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小轎行了約一盞茶的時間方穩穩地落下。
長安下了轎,眼前八級白玉石階通往皇後所在的寢宮——麗正殿,三人跟著梁內侍輕輕拾階而上。
長安在腦中迴想著皇後娘娘的樣貌秉性,她前世雖為璃王妃,但李耀不得帝後的歡心,故而長安並不曾與皇後娘娘,這位她名義上的婆婆有什麽深厚感情。
皇後娘娘是蔣家的人,二十年前,成帝的發妻,當時的太子妃病故。
彼時成帝急需兵權,便向當時的大都督蔣萬流之女蔣蕭瀟提親。同年,十八歲的蔣氏,便以女主人的身份走進了太子府。自此之後,她陪伴著成帝幾經沉浮,直至登淩絕頂。她與成帝是患難夫妻,因而皇帝對她極為敬重,二十年來,成帝新歡不斷,但從未有人敢對皇後無禮。
皇後娘娘育有兩子一女,長子李煒,年十二;次子李炫,年十歲。最小的女兒即為九公主李萬禾,年八歲。
梁內侍引著三人行至殿門前,向門前立著的兩位侍女道:“彎彎姐姐,苗苗姐姐,娘娘可用過膳了,為九公主伴讀的三位小姐已經到了。”
其中一個侍女眉眼彎彎,想來就是梁內侍口中的彎彎,笑道:“來的倒巧,方才明珠姐姐才出來問過呢,你快些領著三位小姐進去罷。”又朝著玉芽綠衣等一眾丫鬟道:“你們隨我來,去偏殿候著你們主子出來。”
綠衣拉著玉芽的手去了,長安、鍾柯琴、白詠絮隨著梁內侍一起走進殿內。
長安倒還罷了,前世畢竟出入過幾次宮廷,心中並不忐忑。然而,鍾柯琴與白詠絮是生平第一次進宮。又是年紀尚幼,雖則已經在家中習過禮儀,但此時仍舊是緊張不安極了。
鍾柯琴鼻尖滲出了細細的汗水,白詠絮也收斂了初見之時囂張的態度,不安地將手帕在手裏絞來絞去。
長安用眼角的餘光輕輕將殿裏的擺設掃了一遍,殿分三間,長安進的這間是居中的正殿。雲檀木為柱。南海珍珠為簾,角落裏擺著一人高的紅珊瑚柱,牆上點綴著色澤清亮欲滴的玉璧。顏色都是素雅清淡的。但隨意挑出一件都是世間難尋的珍品。
皇上對皇後重視可見一斑。
左邊暖閣的門掩著,一陣陣清幽的香氣從門內飄出。梁內侍衝著門內恭敬地行禮,揚聲道:“啟稟娘娘,柳小姐。鍾小姐,白小姐已到了。”
“快讓她們進來。”裏頭一個含笑的聲音傳出來。
梁內侍應了。將門輕輕推開,示意三人走進去,他自己便留在門外守著。
這間暖閣比之正堂要小些,但也足有柳府正廳那樣大了。暖閣內燒著地龍。且燃著香,長安隻覺得陣陣熱氣從腳底竄上來,混著那幽幽的香氣。不消片刻就有些昏沉,額上也溢出了汗水來。
皇後蔣蕭瀟一身明黃色的錦衣羅裙。外罩一件鮫羅紗衣,發髻鬆鬆挽就,斜插一支九鳳朝陽垂蘇簪。因著沒著宮裝,與長安前世印象中的威嚴皇後倒有不少差別,多了幾分可親的味道。
蔣皇後半臥在一張黑檀木製的美人榻上,手中執了本書,抬眸笑看著長安三人。
“總算是來了。”見到長安三人進來,她支起身子,將手中的書隨意擱在榻上。
“臣女給皇後娘娘請安,娘娘千歲,萬福金安。”長安,鍾柯琴,白詠絮一齊下拜道。
“免禮,明珠,快快賜座。”
長安進了暖閣就已經看清,這間殿內隻得兩個丫頭伺候。此時其中一個容長臉蛋,細長眉毛,膚色極白的丫頭便挪了三隻圓凳來。
長安和鍾柯琴俱告了座,倒是白詠絮,甜甜地道了聲:“多謝明珠姐姐。”說完覷了眼蔣皇後,見她並沒什麽異色,不禁大為失望。
“本宮身子不怎麽好,雖然已經是入了春,仍舊還是要燒著地龍才舒坦。你們年紀小,也不知受不受得住這熱氣。”皇後見到她們三人臉上都冒出了汗,便道:“明玉,你去將今年貢上來的雪蓮茶倒幾杯來給她們。”
長安正待起身謝恩,卻又被白詠絮搶了先:“這點熱氣算不得什麽,有幸與娘娘同甘苦,這是我們的無上榮幸才是。”
“哦?”皇後的聲音拖了老長,“你們二人呢,也不需要?”
長安趕緊答:“皇後娘娘明鑒,臣女確實是有些熱了。”鍾柯琴也附和。
“如此,”皇後娘娘笑道,“那就拿兩杯來罷。”
明玉手腳快,片刻就端了茶來,長安兩人謝過,便小口小口地飲了起來。
白詠絮盯著兩人手裏的茶,臉色一白,她急於表現自己,卻沒想到皇後為後宮之主,十多年來什麽人沒見過,便是重生了的長安,也不敢沒話找話。更何況她為愛女挑選伴讀,自然是希望挑幾個品性好的。
“你們都知道,陛下在宮中設了童子堂,為著那些不能進聖賢院讀書的王孫子弟多條進學的道路。本宮想著,你們三人恰巧與九兒年紀相仿,不若就住在宮裏,平日讀書也有個伴,互為助力,豈不是好事?這才求了陛下,讓你們進宮來。”皇後由明珠扶著坐起身來,“原本蔣大人的女兒也是要來的,但昨日她母親突然仙逝了,陛下便準她在家守孝。”
蔣晴與蔣皇後算起來當是姑侄。成帝登基之後,居功至偉的大都督蔣萬流拒絕了一切封賞,解甲歸田,而其子蔣成封九門提督。
但奇怪的是,蔣皇後與蔣成並不親近。
皇後繼續道,“你們就住到九公主的公主院裏,那裏不像內宮拘束多,你們就當成自己家一樣便是。”想了想,又笑道,“倒是有一點要囑咐你們,九公主身子弱,又是被本宮慣壞了的,性子難免有些急躁,凡事你們多擔待些。”
長安、鍾柯琴、白詠絮趕緊起身迴“不敢不敢”。
“行了,瞧你們緊張的,本宮也不多說了,你們隨明玉去罷。”(未完待續)
長安下了轎,眼前八級白玉石階通往皇後所在的寢宮——麗正殿,三人跟著梁內侍輕輕拾階而上。
長安在腦中迴想著皇後娘娘的樣貌秉性,她前世雖為璃王妃,但李耀不得帝後的歡心,故而長安並不曾與皇後娘娘,這位她名義上的婆婆有什麽深厚感情。
皇後娘娘是蔣家的人,二十年前,成帝的發妻,當時的太子妃病故。
彼時成帝急需兵權,便向當時的大都督蔣萬流之女蔣蕭瀟提親。同年,十八歲的蔣氏,便以女主人的身份走進了太子府。自此之後,她陪伴著成帝幾經沉浮,直至登淩絕頂。她與成帝是患難夫妻,因而皇帝對她極為敬重,二十年來,成帝新歡不斷,但從未有人敢對皇後無禮。
皇後娘娘育有兩子一女,長子李煒,年十二;次子李炫,年十歲。最小的女兒即為九公主李萬禾,年八歲。
梁內侍引著三人行至殿門前,向門前立著的兩位侍女道:“彎彎姐姐,苗苗姐姐,娘娘可用過膳了,為九公主伴讀的三位小姐已經到了。”
其中一個侍女眉眼彎彎,想來就是梁內侍口中的彎彎,笑道:“來的倒巧,方才明珠姐姐才出來問過呢,你快些領著三位小姐進去罷。”又朝著玉芽綠衣等一眾丫鬟道:“你們隨我來,去偏殿候著你們主子出來。”
綠衣拉著玉芽的手去了,長安、鍾柯琴、白詠絮隨著梁內侍一起走進殿內。
長安倒還罷了,前世畢竟出入過幾次宮廷,心中並不忐忑。然而,鍾柯琴與白詠絮是生平第一次進宮。又是年紀尚幼,雖則已經在家中習過禮儀,但此時仍舊是緊張不安極了。
鍾柯琴鼻尖滲出了細細的汗水,白詠絮也收斂了初見之時囂張的態度,不安地將手帕在手裏絞來絞去。
長安用眼角的餘光輕輕將殿裏的擺設掃了一遍,殿分三間,長安進的這間是居中的正殿。雲檀木為柱。南海珍珠為簾,角落裏擺著一人高的紅珊瑚柱,牆上點綴著色澤清亮欲滴的玉璧。顏色都是素雅清淡的。但隨意挑出一件都是世間難尋的珍品。
皇上對皇後重視可見一斑。
左邊暖閣的門掩著,一陣陣清幽的香氣從門內飄出。梁內侍衝著門內恭敬地行禮,揚聲道:“啟稟娘娘,柳小姐。鍾小姐,白小姐已到了。”
“快讓她們進來。”裏頭一個含笑的聲音傳出來。
梁內侍應了。將門輕輕推開,示意三人走進去,他自己便留在門外守著。
這間暖閣比之正堂要小些,但也足有柳府正廳那樣大了。暖閣內燒著地龍。且燃著香,長安隻覺得陣陣熱氣從腳底竄上來,混著那幽幽的香氣。不消片刻就有些昏沉,額上也溢出了汗水來。
皇後蔣蕭瀟一身明黃色的錦衣羅裙。外罩一件鮫羅紗衣,發髻鬆鬆挽就,斜插一支九鳳朝陽垂蘇簪。因著沒著宮裝,與長安前世印象中的威嚴皇後倒有不少差別,多了幾分可親的味道。
蔣皇後半臥在一張黑檀木製的美人榻上,手中執了本書,抬眸笑看著長安三人。
“總算是來了。”見到長安三人進來,她支起身子,將手中的書隨意擱在榻上。
“臣女給皇後娘娘請安,娘娘千歲,萬福金安。”長安,鍾柯琴,白詠絮一齊下拜道。
“免禮,明珠,快快賜座。”
長安進了暖閣就已經看清,這間殿內隻得兩個丫頭伺候。此時其中一個容長臉蛋,細長眉毛,膚色極白的丫頭便挪了三隻圓凳來。
長安和鍾柯琴俱告了座,倒是白詠絮,甜甜地道了聲:“多謝明珠姐姐。”說完覷了眼蔣皇後,見她並沒什麽異色,不禁大為失望。
“本宮身子不怎麽好,雖然已經是入了春,仍舊還是要燒著地龍才舒坦。你們年紀小,也不知受不受得住這熱氣。”皇後見到她們三人臉上都冒出了汗,便道:“明玉,你去將今年貢上來的雪蓮茶倒幾杯來給她們。”
長安正待起身謝恩,卻又被白詠絮搶了先:“這點熱氣算不得什麽,有幸與娘娘同甘苦,這是我們的無上榮幸才是。”
“哦?”皇後的聲音拖了老長,“你們二人呢,也不需要?”
長安趕緊答:“皇後娘娘明鑒,臣女確實是有些熱了。”鍾柯琴也附和。
“如此,”皇後娘娘笑道,“那就拿兩杯來罷。”
明玉手腳快,片刻就端了茶來,長安兩人謝過,便小口小口地飲了起來。
白詠絮盯著兩人手裏的茶,臉色一白,她急於表現自己,卻沒想到皇後為後宮之主,十多年來什麽人沒見過,便是重生了的長安,也不敢沒話找話。更何況她為愛女挑選伴讀,自然是希望挑幾個品性好的。
“你們都知道,陛下在宮中設了童子堂,為著那些不能進聖賢院讀書的王孫子弟多條進學的道路。本宮想著,你們三人恰巧與九兒年紀相仿,不若就住在宮裏,平日讀書也有個伴,互為助力,豈不是好事?這才求了陛下,讓你們進宮來。”皇後由明珠扶著坐起身來,“原本蔣大人的女兒也是要來的,但昨日她母親突然仙逝了,陛下便準她在家守孝。”
蔣晴與蔣皇後算起來當是姑侄。成帝登基之後,居功至偉的大都督蔣萬流拒絕了一切封賞,解甲歸田,而其子蔣成封九門提督。
但奇怪的是,蔣皇後與蔣成並不親近。
皇後繼續道,“你們就住到九公主的公主院裏,那裏不像內宮拘束多,你們就當成自己家一樣便是。”想了想,又笑道,“倒是有一點要囑咐你們,九公主身子弱,又是被本宮慣壞了的,性子難免有些急躁,凡事你們多擔待些。”
長安、鍾柯琴、白詠絮趕緊起身迴“不敢不敢”。
“行了,瞧你們緊張的,本宮也不多說了,你們隨明玉去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