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建立《功夫派》服裝品牌,可不是說說就行的。


    哪怕掛在金利來品牌下,可以減免生產供應和渠道建設,


    但其他諸如市場調研、宣傳推廣、財務管理、團隊建設等都需要資金支持。


    特別是聘請設計、生產、銷售、營銷等方麵的專業人才很耗錢。


    接下來與鄭澤濤商量好設計與款式後,便交由金利來渠道生產,然後在香江、廣府等《武林》影響力較廣、且較發達地區的金利來專賣店先行鋪貨上市。


    前期按照對半投入的話,杜笙這邊起碼得投300萬進去,後續肯定還得跟進。


    此外,《英雄榜》的合資製作也進入流程。


    邀請拳手、打造舞台、電視播出支付、宣傳推廣等……


    初期投入保守就得1千萬,三方平分也得300多萬。


    然後,杜笙還打算今年再投拍一部劇,這起碼也得幾百萬。


    這段時間獲得的金錢,包括今晚下注贏得的198萬,彩鈴收入59萬,《女神龍》迴款76萬……


    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概是696萬。


    根本不夠。


    所以,即使不提賺取巨大聲望與名氣,k1這個撈快錢的賽事,幾乎已是必選之一。


    盡管如此,杜笙並未顯露出想法。


    因為他深知k1這種賽事,與拳擊界的四大巨頭截然不同,對於選手的篩選與要求都嚴苛得多。


    即便真要去參賽,杜笙也希望能為自己爭取到更為優厚的條件。


    “鬆島藤澤先生,k1賽事的確是當今全球站立式格鬥的巔峰,能夠進軍k1是很多拳手夢寐以求的目標。”


    杜笙麵色淡然,說道:


    “但我有一點疑惑,以我目前的戰績,似乎並不足以讓貴方如此積極主動地尋求合作吧。”


    他清楚鬆島藤澤之所以如此看重自己,絕不單是因為他的實力。


    放眼全球拳賽,能打贏佐藤嘉洋的人不少,這背後必然隱藏著其他意圖。


    “杜先生果然快人快語。”


    鬆島藤澤笑著迴應:


    “您能戰勝佐藤嘉洋拿下《武林》冠軍,這實力無需置疑,也是我們董事局注意到您的關鍵。


    此外,我們k1正處於全球擴張的關鍵時刻。


    這次總部讓我來,不僅僅是想與您簽約,更希望您能成為k1大中樺區的代言人,為未來的k1東方賽區打通關節。”


    聽到這,杜笙心中明白過來。


    正如之前拳擊推廣人唐·金想要簽約自己一樣,k1格鬥組織也是看中了東方這片潛力巨大的市場。


    如果能通過杜笙打開東方市場的大門,重金簽約又如何?


    哪怕杜笙想要借此進軍gp世界總決賽,k1組織也會竭盡所能助其一臂之力。


    即使給他提供一些營私手段或優待,都在所不惜。


    他們看重的並非杜笙本人,而是他身後那片廣闊的國家。


    k1目前正處於迅猛擴張的時期,不僅擁有k1gp、k1max兩大賽事,還拓展了燈塔、泡菜、歐洲等多個分區賽事。


    在東亞這邊,霓虹和泡菜早就成為k1重點經營的市場,自然沒有理由放過旁邊這個巨大的東方市場。


    隻是以往東方未能誕生得力選手,但現在不同了。


    杜笙摘得了《武林傳奇》的桂冠。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個冠軍含金量不大,但這些壓根不是問題。


    反正很多人對國外賽事都不太了解,隻要經過巧妙的包裝和宣傳,他們將杜笙炒作成世界拳王都行。


    好比國外一些小型格鬥賽事,主辦方經常邀請一些外國選手參與,那些選手個個都有著炫目的拳王頭銜。


    但這些所謂的‘拳王’,真正有實力的屈指可數。


    能夠稱得上是世界頂級賽事的拳王,更是寥寥無幾。


    大多數人無法驗證這些頭銜的真實性,主辦方說什麽就是什麽。


    鬆島藤澤如此坦誠地透露k1組織的目的,確實是帶著幾分誠意而來。


    格鬥領域的商業運作,其實就是一場利益的較量。


    既然鬆島藤澤這般直接,那麽談一談也無妨。


    “承蒙鬆島藤澤先生看得起,我對k1賽事的確有些興趣。”


    杜笙沉吟著道:


    “但有關簽約的一些條款,我覺得某些限製需要商量一下。”


    k1作為目前全球三大格鬥賽事之一,在亞洲人心目中的份量比ufc、四大拳擊還高。


    為了避免冠軍人氣持續流失,在ufc無法開賽之際,參加k1的確是杜笙計劃中的一環。


    所以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


    然而,k1和ufc的比賽合約,與四大拳擊組織的合約有很大的不同。


    在拳擊界,與四大拳擊組織簽約的拳手,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個組織的比賽。


    這意味著你可以選擇參加wbc的比賽,同時也可以參加ibf的比賽。


    如果你足夠強大,甚至有機會同時獲得四大組織的拳王頭銜,成為無可爭議的拳壇霸主。


    但k1和ufc,合約具有排他性。


    一旦簽約,選手就無法參加其他賽事組織的比賽。


    譬如要是你簽約了ufc,就不能參加南洋one的比賽。


    要是你簽約了k1,就不能參加像武林風、英雄榜這樣的賽事。


    這是杜笙難以接受的。


    他的誌向並不僅限於k1,而是將自家的《英雄榜》帶火!


    如果被k1的合約束縛,那麽在合約期限內,他將無法參加除k1以外的任何踢拳比賽,甚至無法參加ufc和拳擊比賽。


    “杜先生,合約是可以協商的,您不妨先看看我們提供的文件。”


    鬆島藤澤早有準備,將一份合約文件取出。


    由此也可看出,他對勸導杜笙加盟充滿了信心。


    因為這份合約的價碼,對任何拳手來說都是極具吸引力的。


    杜笙接過文件,稍稍掃了幾眼重點條約。


    k1這次開出的價碼,確實非常優厚。


    他不用打分區預賽,直接打洲際賽,首次出場費是800萬霓虹幣。


    而洲際勝出後參加k1max賽事的參與費,更是高達1500萬霓虹幣(約100萬軟妹幣)。


    無論輸贏都能獲得。


    這100萬軟妹幣僅僅是參與費,出場費和獎金還會另算。


    k1max決賽的出場費也是每場100萬軟妹幣,獲勝者還可獲得25萬軟妹幣的獎金。


    而最終的max王者,將獲得200萬軟妹幣的冠軍獎金。


    要知道,即使是播求這樣級別的選手,出場費也大約隻有180萬軟妹幣左右。


    而杜笙作為一個剛涉足k1的新人,能獲得100萬軟妹幣的出場費,已經是非常罕見的高價了。


    當然,這筆錢並不是那麽容易賺的。


    杜笙之所以能獲得這麽高的出場費,是因為他需要成為k1大中樺區的代言人,並參與宣傳未來的k1東方賽事。


    換句話說,這筆高額出場費更像是一筆廣告代言費,而不僅僅是比賽的收入。


    對於一般的k1新人來說,麵對這樣的待遇很可能會毫不猶豫地簽約。


    這也正是鬆島藤澤如此自信的原因。


    在他看來,單單這筆出場費就等同於《武林》冠軍費,


    更別說還有k1max的100萬參與費,以及勝出獎金。


    杜笙這種新人是無法拒絕這樣誘惑的。


    馬姚偉、王耀揚也看到了合約內容。


    說實話,他們也覺得這樣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k1確實展現出了誠意。


    雖然他們也想勸杜笙去參加,自己也能跟著撈一筆,但出奇的沒有插話。


    這種事還是杜笙自己決定的好。


    “鬆島先生,我得說實話,k1的這份合約給新人的待遇相當不錯。”


    杜笙臉上流露出一絲歉意:


    “但很抱歉,我還是無法接受。”


    他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價值有著清晰的認知。


    一百萬軟妹幣出場費固然吸引人,但對他來說,這更像是一個固定的枷鎖,鎖住了收入上限。


    杜笙不是那種容易滿足的人。


    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遠超這個數額。


    隻要他在擂台上大放異彩,那些廣告代言和讚助自然會找上門來,輕輕鬆鬆就能帶來更多的收益。


    想想雅典奧運會後的劉祥,他那數千萬的驚人廣告代言費就是明證。


    鬆島藤澤對於杜笙的拒絕感到意外,更有一絲被冒犯的憤怒。


    這個東方拳手未免太高估自己的價值了。


    但董事長的安排,讓他不得不繼續談判。


    鬆島藤澤盡量讓語氣聽起來平和:


    “杜先生,你要知道,這已經是頂級k1拳手的待遇了。”


    杜笙微微一笑,迴應道:


    “鬆島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的目標不僅僅是出場費。


    我甚至可以考慮放棄這部分費用,而尋求一種更為靈活的收益模式。”


    鬆島藤澤的雙眼瞪大,顯然被這個提議震驚了:


    “你的意思是?”


    “我希望能夠與k1達成一種更為開放的合作。”


    杜笙微微一笑,話語卻充滿著自信:


    “比如說,參與票房、廣告讚助和ppv的分成。


    甚至如果貴公司願意,我們可以探索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我找專業的推廣公司合作,隻借助k1的平台,無需你們花費一分錢,k1就能坐享收益。”


    說到這,他頓了頓補充道:


    “但有個要求,我目前的狀況難以適配k1max,不如改成k1gp。


    條件是跳過預賽與洲際賽,直接進入決賽!


    伱覺得這個建議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電影抽取技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極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極手並收藏從電影抽取技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