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坊間總傳聞衛清衡是我第一個麵首,不過傳言畢竟隻是傳言,事實上,本公主納入府上的第一位麵首乃是眼前這位張顯揚張大人。

    自然並非因我相中了他的美貌,誠然他確時俊朗不凡,不過當年我滿心惦記的隻有那個消失無蹤的大哥哥,哪還裝得下旁人。

    所以,他進公主府俱是父皇的安排。

    事情是這樣的。

    張顯揚的爹張廷原本是駐守邊關的將軍。

    有一年,大梁欲趁著大慶內亂侵我國土,因我軍兵力不敵,父皇就命他假意勾結梁國另一個部落的統領,總之就是挑撥離間借力打力。

    後來,就在大事將成之際,某位不知情的軍官集齊了張廷罪證告上京城,弄得是滿朝風雨;彼時父皇騎虎難下,要是說出一切皆授聖意,那大梁隻怕是要同仇敵愾一齊攻伐,可若不揭開實情,便要治張大將軍這叛國之罪,豈非讓忠良含冤而死?

    就在父皇猶疑未定之時,他收到了張將軍的千裏來信。信中表明赴死之心,願為天下蒼生背負此罪,絕無怨悔雲雲。

    隨之,他以“畏罪潛逃”之身潛入大梁部落,攪得敵國兵力大損,自顧不暇。

    他不費一兵一卒驅散敵國的入侵之意,最終卻死在敵人的沙場上。

    父皇握著他的信久久無言,國之動蕩,他尚不能為張廷將軍沉冤,能做的也隻是留住張家僅有的血脈。

    這血脈,正是張顯揚。

    於是乎父皇召我促膝長談,並提出麵首保人這一提議。說實話,我無從理解這種侮人辱已的餿主意意義何在,與其要他屈就公主府當麵首,何不隨便安個身份大隱隱於市?

    父皇說,張顯揚是可造之才,不該庸庸碌碌苟且偷生。

    我當時簡直覺得這邏輯匪夷所思,誰不知他爹是通敵賣國的叛賊,就算是因“利欲熏心的公主罔顧法紀強要來他來當麵首”而保住了他的性命,日後放他出去塞個一官半職,又如何能立足於百官之中?

    直待他進府後,我才逐漸理解了父皇所謂的“不該埋沒”是何意思。

    這個少年不僅不因其父親之冤心生怨懟,更從未因寄人籬下的麵首身份有過羞惱之心。

    他心中清明一片,告訴我說他想要當一名好官,讓在天上遙遙看他的父親為他感到驕傲。

    彼時我年齡尚淺,幾番婉轉的表達世事艱難何必執念如斯這些道理,他總

    一笑置之,不辯不爭,安之若素。

    孰料這麽多年下來,他從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一路摸爬滾打坐上浙直總督這個位置,不得不承認父皇的眼力與他的決心。

    好吧,扯得有些遠了。

    其實我說了這麽多想表達的主題是,盡管張顯揚露出廬山真麵目之時令我著實大吃一驚,但一路以來的焦慮心情也隨之安定下來。

    他是個很靠譜的人。

    像他這樣的人居然親身上陣潛伏於這小小的土匪幫派,不得不令我大惑不解。

    ————————————————————第二更——————————————————————————

    張顯揚看出了我的疑惑,他示意我坐下,替我斟了一杯茶後緩緩道:“公主可是要問臣何以藏身於這長空寨之下?”

    我揚眉道:“江浙水患,州郡饑民流離失所,太子知你借糧不易,想盡辦法命韓斐送去災銀助你一臂之力,你不在你的位置上做你該做的事,卻跑到這匪寨裏來以身犯險,你讓本宮說你什麽好?”

    張顯揚沉吟片刻,歎道:“這次的水患,公主可知是何緣由?”

    “暴雨決堤,”我斜睨他,“怎麽,聽你這語氣,難道內有玄機?”

    “同樣的河同樣的雨,何以鄰省不見決堤,江浙卻出了這樣大的亂子?”

    我微微一怔,“你的意思是河道衙門的人在修堤時貪墨工款沒有修好?那就更應著手嚴查嚴辦……”

    “臣查過,河道的人並未偷工,是有人蓄意毀堤製造這場水患。”

    我皺了皺眉,隻聽他道:“水患之後州中大饑,朝中雖說下令暫緩賦稅、禁增米價,可市場中卻少米糧可出售;殍殣枕路,盜賊滋事,臣無意間竟得聞有人以米糧誘招各方匪寇,幾番輾轉下,方知梅雨初期長空寨就開始暗中囤集米糧,那毀堤之事亦是他們所為。”

    我心頭一凜,“一個小小的匪寨豈有如此能力?”

    “小小的匪寨自沒有這個本事,可若是背後有人……”張顯揚道:“其目的,隻怕遠遠不止壯大匪寨這麽簡單。”

    “所以,你就混入長空寨想要查個究竟?可我想不明白,你是如何在短短時日就當上他們的大當家了?”

    他輕輕一笑,“臣原本就是長空寨的大當家。”

    張顯揚是長空寨的大當家,這話乍一聽頗有些駭人聽聞。

    他說,當年他初入官場,立的第一功便是平了天下第一大寨長空寨。

    這匪寨既稱之為天下第一寨,自是盤根錯節樹大根深,為了斬草除根,唯有深入虎穴。於是乎,他從一個小小的山賊升為山賊的智囊,再後來又施展了美男計成為山賊頭目的準女婿,終於在賊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幹掉了山賊頭並取而代之。

    張顯揚說到這裏的時候我忍不住朝他投去鄙夷的目光,張顯揚有些心虛地錯開我的眼神,咳了一聲道:“那之後我就將長空寨各大據點、藏身地一一掌握,最終裏應外合,一舉將其剿平。”

    我連連搖頭,“就你這樣的叛徒,長空寨的人沒把你大卸八塊?”

    張顯揚苦笑,“朝廷命官喬扮山賊剿匪畢竟不甚光彩,這事本就鮮有人知,而當年我趁亂離去,長空寨僥幸未死之徒卻踏破鐵鞋的去尋,誰又能想得到那堂上知府便是他們的‘大當家’?”

    我嗬嗬了一聲,“看來你是不忍趕盡殺絕?”見他眼中閃過一縷怔忡,我不再諷刺他,“那麽……這一次你裝作是久別重逢的樣子重新現身就沒人懷疑你麽?”

    “如今寨中真正的主事人楊旭當年與我共過患難,這些年他從未停過尋迴我,更始終保留了大當家的位置等我迴來,”張顯揚微不可見的歎了一歎,“他見我還活著,自是喜不自禁敬我為大,自然,也並非毫無戒心……到底背後是誰人操縱長空寨毀堤,又有何種圖謀,卻是甚少提及,隻道是有人幫助他振興長空寨。直到前些日子我截過楊旭的飛鴿密信,信中命楊旭領各方兄弟先後啟程齊聚京郊,如何行動再等消息……公主可猜得出這密函是誰寫給楊旭的?”

    我脫口而出:“夏陽侯?”

    張顯揚訝異的看了看我,“後來臣在楊旭迴信的信鴿身上做了些手腳,派出的人一路追蹤到綏陽,那信鴿確是飛往夏陽侯的府宅。”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公主是如何一猜就中?”

    “你說到毀堤淹田內有隱情時,我便想到了他。這麽做,既能讓朝廷為了賑災掏出一大筆災銀,地方官員也不得不因流民而動用兵力,如此幕後主使卻能在不知不覺中聚集各方匪賊供他所用,除了他還有誰會走出這麽一步‘好棋’……”

    獻計者,隻怕,又是風離。

    “聶光的棋遠不止於此。”張顯揚垂眸搖首,“公主此刻置身於此,乃是楊旭受夏陽侯指使刻意為之,這廂房本也是為公主所備。”

    “這一點

    ,本公主也猜到了,”我搖了搖手中的茶杯,“今日在樹林,你還真當本公主懵懂不知麽?”

    張顯揚饒有興味的勾了勾嘴角,“喔?”

    “在賀平昭欲要擒住宋郎生之時你們貿然闖入,連想都不想的就先襲倒所有軍士,還揚言報仇,真的是古怪之極……哪怕是個孩童都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坐收漁翁之利’等等等道理,怎麽一群成年山賊可以無知的如此坦然?”

    張顯揚不置可否的笑了一笑,我用指尖敲了敲桌,“山賊想報仇,不是應該二話不說先掄上幾棍再說麽?可你們明明人多勢眾還文質彬彬的講明來意,這隻能說明,根本意不在尋仇。”

    “故而公主便出言試探?”

    “要是你們當真是想取奪宋郎生的性命,任憑我如何巧言辭令又如何會動搖半分?可一眾人偏偏配合我的說辭,裝出一副貪生怕死的模樣,真正的目標是誰還不夠昭然若揭麽?”

    張顯揚奇道:“公主既已洞悉,為何還願跟我們走?”

    “既是有備而來,寡不敵眾,倒不如將計就計,讓你們疏於防範,”我放下杯盞,轉頭看著他道:“隻不過,我確實沒料到這大當家是你,倒是你,明知聶光要將我囚禁於此,何不當場就放我離開?”

    他微微蹙眉,“彼時楊旭在不遠之處盯著,如若我送公主返城,他必看出我心存異心,反而會出手阻撓;唯有先取得他的信任,才有機會助公主逃脫。”

    我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請問你這個沒人聽你發號施令的‘當家’打算何時助本公主脫離這重重看守之中呢?”

    他沉聲道:“此時正是最好的時機。”

    我呆了一呆,卻見張顯揚掀開衣袖露出袖中箭,“他們剛剛落腳,眼下正忙著安頓,此處看守的不超過十人,我會趁這檔口擊倒他們帶公主離開,”他一邊說一邊將一臉胡須粘迴去,“公主可準備好了?”

    “……”

    當張顯揚箭無虛發的射倒把守的山賊,並雷厲風行的領著我奔至東麵高牆旁蒼鬆樹下時,我才意識到他早已布置好了一切。

    他扒開了樹後虛掩的青藤,指了指牆角後已事先鑿好了通往外處的洞口,道:“牆後已備好了馬匹,公主一路向南,待見了河流便沿著一路朝東逆行,快馬加鞭不出半日,應當就能看到迴京的路了。”

    我聽他這語氣覺得不大對,“你不隨本公主一同離開?”

    他

    稍稍遲疑了片刻,“聶光接下來仍要召集匪賊,這些江湖人士個個身懷絕技,若給他們聚上千人,那戰鬥力絕不亞於一個軍隊。眼下,臣還不能走。”

    他褪下袖箭扔到樹旁,我抬眸道:“你以為留下這個就能騙過楊旭是我自己逃脫的?”

    “縱是他心生懷疑,也不會輕易斷定是我做的,”張顯揚道:“不必擔心,顯揚自有分寸,事不宜遲,我也得迴去了。”

    我知道他在做和當年他爹一樣的事。

    哪怕兇險重重,就算一去不迴。

    就在他轉身欲離之際,我出聲叫住了他:“你可有想過,當年你能剿滅長空寨,靠的並不全是你的智謀和勇氣?。”

    張顯揚定住腳步。

    我道:“若非當年山賊對你的看重,若非你利用他們對你的信任和情義,你如何能全身而退?”

    張顯揚迴過頭,“那幫賊匪能為了一己之私掠奪於民,加害於民,與這樣的人還要談什麽情義?”

    “那山賊頭目的女兒也是十惡不赦,掠奪廝殺百姓麽?”

    他眼中劃過一絲黯然,我道:“不是我要你與他們談情義,是你自己都無法做到問心無愧。要不是你心存愧疚,明知楊旭尋你多年,何不捉他伏法?要不是你不忍趕盡殺絕,今日長空寨如何重出江湖?”

    張顯揚聞言渾身震了一震,我沉聲道:“既然深入敵營,就絕不能動半分惻隱之心,若做不到,倒不如趁早離開。”

    他打斷我的話,“顯揚可以。”

    我聽他篤定的語氣,知他心意已決再勸也勸不動,“那就好。”

    說完這句話後我頭也不迴的自洞口鑽出,這高牆之後是一條僻靜的小道,果如張顯揚所言,一匹馬已靜候在跟前,待確認四處無人,張顯揚方才匆匆而去。

    我解開栓馬繩,心頭五味陳雜,聽著風聲吹著草叢沙沙作響,莫名滋生出孤身一人的恐懼感。

    事實上宋郎生說我我是個路癡,我還真是路癡,什麽東南西北素來分辨不清,這夜黑風高荒郊野嶺,能不能安然無恙的迴到京城都是未知之數。

    也不知宋郎生人在何處?

    他是否心急如焚,是否正在來尋我的路上?

    隻是這樣想著的那瞬間,我聽到一陣緩慢的腳步聲定在身後,“阿棠。”

    伴著那聲熟悉的喚,一雙手越過我的肩攬在胸前,我就這樣怔怔

    的站著,一時間居然沒敢迴頭。

    他繞至我的跟前,我緩緩抬頭,夜空的星辰落入他的眼,卻掩飾不了濃濃的慌亂,“可有哪兒受傷了?”

    心頭柔軟的地方仿佛被戳了一下,想起昨夜他燒毀衣裳時的赴死之態,此刻卻已不掩情深,我搖了搖頭,忽然覺得有些想哭。

    他伸手拭去我的淚痕,“莫怕,我在這兒。”

    我又搖了搖頭,“我不是怕,隻是……”

    隻是因為,在想你,然後就看到了你。

    我盯著他看,“你怎麽來了?你不是要趕我走要和我恩斷義絕然後自己孤軍奮戰麽?”

    宋郎生淡淡笑了笑,“那公主呢?不是失去了兩年的記憶?為何寧可讓自己陷入險境也要救我?”

    他果然瞧出來了,今早上賀平昭半路殺出來的時候我便知瞞不過他。

    宋郎生見我不答,索性一手攬著我躍上了馬,一路風馳電騁,我隻得任由他這麽抱著,直待行了一大段路,迴頭望見村莊星點火光跳躍,想去應是長空寨的人察覺到我逃脫,正集齊眾人分頭追尋。

    宋郎生稍稍放緩了馬速,“不問我是如何找來的?”

    我瞥了他一眼,“你能找到我有什麽出奇的?”

    能守在牆洞口等我,不用猜便知是張顯揚做的暗記引他至此。

    我撇了撇嘴,“當年與顯揚裏應外合的那個官員就是你吧,在樹林中你一眼便認出他來了是麽?”

    宋郎生道:“若非知是他,我又豈會留下你一人周旋。”

    “無怪顯揚不親自護送我迴京,原來今日你們一唱一和的時候便想全了計劃,”我憂鬱地道:“虧我還自以為救了你,倒襯得我像個笨蛋……”

    宋郎生忽然打斷我的話:“張顯揚。”

    我怔了一怔,“哈?”

    “叫他張顯揚,”宋郎生有些不大愉快,“顯揚顯揚,叫的如此親近做什麽。”

    我瞠目,“現在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嗎?相處久了熟悉了省去姓氏很平常啊……”

    “平日裏你叫我何以總是連名帶姓?難道張顯揚於你而言比我更為熟悉?”

    我被噎了一噎,“宋郎生你不要為了轉移話題就在這麽無聊的點上和我計較好麽……”

    他道:“你看,你又連名帶姓的喊我了。”

    我:“……”

    宋郎生語氣不善,“此番想來,你叫身邊的人從來都隻用兩個字,叫我偏要用三個字……”

    “我什麽時候……”

    宋郎生打斷我的話,“你叫衛清衡什麽?”

    “師傅。”

    他:“這不是兩個字麽?”

    我:“……”

    “你叫陸陵君什麽?”

    “……陸兄。”

    宋郎生:“看。”

    “……”

    “還有韓斐。”

    我有些忍無可忍,“他名字本來就兩個字你讓我怎麽喊成三個字你說?”

    “那煦方呢?”

    我覺得我激動的快要從馬背上摔下去了,“煦方沒有姓!”

    宋郎生:“他姓聶。”

    “……”

    被他這麽一攪合,我險些忘了前麵問過他什麽問題了,努力迴想了半天,這才想起該接什麽,“你還沒迴答我的問題呢。”

    “?”

    “為什麽要瞞我,為什麽要由著我失憶由著我誤解你不能坦誠相待!”

    “你失憶了麽?”

    “雖然沒有……”

    “既然並未失憶,何來誤解?”

    “……”邏輯上是這樣沒錯,“可在馬車上的時候,我裝失憶你明明信了……”

    “哦。”宋郎生再度抓住了我的話柄,“所以裝失憶是坦誠的行為?”

    我顫著手指,迴過頭正打算狠狠掐他一頓,卻聽他輕聲一笑,方才知是被他逗弄了。

    要換作是往日,我非得還以他顏色才肯罷休,然而眼前的他嘴邊雖掛著笑,握住馬韁的那隻手卻微微發顫,饒是身上攏著厚實的衣裘,臉和唇皆已失去了血色。

    他此前為了我的解藥試毒已是大傷元氣,如今箭傷未愈又為了尋我幾番奔波,根本已是強弩之末,如此還故作談笑風生,我豈會不明白他的心思?

    我默默將頭偏轉迴去,這一次,我沒有配合他的笑,許久,直待兩人都陷入沉默,我才道:“當你決定拋下我自尋死路的時候,是不是在想,哪怕我一時傷心痛苦,能活下去終歸是好的?”

    耳側感到他的唿吸微微一窒。

    他沒有迴答我,我了解他,若是他不願說的話,即使我如何追問都問不出結果,可我偏不甘心,趁他不留神一把奪過

    策馬的韁繩使勁一勒,馬蹄踏破了荒野的雪飛濺到臉上,冰涼徹骨,他急忙穩住險些摔落下馬的我,出聲喝道:“莫要胡鬧。”

    “事到如今你怎麽還不明白,”我迴過頭凝視著他,“若你死了,我也無法獨活。”

    宋郎生微微一顫,“阿棠……”

    “這世間若無你在,何處不是灰黯無光?”我慢慢道:“不論是宋郎生還是蕭其棠,他們都不願行屍走肉的活著,不是麽?”

    他的眸中不知浮動著什麽,越來越濃,越來越深,忽然揚鞭策蹄,繞過山澗險道,將那長空寨的烏合之眾甩得無影無蹤,我幾度迴首去看他,卻看不透他究竟在想什麽,待策至懸崖,他方拉韁停下,帶我落馬,一言不發的攀至巔峰。

    此時東方欲曉,曙光漸現,整個天際都被白蒙蒙的雲霧所罩,影影綽綽,撲朔迷離。

    我邁開步子走到他的身旁,他垂著眼簾,靜靜俯瞰這天地,“聶光坐擁兵馬數十萬,其黨羽遍布西南各省,多年來一直在等待時期,按理說皇上重病昏迷正是起兵的最佳時機……”頓了一頓,“卻為何遲遲按兵不動?”

    我想了想,道:“他沒有勝利的把握。聶光固然野心勃勃,父皇更是洞若觀火,他招兵買馬,父皇又何嚐沒有蓄整軍力?父皇的那隻手,早已不著痕跡的擋住聶光企圖揮軍北上的路。”

    宋郎生微微頷首:“所以聶光才選擇了兩個人,一個是我,借我之力尋出前朝密藏從而爭取更多的兵力,而另一個則是風離,出謀獻策,攪亂京都。”他眸色流轉,“隻可惜,這兩顆棋子,他都用錯了。”

    我詫異抬頭,按說宋郎生這顆棋走錯我還能理解,畢竟他是父皇這方的人,可用錯風離,這話又該從何說起?

    “聶光所希望的是能借這些風波削弱朝廷各方軍力,他朝舉事能連番得勝,直搗黃龍。風離確是替聶光安插了許多他們的人在朝中、在軍中,”宋郎生道:“可如今朝廷的軍力可有絲毫減弱?”

    監國這麽久,這一點我再清楚不過,我搖頭道:“不僅沒有,甚至可以說……與日俱增……”說到這裏我錯愕道:“該、該不會……風離也是父皇安插在聶光身邊的人吧?”

    宋郎生搖了搖頭,“這些年來風離所為,官輪爆炸,毀堤湮城,受害無辜之人無以計數,若真是皇上的人,又豈會如此心狠手辣?”

    我敲了敲腦袋,“是我糊塗了,那你的意思是,風離明麵上是在幫聶光做事,

    但在最關鍵的問題上卻沒有聽從聶光?”

    “不錯。”宋郎生道:“聶光人在綏陽,一直以來京中諸項籌謀與布置都是風離一手操縱,那些所謂的安插之人實則已讓風離掌控其中,如今隻怕聶光發號施令,若無風離首肯,根本就執行不了。”

    “風離他想要的究竟是什麽呢?”

    “我原也猜不透,直到你告訴我他想得到地藏庫的兵符,”宋郎生神情不變,眼底卻是料峭寒冷,“如此,風離所欲,焉能不知?”

    我渾身震了一震。

    風離想要的,也是這個江山。

    我惑然道:“聶光自以為是利用了風離,到頭來反被風離利用,難道就一點行動也沒有?”

    “在聶光心中,風離有能力用陰謀詭計除掉太子,卻無法號令朝廷兵馬抵禦他三十萬雄獅,”宋郎生負手而立:“若能假借風離之手除掉太子殿下,他能名正言順的出師討伐,如此,又何必阻撓風離?”

    我的心微微收縮著,一股寒意緩緩湧來,隻聽宋郎生道:“事到如今,要是我出手對付風離,聶光便會看清我的立場,多年籌謀功虧一簣;可若不出手,風離便會對太子下手,你我都很清楚,太子絕非他的對手。萬一太子被害,那麽我在聶光身邊,就全然沒有意義了。”

    我定定的望著他,道:“所以,你最終的決定,是想利用你手中的謀反之士與風離一戰,隻是如此一來,聶光不會饒你,太子也不會留你……因而你瞞著我,是因為你怕我會阻你?”

    見他沉默不言,我隻當他是默認了,“既如此,現下又為何要將實情告知於我?

    “不,阿棠,“宋郎生微不可見的搖了搖頭,“這不是實情。”

    我徹底怔住。

    他道:“在馬車之上,我說擔心你與太子為敵,那不過是說給修竹聽的,對太子,我心中早已有了應對之策。”

    我不可置信的看著他,他的語調冷靜而又沉穩:“方才我所述的那番局麵,是風離看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實情。風離自以為算無遺策,將所有人都視若棋子,殊不知,從我挾持你離開公主府那一刻起,他已淪為我們的棋子。”

    他注視著我,深不見底的眼眸中流動著一種我看不懂的東西,“這一戰,我有必勝的把握。”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宋郎生。

    仿佛胸有萬千溝壑,仿佛彈指間已變成了操縱這盤棋局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手捶地,一手遮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容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容九並收藏一手捶地,一手遮天最新章節