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夫人被韋家母女鬧得這一場,也覺疲倦,見丁戈丁戟沉默不言,丁翎容也意興闌珊,便攜了幾人走下樓來,親自將長安送上了馬車。
“今日邀你出來,本是想著你和翎容、韋家的姐姐都是年齡相仿的,必能玩到一處去。誰知道竟出了這事,想來你也不曾盡興。”丁夫人歉然道:“都是伯母沒安排妥當,下次定然親自為你設宴賠禮。”
長安擺手道:“不妨事的,今日該是長安向伯母致謝才是。若非是伯母相邀,長安哪有機會出得府來賞燈猜謎?”
丁夫人笑著應下了,再三囑咐綠衣,翠羽和玉芽好生照看。丁戟,丁戈和翎容三人也與長安告了別,幾人見柳府的馬車緩緩駛入了夜色中才轉頭上車上馬,打道迴府。
長安抱著手爐,微閉著眼睛坐在車廂內,綠衣在她身後塞了一個大靠墊,讓她能舒服地靠在車廂的壁上。
玉芽幾番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按耐不住問道:“小姐,那個韋家的三小姐分明是在裝暈,我站在您身邊的時候都看到了,您為何不當場揭破她?”
“揭破她,然後呢?”長安睜開眼笑著反問。
“然後……然後,那韋家二小姐就不會被冤枉了啊,韋夫人也不會哭哭啼啼地把眼睛都哭紅了。”玉芽答道。
“哎呀,你呀,”翠羽坐在玉芽身邊,伸出一根手指來將她的頭一推,插言道:“這樣的閑事小姐怎好去管?夫人又不在身邊,萬一有個爭執,小姐連個相幫的都沒有。”
“這倒是其次,”長安道:“隻是既然有人鐵了心要唱這場戲,咱們若是攔著,她也總是有辦法再唱一次的,倒不如裝作不知,隨機應變的好。”
到了柳府門前,守門的小廝趕緊搬了踏腳凳放在馬車邊,三人攙扶著長安下了車。車夫將馬車從邊門拉進馬廄,卸馬歇車。
進了府,吩咐玉芽、翠羽先迴房燒水鋪床,長安顧不上先迴房換件衣衫,就徑直地往清潭院去。
顏氏已經半臥在床上,眼睛要閉不閉地在打盹。房中燭光搖曳,溫暖非常,桂嬤嬤守在桌子旁做針線活。
長安輕輕走進來,看了一眼顏氏,伸手就要幫她把被子壓壓好。
顏氏被這動靜驚醒,朦朧地眨著眼問:“可是長安迴來了?”
“母親,是我迴來了,您快些躺好,將錦被蓋嚴實些,仔細著別著了涼。”
“本也沒有睡著,想著你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就在床上眯會子養養精神。”顏氏這下完全睜開了眼,伸手將長安額前的碎發理了理,又嗔怪道:“怎麽臉這麽冰冷冷的,手爐可帶上了?”又揚聲吩咐外頭的瓏香瓏繡將爐子上剩下的半盅燕窩端來給長安用。
“花燈會可好玩?”顏氏和顏問道。
“當真是十分精彩,母親您沒看到,那整整一條街處處都是花燈,當先開道的是黃龍燈,還有什麽八仙過海,哪吒鬧海,牛郎織女的花燈,數都數不過來呢。”長安有意要逗顏氏開心,故而手舞足蹈地描述起來。
顏氏聽了,欣然道:“你既喜歡,等到明年,我和你爹爹一道帶你去。”
“那可一言為定了。”長安蹦起來拍手道。
“那還能有假?說定了就是說定了。”
說話間,瓏香瓏繡端了半盅子燕窩,一碟子金絲燕乳糕進來了。長安聞到那香氣,才恍然覺得腹中早已饑餓。幾下子就將燕窩喝了,才不緊不慢地一塊塊拈起金絲燕乳糕放進嘴裏。
“母親,我今日在燈會上見到了表姐。她不是被祖父禁了足嗎?怎的還能出府。”長安邊吃邊疑惑地問顏氏。
顏氏聞言,臉上隱隱浮現出一絲不屑的表情。
“小姐今日出門的早,所以不知,”桂嬤嬤咬斷手中的絲線,將沒做完的活計放進小竹籃中,對長安解釋道:“有個表姑娘的昔日舊友來了府上,說是要邀了她母女兩人一同去觀燈。”
“祖父應了?”長安問。
“如何能不應,所謂家醜不可外揚,何況這點體麵,你祖父還是會給她留的。”顏氏撫著肚子道:“偏偏你姑母是個不曉事的東西,說什麽‘嚴尊父命,禁足未過,不敢出府’,倒是讓封蟬跟了出去。”
長安點頭道:“怪不得隻看到表姐一個,沒看到姑母。”她心中甚疑,柳明月在京中哪還有什麽舊友?若是尚有舊相識,也不至於哭著喊著要扒上丁夫人一道去赴賞梅宴了。
顏氏不欲再談論這個話題,轉了話頭又問起長安今日與翎容都猜了哪些燈謎。
“夫人不知,小姐今日可威風了,那燈王上的謎題,多半都是小姐猜出來的呢。”綠衣在一旁道。
“哦?”
長安少不得將封蟬欲出風頭,反而被人問得啞口無言,自己才貿貿然出了頭的事情講了一遍。
“祖父要是見怪,母親可要為孩兒說說好話啊。”長安拉住顏氏的衣擺撒嬌。
顏氏好笑道:“這也不是什麽醜事,雖然你祖父不愛家人仗著他的名聲出風頭,但你都是憑著自己的學識,想來他也不會怪責的。”
長安誇張地做出鬆口氣的表情,將顏氏逗得發笑:“我總算是知道了,你原來怕的是你祖父,早知如此,我和你爹爹就不用發愁了,直接將你送到祖父身邊去教養就好。也免得咱們操得心都碎了。”
打趣了一會子,長安見顏氏有了困意,便打算告辭。臨了又想起來一件事,將自己腳踝扭到,歇在俞子濯家中的事稟了。
“我想著明日同桂嬤嬤一道去正是道謝。”
顏氏打了個哈欠,點頭道:“該去走一趟才是,受人點滴都該思想報,明日就讓桂嬤嬤陪你走一趟,帶上點禮物。”
長安應了,親自伺候著顏氏歇下,這才帶了綠衣迴了閣水居。
玉芽、翠羽早已將沐浴的小間準備好,被籠中也塞進了暖爐,熏得暖融融的,長安即刻就梳洗安歇了。
“今日邀你出來,本是想著你和翎容、韋家的姐姐都是年齡相仿的,必能玩到一處去。誰知道竟出了這事,想來你也不曾盡興。”丁夫人歉然道:“都是伯母沒安排妥當,下次定然親自為你設宴賠禮。”
長安擺手道:“不妨事的,今日該是長安向伯母致謝才是。若非是伯母相邀,長安哪有機會出得府來賞燈猜謎?”
丁夫人笑著應下了,再三囑咐綠衣,翠羽和玉芽好生照看。丁戟,丁戈和翎容三人也與長安告了別,幾人見柳府的馬車緩緩駛入了夜色中才轉頭上車上馬,打道迴府。
長安抱著手爐,微閉著眼睛坐在車廂內,綠衣在她身後塞了一個大靠墊,讓她能舒服地靠在車廂的壁上。
玉芽幾番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按耐不住問道:“小姐,那個韋家的三小姐分明是在裝暈,我站在您身邊的時候都看到了,您為何不當場揭破她?”
“揭破她,然後呢?”長安睜開眼笑著反問。
“然後……然後,那韋家二小姐就不會被冤枉了啊,韋夫人也不會哭哭啼啼地把眼睛都哭紅了。”玉芽答道。
“哎呀,你呀,”翠羽坐在玉芽身邊,伸出一根手指來將她的頭一推,插言道:“這樣的閑事小姐怎好去管?夫人又不在身邊,萬一有個爭執,小姐連個相幫的都沒有。”
“這倒是其次,”長安道:“隻是既然有人鐵了心要唱這場戲,咱們若是攔著,她也總是有辦法再唱一次的,倒不如裝作不知,隨機應變的好。”
到了柳府門前,守門的小廝趕緊搬了踏腳凳放在馬車邊,三人攙扶著長安下了車。車夫將馬車從邊門拉進馬廄,卸馬歇車。
進了府,吩咐玉芽、翠羽先迴房燒水鋪床,長安顧不上先迴房換件衣衫,就徑直地往清潭院去。
顏氏已經半臥在床上,眼睛要閉不閉地在打盹。房中燭光搖曳,溫暖非常,桂嬤嬤守在桌子旁做針線活。
長安輕輕走進來,看了一眼顏氏,伸手就要幫她把被子壓壓好。
顏氏被這動靜驚醒,朦朧地眨著眼問:“可是長安迴來了?”
“母親,是我迴來了,您快些躺好,將錦被蓋嚴實些,仔細著別著了涼。”
“本也沒有睡著,想著你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就在床上眯會子養養精神。”顏氏這下完全睜開了眼,伸手將長安額前的碎發理了理,又嗔怪道:“怎麽臉這麽冰冷冷的,手爐可帶上了?”又揚聲吩咐外頭的瓏香瓏繡將爐子上剩下的半盅燕窩端來給長安用。
“花燈會可好玩?”顏氏和顏問道。
“當真是十分精彩,母親您沒看到,那整整一條街處處都是花燈,當先開道的是黃龍燈,還有什麽八仙過海,哪吒鬧海,牛郎織女的花燈,數都數不過來呢。”長安有意要逗顏氏開心,故而手舞足蹈地描述起來。
顏氏聽了,欣然道:“你既喜歡,等到明年,我和你爹爹一道帶你去。”
“那可一言為定了。”長安蹦起來拍手道。
“那還能有假?說定了就是說定了。”
說話間,瓏香瓏繡端了半盅子燕窩,一碟子金絲燕乳糕進來了。長安聞到那香氣,才恍然覺得腹中早已饑餓。幾下子就將燕窩喝了,才不緊不慢地一塊塊拈起金絲燕乳糕放進嘴裏。
“母親,我今日在燈會上見到了表姐。她不是被祖父禁了足嗎?怎的還能出府。”長安邊吃邊疑惑地問顏氏。
顏氏聞言,臉上隱隱浮現出一絲不屑的表情。
“小姐今日出門的早,所以不知,”桂嬤嬤咬斷手中的絲線,將沒做完的活計放進小竹籃中,對長安解釋道:“有個表姑娘的昔日舊友來了府上,說是要邀了她母女兩人一同去觀燈。”
“祖父應了?”長安問。
“如何能不應,所謂家醜不可外揚,何況這點體麵,你祖父還是會給她留的。”顏氏撫著肚子道:“偏偏你姑母是個不曉事的東西,說什麽‘嚴尊父命,禁足未過,不敢出府’,倒是讓封蟬跟了出去。”
長安點頭道:“怪不得隻看到表姐一個,沒看到姑母。”她心中甚疑,柳明月在京中哪還有什麽舊友?若是尚有舊相識,也不至於哭著喊著要扒上丁夫人一道去赴賞梅宴了。
顏氏不欲再談論這個話題,轉了話頭又問起長安今日與翎容都猜了哪些燈謎。
“夫人不知,小姐今日可威風了,那燈王上的謎題,多半都是小姐猜出來的呢。”綠衣在一旁道。
“哦?”
長安少不得將封蟬欲出風頭,反而被人問得啞口無言,自己才貿貿然出了頭的事情講了一遍。
“祖父要是見怪,母親可要為孩兒說說好話啊。”長安拉住顏氏的衣擺撒嬌。
顏氏好笑道:“這也不是什麽醜事,雖然你祖父不愛家人仗著他的名聲出風頭,但你都是憑著自己的學識,想來他也不會怪責的。”
長安誇張地做出鬆口氣的表情,將顏氏逗得發笑:“我總算是知道了,你原來怕的是你祖父,早知如此,我和你爹爹就不用發愁了,直接將你送到祖父身邊去教養就好。也免得咱們操得心都碎了。”
打趣了一會子,長安見顏氏有了困意,便打算告辭。臨了又想起來一件事,將自己腳踝扭到,歇在俞子濯家中的事稟了。
“我想著明日同桂嬤嬤一道去正是道謝。”
顏氏打了個哈欠,點頭道:“該去走一趟才是,受人點滴都該思想報,明日就讓桂嬤嬤陪你走一趟,帶上點禮物。”
長安應了,親自伺候著顏氏歇下,這才帶了綠衣迴了閣水居。
玉芽、翠羽早已將沐浴的小間準備好,被籠中也塞進了暖爐,熏得暖融融的,長安即刻就梳洗安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