由。”
皇帝緊抿雙唇,單看著宮女們端上的一盆盆美味佳肴。不多時,殿內幽蘭的花香夾雜著飯菜香味充盈鼻間,仿佛是在花叢中的盛宴,令人愉悅之餘也不由食指大動。蘭花枸杞酒、蘭花醉雞、玉蘭含香、蘭花牛柳、還有一大碗蘭花蛋羹,最後送上的蘭露燒麥如同雕製的金黃花朵一樣盛開在碧綠荷葉之中,那陣陣異香奪去了所有香味。皇帝舉筷,卻不是為吃,而是夾起一隻蘭露燒麥看著它慢慢變冷,“東施效顰,俗不可耐!”
皇後麵色不改,仍是盈盈笑著,“臣妾隻是聽說皇上近來愛吃麵食,所以特意做了這燒麥想博皇上一笑,皇上若是不喜歡,不吃便是,何必大動肝火?”皇帝扔了筷子,那燒麥也隨之落在桌上破皮剖腹,露出裏麵五彩的餡來。“博朕一笑?你明明知道朕最討厭你什麽,偏還要弄出這樣一道點心來,為什麽?為的不就是要朕以後都不想再碰豆衣皮和這荸薺做成的素餡?”
皇後擺手,示意全部宮女都退了下去。“臣妾心中絕沒有如此作想。”
“沒有?這幾年來,凡是朕喜歡的,你就要毀去。朕愛吃辣,你就說辣傷脾胃,調唆著母後和太醫都不準朕吃辣;朕素愛歌舞,你就說歌舞惑人心誌,不如詩書畫藝能滌心洗塵,教那一班宮妃全都跟著你揮毫寫字作畫;還有朕喜歡的女子,你……”
皇後平靜接口,“不錯,臣妾是處處和皇上作對,不過妾身是真心為皇上好,皇上心裏清楚的,至於那個女子……”皇後忽然整衣跪倒,“臣妾雖然示意誠王早歸屬地,但是絕沒有暗中布置殺人之心,請皇上明鑒。”
她的衣裙如水,姿勢也如水一般柔軟。皇帝的語氣卻是僵硬,“不是你還會有誰?那白毫銀針不是你送給她的?明人不做暗事,朕早已知道你的為人,何必推得幹淨!”
皇後的麵容一如水般沉靜,“臣妾是送了她茶葉,臣妾也的確是惱她,不過她已經走了,再不會迴來,臣妾何必要將她置於死地?況且她是暴斃而亡,大夫也說她素有心疾,這次旅途勞累……”
“勞累?朕問過太醫,用天仙子夾雜在茶葉中泡茶喝,也會誘發心疾。”
“臣妾不通醫術,如何得知這樣的法子?皇上太過高估臣妾了。”
“你是不通,不過你身邊之人未必都不通,隻要你稍加示意,自有人會替你出謀劃策。”
皇後仰起臉,“那麽臣妾敢問皇上一句,這人會是誰呢?誰有這麽大的本事,既精通醫理,也算準了她就會喝這茶。”
皇帝居高臨下,睥視著她,“朕相信隻要朕下一道令,那人立刻就能找到。”
“臣妾請皇上下令。”
皇帝的眸光乍然收緊,“朕不查,是想給朕死去的孩兒留些餘地,不是給你機會來逼迫朕!”
皇後靜靜地看他片刻,突然低頭俯身叩首到地,“皇上不查,這些年來卻是認定臣妾是個殺人兇手,臣妾心中惶惶,又無從解釋,所以才纏綿病榻,以致皇上愈加篤信臣妾心中有鬼,愧對天顏。今日既說開,臣妾懇請皇上密查此事,若真是臣妾指使,臣妾隨皇上任意處置,若不是……”
她頓了頓,皇帝抬手扣緊她的下頷,逼她正視自己,“密查?那天之事你知我知她知,對她有恨的,也隻有你,朕何必再去密查?”
他的語聲中透著徹骨寒意,皇後不由哆嗦了一下,“臣妾對她有恨,可臣妾對皇上也有愛啊,皇上喜歡她……”
“朕越喜歡她,你就越恨她,所以即使她走,你的恨意也不能消。”
“不,不是。”
“不是?不是你為何好巧不巧的送的是茶葉?她又好巧不巧的半途暴斃?你究竟指使了誰,誰幫你出的主意,誰幫你下的毒,是誰?”
皇後臉色泛白,語氣卻是堅定,“臣妾沒有指使任何人,臣妾……”
“你不用再逼問她了,是哀家。是哀家給了她茶葉,是哀家替你斬斷了這條禍根!”太後昂首而入,一條龍頭拐觸地有聲,“那樣不知廉恥的女子,死不足惜!”
“母後!”皇帝退後了一步,望著穿過紗帳而來的太後,如見鬼魅,“你……你怎麽會要她死?她……”
“她什麽?她狐媚惑主,害了你,也害了你!”太後望向皇後的眸光中帶著幾分憐惜。
“可她已經迴去了,你何必……何必殺她?”
“迴去?迴去就天下太平了?她若是有了你的骨血,君清這孩子未必就真的一傻到底,到時一算日子,他就算忍得了這口氣,以後心裏也必有芥蒂。那時先帝看他忠厚老實,劃給他的屬地是魚米之鄉,大溱的糧倉,你要教這樣的人給你看守糧倉,以後怎能不出亂子!”
皇帝的臉上掠過幾分哀傷,“隻是珮瑜……”
“她死了,也算死得其所,總比留在這世上禍害人,引得兄弟相殘的好。”太後目光炯炯,平日慈和端平的臉上寫滿著精明與威嚴,“哀家知道她喜歡喝白毫銀針,便示意景嵐送她這個,至於那兩罐茶葉,自是從哀家宮裏出去的。皇帝要是覺得哀家有錯,不妨罰哀家給人一命抵一命好了。”
皇帝垂首,默然片刻道:“兒臣不敢。”
“既不敢,這事就算過去了,你要是再放在心上,也就別再來見哀家!”
“晨昏定省,兒臣不敢有誤。”
太後睨了皇帝一眼,緩和了神色,“哀家知道你孝順,過來。”
皇帝上前,扶住她的手。太後轉首又看皇後,“哀家許久沒有吃過這樣精致的菜品了,還是你有心。”
皇後迎上去,扶住她另一隻手臂,“菜都涼了,臣妾讓人送去熱熱吧。”
“不必,再熱一熱反而失去原味,”太後左右看看,眸中意味深長,“最要緊的就是這原味啊。”
這一晚,皇帝宿在了丹鳳宮。夜深,殿中落針即聞,隻有那十幾麵落地的紗帳被風吹拂著,像是千帆起舞,劈波斬浪。
“她是個好女子。”
“臣妾知道。”
“你真的知道?”皇帝迴首,目光轉向她。
皇後笑容柔和,“‘敏慧’二字,她當得起。”
皇帝看著她,又像是看著別人,“敏慧……珮瑜遠遠不如。”
“所以母後容得下她、太貴妃疼她、九王也離不開她。”
皇帝默默,眸中卻有那浩瀚狂瀾,卷盡千帆,“她又有了他的孩子。”
“九王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朕也很高興。”皇帝側過了身,直視褪盡脂粉的皇後,帶著幾分陌生,“要是這一胎又是個男孩,朕可要輸給他了。”
皇後臉上依舊掛著溫婉大度的笑容,“如今戰事未休,不便選秀,臣妾已從新進宮的宮娥中挑出幾個出類拔萃的,明日便可到紫宸殿中侍奉。”
皇帝一笑,抬手撫上她的臉,“皇後真是深知朕意。”
“皇上國事操勞,臣妾隻是略盡綿力罷了。”皇後漾著笑意,隻在皇帝傾身靠近時才略顯出幾分羞澀與拘謹。身體是近了,可是心,一個在東,一個在西,離得卻是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