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尚未亮透,長安就被從夢中搖醒。
“什麽時辰了?”她揉著惺忪的睡眼坐起來。
“才過寅時,老太爺差了胡文大管家來,說是讓小姐現在就過去書齋。”玉芽捧著衣服立在床邊。
翠羽走過來給她一件件穿上衣裳,小聲抱怨:“也不知老太爺找您做什麽,就算是考校功課,也不能這樣早啊,小姐這才睡了多久?”
長安抹了臉,稍微精神了些。
青紋張羅著擺下早飯,她胡亂喝了幾口粥,便匆匆走了出去。
剛出院子,就見到胡文大管家筆直地立在門前。他背對著長安,在清晨朦朧的薄霧之中,竟隱隱流露出一種肅殺之氣。
“胡管家,我準備好了,咱們走吧。”長安舉步向前,青紋翠羽跟在身後。
“小姐,”胡文攔住她,“老太爺想和您單獨說說話,老奴陪著您過去,就不要帶隨從了。”
長安略一躊躇,吩咐青紋翠羽留在院內,又道:“不知道祖父要與我談多久,你們守好院子,若是老爺夫人喚我,就說我被老太爺找去,稍後就到。”
幾人點頭應了。
早春時節,處處都彌漫著一種生機勃勃的微香,混著淡淡的薄霧,沁人心脾。
胡管家似乎是故意放慢了腳步,與長安並肩而行。
“老奴跟隨著老太爺已經將近四十年了,”沒走多久,胡文突然開口道:“小姐可知道,四十年意味著什麽嗎?”
長安沒接話。
她並不感到訝異,適才胡管家要求她不帶隨從的時候。她就覺得奇怪。就算是祖父有話要單獨同她講,隻要讓跟隨的人在外頭守著就是,何必要早早就將青紋翠羽撇下?
她便猜到是胡文自己有話要同她說。
“那時候,老太爺初登官場,步步驚心……沉沉浮浮了這幾十年,才有今日之安穩……”胡文似是有未盡之言,卻住了口。
長安心思轉了起來。胡文是祖父年輕時的貼身小廝。在柳家呆了足足有三四十年。他雖然掛著大管家的名頭,但其實什麽事都不管。前世裏,長安完全沒有將這個胡管家放在心上。隻隱約記得在出嫁之前一段時間,祖父賜了他良田,讓他迴家鄉安享天年。
“胡管家有什麽話要對長安說,直說便是。”長安笑道:“您跟隨祖父幾十年,實是值得長安尊敬的長輩。”
胡文方正的臉上露出笑意:“這些年。老奴冷眼看著,柳府雖然平靜,但老太爺卻沒時常憂心,直到……直到小姐您病了一場之後。”
長安心中一動。
胡文繼續道:“老奴也不知道這些話同小姐說應不應該。但小姐病好之後,行事作風,倒有幾分老太爺當年年輕時的氣度。老奴想問小姐一句話。您可知道這個‘柳’字有多沉重?”
長安滯住。
胡文搖搖頭,笑了:“是老奴忘了。小姐終究還是個孩子。”旋即又收了笑容,正色道:“這個‘柳’字,老太爺一個人扛了四十年,如今,雖然是逼不得已,但卻要移到小姐的肩膀上了……”
長安一頭霧水,半句也聽不明白。但胡文不再說話,長安也不知該怎麽開口詢問,就這樣沉默著到了柳晏的書齋。
柳晏正在屋內泡茶,長安進去的時候,他正放下手中的紫砂壺。桌上兩個茶杯裏已經倒上了八分滿的茶水,熱氣嫋嫋地升起,像一層紗幔一樣,長安有些看不清這熱氣之後祖父的臉了。
“長安來了,”柳晏見到她進來,指了指對麵的座位,”坐,試試這杯茶。”
“孫女不會品茶。”長安小心地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好苦。”
柳晏笑道:“這叫‘皋盧’,是極苦的一種茶,常人都覺得難以入口,我喝卻覺得剛好,大概是因為已經喝習慣了罷。“
長安摩挲著手中的杯子,低頭看裏麵的茶水,明明顏色清涼澄澈,喝到嘴裏卻是苦不堪言。
“昨日那對母女,你父親本是要送官揪辦,但我做主,讓她們留在柳府。”
“祖父!”長安聽到這話,不可置信地抬頭看著柳晏,一臉的震驚:“這如何使得!”
柳晏抬手製止她繼續說下去:“我知道這兩個人品行不端,但我卻有不得不留下她們的理由。”
“什麽理由?”長安從凳子上跳起來,“不管是什麽理由,這兩個人都不能留在咱們身邊。”
她心中既氣且急,她費了那麽多周章,就是為了能早早地將柳微然毀了,決不讓她踏入柳府半步。本來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怎麽會又生了變故?
“祖父,您不會看不出來,那個微然,根本與咱們柳府沒有半分血緣關係,”長安壓住心頭的焦躁之意:“說什麽是父親的私生女,根本是鬼話連篇,祖父到底因何要留下她?!”
“記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冷靜,”柳晏皺了眉頭:“一旦失了方寸,便會被人尋到破綻,而你的破綻,就會成為對手的機會。”
“祖父……”長安不解。
柳晏把手中的的茶水慢慢喝完,站起身來,對長安伸出手:“來,我帶你去個地方。”
————
這是長安前世今生第一次拉住祖父的手。這位經曆了宦海沉浮的老人,有著一雙曆經滄桑的手。與他的腳步和聲音一樣,這雙手也堅定有力。
柳晏牽著長安,一路沉默不語,在微微的晨曦之中走到了祠堂。
祠堂的窗門緊閉,柳晏推開門走進去,又將幾扇窗都打開,絲絲縷縷的亮光射進來,照在幾排靈位上。
長安規規矩矩地對牌位行了個禮,見柳晏凝視著牌位出神,便道:“祖父,長安有個問題想問?”
“你說。”
“祖父可知道‘柳’這個字的份量?”
柳晏有些錯愕,但很快就恢複了一貫的表情:“是胡文對你說了什麽嗎?”
“胡總管問了孫女這個問題,孫女不知何意,故而請教祖父。”
柳晏半晌不說話。“青河柳氏,你可聽過?”
“我聽父親提起過,那是本朝的一大世家,也是咱們柳府的本家。”長安點頭道。
“本家?”柳晏微笑著問:“難道你不疑惑,為何咱們和青河柳氏的人從無來往?”
“這……長安不知。”
“人多則勢重,本朝所有的世家皆是以此為憑,不斷地聚集同宗,繁衍後代,壯大自身的力量,最終成為當地一霸。”柳晏望著窗外,似乎是在迴憶:“然而人多則心亂,一個世家很難使得上下同心,而有些弱小的旁支,沒有什麽作為,又或是隻剩下老弱病殘,便會被本家看作是多餘的枝葉,被清理出去。”
“清理出去?”長安道:“如何清理?是將這一旁支從族譜上劃去嗎?”
“不,”柳晏搖頭,“有些世家會剝奪走屬於這一支的財產土地,逼迫他們改名換姓,移居別處,終身不得迴到故土,而族譜上這一支的人會被寫成‘暴斃’。”
“這……”長安訝異不已。
“這已算是較為仁慈的手段了。”柳晏的聲音有些飄渺。
“難道,難道咱們柳府就是當時被青河柳氏剪除的‘枝椏’嗎?”長安小心翼翼地問。
柳晏沉默了很久,久到長安以為祖父不會迴答自己的話的時候,才緩緩地開口。
“我們這一支,自來就子嗣不旺。到了我這輩,母親隻得我一個孩子。我五歲上的時候,父親早逝,家中隻剩下母親與我相依為命。所幸祖上留下的產業不少,足夠我們二人富足地過活了。”
長安在柳晏身後立著,隻覺得祖父的背影僵硬得像尊石像。
“後來本家來人了,要求我們將產業交給本家,改名換姓挪到別的地方生活。”柳晏道:“這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段,用來對付我們孤兒寡母,又有什麽難的?偏偏我母親是個倔強至極的人,不肯相讓半分……”
柳晏的聲音越來越低,長安的心也越來越涼。
“終於有一天,我迴家的時候隻見到連天的大火,燒毀了所有的一切……”柳晏說著,輕輕拿起神台上的一個排位,用衣袖仔細擦了擦。
絲絲陽光射來,輕輕拂過“柳文氏”三個暗金色的字。
長安顫抖著聲音問:“是……是青河柳氏的人?”
柳晏點點頭,再開口時,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後來我就立下宏願,有朝一日,定要將青河柳氏連根拔起。”
怪不得,怪不得胡文管家會問她知不知道“柳”字的份量……原來這其中還有這樣慘烈的緣由。
長安凝了凝心神,問道:“父親母親,可知道此事?”
“以你父親的性子,我能告訴他嗎?”柳晏轉過身來:“原本,我已打算將這一切都帶到地下去。我窮盡一生都辦不了的事,又何必拖累後人呢?人生百年,不如讓他們開開心心地過完。”
長安低著頭看自己的腳尖,問道:“那麽……祖父為何選在今日告訴長安這一切?”
柳晏深深一歎:“長安,祖父對不住你。”(未完待續)
“什麽時辰了?”她揉著惺忪的睡眼坐起來。
“才過寅時,老太爺差了胡文大管家來,說是讓小姐現在就過去書齋。”玉芽捧著衣服立在床邊。
翠羽走過來給她一件件穿上衣裳,小聲抱怨:“也不知老太爺找您做什麽,就算是考校功課,也不能這樣早啊,小姐這才睡了多久?”
長安抹了臉,稍微精神了些。
青紋張羅著擺下早飯,她胡亂喝了幾口粥,便匆匆走了出去。
剛出院子,就見到胡文大管家筆直地立在門前。他背對著長安,在清晨朦朧的薄霧之中,竟隱隱流露出一種肅殺之氣。
“胡管家,我準備好了,咱們走吧。”長安舉步向前,青紋翠羽跟在身後。
“小姐,”胡文攔住她,“老太爺想和您單獨說說話,老奴陪著您過去,就不要帶隨從了。”
長安略一躊躇,吩咐青紋翠羽留在院內,又道:“不知道祖父要與我談多久,你們守好院子,若是老爺夫人喚我,就說我被老太爺找去,稍後就到。”
幾人點頭應了。
早春時節,處處都彌漫著一種生機勃勃的微香,混著淡淡的薄霧,沁人心脾。
胡管家似乎是故意放慢了腳步,與長安並肩而行。
“老奴跟隨著老太爺已經將近四十年了,”沒走多久,胡文突然開口道:“小姐可知道,四十年意味著什麽嗎?”
長安沒接話。
她並不感到訝異,適才胡管家要求她不帶隨從的時候。她就覺得奇怪。就算是祖父有話要單獨同她講,隻要讓跟隨的人在外頭守著就是,何必要早早就將青紋翠羽撇下?
她便猜到是胡文自己有話要同她說。
“那時候,老太爺初登官場,步步驚心……沉沉浮浮了這幾十年,才有今日之安穩……”胡文似是有未盡之言,卻住了口。
長安心思轉了起來。胡文是祖父年輕時的貼身小廝。在柳家呆了足足有三四十年。他雖然掛著大管家的名頭,但其實什麽事都不管。前世裏,長安完全沒有將這個胡管家放在心上。隻隱約記得在出嫁之前一段時間,祖父賜了他良田,讓他迴家鄉安享天年。
“胡管家有什麽話要對長安說,直說便是。”長安笑道:“您跟隨祖父幾十年,實是值得長安尊敬的長輩。”
胡文方正的臉上露出笑意:“這些年。老奴冷眼看著,柳府雖然平靜,但老太爺卻沒時常憂心,直到……直到小姐您病了一場之後。”
長安心中一動。
胡文繼續道:“老奴也不知道這些話同小姐說應不應該。但小姐病好之後,行事作風,倒有幾分老太爺當年年輕時的氣度。老奴想問小姐一句話。您可知道這個‘柳’字有多沉重?”
長安滯住。
胡文搖搖頭,笑了:“是老奴忘了。小姐終究還是個孩子。”旋即又收了笑容,正色道:“這個‘柳’字,老太爺一個人扛了四十年,如今,雖然是逼不得已,但卻要移到小姐的肩膀上了……”
長安一頭霧水,半句也聽不明白。但胡文不再說話,長安也不知該怎麽開口詢問,就這樣沉默著到了柳晏的書齋。
柳晏正在屋內泡茶,長安進去的時候,他正放下手中的紫砂壺。桌上兩個茶杯裏已經倒上了八分滿的茶水,熱氣嫋嫋地升起,像一層紗幔一樣,長安有些看不清這熱氣之後祖父的臉了。
“長安來了,”柳晏見到她進來,指了指對麵的座位,”坐,試試這杯茶。”
“孫女不會品茶。”長安小心地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好苦。”
柳晏笑道:“這叫‘皋盧’,是極苦的一種茶,常人都覺得難以入口,我喝卻覺得剛好,大概是因為已經喝習慣了罷。“
長安摩挲著手中的杯子,低頭看裏麵的茶水,明明顏色清涼澄澈,喝到嘴裏卻是苦不堪言。
“昨日那對母女,你父親本是要送官揪辦,但我做主,讓她們留在柳府。”
“祖父!”長安聽到這話,不可置信地抬頭看著柳晏,一臉的震驚:“這如何使得!”
柳晏抬手製止她繼續說下去:“我知道這兩個人品行不端,但我卻有不得不留下她們的理由。”
“什麽理由?”長安從凳子上跳起來,“不管是什麽理由,這兩個人都不能留在咱們身邊。”
她心中既氣且急,她費了那麽多周章,就是為了能早早地將柳微然毀了,決不讓她踏入柳府半步。本來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怎麽會又生了變故?
“祖父,您不會看不出來,那個微然,根本與咱們柳府沒有半分血緣關係,”長安壓住心頭的焦躁之意:“說什麽是父親的私生女,根本是鬼話連篇,祖父到底因何要留下她?!”
“記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冷靜,”柳晏皺了眉頭:“一旦失了方寸,便會被人尋到破綻,而你的破綻,就會成為對手的機會。”
“祖父……”長安不解。
柳晏把手中的的茶水慢慢喝完,站起身來,對長安伸出手:“來,我帶你去個地方。”
————
這是長安前世今生第一次拉住祖父的手。這位經曆了宦海沉浮的老人,有著一雙曆經滄桑的手。與他的腳步和聲音一樣,這雙手也堅定有力。
柳晏牽著長安,一路沉默不語,在微微的晨曦之中走到了祠堂。
祠堂的窗門緊閉,柳晏推開門走進去,又將幾扇窗都打開,絲絲縷縷的亮光射進來,照在幾排靈位上。
長安規規矩矩地對牌位行了個禮,見柳晏凝視著牌位出神,便道:“祖父,長安有個問題想問?”
“你說。”
“祖父可知道‘柳’這個字的份量?”
柳晏有些錯愕,但很快就恢複了一貫的表情:“是胡文對你說了什麽嗎?”
“胡總管問了孫女這個問題,孫女不知何意,故而請教祖父。”
柳晏半晌不說話。“青河柳氏,你可聽過?”
“我聽父親提起過,那是本朝的一大世家,也是咱們柳府的本家。”長安點頭道。
“本家?”柳晏微笑著問:“難道你不疑惑,為何咱們和青河柳氏的人從無來往?”
“這……長安不知。”
“人多則勢重,本朝所有的世家皆是以此為憑,不斷地聚集同宗,繁衍後代,壯大自身的力量,最終成為當地一霸。”柳晏望著窗外,似乎是在迴憶:“然而人多則心亂,一個世家很難使得上下同心,而有些弱小的旁支,沒有什麽作為,又或是隻剩下老弱病殘,便會被本家看作是多餘的枝葉,被清理出去。”
“清理出去?”長安道:“如何清理?是將這一旁支從族譜上劃去嗎?”
“不,”柳晏搖頭,“有些世家會剝奪走屬於這一支的財產土地,逼迫他們改名換姓,移居別處,終身不得迴到故土,而族譜上這一支的人會被寫成‘暴斃’。”
“這……”長安訝異不已。
“這已算是較為仁慈的手段了。”柳晏的聲音有些飄渺。
“難道,難道咱們柳府就是當時被青河柳氏剪除的‘枝椏’嗎?”長安小心翼翼地問。
柳晏沉默了很久,久到長安以為祖父不會迴答自己的話的時候,才緩緩地開口。
“我們這一支,自來就子嗣不旺。到了我這輩,母親隻得我一個孩子。我五歲上的時候,父親早逝,家中隻剩下母親與我相依為命。所幸祖上留下的產業不少,足夠我們二人富足地過活了。”
長安在柳晏身後立著,隻覺得祖父的背影僵硬得像尊石像。
“後來本家來人了,要求我們將產業交給本家,改名換姓挪到別的地方生活。”柳晏道:“這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段,用來對付我們孤兒寡母,又有什麽難的?偏偏我母親是個倔強至極的人,不肯相讓半分……”
柳晏的聲音越來越低,長安的心也越來越涼。
“終於有一天,我迴家的時候隻見到連天的大火,燒毀了所有的一切……”柳晏說著,輕輕拿起神台上的一個排位,用衣袖仔細擦了擦。
絲絲陽光射來,輕輕拂過“柳文氏”三個暗金色的字。
長安顫抖著聲音問:“是……是青河柳氏的人?”
柳晏點點頭,再開口時,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後來我就立下宏願,有朝一日,定要將青河柳氏連根拔起。”
怪不得,怪不得胡文管家會問她知不知道“柳”字的份量……原來這其中還有這樣慘烈的緣由。
長安凝了凝心神,問道:“父親母親,可知道此事?”
“以你父親的性子,我能告訴他嗎?”柳晏轉過身來:“原本,我已打算將這一切都帶到地下去。我窮盡一生都辦不了的事,又何必拖累後人呢?人生百年,不如讓他們開開心心地過完。”
長安低著頭看自己的腳尖,問道:“那麽……祖父為何選在今日告訴長安這一切?”
柳晏深深一歎:“長安,祖父對不住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