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晏目光跳過跪在地上的柳明月母女,看向一邊的長安:“長安,你在寫些什麽?”
長安放下手中之筆,拿起方才一直塗抹的那張紙:“我看表姐這首詩寫得實在是好,隻是犯了姑母名諱,若是就這樣棄之不用,未免可惜。所以試著把後麵兩句改了一下。”
柳晏接過來一看,見上頭也是工工整整的四行字:小院地白樹棲鴉,露冷風寒催百花。推窗遙叩問蟾宮,玉輪不避照萬家。
長安不好意思地道:“長安胡亂改的,想必是狗尾續貂了。”
柳晏麵上帶笑,撫著長安的頭:“雖然韻律上是欠缺了一些,但意境倒是有了。你小小年紀能寫成這樣也可以了。”
長安裝出害羞的樣子低下頭去,眼角的餘光看了看封蟬,果見封蟬向她投來怨恨的一眼。
她趁機對柳晏撒嬌:“祖父,您都說了長安有那麽一點才學的,我能不能不去給九公主伴讀啊。”
“這可不行,正因為你有靈氣,才更要去聽一聽。”
這下子封蟬的眼神簡直是怨毒了。長安見已達到了目的,住了口不再糾纏柳晏。
“你先去你父親母親那裏吧,把這首詩也帶上去給你父親看看。”柳晏道。
長安行了個禮,默默退下。柳晏此時讓她迴去,顯然是不讓她聽與柳明月之間的對話了。
書齋門前守著柳晏身邊的兩個小廝,長安是無法偷聽了,隻能舉步往外走。
沒走幾步,恰遇到柳府的大管家,翠羽的大伯胡文。
胡文是柳家的老人了,一直忠心跟隨柳晏。自從柳晏喪妻之後,柳府的大小事幾乎都是他在管著,直到顏氏進門才慢慢移交過去。這兩年他的年紀也大了,柳府之中出了老太爺的院子還是他管著,其他的事他一概不插手了。
胡文向長安行了一禮:“小姐怎麽一個人行走?翠羽她們怎麽不伺候在身邊?”
“我把他們都先打發走了,這裏去清潭院又不遠,我一個人過去就行。”
胡文皺眉不滿道:“這班丫頭也太沒規矩,主子不走竟然自己先走了。小姐待老奴片刻,我把這封書信送給老太爺就親自送您過去。”
“是什麽書信?”長安語帶探尋之意,眼睛往胡文手上的那封信上瞟。
“噢,是長洲的姑爺府上寄過來的,想必是給老太爺拜年的書信。”
長安捂著嘴一笑:“說不定是催促姑母迴去的書信呢?我聽桂嬤嬤說姑父姑母的關係可好了呢。”
胡文聽了這話,尷尬地附和了兩聲。又再三囑咐長安在此等他,說罷就去書齋送信了。
長安一個人在原地思忖,胡文沒理由向她這個七歲的孩子特意提一下書信的內容是拜年,除非是怕她向別人提起。
看起來,封家的來信說的並不是什麽好事情。
迴轉到清潭院中,長安獻寶一般把那首詩給柳溫明同顏氏看,又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果然又被讚了一番。
“父親母親,女兒就說自己的文采很不錯的吧。”長安做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
“也不知羞,這又不是你一個人做得來的詩,不過是在別人的詩上塗塗改改罷了。”顏氏板起麵孔來裝出嚴肅的樣子,但眼睛裏卻是滿滿的喜悅愛憐。
“母親慣會澆女兒的冷水。”長安撅著嘴嗔道。柳溫明少不得又給她幫腔。
房中一時間充滿了歡聲笑語。
待歇了笑,顏氏道:“我已經差瓏香和綠衣玉芽去你屋裏給你把帳幔床鋪都換成新做的了,今日是除夕,好歹要有些新的氣象。你用完午膳就迴去小憩片刻,養足了精神,今夜還要守歲呢。”
長安開開心心地應了下來。除夕守歲是闔家聚在一處,圍著火爐談天說地,辭舊迎新的時刻。
前世裏她僅在出嫁前守過一次歲,其他的時候她總是借口困乏,早早就迴房睡了。成親之後,她倒是想要與李耀一同守歲,隻是每年的除夕李耀都忙著東奔西走,結交權貴,根本沒有時間陪她。
及至長安迴去小憩,柳明月母女都不曾露麵。到了晚間用膳的時候,這兩人才姍姍來遲。
柳明月神色萎頓,全沒有白天那樣的跋扈之情。封蟬的眼圈還是紅紅的,臉上厚厚地塗了一層粉都遮掩不住。
柳家主子少,僅僅一桌就能坐的下去。於是又在堂下兩邊靠角落的地方專給丫頭仆役擺下兩個大圓桌,也算是慰勞一年的辛苦。
封蟬麵色不善地嘀咕了一句:“不知是誰沒規矩,居然和下人們坐在一起。”
柳晏淡淡掃了她一眼,封蟬立刻垂下頭嘴巴抿的死死的。
就像往年的慣例一樣,柳晏起身簡略說了幾句話,說完才能開席。
柳溫明眉開眼笑:“咱們柳府過年還從不曾像今日這般熱鬧呢,隻可惜是妹夫沒來,否則就真正是合家團聚了。”
柳明月聽完這話,臉色更加不好了。柳溫明說完就罷了,也不去注意她,專心地在為顏氏夾菜。
長安喝著杯中的桃花蜜,看著柳明月母女麵色發白的樣子,當真是心滿意足。桃花蜜是桃花釀成的甜酒,往常顏氏是碰都不許長安碰的,因著今日是除夕,她好求歹求,顏氏才應允她喝一小杯。
柳晏和柳溫明也被新年的氣氛感染,飲了數杯酒。等到用完了晚膳,丫頭們把剩下的酒菜撤下,又端上了各色點心和甜湯,把廳中的火盆燒的旺旺的,掩上廳堂的門。
廳中隻留下胡文,桂嬤嬤,瓏香瓏繡並青紋,綠衣,翠羽,玉芽幾人,餘下的下人各自迴房。
長安吃了兩塊梅花糕,就趴在顏氏的肚子上聽動靜。聽了許久不見有動靜,她悶悶地道:“弟弟也太懶了,連個身都不肯翻一下。”
桂嬤嬤等人都笑將起來,顏氏也點著她的腦袋:“真是個傻孩子。”
柳明月盯著顏氏的肚子片刻也不錯眼,封蟬涼聲道:“我看是個小表妹也說不定,生性文靜,不喜翻身也是應該的。”
“是啊,嫂嫂,這般文靜恐怕是個女孩兒吧。”
長安放下手中之筆,拿起方才一直塗抹的那張紙:“我看表姐這首詩寫得實在是好,隻是犯了姑母名諱,若是就這樣棄之不用,未免可惜。所以試著把後麵兩句改了一下。”
柳晏接過來一看,見上頭也是工工整整的四行字:小院地白樹棲鴉,露冷風寒催百花。推窗遙叩問蟾宮,玉輪不避照萬家。
長安不好意思地道:“長安胡亂改的,想必是狗尾續貂了。”
柳晏麵上帶笑,撫著長安的頭:“雖然韻律上是欠缺了一些,但意境倒是有了。你小小年紀能寫成這樣也可以了。”
長安裝出害羞的樣子低下頭去,眼角的餘光看了看封蟬,果見封蟬向她投來怨恨的一眼。
她趁機對柳晏撒嬌:“祖父,您都說了長安有那麽一點才學的,我能不能不去給九公主伴讀啊。”
“這可不行,正因為你有靈氣,才更要去聽一聽。”
這下子封蟬的眼神簡直是怨毒了。長安見已達到了目的,住了口不再糾纏柳晏。
“你先去你父親母親那裏吧,把這首詩也帶上去給你父親看看。”柳晏道。
長安行了個禮,默默退下。柳晏此時讓她迴去,顯然是不讓她聽與柳明月之間的對話了。
書齋門前守著柳晏身邊的兩個小廝,長安是無法偷聽了,隻能舉步往外走。
沒走幾步,恰遇到柳府的大管家,翠羽的大伯胡文。
胡文是柳家的老人了,一直忠心跟隨柳晏。自從柳晏喪妻之後,柳府的大小事幾乎都是他在管著,直到顏氏進門才慢慢移交過去。這兩年他的年紀也大了,柳府之中出了老太爺的院子還是他管著,其他的事他一概不插手了。
胡文向長安行了一禮:“小姐怎麽一個人行走?翠羽她們怎麽不伺候在身邊?”
“我把他們都先打發走了,這裏去清潭院又不遠,我一個人過去就行。”
胡文皺眉不滿道:“這班丫頭也太沒規矩,主子不走竟然自己先走了。小姐待老奴片刻,我把這封書信送給老太爺就親自送您過去。”
“是什麽書信?”長安語帶探尋之意,眼睛往胡文手上的那封信上瞟。
“噢,是長洲的姑爺府上寄過來的,想必是給老太爺拜年的書信。”
長安捂著嘴一笑:“說不定是催促姑母迴去的書信呢?我聽桂嬤嬤說姑父姑母的關係可好了呢。”
胡文聽了這話,尷尬地附和了兩聲。又再三囑咐長安在此等他,說罷就去書齋送信了。
長安一個人在原地思忖,胡文沒理由向她這個七歲的孩子特意提一下書信的內容是拜年,除非是怕她向別人提起。
看起來,封家的來信說的並不是什麽好事情。
迴轉到清潭院中,長安獻寶一般把那首詩給柳溫明同顏氏看,又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果然又被讚了一番。
“父親母親,女兒就說自己的文采很不錯的吧。”長安做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
“也不知羞,這又不是你一個人做得來的詩,不過是在別人的詩上塗塗改改罷了。”顏氏板起麵孔來裝出嚴肅的樣子,但眼睛裏卻是滿滿的喜悅愛憐。
“母親慣會澆女兒的冷水。”長安撅著嘴嗔道。柳溫明少不得又給她幫腔。
房中一時間充滿了歡聲笑語。
待歇了笑,顏氏道:“我已經差瓏香和綠衣玉芽去你屋裏給你把帳幔床鋪都換成新做的了,今日是除夕,好歹要有些新的氣象。你用完午膳就迴去小憩片刻,養足了精神,今夜還要守歲呢。”
長安開開心心地應了下來。除夕守歲是闔家聚在一處,圍著火爐談天說地,辭舊迎新的時刻。
前世裏她僅在出嫁前守過一次歲,其他的時候她總是借口困乏,早早就迴房睡了。成親之後,她倒是想要與李耀一同守歲,隻是每年的除夕李耀都忙著東奔西走,結交權貴,根本沒有時間陪她。
及至長安迴去小憩,柳明月母女都不曾露麵。到了晚間用膳的時候,這兩人才姍姍來遲。
柳明月神色萎頓,全沒有白天那樣的跋扈之情。封蟬的眼圈還是紅紅的,臉上厚厚地塗了一層粉都遮掩不住。
柳家主子少,僅僅一桌就能坐的下去。於是又在堂下兩邊靠角落的地方專給丫頭仆役擺下兩個大圓桌,也算是慰勞一年的辛苦。
封蟬麵色不善地嘀咕了一句:“不知是誰沒規矩,居然和下人們坐在一起。”
柳晏淡淡掃了她一眼,封蟬立刻垂下頭嘴巴抿的死死的。
就像往年的慣例一樣,柳晏起身簡略說了幾句話,說完才能開席。
柳溫明眉開眼笑:“咱們柳府過年還從不曾像今日這般熱鬧呢,隻可惜是妹夫沒來,否則就真正是合家團聚了。”
柳明月聽完這話,臉色更加不好了。柳溫明說完就罷了,也不去注意她,專心地在為顏氏夾菜。
長安喝著杯中的桃花蜜,看著柳明月母女麵色發白的樣子,當真是心滿意足。桃花蜜是桃花釀成的甜酒,往常顏氏是碰都不許長安碰的,因著今日是除夕,她好求歹求,顏氏才應允她喝一小杯。
柳晏和柳溫明也被新年的氣氛感染,飲了數杯酒。等到用完了晚膳,丫頭們把剩下的酒菜撤下,又端上了各色點心和甜湯,把廳中的火盆燒的旺旺的,掩上廳堂的門。
廳中隻留下胡文,桂嬤嬤,瓏香瓏繡並青紋,綠衣,翠羽,玉芽幾人,餘下的下人各自迴房。
長安吃了兩塊梅花糕,就趴在顏氏的肚子上聽動靜。聽了許久不見有動靜,她悶悶地道:“弟弟也太懶了,連個身都不肯翻一下。”
桂嬤嬤等人都笑將起來,顏氏也點著她的腦袋:“真是個傻孩子。”
柳明月盯著顏氏的肚子片刻也不錯眼,封蟬涼聲道:“我看是個小表妹也說不定,生性文靜,不喜翻身也是應該的。”
“是啊,嫂嫂,這般文靜恐怕是個女孩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