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西沉,天色漸晚,柳府中各個院子漸漸都掌起燈來。
綠衣搓著手從外間閃進長安房內,手中提著一盞琉璃燈:“小姐,老爺已經出了院子,由石泉將人接走的,”卻見屋內一片暗沉,沒有點燈。
她擱下手中的燈,將裏頭的燭台取出來,作為引子把房內的幾支燭火都點燃了,一迴頭見到長安正在出神,不由問道:“小姐,您發什麽呆?不是說今日就要將生辰之日發給各家小姐的帖子給繪好嗎?
長安支著腦袋,手肘架在書案上,麵前還有一副沒有畫完的喜鵲登枝圖。她聽見綠衣的問話,隻是無意識地“恩”了一聲,腦子裏卻全是方才柳溫明說的話。
去給九公主伴讀。這原是年前就已經告知長安的事,柳溫明雖沒說什麽其他的,但他神色沉重,不由長安不多想。
難道此次進宮伴讀,有什麽不能相告的實情?
長安支著頭迴憶起關於九公主的事情來。
九公主李萬禾,是皇後最小的女兒,今年剛滿八歲。
她因為自小體弱多病,分外受到太後和皇後的疼愛。然而即使是常年服藥,從不間斷,李萬禾的身子依舊是十分孱弱,稍稍吹一點風就會病倒。
太後娘娘同皇後娘娘雖然將九公主當做心尖尖,卻也無法滿足她與正常人一樣嬉戲玩耍的願望,故而在其他方麵就格外的縱容她。
多年下來,將九公主李萬禾的性子養的無比驕橫,宮中沒有一人敢逆她的意思。就是成帝,也因著她的病而從不加責罰。
前世長安與李耀初初成親之時。曾經多次進宮。那時李耀被封了璃王,出宮建府,卻十分地不被成帝看重,宮中的奴仆最會捧高踩低,連帶著也不把長安放在眼裏。
偏她那時心高氣傲。又一心都撲在李耀身上,隻覺得為了他受什麽樣的苦都是值得的。
長安與九公主的第一次碰麵,是在婚後的一次進宮問安之時。那時候,她已經被祖父柳晏從家譜之上劃去了名字,隻是尚為她留了些體麵,不曾宣之於眾罷了。
瞞了旁人。李耀卻是知情的,但他並不曾因為柳長安失去了柳家嫡女的身份就對她有所不同,反而是加倍地嗬護,無微不至。
長安見他如此,心中隻餘下無限的柔情。那還會有半點的懷疑?
李耀的生母馨妃是成帝在外巡遊之時帶迴宮的民女,曾經聖寵一時,風光無限,隻可惜,生下李耀不久之後就故去了。李耀便交由四妃之一的德妃撫養。
說來奇怪,成帝對馨妃情深意重,對李耀這個兒子卻一直不聞不問,十分地冷落。
長安與李耀成親。成帝由始至終不曾下過一道旨意,僅僅是在兩人成親之後賜下一些不值錢的玩意罷了。
皇子成婚之後的第二日,按理說要攜同新人一同入宮向皇上皇後叩頭請賞。然而長安和李耀在日頭下足足候了兩個時辰。從清晨候到正午,才見到皇後身邊的一個小太監來傳話,說是帝後無暇接見,讓他們自便。
長安做了近二十年的柳家嫡女,哪裏受過這般的冷待,當時心中便覺萬分的委屈。李耀牽著她的手默默不語地往迴走。剛一走出宮門,便迴身將長安抱在懷裏。
“長安。跟著我,委屈你了。”李耀的聲音中藏著無限的愧疚之意。
柳長安隻覺得心中的委屈一掃而空。從此之後,每次有命婦朝見,長安從不曾缺席。
那日是盛夏時節,到了長安按規矩入宮的日子,她規規矩矩地在皇後寢宮門前候著,也如往常一樣站了一個時辰也沒能見到皇後,九公主就是在這時出現在長安麵前的。
“她就是那個跟著李耀的傻子?”九公主穿著江南進貢的最上等的蟬絲紗衣,坐在輦上,臉色蒼白到幾乎透明,聲音也是氣若遊絲。身邊跟著一群丫鬟仆婢,路過長安身邊,九公主停下車輦,眼睛看著長安,問的卻是身邊的人。
“迴公主,這位正是璃王妃。”
“璃王妃?”李萬禾笑了起來,笑聲尖刻,好像聽到了什麽好聽的笑話一樣,“璃王是哪一個?”
長安本已經被磨平了脾氣,卻仍然忍不得別人對李耀不敬,於是挺直了背,朗聲道:“臣婦的夫君,便是陛下親封的璃王,也是公主殿下的皇兄。若是論起常理來,公主還應當稱我一聲七皇嫂。”
“兄長?李耀?哈哈,哈哈哈哈……”九公主笑了一會,麵色變得赤紅:“李耀算是個什麽東西,也配我叫他一聲‘皇兄’?你又算是個什麽玩意兒,敢自稱是我‘皇嫂’?”說著就猛烈地咳嗽起來,身邊跟著的嬤嬤趕緊勸道:“公主別激動,仔細身子。”
九公主慢慢止了笑,深深吸了幾口氣,撥開那嬤嬤,上下打量了一番長安,眼中帶著譏誚之情:“聽說你還是柳晏的嫡親孫女?真是可悲,你看看你身上穿的,頭上戴的,別說是上品了,就是連普通的成色都及不上。”
長安摸了摸頭上戴著的金飾,她當然知道這都是普通的首飾店裏的貨色,成色樣式都隻是一般,但她一點兒也不惱,反而覺得心頭暖洋洋的。
其實長安出嫁之時,母親悄悄地陪了兩箱嫁妝給她,裏頭不但有貴重的器具首飾,京城裏頭的兩處房契,京郊的地契,就連父親最中意的那副《醉臥積山圖》都放在了裏麵。隻不過為了補貼府中的家用,都被她悄悄換成了銀子。
後來李耀發現了這事,心疼的不得了,當天就去為她買了一套飾品,交到長安手中的時候,麵帶愧色:“不是什麽精致的玩意,你是柳府嫡女,母親家又是涼州首富,隻怕看不上,但多少是我的一片心。”
柳長安當時滿心的歡喜,隻覺得李耀至情至義,自己此生有靠。她何曾想到李耀將自己的全部嫁妝,包括房契地契,都拿去經營自己的勢力了,卻用一套低廉劣質的金飾就打發了長安。
“公主生長在宮裏,當然是不明白,得‘情’一字,便勝過世間一切的名利。有些人雖然穿金戴銀,但終其一生都隻能靠這些東西來獲得片刻的歡愉,至死都不明白何為‘情’,難道不可悲嗎?”長安聽到九公主的話,隻是淡淡地答道。
九公主瞧著她,好像在瞧什麽珍禽異獸一樣,臉上嘲諷之意更甚:“得‘情’一字?此時此刻此地,你居然口口聲聲還念著‘情’字……原來真是個傻子!”
長安揚頭道:“公主是金枝玉葉,應當是天下萬民的表率,如今對待皇嫂卻叫‘傻子’,若是傳了出去,隻怕會貽笑大方吧。”
“貽笑大方的人,可不是我,”李萬禾示意抬起輦繼續走:“你就繼續在這裏候著吧,反正你心中有情,想必不會覺得辛苦。”
長安那個時候不明白,隻覺得九公主的性子實在是驕橫無禮,如今再細細想去,隻怕是九公主已經知道李耀同韋雙成之間的事,看她就如同看一個笑話一樣。
自此之後,九公主每次見到長安都要冷嘲熱諷一般,偏她又是皇後娘娘的掌上明珠,長安得罪不起,偶爾迴擊兩句,便會被皇後娘娘變著法兒地整治,後來也隻能受著。
如今也不知九公主幼年的性格如何,去給她伴讀,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小姐,小姐……”綠衣見長安沒有反應,走到她身邊輕輕搖了搖她。
“啊?怎麽了?”長安這才迴過神來。
綠衣好笑道:“已經到了晚膳的時辰了,飯菜都已經在外間擺好了。”
長安吐了吐舌頭,這才從椅子上跳下來。
桌上擺了一道芙蓉鮮蔬,一碟子胭脂鴨脯,一碗酸筍雞皮湯,一小碗粳米飯。長安想了會事情,正巧餓了,不過三兩下就就著湯將米飯吃得一幹二淨。
“慢點兒吃,仔細別噎著了。”綠衣斟了杯茶放在一旁,準備稍微涼一點兒給長安漱口。
“今兒的飯格外好吃,這剩下的菜別浪費,你和翠羽、玉芽將它分了罷。”長安吃得急,覺得喉嚨有些不暢,也不等茶涼,端起來就猛飲了一大口。
正說著,翠羽和玉芽掀簾走了進來。
長安於是朝兩人招手:“你們跑哪去了,今兒有你們兩人最愛的酸筍雞皮湯和胭脂鴨脯,快點趁熱用了。”
玉芽笑嘻嘻地上前看了兩眼,這才道:“奴婢和翠羽去看青紋姐姐了,告訴她咱們府中添了個小少爺,她聽了不知道多高興呢,再三的要我替她向小姐夫人道喜。”
長安問:“青紋那裏可請大夫瞧過了?什麽時候能迴院子?”
翠羽答道:“說是再呆上三日,倘若無事,就可以迴來了。”
“那便好,這個月裏我要協同母親一起操持阿修的滿月酒,還有張羅我的生辰席麵,她在的話也可以跟著桂嬤嬤,打打下手。”長安點頭道。(未完待續)
綠衣搓著手從外間閃進長安房內,手中提著一盞琉璃燈:“小姐,老爺已經出了院子,由石泉將人接走的,”卻見屋內一片暗沉,沒有點燈。
她擱下手中的燈,將裏頭的燭台取出來,作為引子把房內的幾支燭火都點燃了,一迴頭見到長安正在出神,不由問道:“小姐,您發什麽呆?不是說今日就要將生辰之日發給各家小姐的帖子給繪好嗎?
長安支著腦袋,手肘架在書案上,麵前還有一副沒有畫完的喜鵲登枝圖。她聽見綠衣的問話,隻是無意識地“恩”了一聲,腦子裏卻全是方才柳溫明說的話。
去給九公主伴讀。這原是年前就已經告知長安的事,柳溫明雖沒說什麽其他的,但他神色沉重,不由長安不多想。
難道此次進宮伴讀,有什麽不能相告的實情?
長安支著頭迴憶起關於九公主的事情來。
九公主李萬禾,是皇後最小的女兒,今年剛滿八歲。
她因為自小體弱多病,分外受到太後和皇後的疼愛。然而即使是常年服藥,從不間斷,李萬禾的身子依舊是十分孱弱,稍稍吹一點風就會病倒。
太後娘娘同皇後娘娘雖然將九公主當做心尖尖,卻也無法滿足她與正常人一樣嬉戲玩耍的願望,故而在其他方麵就格外的縱容她。
多年下來,將九公主李萬禾的性子養的無比驕橫,宮中沒有一人敢逆她的意思。就是成帝,也因著她的病而從不加責罰。
前世長安與李耀初初成親之時。曾經多次進宮。那時李耀被封了璃王,出宮建府,卻十分地不被成帝看重,宮中的奴仆最會捧高踩低,連帶著也不把長安放在眼裏。
偏她那時心高氣傲。又一心都撲在李耀身上,隻覺得為了他受什麽樣的苦都是值得的。
長安與九公主的第一次碰麵,是在婚後的一次進宮問安之時。那時候,她已經被祖父柳晏從家譜之上劃去了名字,隻是尚為她留了些體麵,不曾宣之於眾罷了。
瞞了旁人。李耀卻是知情的,但他並不曾因為柳長安失去了柳家嫡女的身份就對她有所不同,反而是加倍地嗬護,無微不至。
長安見他如此,心中隻餘下無限的柔情。那還會有半點的懷疑?
李耀的生母馨妃是成帝在外巡遊之時帶迴宮的民女,曾經聖寵一時,風光無限,隻可惜,生下李耀不久之後就故去了。李耀便交由四妃之一的德妃撫養。
說來奇怪,成帝對馨妃情深意重,對李耀這個兒子卻一直不聞不問,十分地冷落。
長安與李耀成親。成帝由始至終不曾下過一道旨意,僅僅是在兩人成親之後賜下一些不值錢的玩意罷了。
皇子成婚之後的第二日,按理說要攜同新人一同入宮向皇上皇後叩頭請賞。然而長安和李耀在日頭下足足候了兩個時辰。從清晨候到正午,才見到皇後身邊的一個小太監來傳話,說是帝後無暇接見,讓他們自便。
長安做了近二十年的柳家嫡女,哪裏受過這般的冷待,當時心中便覺萬分的委屈。李耀牽著她的手默默不語地往迴走。剛一走出宮門,便迴身將長安抱在懷裏。
“長安。跟著我,委屈你了。”李耀的聲音中藏著無限的愧疚之意。
柳長安隻覺得心中的委屈一掃而空。從此之後,每次有命婦朝見,長安從不曾缺席。
那日是盛夏時節,到了長安按規矩入宮的日子,她規規矩矩地在皇後寢宮門前候著,也如往常一樣站了一個時辰也沒能見到皇後,九公主就是在這時出現在長安麵前的。
“她就是那個跟著李耀的傻子?”九公主穿著江南進貢的最上等的蟬絲紗衣,坐在輦上,臉色蒼白到幾乎透明,聲音也是氣若遊絲。身邊跟著一群丫鬟仆婢,路過長安身邊,九公主停下車輦,眼睛看著長安,問的卻是身邊的人。
“迴公主,這位正是璃王妃。”
“璃王妃?”李萬禾笑了起來,笑聲尖刻,好像聽到了什麽好聽的笑話一樣,“璃王是哪一個?”
長安本已經被磨平了脾氣,卻仍然忍不得別人對李耀不敬,於是挺直了背,朗聲道:“臣婦的夫君,便是陛下親封的璃王,也是公主殿下的皇兄。若是論起常理來,公主還應當稱我一聲七皇嫂。”
“兄長?李耀?哈哈,哈哈哈哈……”九公主笑了一會,麵色變得赤紅:“李耀算是個什麽東西,也配我叫他一聲‘皇兄’?你又算是個什麽玩意兒,敢自稱是我‘皇嫂’?”說著就猛烈地咳嗽起來,身邊跟著的嬤嬤趕緊勸道:“公主別激動,仔細身子。”
九公主慢慢止了笑,深深吸了幾口氣,撥開那嬤嬤,上下打量了一番長安,眼中帶著譏誚之情:“聽說你還是柳晏的嫡親孫女?真是可悲,你看看你身上穿的,頭上戴的,別說是上品了,就是連普通的成色都及不上。”
長安摸了摸頭上戴著的金飾,她當然知道這都是普通的首飾店裏的貨色,成色樣式都隻是一般,但她一點兒也不惱,反而覺得心頭暖洋洋的。
其實長安出嫁之時,母親悄悄地陪了兩箱嫁妝給她,裏頭不但有貴重的器具首飾,京城裏頭的兩處房契,京郊的地契,就連父親最中意的那副《醉臥積山圖》都放在了裏麵。隻不過為了補貼府中的家用,都被她悄悄換成了銀子。
後來李耀發現了這事,心疼的不得了,當天就去為她買了一套飾品,交到長安手中的時候,麵帶愧色:“不是什麽精致的玩意,你是柳府嫡女,母親家又是涼州首富,隻怕看不上,但多少是我的一片心。”
柳長安當時滿心的歡喜,隻覺得李耀至情至義,自己此生有靠。她何曾想到李耀將自己的全部嫁妝,包括房契地契,都拿去經營自己的勢力了,卻用一套低廉劣質的金飾就打發了長安。
“公主生長在宮裏,當然是不明白,得‘情’一字,便勝過世間一切的名利。有些人雖然穿金戴銀,但終其一生都隻能靠這些東西來獲得片刻的歡愉,至死都不明白何為‘情’,難道不可悲嗎?”長安聽到九公主的話,隻是淡淡地答道。
九公主瞧著她,好像在瞧什麽珍禽異獸一樣,臉上嘲諷之意更甚:“得‘情’一字?此時此刻此地,你居然口口聲聲還念著‘情’字……原來真是個傻子!”
長安揚頭道:“公主是金枝玉葉,應當是天下萬民的表率,如今對待皇嫂卻叫‘傻子’,若是傳了出去,隻怕會貽笑大方吧。”
“貽笑大方的人,可不是我,”李萬禾示意抬起輦繼續走:“你就繼續在這裏候著吧,反正你心中有情,想必不會覺得辛苦。”
長安那個時候不明白,隻覺得九公主的性子實在是驕橫無禮,如今再細細想去,隻怕是九公主已經知道李耀同韋雙成之間的事,看她就如同看一個笑話一樣。
自此之後,九公主每次見到長安都要冷嘲熱諷一般,偏她又是皇後娘娘的掌上明珠,長安得罪不起,偶爾迴擊兩句,便會被皇後娘娘變著法兒地整治,後來也隻能受著。
如今也不知九公主幼年的性格如何,去給她伴讀,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小姐,小姐……”綠衣見長安沒有反應,走到她身邊輕輕搖了搖她。
“啊?怎麽了?”長安這才迴過神來。
綠衣好笑道:“已經到了晚膳的時辰了,飯菜都已經在外間擺好了。”
長安吐了吐舌頭,這才從椅子上跳下來。
桌上擺了一道芙蓉鮮蔬,一碟子胭脂鴨脯,一碗酸筍雞皮湯,一小碗粳米飯。長安想了會事情,正巧餓了,不過三兩下就就著湯將米飯吃得一幹二淨。
“慢點兒吃,仔細別噎著了。”綠衣斟了杯茶放在一旁,準備稍微涼一點兒給長安漱口。
“今兒的飯格外好吃,這剩下的菜別浪費,你和翠羽、玉芽將它分了罷。”長安吃得急,覺得喉嚨有些不暢,也不等茶涼,端起來就猛飲了一大口。
正說著,翠羽和玉芽掀簾走了進來。
長安於是朝兩人招手:“你們跑哪去了,今兒有你們兩人最愛的酸筍雞皮湯和胭脂鴨脯,快點趁熱用了。”
玉芽笑嘻嘻地上前看了兩眼,這才道:“奴婢和翠羽去看青紋姐姐了,告訴她咱們府中添了個小少爺,她聽了不知道多高興呢,再三的要我替她向小姐夫人道喜。”
長安問:“青紋那裏可請大夫瞧過了?什麽時候能迴院子?”
翠羽答道:“說是再呆上三日,倘若無事,就可以迴來了。”
“那便好,這個月裏我要協同母親一起操持阿修的滿月酒,還有張羅我的生辰席麵,她在的話也可以跟著桂嬤嬤,打打下手。”長安點頭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