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寫到家譜上頭,就沒人敢動小少爺的主意了。”正在給顏氏梳妝的瓏香笑盈盈接口道。
顏氏聽著兩人一答一合卻不說話,眼神無限溫柔地看著阿修。
等到發髻梳好,妝也上好,顏氏低頭朝長安溫柔一笑,拉起她的手緩步走了出去,桂嬤嬤抱著阿修跟在後頭。
還沒踏出門檻,就見到柳溫明正候在院門口,負著手背對著院子。
聽到身後的開門聲,這才緩緩轉過身子來,朝顏氏和長安颯然一笑,大步迎了上來。
春日溫暖的日光徐徐灑下,將天地都染成和煦的暖色。院裏的花草在微風之下扭著腰肢,迫不及待地想要舒展開身子。
柳長安牢牢牽著顏氏的手,看著柳溫明在一片光明中大步走來,身後桂嬤嬤懷中的阿修瞪大了眼睛吮吸著手指……
這樣的景象,是她前世無數次午夜夢迴時向往的景象……長安捏緊了母親的手,生怕自己突然醒過來,發現又是一場夢。
柳溫明走到顏氏麵前停下,用手輕輕觸了觸顏氏的臉龐,微皺起眉頭:“臉怎麽這樣諒?可覺得冷?你才出月子,可大意不得。”
正說著,瓏繡就急急地趕了出來,手中搭著一件厚緞鬥篷。柳溫明接過,親自給顏氏披上。
“哪裏就那麽嬌氣了?”顏氏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咱們快些走,別誤了阿修入家譜的吉時。”
“傻站著做什麽,你祖父已經在祠堂那邊等著咱們了。”見長安住了腳,傻傻站著。柳溫明笑著催促道。
柳家的祠堂乃是家祠,裏頭供奉的隻是五代以內的祖先。京中的達官貴人,凡事自別地升遷至京都的,家中都設有家祠。
家祠與宗祠不同,宗祠乃是同姓宗族共同祭拜祖先的地方。家祠是各人府中所設的小祠堂,不過是一間單獨的屋子罷了。
宗祠往往設在宗族故土,倘若是升遷來京,往返不便,不能常常迴鄉祭祀,隻好在府中設下家祠作為祭祖之地。
柳溫明攜著顏氏。長安到祠堂的時候,祠堂的兩扇大門都已經完全打開。
長安記憶裏,上一次重開家譜,是她哭著鬧著要嫁給李耀的時候,也是柳晏主持。用朱筆將她從家譜之上劃去。
她還記得那時的祖父,佝僂著背,提著筆的手已經有些顫抖,卻仍然堅定地將“柳長安”三字劃掉:“從此之後,咱們柳家就再也沒有嫡女柳長安這個人了。”
那日的一切都是黑沉沉的,母親在一旁不停地抹眼淚,父親沉重的咳嗽聲,還有柳微然假意的啜泣……柳長安重重地叩了三個頭。之後便毫不猶豫地走出了祠堂,走出了柳府……
“柳氏祖先在上,柳氏第十三代子弟柳晏攜子孫叩首。”柳晏拈了三支清香。朗聲念道。
胡文大管家低眉順目,地接過這三支香,恭敬地插入牌位神龕之前的香爐之中。
柳晏撩起衣擺跪了下來,長安排在最末,連忙跟著柳溫明和顏氏一同下拜,身旁的桂嬤嬤抱著阿修也跪了下來。
柳晏叩了頭。再道:“先祖英靈不遠,恩遠流長。晏才疏學淺。幸得庇蔭,忝居高位。常憂後繼之無人。今得護佑,天賜麟子,香煙有繼,門庭可傳。特開祠堂,告先祖,將十五代子孫柳氏長宗之名錄於家譜之中。”
家譜被懸在正中的牌匾上,柳晏使人取了下來。筆墨早已備下,他鄭重提筆,一筆一劃地寫下了“柳長宗”三字。
長安站得遠,看不清楚,隻依稀看到柳長宗的名字就寫在柳長安之下。
柳家的女兒也上家譜,這點與其他的人家都不一樣。別家的女兒自出生就不上家譜的,除非是得了個極尊貴的夫家,光宗耀祖,這才會恭恭敬敬地將此女的名字添上。
柳家的女兒卻和兒子一樣,到了滿月定下名字,便寫上家譜之中。不僅是柳長安,便是柳明月,也是寫在了家譜上的。
這一點不同,長安一直不曾搞清楚原因。前世她不在乎這些,從不曾想過這問題,如今卻是事事留心,越思越想越不對勁。
柳晏雖說是布衣出身,但是卻屬於青河柳氏這一大姓的旁支。
按理說柳晏貴為帝師,揚名四海,該是柳氏一族的榮耀才是,偏長安前世今生都不曾見過柳氏本家的人來京。
且不說女子上家譜這件事,隻說阿修出生這件大事,合該有族中長輩作見證,先上了家譜,再報到族中的宗譜之上。然而,長安卻不曾見到任何一個柳氏本家的人來道賀,也不曾有書信過來。
這於情於理都難說通……
不待她細想,柳晏已經放下了筆,將家譜攤開放在神龕前,自己垂手而立。過了片刻,墨跡已幹,柳晏便慎重地合上那本已經泛黃的本子,再令人放迴牌匾之後。
“長宗自此就是咱們柳家的人了。”柳晏注視著家譜被懸放在牌匾之後,眼中也露出欣慰之情。
囑咐顏氏道:“今日府中來客多,你先迴去休整準備一下。”
恰巧阿修也有些餓了,一直咬著自己白嫩的小胖手,顏氏急著迴房去給阿修喂奶,便也不加推辭,匆匆地迴了自己房中。
宴席的時辰定在中午,但迴房沒一會兒,就有夫人已經到了,顏氏少不得要打起精神來應付。
桂嬤嬤將人領進房裏,顏氏已經喂好了奶,正有一下沒一下地拍著阿修。
“這孩子長得真好,方鼻闊目的,將來必定是個有福氣的。”來的是吏部侍郎唐鈺的夫人,她坐在床邊,見阿修睡的安詳,一個勁地稱讚到:“不哭不鬧倒是有幾分大家的氣質,哪像我家那個皮猴兒。”
“這般小小的嬰孩,若說是有什麽大家氣質,那倒是虛話了,我瞅著不過是懶了一點。”和唐夫人一同來的夫人涼涼地道。
顏氏本是笑容滿麵,聽了這話也不由得沉下臉來。
唐夫人趕緊打圓場:“什麽懶不懶的,小孩子就是這樣的,吃飽睡好了,才長得快。”又向顏氏陪笑道:“這是我表妹,河東州知州卓天嵐的夫人,這次是專程過來探我的,你許是沒見過。她年紀輕,又沒生養過,哪裏懂得孩子的事?”
卓夫人聽到這話,臉色一僵,隻是不好發作,隻能按捺住。
顏氏見她這樣說了,也不好多追究,便敷衍了兩句,讓桂嬤嬤先帶著人先去花廳坐好。
因著是柳長宗的滿月酒,又是柳長安補過八歲生辰,柳府熱熱鬧鬧地開了幾席。
柳晏、柳溫明與一班來道賀的朝中大臣在正廳飲宴,顏氏與眾家夫人在花廳中擺酒。
長安所請的小姐則在小花園裏麵整治了一桌席麵。
唐夫人與卓夫人隨著桂嬤嬤到了花廳,之間當中一張紅衫木的圓桌,桌上已經放好了碗碟餐具。
“兩位夫人稍坐片刻,老奴這還要去迎接其他的客人。”桂嬤嬤躬身道。
“嬤嬤自便就是。”
待桂嬤嬤出了花廳,唐夫人確定了兩側無人,這才板起臉,對著卓夫人嗬斥道:“你臨行之前怎樣答應我的,怎得一到這裏就對柳夫人出言不遜?”
“我,我實在是忍不住,見到姓柳的就生氣。”卓夫人低了頭玩著自己的手絹
”忍不住就別在這裏呆著了,現在就給我出府去。”唐夫人怒氣衝衝:”你吵著鬧著要來見一見柳明月,怎麽,十多年都熬過去了,如今連一兩個時辰都等不得了嗎?“
卓夫人垂頭,兩手死死地絞著帕子,恨聲道:“柳明月一肚子的壞水,十多年前就處心積慮,為了嫁給封友嘉,什麽手段都使出來了,一點兒大家閨房的樣子也沒有。這次我萬萬要揭開這人的真麵目。”
唐夫人沉著臉道:”今日咱們來此最主要的目的是恭賀柳府添丁,別的你想都別想。“
卓夫人依舊是垂著頭,不語,隻是嘴角微微上揚,帶出一個弧度。
再說長安從祠堂出來之後,就趕緊迴了閣水居,把四個丫頭都叫到身前來細細吩咐。
“可聽明白了?”長安花了整整半個時辰,才將每人要做的事情都說明白。
青紋,綠衣,翠羽,玉芽四個丫頭齊齊點頭:“小姐放心,我們都記下了。”
不多時丁翎容就來了,與她同到的還有孫芷。
“沒想到你還給我發了帖子,我接到的時候激動的什麽一樣。”孫芷容長臉蛋上的兩條劍眉微微挑起,表情看起來又是
孫芷比長安和翎容都大上幾歲,今年應當是十一歲。
她的父親孫道然雖然在家中排行老大,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吃喝嫖賭無一不精,又愛眠花宿柳。孫芷是長房嫡孫女,她母親是孫道然的發妻,但為人實在是軟弱可欺。
孫芷小小年紀就要麵對她父親納的一群姬妾,又要護著自己無能的娘,漸漸地也將這些姬妾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隻不過她的脾氣也變得十分火爆,像鞭炮一樣,一點就著。”(未完待續)
顏氏聽著兩人一答一合卻不說話,眼神無限溫柔地看著阿修。
等到發髻梳好,妝也上好,顏氏低頭朝長安溫柔一笑,拉起她的手緩步走了出去,桂嬤嬤抱著阿修跟在後頭。
還沒踏出門檻,就見到柳溫明正候在院門口,負著手背對著院子。
聽到身後的開門聲,這才緩緩轉過身子來,朝顏氏和長安颯然一笑,大步迎了上來。
春日溫暖的日光徐徐灑下,將天地都染成和煦的暖色。院裏的花草在微風之下扭著腰肢,迫不及待地想要舒展開身子。
柳長安牢牢牽著顏氏的手,看著柳溫明在一片光明中大步走來,身後桂嬤嬤懷中的阿修瞪大了眼睛吮吸著手指……
這樣的景象,是她前世無數次午夜夢迴時向往的景象……長安捏緊了母親的手,生怕自己突然醒過來,發現又是一場夢。
柳溫明走到顏氏麵前停下,用手輕輕觸了觸顏氏的臉龐,微皺起眉頭:“臉怎麽這樣諒?可覺得冷?你才出月子,可大意不得。”
正說著,瓏繡就急急地趕了出來,手中搭著一件厚緞鬥篷。柳溫明接過,親自給顏氏披上。
“哪裏就那麽嬌氣了?”顏氏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咱們快些走,別誤了阿修入家譜的吉時。”
“傻站著做什麽,你祖父已經在祠堂那邊等著咱們了。”見長安住了腳,傻傻站著。柳溫明笑著催促道。
柳家的祠堂乃是家祠,裏頭供奉的隻是五代以內的祖先。京中的達官貴人,凡事自別地升遷至京都的,家中都設有家祠。
家祠與宗祠不同,宗祠乃是同姓宗族共同祭拜祖先的地方。家祠是各人府中所設的小祠堂,不過是一間單獨的屋子罷了。
宗祠往往設在宗族故土,倘若是升遷來京,往返不便,不能常常迴鄉祭祀,隻好在府中設下家祠作為祭祖之地。
柳溫明攜著顏氏。長安到祠堂的時候,祠堂的兩扇大門都已經完全打開。
長安記憶裏,上一次重開家譜,是她哭著鬧著要嫁給李耀的時候,也是柳晏主持。用朱筆將她從家譜之上劃去。
她還記得那時的祖父,佝僂著背,提著筆的手已經有些顫抖,卻仍然堅定地將“柳長安”三字劃掉:“從此之後,咱們柳家就再也沒有嫡女柳長安這個人了。”
那日的一切都是黑沉沉的,母親在一旁不停地抹眼淚,父親沉重的咳嗽聲,還有柳微然假意的啜泣……柳長安重重地叩了三個頭。之後便毫不猶豫地走出了祠堂,走出了柳府……
“柳氏祖先在上,柳氏第十三代子弟柳晏攜子孫叩首。”柳晏拈了三支清香。朗聲念道。
胡文大管家低眉順目,地接過這三支香,恭敬地插入牌位神龕之前的香爐之中。
柳晏撩起衣擺跪了下來,長安排在最末,連忙跟著柳溫明和顏氏一同下拜,身旁的桂嬤嬤抱著阿修也跪了下來。
柳晏叩了頭。再道:“先祖英靈不遠,恩遠流長。晏才疏學淺。幸得庇蔭,忝居高位。常憂後繼之無人。今得護佑,天賜麟子,香煙有繼,門庭可傳。特開祠堂,告先祖,將十五代子孫柳氏長宗之名錄於家譜之中。”
家譜被懸在正中的牌匾上,柳晏使人取了下來。筆墨早已備下,他鄭重提筆,一筆一劃地寫下了“柳長宗”三字。
長安站得遠,看不清楚,隻依稀看到柳長宗的名字就寫在柳長安之下。
柳家的女兒也上家譜,這點與其他的人家都不一樣。別家的女兒自出生就不上家譜的,除非是得了個極尊貴的夫家,光宗耀祖,這才會恭恭敬敬地將此女的名字添上。
柳家的女兒卻和兒子一樣,到了滿月定下名字,便寫上家譜之中。不僅是柳長安,便是柳明月,也是寫在了家譜上的。
這一點不同,長安一直不曾搞清楚原因。前世她不在乎這些,從不曾想過這問題,如今卻是事事留心,越思越想越不對勁。
柳晏雖說是布衣出身,但是卻屬於青河柳氏這一大姓的旁支。
按理說柳晏貴為帝師,揚名四海,該是柳氏一族的榮耀才是,偏長安前世今生都不曾見過柳氏本家的人來京。
且不說女子上家譜這件事,隻說阿修出生這件大事,合該有族中長輩作見證,先上了家譜,再報到族中的宗譜之上。然而,長安卻不曾見到任何一個柳氏本家的人來道賀,也不曾有書信過來。
這於情於理都難說通……
不待她細想,柳晏已經放下了筆,將家譜攤開放在神龕前,自己垂手而立。過了片刻,墨跡已幹,柳晏便慎重地合上那本已經泛黃的本子,再令人放迴牌匾之後。
“長宗自此就是咱們柳家的人了。”柳晏注視著家譜被懸放在牌匾之後,眼中也露出欣慰之情。
囑咐顏氏道:“今日府中來客多,你先迴去休整準備一下。”
恰巧阿修也有些餓了,一直咬著自己白嫩的小胖手,顏氏急著迴房去給阿修喂奶,便也不加推辭,匆匆地迴了自己房中。
宴席的時辰定在中午,但迴房沒一會兒,就有夫人已經到了,顏氏少不得要打起精神來應付。
桂嬤嬤將人領進房裏,顏氏已經喂好了奶,正有一下沒一下地拍著阿修。
“這孩子長得真好,方鼻闊目的,將來必定是個有福氣的。”來的是吏部侍郎唐鈺的夫人,她坐在床邊,見阿修睡的安詳,一個勁地稱讚到:“不哭不鬧倒是有幾分大家的氣質,哪像我家那個皮猴兒。”
“這般小小的嬰孩,若說是有什麽大家氣質,那倒是虛話了,我瞅著不過是懶了一點。”和唐夫人一同來的夫人涼涼地道。
顏氏本是笑容滿麵,聽了這話也不由得沉下臉來。
唐夫人趕緊打圓場:“什麽懶不懶的,小孩子就是這樣的,吃飽睡好了,才長得快。”又向顏氏陪笑道:“這是我表妹,河東州知州卓天嵐的夫人,這次是專程過來探我的,你許是沒見過。她年紀輕,又沒生養過,哪裏懂得孩子的事?”
卓夫人聽到這話,臉色一僵,隻是不好發作,隻能按捺住。
顏氏見她這樣說了,也不好多追究,便敷衍了兩句,讓桂嬤嬤先帶著人先去花廳坐好。
因著是柳長宗的滿月酒,又是柳長安補過八歲生辰,柳府熱熱鬧鬧地開了幾席。
柳晏、柳溫明與一班來道賀的朝中大臣在正廳飲宴,顏氏與眾家夫人在花廳中擺酒。
長安所請的小姐則在小花園裏麵整治了一桌席麵。
唐夫人與卓夫人隨著桂嬤嬤到了花廳,之間當中一張紅衫木的圓桌,桌上已經放好了碗碟餐具。
“兩位夫人稍坐片刻,老奴這還要去迎接其他的客人。”桂嬤嬤躬身道。
“嬤嬤自便就是。”
待桂嬤嬤出了花廳,唐夫人確定了兩側無人,這才板起臉,對著卓夫人嗬斥道:“你臨行之前怎樣答應我的,怎得一到這裏就對柳夫人出言不遜?”
“我,我實在是忍不住,見到姓柳的就生氣。”卓夫人低了頭玩著自己的手絹
”忍不住就別在這裏呆著了,現在就給我出府去。”唐夫人怒氣衝衝:”你吵著鬧著要來見一見柳明月,怎麽,十多年都熬過去了,如今連一兩個時辰都等不得了嗎?“
卓夫人垂頭,兩手死死地絞著帕子,恨聲道:“柳明月一肚子的壞水,十多年前就處心積慮,為了嫁給封友嘉,什麽手段都使出來了,一點兒大家閨房的樣子也沒有。這次我萬萬要揭開這人的真麵目。”
唐夫人沉著臉道:”今日咱們來此最主要的目的是恭賀柳府添丁,別的你想都別想。“
卓夫人依舊是垂著頭,不語,隻是嘴角微微上揚,帶出一個弧度。
再說長安從祠堂出來之後,就趕緊迴了閣水居,把四個丫頭都叫到身前來細細吩咐。
“可聽明白了?”長安花了整整半個時辰,才將每人要做的事情都說明白。
青紋,綠衣,翠羽,玉芽四個丫頭齊齊點頭:“小姐放心,我們都記下了。”
不多時丁翎容就來了,與她同到的還有孫芷。
“沒想到你還給我發了帖子,我接到的時候激動的什麽一樣。”孫芷容長臉蛋上的兩條劍眉微微挑起,表情看起來又是
孫芷比長安和翎容都大上幾歲,今年應當是十一歲。
她的父親孫道然雖然在家中排行老大,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吃喝嫖賭無一不精,又愛眠花宿柳。孫芷是長房嫡孫女,她母親是孫道然的發妻,但為人實在是軟弱可欺。
孫芷小小年紀就要麵對她父親納的一群姬妾,又要護著自己無能的娘,漸漸地也將這些姬妾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隻不過她的脾氣也變得十分火爆,像鞭炮一樣,一點就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