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世裏,盧二娘在長安生辰那日帶著柳微然悄悄混進下人堆裏,從後院小門混了進來。在堂前大吵大鬧,聲淚俱下地哭訴柳溫明拋棄她們母女,六年來不聞不問,後來更是觸柱而亡。
如此一來,在場諸人莫不對她的話深信不疑,加之柳微然哭得淒淒慘慘的樣子,更是博得了不少的同情。
任柳溫明如何辯解,如何憤怒,都被認為是惱羞成怒。
長安那時剛滿八歲,根本無法分辨是非,也怨恨起柳溫明來。隻不過她並不是因著柳溫明拋棄盧二娘母女,而是覺得之前他與顏氏的恩愛都是假的,令人作嘔。
柳溫明在柳微然進府一事上,一反常態,反對的態度十分強硬。隻是,後來不知柳晏與柳溫明說了什麽,最終柳微然還是進了柳府。
而祖父到底在書齋中與父親說了什麽?為什麽父親在談話之後就鬆了口,默許了柳微然的存在?長安腦子裏的地圖始終缺了一塊……
那盧二娘被扔在地上,嘴裏塞了帕子,發出“嗚嗚”的低嚎聲。長安凝了凝心神,上前把她嘴裏的帕子抽出來,沉聲喝道:“盧二娘,你因何事來我柳府門前大吵大鬧?”
盧二娘咽了咽唾沫,見書案後頭端坐著一位威嚴老者,麵上半點笑意也無,心中便先自怯了三分,諾諾不敢開口。
長安見她不開口,迴頭去看柳晏,柳晏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繼續問。
長安皺了皺眉頭。聲音更冷:“我聽微然說,你將我給你的銀兩都拿去賭了?!這次來府門前吵鬧,莫不是想來訛詐更多的銀兩?”
“不不不,”盧二娘慌忙搖頭:“我,我是來……”
“來做什麽?!”
盧二娘被長安聲聲追問。心裏不由一慌,更沒了底氣。但想到那神秘人所許諾的將來,又想到微然托人給她捎的話,終於把心一橫,一下子撲到書案前,對著柳晏道:“這位一定就是柳老太傅是不是?老太傅。您可要給我做主,您是青天大老爺,救救咱們孤兒寡母罷。”
“盧二娘,祖父已經將此事交給我來處置了,你有什麽不平對我說就是。”長安放緩了聲音道:“左右有祖父在場。也不會屈了你。隻是,你若是再像這樣潑婦一般地吵鬧,我看也不用問了,直接差人架到官府去罷。”
盧二娘趕緊收了聲,低下頭,像是在糾結什麽。
柳溫明自盧二娘被架進來之後一直在思忖,此時欣喜道:“我想起來了,上次我墜馬之後。就是你們母女替我迴府上報信的。”又問長安:“你母親說你已經替我致謝過了?”
長安迴道:“這是自然的,那日父親昏迷,母親身子不便又要忙著照料您。長安便自作主張由桂嬤嬤陪著一同去謝過她們母女了。”
柳溫明道:“那便好,咱們是應當知恩圖報的。”又和善地問盧二娘:“這位大姐,你有什麽難處直說無妨。”
他的神情坦蕩,長安心中卻疑雲頓起。
前世裏盧二娘死前說,自己本是京中紅香閣裏的姑娘,柳溫明是她的頭一個客人。來光顧過幾次之後,便有了柳微然。她為了生下孩子。被鴇母逐出紅香閣,幾年來幾番尋上門來。都被柳溫明拒之門外,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後來長安年紀漸長,便對盧二娘死前所言起了疑心,使人去查,卻發現隻能查到些零散的消息,而盧二娘所說的,竟然句句都對的上。
長安失望之餘,也隻能作罷。
如今看來,柳溫明竟當真是對盧二娘毫不相識。長安心中的念頭轉了幾轉,忽然,一個念頭閃過。如果柳溫明當初所說的都是真的呢?他說從未見過盧二娘,前世不曾有柳溫明墜馬一事,他自然是從未見過盧二娘的。
長安越想越覺得是,這足以解釋為何柳溫明十餘年一直冷待柳微然。她前世不曾往這方麵想過,是覺得有祖父坐鎮,絕不容發生這等混淆血脈之事。
如今……長安看了看柳晏冷峻的麵容,如今看來,一切都說不準了。
盧二娘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有道道淚痕了:“小姐,我是來求您讓我將微然給帶迴去的。咱們不求什麽報答,上次小姐賜下的銀兩我也可以還給您,隻求您放了微然。咱們家雖然是窮,但也絕不會賣女為奴的。您是活菩薩轉世,就把人還給我罷。”
長安冷冷道:“口口聲聲像是在控訴我強扣了人一樣,你女兒是自己求上門來要進柳府做事的。”
柳溫明皺眉道:“長安,這是怎麽迴事?什麽進府做事?”
長安還未及開口,就被盧二娘搶先道:“我那傻孩子,一個多月前說是要到柳府來叩謝小姐賜銀之恩,我都和她說了多少遍了,柳小姐不會在乎這個的,她偏是不聽,一定要來……到了今日還沒迴家,隻托人捎了個口信說是柳小姐留她在府裏幫著做些事情……就看在我們好歹也算是救過柳老爺,讓我們母女團聚罷……”
她的用詞雖然婉轉,但配上那語氣和表情,任誰都能聯想到是長安硬將人扣了下來。
長安暗暗好笑,這出“強搶民女”的戲碼,若是主角換成個紈絝子弟倒還合情合理,隻是長安隻不過是個八歲的小女孩,又有什麽理由去強扣了一個六歲的孩子?
果然,柳溫明不解道:“長安為何要扣著這孩子不讓她走?”
盧二娘道:“那日小姐看中了我家那孩子,說是要收下做臂膀,本是好事,隻是好歹也先知會我一聲才是……”
“心腹?”長安笑出聲來,“盧二娘,我看你是誤會了,你家微然留在我這裏是做客的。”
頓了頓,長安看向祖父:“一則,我從不曾與你或者是微然簽訂什麽契文。二則,這些日子以來,我對她是處處優待,完全是因著你們母女曾經救過我父親。若說是幫工……”長安冷笑道:“我從未指派她做什麽事,唯一一次讓她替我去送一枚簪子,倒還送出個大問題來,這樣的‘心腹’,我是萬萬不敢要的。”
“簪子?”盧二娘愣住,她今日前來是挑準了日子的,打算趁著柳府開宴而大鬧一場。所說的話也都是設計好的,要先給長安扣上一個“逼良為奴”的帽子,再說出後頭的話。
且微然也多次帶信給她,說是今日有好戲在前,等到柳長安失了信譽,到時候再趁虛而入,必能夠事半功倍。
卻沒料到今日這等變故,事情完全是向反方向發展去的,非但沒能陷害到長安,反將自己搭了進去。
盧二娘不明所以,隻能呆在原地。
長安繼續道:“原是留了人在府上做客,想著好好款待幾日,也盡盡我的心。倒是我考慮的不周全了,想著微然定是和你商量好了的,故而也沒派人去知會一聲。”
“隻是,”長安沉下臉來,“如今這人……你可帶不走了。她與旁人勾結,企圖陷我於不義之中,幸而被我發現了破綻,否則,隻怕我已經背上了‘謀害長輩’的罪名。”
盧二娘聽傻了眼,她哪裏知道這其中還有這關節,結結巴巴了半天,才唿起冤來:“我那丫頭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冤枉啊,小姐可不能這樣隨意將屎盆子扣在咱們頭上……”說著又朝柳晏和柳溫明磕頭。
方才顏氏在書齋中將今日宴席上發生的事略略道來,並未曾言明其中的兩個丫頭是何人。故而此時柳溫明聽了長安的話,才領悟過來,原來這盧二娘之女就是那個去送簪子的小丫頭。
柳溫明素來最不喜挑撥離間的小人,何況陷害的又是自己唯一的女兒,登時便起了厭惡之情。
此時見盧二娘朝自己直磕頭,也不心軟,麵無表情道:“這事既是小姐房中的事,你隻管去求小姐。”
盧二娘見柳長安的目光如同冰柱一般,簡直要將自己凍住,哪還敢去開口叫冤。
“祖父,父親,此事要想斷的清楚明白,隻怕還是要將微然給帶上來細細問清楚。”
柳晏頷首,長安便支了翠羽前去,將人給帶來。
柳微然自從在廳上被顏氏叫人架了下去,便給扔在柴房之中,雙手被綁在一起,心中急躁不已。
她今年六歲,也吃了六年的苦楚,早早就明白了世間的疾苦。
那日來柳府報信,是她頭一次見到如此的高堂闊宇,府中的丫頭也比她要穿的體麵光鮮,使人好不向往。
故而,當那華衣美服的神秘人出現在自己簡陋的家中,問她想不想從此不再低人一等,要不要幫他做事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進柳府之前,她便打定了主意,要抓住一切的機會在府中露臉。誰知道長安隻是好吃好喝地待著她,雖不交代任何事,但也從不親近。
後來,柳明月暗暗地找到她,有意拉攏。柳微然便動了心思,雖然這招不一定能完全毀了柳長安,但於她的名聲也是大大有損的。
誰知道,柳長安早有防備,反當廳將了柳明月一軍。而自己,也被關在柴房之中,前途未卜。(未完待續)
如此一來,在場諸人莫不對她的話深信不疑,加之柳微然哭得淒淒慘慘的樣子,更是博得了不少的同情。
任柳溫明如何辯解,如何憤怒,都被認為是惱羞成怒。
長安那時剛滿八歲,根本無法分辨是非,也怨恨起柳溫明來。隻不過她並不是因著柳溫明拋棄盧二娘母女,而是覺得之前他與顏氏的恩愛都是假的,令人作嘔。
柳溫明在柳微然進府一事上,一反常態,反對的態度十分強硬。隻是,後來不知柳晏與柳溫明說了什麽,最終柳微然還是進了柳府。
而祖父到底在書齋中與父親說了什麽?為什麽父親在談話之後就鬆了口,默許了柳微然的存在?長安腦子裏的地圖始終缺了一塊……
那盧二娘被扔在地上,嘴裏塞了帕子,發出“嗚嗚”的低嚎聲。長安凝了凝心神,上前把她嘴裏的帕子抽出來,沉聲喝道:“盧二娘,你因何事來我柳府門前大吵大鬧?”
盧二娘咽了咽唾沫,見書案後頭端坐著一位威嚴老者,麵上半點笑意也無,心中便先自怯了三分,諾諾不敢開口。
長安見她不開口,迴頭去看柳晏,柳晏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繼續問。
長安皺了皺眉頭。聲音更冷:“我聽微然說,你將我給你的銀兩都拿去賭了?!這次來府門前吵鬧,莫不是想來訛詐更多的銀兩?”
“不不不,”盧二娘慌忙搖頭:“我,我是來……”
“來做什麽?!”
盧二娘被長安聲聲追問。心裏不由一慌,更沒了底氣。但想到那神秘人所許諾的將來,又想到微然托人給她捎的話,終於把心一橫,一下子撲到書案前,對著柳晏道:“這位一定就是柳老太傅是不是?老太傅。您可要給我做主,您是青天大老爺,救救咱們孤兒寡母罷。”
“盧二娘,祖父已經將此事交給我來處置了,你有什麽不平對我說就是。”長安放緩了聲音道:“左右有祖父在場。也不會屈了你。隻是,你若是再像這樣潑婦一般地吵鬧,我看也不用問了,直接差人架到官府去罷。”
盧二娘趕緊收了聲,低下頭,像是在糾結什麽。
柳溫明自盧二娘被架進來之後一直在思忖,此時欣喜道:“我想起來了,上次我墜馬之後。就是你們母女替我迴府上報信的。”又問長安:“你母親說你已經替我致謝過了?”
長安迴道:“這是自然的,那日父親昏迷,母親身子不便又要忙著照料您。長安便自作主張由桂嬤嬤陪著一同去謝過她們母女了。”
柳溫明道:“那便好,咱們是應當知恩圖報的。”又和善地問盧二娘:“這位大姐,你有什麽難處直說無妨。”
他的神情坦蕩,長安心中卻疑雲頓起。
前世裏盧二娘死前說,自己本是京中紅香閣裏的姑娘,柳溫明是她的頭一個客人。來光顧過幾次之後,便有了柳微然。她為了生下孩子。被鴇母逐出紅香閣,幾年來幾番尋上門來。都被柳溫明拒之門外,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後來長安年紀漸長,便對盧二娘死前所言起了疑心,使人去查,卻發現隻能查到些零散的消息,而盧二娘所說的,竟然句句都對的上。
長安失望之餘,也隻能作罷。
如今看來,柳溫明竟當真是對盧二娘毫不相識。長安心中的念頭轉了幾轉,忽然,一個念頭閃過。如果柳溫明當初所說的都是真的呢?他說從未見過盧二娘,前世不曾有柳溫明墜馬一事,他自然是從未見過盧二娘的。
長安越想越覺得是,這足以解釋為何柳溫明十餘年一直冷待柳微然。她前世不曾往這方麵想過,是覺得有祖父坐鎮,絕不容發生這等混淆血脈之事。
如今……長安看了看柳晏冷峻的麵容,如今看來,一切都說不準了。
盧二娘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有道道淚痕了:“小姐,我是來求您讓我將微然給帶迴去的。咱們不求什麽報答,上次小姐賜下的銀兩我也可以還給您,隻求您放了微然。咱們家雖然是窮,但也絕不會賣女為奴的。您是活菩薩轉世,就把人還給我罷。”
長安冷冷道:“口口聲聲像是在控訴我強扣了人一樣,你女兒是自己求上門來要進柳府做事的。”
柳溫明皺眉道:“長安,這是怎麽迴事?什麽進府做事?”
長安還未及開口,就被盧二娘搶先道:“我那傻孩子,一個多月前說是要到柳府來叩謝小姐賜銀之恩,我都和她說了多少遍了,柳小姐不會在乎這個的,她偏是不聽,一定要來……到了今日還沒迴家,隻托人捎了個口信說是柳小姐留她在府裏幫著做些事情……就看在我們好歹也算是救過柳老爺,讓我們母女團聚罷……”
她的用詞雖然婉轉,但配上那語氣和表情,任誰都能聯想到是長安硬將人扣了下來。
長安暗暗好笑,這出“強搶民女”的戲碼,若是主角換成個紈絝子弟倒還合情合理,隻是長安隻不過是個八歲的小女孩,又有什麽理由去強扣了一個六歲的孩子?
果然,柳溫明不解道:“長安為何要扣著這孩子不讓她走?”
盧二娘道:“那日小姐看中了我家那孩子,說是要收下做臂膀,本是好事,隻是好歹也先知會我一聲才是……”
“心腹?”長安笑出聲來,“盧二娘,我看你是誤會了,你家微然留在我這裏是做客的。”
頓了頓,長安看向祖父:“一則,我從不曾與你或者是微然簽訂什麽契文。二則,這些日子以來,我對她是處處優待,完全是因著你們母女曾經救過我父親。若說是幫工……”長安冷笑道:“我從未指派她做什麽事,唯一一次讓她替我去送一枚簪子,倒還送出個大問題來,這樣的‘心腹’,我是萬萬不敢要的。”
“簪子?”盧二娘愣住,她今日前來是挑準了日子的,打算趁著柳府開宴而大鬧一場。所說的話也都是設計好的,要先給長安扣上一個“逼良為奴”的帽子,再說出後頭的話。
且微然也多次帶信給她,說是今日有好戲在前,等到柳長安失了信譽,到時候再趁虛而入,必能夠事半功倍。
卻沒料到今日這等變故,事情完全是向反方向發展去的,非但沒能陷害到長安,反將自己搭了進去。
盧二娘不明所以,隻能呆在原地。
長安繼續道:“原是留了人在府上做客,想著好好款待幾日,也盡盡我的心。倒是我考慮的不周全了,想著微然定是和你商量好了的,故而也沒派人去知會一聲。”
“隻是,”長安沉下臉來,“如今這人……你可帶不走了。她與旁人勾結,企圖陷我於不義之中,幸而被我發現了破綻,否則,隻怕我已經背上了‘謀害長輩’的罪名。”
盧二娘聽傻了眼,她哪裏知道這其中還有這關節,結結巴巴了半天,才唿起冤來:“我那丫頭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冤枉啊,小姐可不能這樣隨意將屎盆子扣在咱們頭上……”說著又朝柳晏和柳溫明磕頭。
方才顏氏在書齋中將今日宴席上發生的事略略道來,並未曾言明其中的兩個丫頭是何人。故而此時柳溫明聽了長安的話,才領悟過來,原來這盧二娘之女就是那個去送簪子的小丫頭。
柳溫明素來最不喜挑撥離間的小人,何況陷害的又是自己唯一的女兒,登時便起了厭惡之情。
此時見盧二娘朝自己直磕頭,也不心軟,麵無表情道:“這事既是小姐房中的事,你隻管去求小姐。”
盧二娘見柳長安的目光如同冰柱一般,簡直要將自己凍住,哪還敢去開口叫冤。
“祖父,父親,此事要想斷的清楚明白,隻怕還是要將微然給帶上來細細問清楚。”
柳晏頷首,長安便支了翠羽前去,將人給帶來。
柳微然自從在廳上被顏氏叫人架了下去,便給扔在柴房之中,雙手被綁在一起,心中急躁不已。
她今年六歲,也吃了六年的苦楚,早早就明白了世間的疾苦。
那日來柳府報信,是她頭一次見到如此的高堂闊宇,府中的丫頭也比她要穿的體麵光鮮,使人好不向往。
故而,當那華衣美服的神秘人出現在自己簡陋的家中,問她想不想從此不再低人一等,要不要幫他做事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進柳府之前,她便打定了主意,要抓住一切的機會在府中露臉。誰知道長安隻是好吃好喝地待著她,雖不交代任何事,但也從不親近。
後來,柳明月暗暗地找到她,有意拉攏。柳微然便動了心思,雖然這招不一定能完全毀了柳長安,但於她的名聲也是大大有損的。
誰知道,柳長安早有防備,反當廳將了柳明月一軍。而自己,也被關在柴房之中,前途未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